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的主线。新疆是我国面积最大、交界邻国最多、陆地边境线最长的民族聚集区,少数民族众多,多民族文化丰富多彩。新疆旅游业紧密围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推进旅游兴疆工作,将文化旅游培育成为新疆经济社会发展的新引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重要载体、助力新疆社会稳定和长治久安的产业抓手,为凝聚新疆社会共识、增强文化认同提供了精神和物质力量。新疆文化旅游发展实践,是边疆民族地区通过发展旅游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一个具有重要理论和应用价值的探索,对它的总结有助于厘清文化旅游发展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之间的关系,把握文化旅游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作用机制,丰富文化旅游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实践经验,是新时代推进民族工作、带动边疆民族地区发展、促进新疆社会稳定长治久安过程中迫切需要研究的重要议题。
一、深入领会新疆文化旅游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时代要求
文化旅游是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重要载体。新疆地区的客观情况决定了新疆文化旅游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必须始终聚焦和围绕新疆工作总目标,依托时代机遇,解决处理好新疆经济社会发展面临的重大问题,实现新疆社会稳定和长治久安。
(一)立足民族工作
新疆文化旅游实践立足于民族工作与新疆工作总目标。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和改进民族工作的重要思想的集中体现。2014年5月,习近平总书记在第二次中央新疆工作座谈会上明确指出,“要高举各民族大团结的旗帜,在各民族中牢固树立国家意识、公民意识、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2014年12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民族工作的意见》进一步明确“坚持打牢中华民族共同体的思想基础”。2017年10月,“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写入党的十九大报告。2021年8月,习近平在中央民族工作会议上作出重要指示,“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推动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高质量发展。”党的二十大报告再次重申“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加强和改进党的民族工作,全面推进民族团结进步事业”。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形成发展脉络中可以看出,党中央对新疆民族工作的高度重视以及习近平总书记对民族团结的殷切希望。
(二)聚焦文化润疆
习近平总书记在第二次、第三次中央新疆工作会议上的讲话为新疆文化旅游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实践指明了前进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紧紧围绕“社会稳定和长治久安这个总目标”“立足资源禀赋、发展条件、比较优势等实际”“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逐步实现各民族在空间、文化、经济、社会、心理等方面的全方位嵌入”等方面开展新疆各项工作。党中央和国务院高度重视以发展新疆文化旅游业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服务新疆经济社会发展大局。以国家顶层设计、政府强力推动、国家大力扶持的倾斜性发展策略,以国家战略引领旅游兴疆和文化润疆,聚力将新疆文化旅游打造成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重要产业抓手。充分发挥文化旅游在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改变世居居民的眼界和思维、涤荡宗教极端化思想、增强中华民族凝聚力等方面发挥重大的作用。
