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霞老师《岁末有言》:时光的感慨与新年的期许交织的诗韵之旅,跨越国界的思念与祝福

文摘   2024-12-31 14:36   河北  

曹霞老师《岁末有言》:时光的感慨与新年的期许交织的诗韵之旅,跨越国界的思念与祝福

文/刘生库

在时光的长河中,岁月如白驹过隙,转瞬即逝。无论身处何方,每至元旦前夕,这新旧交替的节点总会勾起人们心底诸多复杂而深沉的感怀。对于那些身居异国他乡的游子来说,这种感触更是尤为浓烈,而曹霞老师的《岁末有言》这首七律,恰似一封跨越重洋的家书,用朴实的文字和真挚的情感,诉说着无尽的思念与期许,深深触动着每一位读者的心弦。


岁末有言(新韵)

曹霞2024-12-31

风驰电掣又临年,回味经途苦辣甜。家有乖孙怡暮雪,世无宁日恨硝烟。雁声望断情难改,梦笔挥秃诗未酣。但愿余程筋骨壮,仲宣楼上醉三三。


 《岁末有言》严格遵循七言律诗的格律,每句七字,共八句,起承转合结构完整,宛如一部精心编排的乐章。诗中运用新韵,既保留了传统诗词的韵味,又巧妙地融入了现代语言的表达习惯,使得诗歌更具可读性和共鸣感,仿佛在古老的诗韵中注入了时代的活力,让不同时空的读者都能在其中找到情感的寄托和心灵的慰藉。

 
首联“风驰电掣又临年,回味经途苦辣甜”,开篇便以风驰电掣般的强烈动态感,生动形象地描绘出时间飞逝的无情。当身处异国他乡,这种时光的匆匆之感似乎更添了几分惆怅。在陌生的土地上,一年的时光如流星划过天际,匆匆而过,让人在不经意间便迎来了新的一年。“回味经途苦辣甜”,则像是一位沧桑的旅人,在岁末的驿站停下漂泊的脚步,细细品味着过去一年的种种经历。那些曾经的苦涩与甜蜜,无论是异国生活中的磕磕绊绊,还是偶尔收获的温暖瞬间,都如同陈酿的美酒,在岁月的沉淀中愈发醇厚,每一种滋味都是人生旅途中不可或缺的宝贵财富。而在这回味里,更藏着对祖国、对亲人那深深的眷恋,思念的情绪随着新年的临近,在心底悄然蔓延开来,感慨时光之余,对远方的牵挂愈发浓烈。

颔联“家有乖孙怡暮雪,世无宁日恨硝烟”,诗人的笔触从个人的时光感慨转向了家庭与世界的鲜明对比。想着自己虽然暂居异国,可爱的孙子和孙女就在身旁,享受着含饴弄孙的乐趣,临到岁暮,儿子一家外出滑雪赏景,多么高兴呀!为她和丈夫带来了无尽的欢乐和温馨。暮雪纷纷扬扬,与乖孙的欢声笑语相互映衬,构成了一幅宁静而美好的画面。而放眼世界,“世无宁日恨硝烟”,硝烟弥漫的战火,象征着世界的动荡与不安,让诗人的心中充满了忧虑和愤慨。在这一对比中,远在异国的诗人对祖国和平稳定的感恩之情愈发深厚,也越发期盼世界处处都能如祖国那般安宁祥和,让亲人们能永远生活在没有硝烟的环境里,这种对祖国和亲人的祝福,随着新年的钟声渐近,愈发强烈地萦绕在心头。

颈联“雁声望断情难改,梦笔挥秃诗未酣”,进一步深化了诗人丰富而细腻的情感世界。“雁声望断情难改”,在异国他乡的天空下,那声声雁鸣,仿佛是来自祖国、来自亲人的呼唤,穿越了千山万水的距离,触动着诗人内心深处那根思念的弦。哪怕望断天涯,哪怕距离遥远得只能在梦中相见,那份对祖国的热爱、对亲人的眷恋和牵挂也难以改变,如同岁月的痕迹,深深地刻在诗人的心中,化作无尽的思念,在这新年的氛围里愈发浓郁。“梦笔挥秃诗未酣”,则展现了诗人对文学创作的执着与热爱。在文学的世界里,诗人就像一位不知疲倦的行者,即使手中的笔已秃,心中的诗意却如滔滔江水,连绵不绝。每一个字、每一句诗都是诗人情感的寄托和灵魂的呐喊,借由这诗词,寄托着对祖国文化的自豪,以及对远方亲人倾诉思念的渴望,即便创作的过程充满艰辛,诗歌的意蕴也未尽,那份炽热的情感依然在心中熊熊燃烧。

