赏读《奢香夫人》,领略曹霞老师笔下彝族女政治家的光辉岁月与非凡贡献
文/刘生库
创作关于巾帼英雄和革命先烈的诗词有着非凡的历史意义。这些诗词宛如时光的记录者,定格了巾帼英雄们在封建枷锁下勇敢抗争、打破桎梏的无畏身姿,像花木兰替父从军,穆桂英挂帅出征,展现出女性不输男儿的豪情与担当。而革命先烈们为了国家独立、民族解放,抛头颅、洒热血,诗词则将他们的壮烈事迹与崇高精神留存,如秋瑾“拼将十万头颅血,须把乾坤力挽回”,生动刻画了他们视死如归的气魄,让后人能真切触摸到那段波澜壮阔的历史,铭记先辈们的奉献与牺牲,传承那永不磨灭的民族气节与爱国情怀。在当下,这类诗词是激励人们前行的精神号角,提醒着人们无论面对何种艰难险阻,都要有巾帼英雄般的坚毅和革命先烈的无畏。它能让年轻一代在物欲横流中坚守初心,培养家国情怀,懂得珍惜来之不易的和平岁月,鼓舞大家积极投身于国家建设,在各自岗位上发光发热,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凝聚磅礴力量,让英雄的精神永远闪耀在时代的征程中。
类似这样题材的七律,律诗名家曹霞老师,近段时间就创作了30多首,她还计划创作到100首。这是多么令人感动的事情,我们就接着赏读吧。现在就看看她今天的新作《奢香夫人》
奢香夫人
曹霞2025-1-7
西南彝族美骄英,辅佐夫君贤有名。受辱挨鞭心敞亮,安民息乱义分明。
千村发展欣欣舞,九域开通畅畅行。洪武帝曾夸赞口,一人十万抵雄兵。
注:奢香夫人(1358年-1396年),彝族名舍兹,明初彝族杰出的女政治家。她出生于四川永宁,是彝族部落公主,彝族土司、贵州宣慰使蔼翠之妻,婚后常辅佐丈夫处理政事。1381年(明洪武十四年),丈夫病逝,因儿子年幼,年仅23岁她掌管贵州。忍马烨之辱,平彝族之愤,筑道路,设驿站,加强与中原的联系,促进了双方经济文化的发展。朱元璋曾称赞她“得一人,胜得十万雄兵"。1396年(明洪武二十九年)病逝,年三十八岁。
在这首七律之中,曹老师用凝练而饱含深情的笔触,勾勒出了一位伟大的彝族女政治家——奢香夫人的光辉形象,展现出了她对地区发展以及民族融合等诸多方面所做出的卓越贡献。穿越时空,意义非凡。
首联“西南彝族美骄英,辅佐夫君贤有名”,开篇便点明了奢香夫人的民族出身以及她早期的生活角色。奢香夫人作为彝族部落的公主,本就有着高贵的身份,而在与贵州宣慰使蔼翠结为夫妻后,她并未安于享受荣华富贵,而是凭借着自己的聪慧与贤德,积极地协助丈夫处理繁杂的政事。在那个时期的西南地区,彝族部落有着自身独特的管理体系与文化传统,政务亦是千头万绪,可奢香夫人却能游刃有余地在其中发挥重要作用,赢得众人的赞誉,“贤有名”三个字高度概括了她当时在辅佐夫君过程中所展现出的能力与品德,也为后文她独自挑起大梁奠定了基础。
颔联“受辱挨鞭心敞亮,安民息乱义分明”,将故事引入到了一个关键的转折点,同时也凸显出奢香夫人非凡的气度与政治智慧。丈夫蔼翠病逝后,儿子尚年幼,年仅23岁的奢香夫人便肩负起了掌管贵州的重任。而当时的都督马烨,企图通过对奢香夫人施以鞭刑等羞辱手段来挑起彝族内部的矛盾,进而达到他不可告人的目的。面对这般奇耻大辱,奢香夫人并未被愤怒冲昏头脑,选择贸然起兵反抗,而是以大局为重,她深知一旦燃起战火,受苦的将是万千彝族百姓,会让这片土地陷入生灵涂炭之中。她忍下了这份屈辱,以一颗无比敞亮的心,去权衡利弊,在安民与息乱之间做出了正确的抉择,这份义举在历史的长河中熠熠生辉,彰显出她为了民族大义、地区安宁,甘愿牺牲个人荣辱的高尚情怀。
颈联“千村发展欣欣舞,九域开通畅畅行”,生动地描绘出了奢香夫人在稳定局势后,积极致力于地区建设与对外交流所带来的繁荣景象。她深知要想让彝族地区长久发展,就必须加强与外界的联系,于是她开始组织人力物力修筑道路、设立驿站。在她的努力下,曾经交通不便、相对闭塞的西南地区的众多村落,逐渐打破了发展的桎梏,贸易往来日益频繁,百姓的生活也变得越来越好,处处呈现出一片欣欣向荣的景象。而“九域开通畅畅行”更是体现了她所做出的举措让西南地区与中原以及其他地域之间的沟通交流变得顺畅无阻,文化得以传播,经济得以互补,大大促进了整个地区的融合与进步,奢香夫人用自己的实际行动,为这片土地铺就了一条通往繁荣的康庄大道。
尾联“洪武帝曾夸赞口,一人十万抵雄兵”,巧妙地引用了朱元璋对奢香夫人的称赞之语,以此来收束全诗,同时也再次强调了奢香夫人对于明朝政权以及整个西南地区稳定的重要性。在那个风云变幻的时代,武力往往是解决问题的常见手段,可奢香夫人却凭借着自己的智慧、隐忍以及对地区发展的长远规划,以一己之力维护了彝族地区的和平,避免了大规模的战乱,并且还积极促进了彝族与中原地区之间的友好往来与融合发展,她所发挥的作用,确实胜过十万雄兵。这一赞誉,不仅是对她个人功绩的高度认可,更是对她在历史进程中所扮演的重要角色的有力肯定。
整首诗结构严谨,起承转合自然流畅,每联都紧扣奢香夫人的事迹,从不同角度展现了她波澜壮阔的一生。诗人用短短五十六个字,便将奢香夫人这位彝族女杰的形象刻画得栩栩如生,让读者深刻领略到了她的魅力与贡献,也让那段尘封的历史在诗句中重新焕发出动人的光彩,令人读罢不禁对奢香夫人肃然起敬,也为她所铸就的历史功勋而深深感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