(三)依托时代机遇
1.消除暴恐稳定发展的时代机遇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各级政府在自治区党委的领导下,广泛动员、紧紧依靠各族干部群众,对侵犯公民人权、危害公共安全、破坏民族团结、分裂国家的暴力恐怖活动进行严厉打击,新疆在维护社会稳定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暴力恐怖活动得到有效遏制,去极端化成效显著,社会治安状况明显好转。文化旅游业是新疆社会稳定的晴雨表,稳定的红利开始在旅游领域快速释放,稳定带来旅游市场信心恢复,旅游人次和旅游收入迅速回升、旅游投资稳步增加、大学生回乡创业增多,新疆已经成为许多中外游客眼中“治安管理最好、社会环境最安全、稳定形势最放心”的地方。
2.基础设施积累完善的时代机遇
与旅游业相关的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体系有了较大幅度地改进,支撑能力显著增强。京新高速、格库铁路等进出疆大通道全线贯通,所有地州市迈入高速公路时代。所有行政村通硬化路、通客车、通动力电、通光纤宽带。一大批连接新疆旅游城市的高等级公路(包括沙漠公路)陆续建成,环塔克拉玛干沙漠铁路合围,一些节点城市加密与国内其他省(区、市)重要客源地的航线,“疆内环起来,进出疆快起来”的综合交通体系进一步完善,支撑旅游业大发展的基础设施条件明显改善。
3.新发展阶段更高消费需求的时代机遇
2023年,中国人均GDP已经达到1.27万美元。从国际经验来看,人均GDP达到1万美元左右往往是高端远程休闲度假旅游爆发式发展的临界值。新发展阶段,国家坚定实施扩大内需战略,加快构建完整的内需体系,着力释放内需潜力。未来一个时期,旅游消费将更多依托国内市场,新发展阶段更高的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将支撑起新疆旅游的大发展,全国区域旅游发展的增长极或主导区将出现梯次性向新疆转移的大趋势。国内旅游市场主导新疆区域旅游经济循环特征会更加明显,经济增长的内需潜力将不断释放。
二、准确把握新疆文化旅游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实践基础
文化旅游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要立足于民族地区特殊的区域经济发展方式、独特的自然地域环境以及丰富多样的民族文化资源这一实际。习近平总书记在主持召开新时代推动西部大开发座谈会上指出,“要坚持把发展特色优势产业作为主攻方向”“把旅游等服务业打造成区域支柱产业”。民族地区作为少数民族的聚集区,是文化旅游业发展的重要基础和保障,它集文化优势、空间优势、生态优势、人口优势、物质遗产于一身,其中民族文化优势尤为突出。新疆拥有磅礴的自然景观、独特的生态资源以及多元一体的民族特色文化,具有发展文化旅游的自然和人文禀赋。
(一)世界遗产聚集,自然景观资源多样
丰富独特的自然景观资源是民族地区发展文化旅游的比较优势。新疆属于我国西北边疆地区,自然景观资源丰富,环境独特。具有沙漠、高原、戈壁、草原、山川、冰峰等瑰丽迷人的自然景观。新疆地理特征为“三山夹两盆”。北有阿尔泰山,中有天山,南为昆仑山。阿尔泰山与天山之间是准噶尔盆地,天山与昆仑山之间为塔里木盆地。从旅游资源分析与评价来看,新疆自然旅游资源覆盖地文景观、水域风光、生物景观、天象气象等各种类别。新疆世界遗产聚集,具有人类罕见的、无法替代、具有突出意义和普遍价值的自然景观,例如新疆天山世界自然遗产地的4个片区,托木尔、喀拉峻—库尔德宁、巴音布鲁克和博格达等将新疆东西、南北连接起来。
(二)民族人口聚集,民俗风情浓郁
