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景区民族团结进步创建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三重逻辑

文摘   2024-09-18 11:40   云南  

【作者简介】苏韦铨,西南民族大学西南民族研究院博士后,博士。

 

【基金项目】云南省民族宗教事务委员会2023年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研究基地专项课题“云南民族团结进步‘进景区’创建思路和举措研究”(2023-smzj-19)、西南民族大学2024年度第一批中华民族共同体研究院团队委托项目“各民族共同现代化视域下民族事务治理若干重大问题研究”(2024FTT-WT03)阶段成果。


【摘  要】开展民族团结进步创建“进景区”是新时代旅游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重要抓手之一,有利于将景区塑造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重要教育阵地和宣介窗口。景区创建的开展不仅在理论上为理解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提供新思路,也是增进共同性开展实践工作中的新方法,成为云南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创建升级的新成效。云南的具体实践表明,景区创建能够在一定范畴中重释景观文化意象、重塑景区体验空间、激发景区聚集效应,促推景区成为各民族感受祖国山河之美、文化之魅的平台,通过以旅为媒、以文化人,深化各族人民情系山河的情感和“五个认同”的认知,有力推动各族人民增强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关键词】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民族团结进步创建;云南;景区;传情达意


一、问题的提出与研究现状思考


2021年,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民族工作会议讲话中明确指出,促进各民族广泛交往交流交融(简称“三交”)是推动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的重要途径。2022年,国家民委提出推动“三项计划”,其中旅游促“三交”能够“为旅游注入新内涵、打造新线路、发展新业态、培育、用好新基地”。2023年10月27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政治局第九次集体学习时指出,强国建设、民族复兴的过程,必然是各民族广泛交往交流交融的过程。再一次强调了“三交”之于国家建设和民族复兴的重要意义,“三交”是增进民族团结、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和推进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的必由之路。2023年11月22日至23日,国家三部委联合在北京召开了旅游促“三交”现场交流会,推动相关工作进一步落实和完善。可见,“三交”研究具有重大的理论意义、实践意义和现实意义,其中旅游促“三交”亟待加强研究。


具体从时序来看,民族团结进步创建“进景区”工作有着历史传统。2016年,湖南省湘西州就已经确定把4A(含4A)级以上景区作为申报民族团结进步创建活动“七进”样板示范单位。在“三项计划”颁布后,甘肃、云南等民族省区率先在全国把景区民族团结进步创建作为旅游促“三交”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着力点和契合点,其中,云南颁布了全国首个民族团结进步创建“进景区”测评指标体系,景区创建工作于2022年9月在大理州启动(同步举办专题培训),2023年6月在西双版纳州举办第二次省级专题培训班,2024年5月在丽江市召开了旅游促“三交”现场工作推进会,但目前理论研究滞后于工作实践。从旅游现状来看,2024年伊始,哈尔滨旅游爆火,春节旅游趋势“北上看雪”和“南下避寒”热度攀升,“五一”2.95亿人次出游,通过“推己及人”的方式客观展现各族人民大流动大团结的旅游现象,在生动体现旅游促“三交”的同时,也蕴含着文旅行业发展和升级的新变化,出现了由景区游向体验式旅游、地域(城市)旅游的转变。关注旅游中游客情绪、观念和文化体验感等价值越显重要,景区面临新挑战,景区民族团结进步创建能否形成新思路和新方法,从而有效应对亟待加强研究。


在此背景下,国内学界关注“旅游+民族团结进步”和“旅游+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研究逐渐兴起,并主要涵盖两个层面,一方面,在“逻辑—功能”层面,讨论旅游从多个维度促进“三交”的理论架构,认为旅游的过程就是增强族际间“共振—共创—共生”的价值协同链生成过程,旅游发展驱动各族人民“三交”增强有机团结。旅游作为促进民族“三交”的新载体(民宿等),为民族地区发展贡献了力量,为“三交”提供了内在动力。因此,旅游对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具有重要意义。另一方面,在“实践—操作”层面,在旅游促“三交”作用机制的影响下,要进一步回应旅游文化项目标准化建设,在旅游发展中坚持党的领导、文化创新、场景营造、深度互动,注重旅游发展全过程中去树立和突出各民族共享的中华文化符号和中华民族形象等多个维度着力,探索旅游促“三交”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具体路径,列举了桂林象山景区的实践案例为证。相关研究表明,旅游对促进“三交”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具有积极效应,明确了本研究的价值取向和思路导向。