尾联“但愿余程筋骨壮,仲宣楼上醉三三”,是诗人对未来的美好展望和自我期许。“但愿余程筋骨壮”,表达了诗人希望在人生的后半程,能够拥有强健的体魄和坚韧的精神,继续在时光的长河中砥砺前行。这不仅是对自身健康的关注,更是对未来生活的积极态度,即便身处异国他乡,也怀揣着对生活的热情,盼望着早日能以更好的状态回到祖国,与更多亲友们团聚。“仲宣楼上醉三三”,诗人借用古代文人雅集的意象,描绘了一幅与志同道合的朋友畅饮畅谈、共享人生乐趣的美好画面。而此刻,诗人心中所想的,更多是与祖国的亲友们相聚的场景,在那熟悉的故土上,在新年的欢声笑语中,举杯共饮,互道祝福,一起品味生活的美好,享受团聚的时光。这是对未来相聚时刻的美好憧憬,也是在新年来临之际,送给祖国和亲友最真挚的祝愿,愿祖国繁荣昌盛,愿亲友幸福安康。


据史料记载:仲宣楼始建于东汉,明末万历年间,襄阳知府周绍稷修楼成。清.雍正间副史赵宏恩重建。乾隆二十五年署知府胡翼重修。后毁于战火(民国初年),1993年,襄阳市政府在原址上恢复仲宣楼。仲宣楼、黄鹤楼、晴川阁和岳阳楼一起并称“楚天四大名楼”。

 
整首诗的情感表达丰富而多元,既有家庭的温馨与幸福,又有对世界和平的忧虑与关切;既有对远方祖国和亲友深深的思念之情,又有对文学创作的热爱与执着;既有对时光流逝的感慨,又有对新年的美好期许。诗人通过自己独特的视角和细腻的感受,将个人情感与时代背景紧密相连,展现了一个身居异国他乡的诗人在岁末之际复杂而又真实的内心世界。

诗中的意象运用更是独具匠心,“风驰电掣”形象地表现了时光的飞逝,让人不禁感叹岁月的匆匆,也映衬出远在异国思念亲友时那种时光难熬又易逝的矛盾心情;“雁声”作为思念的象征,承载着诗人对祖国和亲友跨越山海的牵挂和眷恋;“梦笔”则体现了诗人对文学创作的热爱和追求,同时也借由诗词传递着对祖国文化的深情,富有深刻的象征意义。这些意象不仅使诗歌的意境更加生动形象,仿佛一幅幅画卷在读者眼前展开,更深化了诗歌的情感表达,让读者在欣赏诗歌的同时,能够深刻体会到诗人内心深处那浓郁的思乡情、爱国情以及对新年的美好期盼。

 


曹霞老师的语言功底深厚,在诗中展现得淋漓尽致。既有平实的叙述,如“家有乖孙怡暮雪”,用简洁的语言描绘出家庭的温馨场景,让远在异国的诗人和读者都能感受到那份真实而质朴的情感,唤起心底对家乡亲人的思念;又有华丽的修饰,如“梦笔挥秃诗未酣”,通过形象的比喻和夸张,展现了诗人对文学创作的热情和执着,也彰显出在异国坚守文化传承的决心。既有深沉的感慨,如“世无宁日恨硝烟”,表达了对世界动荡的忧虑和愤慨,更侧面体现出对祖国和平稳定的珍视;又有激昂的抒发,如“但愿余程筋骨壮”,展现了对未来的积极向往和坚定信念,以及早日归乡的急切心情。这种语言的多样性,使得诗歌既有深度,又有广度,既有力度,又有温度,宛如一首动人的交响曲,在读者的心中奏响了美妙的旋律,让每一个音符都传递着思念与祝福。

 
《岁末有言》不仅仅是一首普通的七言律诗,更是诗人在岁末之际与时光的一次深情对话,是对过去一年异国生活的深刻总结,也是对未来归乡的美好展望。它让我们在欣赏诗歌的同时,也不禁沉浸在对时光的感慨、对祖国和亲人的思念以及对新年的渴望与企盼之中。通过这首诗,我们仿佛看到了诗人那颗热爱祖国、思念亲人、珍视情感、积极生活的心,也感受到了诗歌作为一种艺术形式所蕴含的无穷魅力。愿每一位身居异国他乡的游子,都能如诗人所愿,在新的一年里平安健康,早日踏上归乡路,与祖国和亲人相拥,在那片熟悉的土地上续写美好的故事,共度每一刻美好的时光。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