新疆自古以来就是一个多民族聚居地,众多民族历经千百年来的发展,构成了具有浓郁民族特色的人文景观,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丰富。民族文化资源可大致分为民间工艺、表演艺术、民俗以及饮食文化四大类,涵盖了民族群众生产和生活中的方方面面。在漫长的历史发展进程中,新疆逐渐形成了独具特色的哈萨克族的冬不拉、阔布兹、斯不兹厄,维吾尔族的木卡姆、赛乃木,乌孜别克族的热瓦甫、萨巴依,柯尔克孜族的库姆孜,蒙古族的江格尔、萨吾尔登,各种种类繁多的民间艺术共同展现了新疆各民族人民的勤劳和智慧。从旅游资源分析与评价来看,新疆文化旅游资源覆盖遗迹遗址、建筑与设施、人文活动等各类资源。例如,丝绸之路世界文化遗产新疆段“长安—天山廊道”有克孜尔石窟、苏巴什佛寺遗址、克孜尔尕哈烽燧等6处遗迹。
(三)民俗活动众多,旅游体验资源丰富
民族地区丰富多彩的历史文化和独特的传统习俗,是文化旅游发展的重要基础。民族地区独特的生产生活方式,是文化旅游增强体验的重要条件,也是文化旅游开发的重要资源。由于地形地貌、自然生态、交通经济的长期影响,新疆各少数民族,甚至少数民族的各个分支形成了较为独特的生产、生活方式,这就为各地区以不同社会生态单位进行文化旅游开发提供了重要的基础。例如,蒙古族和哈萨克族居住地的游牧生产方式、维吾尔族的绿洲农业生产方式、④罗布人的渔猎生产方式、刀郎人的狩猎游牧农耕生产方式。这些历史上形成的生产生活方式和民俗活动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见证了新疆各少数民族与中原地区各民族长期交往交流交融的历史过程。
三、新疆文化旅游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实践探索路径
旅游是一个涉及经济、自然生态环境、文化生态环境和社会关系的复杂活动。新疆文化旅游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实践,基于多民族文化优势,大力发展独具特色优势的文化旅游产业,依托文化旅游业内在的开放机制、融合机制、交流机制、内生机制,带动了民族地区的社会转型和文化重构,增进了文化认同,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夯实了物质基础、系牢了精神纽带。
(一)融合机制,增进民族文化交融
文化旅游的发展,为当地带来了大量的其他省区游客,同时也带来了各自当地的语言(语音)、文化和生活方式,很多游客逐渐发展为投资者、建设者和经营者,由流动人口转变为常住人口,催生出新时代的中华文化,带动了各民族间的交往、交流、交融,增强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自觉性和主动性。民族间的交流,使地方传统文化与其他省区地方文化发生碰撞,当地人开始重新审视自身文化与身份,地方传统文化逐渐开始适应民族间交流往来进行调适与再造,融合而成了新的民族文化。
喀什噶尔老城区曾是人们“到了,都不想进”的地方,“污水靠蒸发,垃圾靠风刮,水管墙上挂,解手房上爬”的生活环境限制了老城居民与外界沟通交流。2010年国家正式启动老城改造项目。2015年7月,喀什老城核心区改造完成之际,也是喀什古城国家5A级旅游景区创建之时,喀什古城成为新疆第一个国家5A级历史人文景区。景区创建成功给古城带来新气象,游客接待量和旅游经济综合收入不断攀升,特色民宿、民族餐馆、与非遗有关的文化工坊等新市场主体如雨后春笋般涌现,为喀什古城带来新鲜活力。变为人们“来了,都不想走”的地方。以往以维吾尔族聚居为主的古城,已在开放中不断与外界融合,成为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大平台,维吾尔族、汉族、哈萨克族等各民族旅游从业者共同经营、共同生活,营造出一种祥和、团结、和睦的气氛,深深吸引着国内外游客。各族群众的交往交流让喀什古城变得更加开放和包容,生活在喀什古城安居乐业的居民,与游客和谐相处,并向游客展示着生活、经商的真实场景。居住在景区民宿的游客,会经常接触到放学后在古城内或到民宿交流玩耍的维吾尔族小朋友。小朋友纯真可爱,古城居民友好,遇到陌生人时会很自然地微笑,让旅行者有家的感觉,“爱出者爱返”,民族之间的感情在友爱中传递。这些沐浴着旅游交往阳光与爱的新疆孩子,将会成长为民族团结的中坚力量。
(二)交流机制,熟练语言运用,增进文化认同