国外学者则从旅游与“民族—国家”认同的多个角度进行切入,认为旅游能够作为表达民族和国家认同的重要手段,如旅游对苏格兰民族主义的形成就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保罗·雷德曼同样认为,人文历史景观和自然风景旅游影响了英国民族认同的形成,景观成为遗产的过程和当代英国民族集体身份的构建紧密相关。国家的历史文化—象征能够吸引游客,如文化遗产的旅游就是建立和维护国家认同的强大力量,是定义当代民族概念的另一种手段。顺着此线索可观察到旅游对族际互动的影响,一方面,旅游的发展让奥地利南部同一区域内,处于商贸和农业两个不同生态位的民族在旅游业中加强了联系,打破了长期以来的民族身份界限,因而旅游可以抽象地理解为一种民族间互动的形式,即一种和解的方式。但另一方面,旅游也会重新配置游客与当地人以及当地不同民族(种族)之间的关系,其潜藏着的不确定性因素可能阻碍民族团结。为此相关利益主体要积极关注和避免旅游发展中可能会造成的新的民族关系不平等,采取应对措施以便发挥好旅游作为一项区域性发展战略的积极意义。这些研究成果丰富了本研究的视角,为学理思辨提供了支撑。


不过,现有成果中仍然存在3个方面的研究间隙,一是聚焦景区民族团结进步创建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穰穰满家”专项研究成果数量偏少。二是分析景区民族团结进步创建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内在逻辑“入木三分”刻画力度不够。三是构思景区民族团结进步创建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对策建议“抽丁拔楔”路径精度不足。基于此,本文希冀将理论框架和案例佐证联系起来,结合对云南民族团结进步“进景区”创建思路和举措的调研案例进行思索,尝试在现有成果基础上进行研究推进,阐释景区民族团结进步创建何以成为旅游促“三交”的关键着力点,讲清楚景区民族团结进步创建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逻辑,并兼论该项创建工作对云南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建设升级的实际价值,以期丰富和发展民族团结进步的理论研究,为地方政府开展景区民族团结进步创建提供理论依据和实践指导。


二、景区创建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理论逻辑


旅游促进“三交”计划的实施对以旅游业高质量发展推动各民族在空间、文化、经济、社会、心理等方面全方位嵌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加强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作出了具体的工作部署。在假期游、研学游、冰雪游、温泉游、乡村游、观演式旅游、特种兵式游、反向旅游、Citywalk等兴起的当下,景区景点仍然是最具吸引力的旅游产品、旅游业发展的活力源泉,是旅游目的地的地理标志、商业标识、文化标识、历史标识和政治标识。开展景区民族团结进步创建,重释景观内涵,将景区塑造成有形有感有效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空间,有利于增强各族人民的中华民族共同体认同。


(一)景区创建塑造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体验空间


从空间理论的视角来看,景区拥有内容层次多样文化意境多元的景观,是“三交”活动的重要场域。习近平总书记在2023年全国生态环境保护大会上强调,要“把建设美丽中国摆在强国建设、民族复兴的突出位置”。景区景观是美丽中国的缩影和集中展示空间,景区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应重视景区所具有的体验性功能及景观价值,通过景区民族团结进步创建把景观物理属性、文化价值和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现实要求结合起来,重释景观文化意象和内涵特征,让各族游客在景区中感受祖国大好河山、领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进而增强对中华民族共同体的认同。


与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占据空间优势属性的“异化”行为来规划空间格局,造成社会不同程度撕裂所不同,我国把景区视为中华民族的共有财产,把景区景观看作中华民族的共享符号,景区民族团结进步创建的方向始终与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以及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方向相匹配、相融合、相统一。一方面,景区景观(尤其是国家自然公园)作为推进美丽中国建设的重要建设寻位必须给予保护,“筑牢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绿色根基”,将其打造成为在以中国式现代化推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进程和永续发展的自然体验空间。另一方面,景区作为一种媒介,将通过景观文化与旅游业态相融合互促进的形式,构建起一个集中展示和体验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的社会空间。这是因为民族具有地缘属性,民族情感不是镜花水月,不能脱离物质世界基础和具体的空间指向。景区民族团结进步创建事实上就是要在国家疆域的特定空间内去实现“自然风貌—历史文化—意识形态”三位一体的平衡推进。“大地的面貌本身,也就是风景,也是人类的作品。今天,在某种意识形态中,自然被当成了认识的材料,被当成了技术的对象”。