语言作为文化认同的重要标志,在中国熟练使用普通话对于了解中华文化、与更广泛的社会群体进行交流以及更深入地融入国家的经济社会生活具有重要影响,而更多的社会接触和社会融入与更高的国家认同有关。通用语言交流能力,既可能是影响跨民族交往的壁垒,也是跨民族交往能力的重要体现。文化旅游的发展为民族群体学习和运用通用语言提供了社会化的环境和机会,促进了各地区的人文交流,有助于民族群体增强通用语言交流能力,加强民族间的情感交流、社会共情,提升民族群体的文化认同、民族认同、国家认同,从而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新疆地区近年来通过发展文化旅游,极大地促进了新疆与其他省区的人文交流。从新疆文化旅游创造的交流交往人数来看,新疆维吾尔自治区2023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显示,2023年新疆接待国内游客26191.03万人次,比上年增长114.2%,是当地人口的10倍;从参与群体的来源来看,国内游客占旅游者总数的98.67%,是新疆地区旅游收入的主要来源。文化旅游业不仅提供更多的就业岗位,实现扶贫、富民,还成为新疆和其他省区各民族群众交往交流的重要平台,大幅提升了少数民族从业者的普通话交流水平,增强了“五个认同”。
和田策勒县阿克其格村的阿依古丽一家是维吾尔族中较为独特的牧民,由于长期生活在昆仑山麓,与外部隔绝,一家人连国家通用语言都不能很好地掌握。2015年在当地政府的支持下,建成了毡房作为民宿接待户。2017年首次到和田阿克其格村调研时,阿依古丽已经能用普通话简单交流,但水平还很差,甚至连五万和五十万都分不清。2018年再到阿依古丽家调研时,阿依古丽普通话已经说得非常流利,家庭年收入达到未从事旅游业时的十几倍,阿依古丽一家已经成为当地通过旅游脱贫致富的典范。为了更好地经营,她购置了一辆小汽车并开始自学电脑。2019年阿依古丽的旅游收入又增加了,不仅如此,还能用普通话完整表达自己的思想,而且已经开始学写汉字,由于刚开始学习,在田字格里写的文字,虽然扭扭曲曲的,偶尔也出现错别字,但字字句句饱含着对祖国大家庭的热爱:“维护民族团结,共建美好家园。我们祖国是,一个超级大国的多民族统一的国家。我们有56个民族一起生活在同一片土地上,56个民族都是不分民族的大小,一律平等。56个民族56只(枝)花56个兄弟姐妹是一家歌里唱的(得)真好。56个民族兄弟姐妹都为自己生活过得更加美好不断努力……库尔班吐鲁木大叔,是一个感谢党和政府关怀,热爱祖国、热爱新疆热爱家乡的一个老实人,我小时候就听说过他爱党爱国的故事让人十分感动,你是(为)乡亲们树立了榜样……有(了)民族团结了,大家齐心一致了,任何势力都无法破坏我们美好的生活,只有我们团结一致,民族团结好才能民族发展好,祖国更加强大。大家的生活才能更好、更美丽。所以我们维护民族团结遵纪守法维护社会稳定,为新疆的民族团结之花献上自己的力量。今天的国家需要民族团结,明天(的)国家需要民族的强大,让我们共同建设美好的家园吧!”2021年笔者再去调研时,阿依古丽已经能流畅地书写汉字了,她写道,“这两年我们家里有很多改变,比如家里有改变,生活有改变。1.增加收入,游族(旅游)发展老百姓带来了很多方便,开了游族(民宿),我们很多人在这里就业了,以后提高他们的收入,去年还给我们两套游族(民宿)房子。我去年开始脱贫了,党的好政策带来了我们家庭的生活变化,党的好政策,我们县的老百姓已经脱贫了。开了游族(民宿)以后,农牧民的收入高了。2.我县乡里的蔬菜还有鸡,羊,鸡蛋什么等(的)就在这里卖出去了。3.老百姓有思想改变了。4.国语水平好了,以前不会说国语还是不敢说,可是现(在)来了游族(游客)了,国语找(用)的多就会说国语,还有说的还有写的会了。5.民族团结好了,发展游族(旅游)以后全部民族一家亲。6.生活改变,我们是村里人可是现在我跟城里人一样过生活,住的房子改变了。现在老百姓的生活越来越好了,我们幸福的生活是政府还是(有)党的好政策和我们的奋斗来创造(的)。”
当地旅游业的发展见证了阿依古丽从无法用普通话交流到能够流畅用普通话交流,从无法书写汉字到开始抄写再到可以独立书写,从单纯从事牧业到依靠民宿等旅游业增加收入,从牧家女成长为当地的旅游致富带头人,从与外界隔绝的羞涩女性成为能够独当一面具有独立思想的现代女性。以阿依古丽为代表的旅游从业者,通过发展旅游,实现了脱贫、增加了收入、结交了各民族朋友、增加国家通用语言文字应用的环境和需求、激发国家通用语言文字学习的内在动力,增强对国家、对中国共产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同。
(三)内生机制,增强中华文化的内生力
中华文明是世界上唯一没有中断的,并具有重大历史价值的文明。兼容并蓄、美美与共是中华文明长久不衰的重要原因。经过上千年历史长河的沉淀,逐渐形成了统一的、共荣的、团结的中华文化。文化旅游是丰富和发展“多元一体”中华文化、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的重要产业依托。文化旅游作为民族地区发展的一种重要的服务行业,其主体是具有特色民族文化内涵的少数民族群众,主要内容是展示特色的少数民族文化。少数民族群众具有从事文化旅游的天然文化优势,在经济就业的驱动下,文化旅游能够带动民族地区的少数民族同胞,主动学习本民族的优秀民俗、艺术和文化传统,主动从更深层次掌握和理解本民族的文化精髓,并在此基础上进行创新性发展,从而促进“多元一体”中华文化的丰富和完善。与相对生硬的法律和行政命令等文化遗产保护手段相比,文化旅游业这种产业经济方式,能够从根本上调动少数民族同胞自觉地继承本民族的优秀文化,为多元一体中华文化的丰富和发展打下了坚实的经济基础和产业保障。
在文化旅游中,“多元一体”中华文化的展现方式是丰富多彩的,是活灵活现的,而不是仅存留在书本、历史文献中的文化。文化旅游这种丰富的展现方式,更加具体、生动、直接,易于产生良好的效果。文化旅游能够促进到民族地区旅游的其他省区同胞,近距离体验少数民族同胞的热情、友好,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及其创造出的丰富灿烂的少数民族文化,能够实际感知少数民族文化对多元一体中华文化所作出的重要贡献。通过文化旅游,其他省区同胞能够将民族地区的美景、少数民族同胞的友爱和热情、少数民族文化留下的美好感觉带回到家乡,带动更多的其他省区游客来体验,促进“多元一体”中华文化的活态展现、发展和发扬。
文化旅游作为一种促进文化活态传承的重要方式,在新疆许多文化旅游发展较好的地区,“多元一体”中华文化得到了很好的保护和传承。比如,库尔勒博湖县持续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和传承,组织实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程,博湖已成为全疆拥有非遗项目最多的县,博斯腾湖景区被列入新疆非物质文化遗产特色景区景点;喀什的传统陶艺、和田的传统桑皮纸、伊犁的传统冰淇淋等制作技艺,巴州的罗布人渔猎活动等重新焕发生机。万人萨吾尔登、千人托布秀尔于2013年荣获上海大世界吉尼斯纪录。组织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进景区演出,在景区随处可见各族群众同跳麦西来甫、萨吾尔登舞蹈,随处可见各民族舞蹈和歌唱表演,促进了各民族互尊互爱、互融共进,营造了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浓厚氛围,形成了新形势下丰富和完善“多元一体”中华文化的前沿阵地。
四、文化旅游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政策设计
新疆文化旅游实践充分证明文化旅游是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重要载体。为此,应从文化旅游发展的投入要素、生产和消费过程等方面入手,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创造良好的条件,推动文化旅游成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长效内生动力,更好地使文化旅游业发挥这一重要作用。
(一)明确厘清战略定位
应深刻认识文化旅游对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重要作用,深入把握其内在机制路径。当前国家层面已明确文化旅游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战略定位:文化旅游是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重要载体,是推进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引擎,是促进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重要平台,是巩固中华文化共同体、中华民族共同体、国民经济共同体的重要手段。国家和地方政府层面应制定相应激励政策,使广大民族地区、民族群众能够充分参与到文化旅游产业中来。要将文化与旅游齐抓共管,完善民族区域文化安全制度,在提升旅游便利性的同时,提升文化旅游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建设效益。在实施的过程中,应给予资金和政策等方面的配套扶持。