换言之,景区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可被作为一种在固定场域内的宣传教育,通过将中华民族辉煌灿烂的历史文化镌刻在多样化的景观中,又同时在景区中不断地去投射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主流价值观,为当前各族人民认识中华民族共有的自然遗产和文化遗产,构建各民族全方位互嵌,增强中华民族共同身份认同营造一个具体、独特、具有吸引力的高强度体验空间。所谓“山水相逢,情谊自通”,在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的背景下,旅游已经成为一种大众生活方式和普遍的现代化流动形式,景区则是承载着这种社会刚性需求的空间,是旅游促“三交”最重要的舞台。是故,景区民族团结进步创建作为一种宣介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外显表达方式,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推进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等政治语义进行情感认同“编码”,将其融入景区空间规划中,再通过投射的方式让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的相关元素符号可视化、直观化、简约化、色彩化、情境化呈现出来,达到一种政治意象和景观现象的有机融合、抽象意识和社会性存在的不相分离,重塑并不断充实这一体验空间的内容,扩展其内涵。


(二)景区创建丰富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感知维度


从中华民族多元一体的基本格局来看,多元区域性发展、悠久的历史文化、民族融合的复杂性和现代政治要素的并存与结合,同步增加了我们感受和认知中华民族共同体的维度和难度。而“四个共同”思想和“四个与共”理念的提出又旗帜鲜明地指出了认知这一问题的重要性,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更加强调政治归属和政治认同。由于中国“存在着一个对于山水权力秩序的仪式安排”,并且“在(任何)一个民族的价值景观中,空间与时间有力地结合在一起”。景区民族团结进步创建能够把山河景观视为一种共有符号从而不断丰富其所象征之意义之内涵,将历史记忆和被赋予的文化价值与时代命题密切关联起来,形成体现爱国主义的一种具象化表达,树立“国土不可分、民族不可散、文明不可断理念”。所以,景区民族团结进步创建还是一种基于情感的宣传教育,以丰富感受的多层次性来增强对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的积极认知。


一是“看”祖国山河姿态,增强对伟大祖国的认同。中国在“五方之民”共天下的交融格局中开启了统一多民族国家发展的历程,开发了祖国的锦绣河山,这是中华民族赖以生存发展的美丽家园。历史上多元区域在伸缩变动中最终定型成为今天的疆域版图,各类山河景观,构成祖国不同区域的风光,是中华民族历史遗产。景区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就是要把各民族在历史不同时期、不同地域共同开发的,具有独特价值的山河景观进行再保护再展示,诠释这些山川贯通区域和统一于内的家园印象。尤其是能让包括边疆民族地区在内的最具代表性和影响力的景区景观,彰显出其作为中国整体区域结构体系中的构成单元之典型性。在美丽中国建设中,“留下山清水秀的生态空间”“建设美丽山川”,让各民族在景区中看气壮山河的美丽风光,明“大一统”之理,进而增强对伟大祖国的认同。


二是“品”民族“多元一体”,增强对中华民族和中华文化的认同。仅仅依赖对景区景观物理属性的“视”是不够的,还必须基于人—地关系来理解中华民族是生生不息、中华文化是流而不断的共同体,从景区景观的关联价值层面来引导各族人民在旅游的过程中树立起正确的民族观、文化观、历史观。由于“与特定的山川地理形成新的历史与文化关联,最终融汇到我们每个人的日常生活实践当中”,人依赖地而生,又赋予了地文化的意涵,景区景观是特定区域人—地关系的重要表达,即景区景观价值是由物理环境和人的实践互动所共同创造,具有物质和文化的双重属性。一方面,在中心与边疆、中心内部、边疆不同区域间,山河都影响着中华各民族的生存与发展,致使他们在长期的历史自在发展过程中迁徙周转相互交错形成“多元”,构成今天统一多民族国家内景区景观民族文化多彩的一个重要原因。另一方面,山川的“通达性”、历史上各民族跨越山河的“三交”,以及近代以来各族人民共同维护山河统一的自觉为景区景观注入了“一体”的能量。新时代,中华民族从自觉进入到自为,“多元一体”将进一步升华为“共同体”,展现出中华民族在新历史方位的新形态特征,对景区民族团结进步创建提出了新要求。因此,开展景区民族团结进步创建便彰显了“中华民族‘多元一体’的特点和优点”。既要展现景区景观独特的人—地风情(尝地方美食、参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体验、边境游、冰雪游等),更要通过在景区感受各族人民“三交”的故事以及背后的文化意涵,把景区景观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联系起来,让游客在体验景区景观所囊括“多元”民族风俗风情的同时,避免在人—地关系感受中对中华民族格局只识“多元”不懂“一体”的错误理解,感悟中华各民族如何在特定区域守望相助中凝结成为一个共同体的历史过程及其文化沉淀。让各族人民在景区中品“多元一体”,明“共同体”之理,增强对中华民族和中华文化的认同。