关于文化旅游的战略定位,有两点值得高度关注:一是不能仅从经济角度看文化旅游发展。不能简单只算经济账,只看当前文化旅游带来多少利润和效益,而应算政治账、人心账、长期账,看文化旅游对于民族地区稳定和谐、富民固疆、长治久安的积极作用。二是不能仅就民族地区看文化旅游的发展。必须放在国家稳定、民族工作、边疆治理等大视角下看文化旅游的潜在推动作用。
(二)科学规划和布局
以民族地区为重点、中华文化为内容,确立民族地区文化旅游发展的国家标准,对文化旅游发展进行专业系统科学的规划和管理。在生态环境和人文环境保护的框架下,以地方文化和地域特色为基础,制定民族地区文化旅游发展规划。民族地区文化旅游发展要强调保留各民族文化特色,包括物质文化遗产、非物质文化遗产、生活文化、生产文化、居住文化等,着力保护、恢复、改造本地民族风格建筑,大力推进“厕所革命”,引领民族地区公共产品供给,打造文明、卫生、安全的环境,夯实国家建构和认同的基础。
(三)完善要素投入
完善人力要素投入,为本地各民族群众参与旅游创造条件,提高本地各民族群众的参与意愿和参与能力。加大旅游技能和从业培训力度,提高民族地区旅游服务人员的整体素质。一是开展旅游发展、发掘并精心培育文化旅游发展的典范标杆,加大宣传推广力度,在广大民众中发挥示范和引领的积极作用。二是开展基础服务素质培训,通过举办各类专题培训班方式,对本地居民开展普通话、接待礼仪以及与当地差异较大的各省游客基础行为文化习惯等方面的培训,进一步提升当地居民在旅游接待方面的专业素养,增强其与现代社会各民族之间的有效沟通能力。三是全面开展旅游开发、经营与管理技能的培训活动,深入普及相关法律法规政策知识。加强对民族地区弱势群体的指导工作。文化旅游创业人员通过学习掌握文化技艺传承、民族艺术表演、营销推广方式、财务税收管理等知识,系统提升各民族尤其是少数民族在旅游产业创业的能力。四是充分发挥旅游协会或地方旅游发展平台的作用,整合民族地区旅游服务资源,成立旅游互助组织,推进旅游营销、服务、接送等全流程产业链条的优化与协同。
完善技术要素投入,充分挖掘民族文化,提升文化旅游的供给水平,成为传承民族文化、提升民族自信的重要平台。民族文化的利用程度、利用水平和创新能力,决定了文化旅游发展的能力。利用文化旅游发展,活化物质文化遗产和非物质文化遗产,完善民族文化保护、传承方式,与旅游发展相结合创新民族文化,提高文化旅游商品和服务的文化水平。
完善空间要素,创新民族地区土地供给政策,支持各民族群众利用个人闲置宅基地和闲置住宅依法依规发展旅游业。采取多种供地模式,优先保障旅游重点项目用地。
完善资金要素,更好发挥政府作用,“抓大放小”,加大对民族地区旅游业的资金投入力度。一是“抓大”,多数民族地区由于市场机制发挥不充分,在旅游业起步和前期发展的特殊阶段,有必要实行国家扶持,借助国家大量资金投入,以形成跨越式发展的模式。如,新疆喀什老城区的发展就是奠基于国家总投入70多亿元的基础之上的,2015年喀什老城景区创5A成功,对于当地去宗教极端化土壤,居民快速致富,民族文化发展等均起到了“四两拨千斤”的作用,成效显著。可采取多种资金扶持形式,以便迅速在民族地区形成一批类似喀什老城区的核心旅游景区,更好地带动当地的经济社会发展。二是“放小”出台鼓励少数民族群众从事文化旅游业的具体措施,如,在政策上,当地政府可以对本地居民利用自有土地开发民宿,在土地、税收、工商登记等方面给予便利。
(四)创新产品开发
加强守正创新,深度挖掘“多元一体”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保护利用文化遗产,创新文化旅游产品,正向引领文化旅游创新发展,将民族文化融入旅游“吃、住、行、游、购、娱”全要素中,增强旅游供给消费过程中各民族间的交往交流交融。
加强民族文化景区景点供给创新。丰富现有景区民俗文化和民族风情体验等方面内容,提升景区对本地居民参与旅游业的带动能力。建设一批民俗文化体验类型的旅游景区、支持特色村镇、特色街巷发展乡村文化体验游,为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夯实旅游服务供给基础。
创新民族文化节庆活动、娱乐表演产品。节庆活动和娱乐表演是文化旅游服务的重要内容,是促进民族间交往了解的重要产品形式。充分发挥民族地区文旅融合优势,积极发展具有地方特色的旅游演艺和符合当代人民精神特征的娱乐活动,展现现代多元一体的中华文化,形成一批具有当地民族文化特色的旅游文化娱乐和节庆活动品牌。
创新文化旅游商品。利用好民族地区特色物产资源,深入挖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资源,加强与潮流元素结合,围绕“规模化、精品化、特色化”的思路,大力开发富有地方文化特色的旅游商品,注重延长产业链,通过手工制造业和轻工业的发展有效吸纳农村剩余劳动力,提高旅游商品开发的综合效益。
创新文化旅游餐饮,挖掘和精选民间菜谱和小吃系列,发展民族特色风味餐饮,引导一系列以民俗文化为主题的特色菜馆,推广本地特色风味小吃,开发特色饮食街。餐馆建筑风格可以融合民族风情特色,餐饮与民族歌舞表演等民俗文化相结合,打造具有独特民族风情的网红餐饮打卡点。
创新文化旅游民宿产品。增加具有民俗文化特色的住宿业态比例,深入发掘地方民族文化、民俗特色,重点开发特色旅游主题酒店,将民俗文化标识等融入民宿的装修、布局、陈列和服务之中。
五、结语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要“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中国全面实现现代化、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要保障,需要理论和实践的创新探索。新疆文化旅游实践紧密围绕新疆工作总目标,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融入文化旅游发展的各个环节中,将文化旅游打造成为团结稳疆、文化润疆、富民兴疆、长期建疆的重要产业,获得了良好的政治效益、经济效益、社会效益、民心效益。是探索推进旅游业高质量发展道路的有益尝试,为增进文化认同、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贡献了“新疆智慧”,为民族地区稳定发展积累了宝贵经验。
“做好新疆工作是全党全国的大事,必须从战略全局高度,谋长远之策,行固本之举,建久安之势,成长治之业。”也就是说,解决新疆的问题,必须找到适合少数民族脱贫致富,又符合当地传统文化,广大民众喜闻乐见,同时还能够增进与各地区各民族的文化交流,且能够长期稳定发展的产业,创造我国各民族文化交流的平台。新疆实践表明,发展文化旅游是巩固和维护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重要载体,是促进民族团结的重要途径,是推进文化共同体、经济共同体、民族共同体建设的重要手段,对于推动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具有重大的意义。新疆发展文化旅游,促进了其他省区与新疆的人文交流,熟练了国家通用语言的运用,增强了祖国认同感,增进了团结稳疆;新疆发展文化旅游,丰富、完善了我国多元一体的中华文化,增进了文化认同,促进了各民族文化的交流,催生了新的新疆文化,增强了新时代的文化活力和中华文化的内生力,有效推进了文化润疆。总之,新疆文化旅游业扎根于中华文化沃土中,为各民族居民喜闻乐见,其发展不仅让基层居民脱贫致富,更重要的是带动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复兴与传承,增进了各民族之间的交往、交流和交融,进而增强了民族地区各族居民对祖国的认同感和归属感,繁荣丰富了多元一体的中华文化,形成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文化气氛。
责任编辑:伍琼华
执行编辑:伍琼华
文章刊于《云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4年第4期。篇幅限制,注释从略。若需引用,请查阅原文。
往刊浏览:
4. 2023年1-6期(总第206-211期)总目全文链接
5. 2022年3-6期(总第202-205期)总目全文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