三是“触”伟大红色传统,增强对中国共产党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同。在党的百年奋斗历史中,带领各族人民走出了一条中国特色解决民族问题的正确道路,已经在中华民族从自在走向自觉的过程中刻上了鲜明的红色印记,这些经典见证了党与中华各族儿女血浓于水的深厚情感。一方面,景区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实现由理论抽象到实际可触的转变,围绕这些经典着力优化提升搭建景区景观的“三交”舞台,如2020年正式成为3A级景区的普洱民族团结园。另一方面,这些经典的文化意涵被唤醒、被赋予到一些传统景区景观中,嫁接起历史和现实的桥梁,彰显文旅融合新趋向。如丽江古城景区西口玉河广场北侧新修建“团结亭”,拓印“锦旗碑”诠释丽江各族人民一心一意跟党走的决心。再一方面,打造了新时代景区民族团结进步新景观,如2022年西双版纳州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主题教育馆在曼听公园开馆,成为景区的新景观、游览核心区和打卡点。在红色旅游和沉浸式旅游兴起的当下,景区民族团结进步创建能够赋予景区景观丰富的红色文化内涵,要让游客深入地了解党在边疆民族地区开展的各项民族工作及其成就,通过身体力行、身临其境的全身心体验方式去感触伟大革命传统和红色基因。让各族人民在景区中透过体验去理解必须坚持党对民族工作领导的必要性,明党的核心领导地位不可替代之理,增强对中国共产党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同。


三、景区创建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实践逻辑


景区民族团结进步创建是创建工作的横向扩展和纵向深入,作为推进民族团结进步创建的新载体,景区通过多样的活动方式和丰富的文旅融合新内容,“切实发挥景区在促进旅游业发展、民族团结和社会稳定中的重要作用”。通过聚焦景区构建全方位的互嵌式空间,深入挖掘民族文化资源、集中展示民族风情特色、大力传承民族文化传统、聚焦保护各类文化遗产、积极宣传党的民族政策,增进各族人民的中华民族共同体认知,是旅游促“三交”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有效实践路径。


(一)景区创建深化了民族团结进步创建的内涵


民族团结进步创建“是全面推进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抓手”,是推动民族团结进步事业不断向前发展,凝聚合力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基础工作。景区民族团结进步创建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是全面深入持久开展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的关键点位。


一是利用景区创建有利契机,大力构建共有精神家园。德宏州芒市介桃村作为以傣族为主的乡村旅游景区,依托乡村振兴的发展动力,结合景区民族团结进步创建的机会,重塑乡村公共文化空间,把景区景点打造成为意识形态宣介的主阵地。围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工作主线,该景区建设了“同心亭、同心井、同心湖、同心桥、同心广场”等特色鲜明的旅游基础设施,赋予其充分的民族一家亲文化意涵,同时把党史党建文化(休闲长廊)、法治廉政文化(法治亭)、绿色生态文化(荷花池)、民族风情文化(泼水节表演)、乡村振兴文化(菠萝产业发展党小组墙绘)等进行融合。通过争取和建设积极的舆论话语能量阵地,在景区宣传好党的民族政策,讲好民族团结进步的故事,遵循中华民族一家亲的逻辑,为开展好主题教育,突出和打造各民族共有共享的中华文化符号和中华民族形象,着力以景区为载体全面推进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建设赋能助力。


二是增强景区创建辐射能力,带动地方经济社会发展。保山市腾冲市司莫拉景区找准景区创新发展与民族团结进步创建的有效契合点,深度围绕文旅融合高质量发展目标,注重旅游业产业链、供应链、价值链的开发延伸,激励景区助力周边各族人民联动发展,“31户村民参与农特产品、特色伴手礼的销售,7户群众开办了餐饮、住宿等旅游配套”,极大地带动了地方经济发展。腾冲市和顺景区,探索景区创建与新质生产力的有效融合,“将龙舞狮、洞经、滇戏等传统与现代技术相结合,推出4D皮影戏”等文旅活动,极大地发挥了景区品牌优势和价值潜力。景区发展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发掘、彰显、传承、保护和开发,促进了公共服务水平和服务能力的提升,将当地各族人民的特色农家乐、民族传统工艺、农副产品等纳入旅游产业供应链,助力经济社会发展,推动边疆民族地区各族人民共同迈向社会主义现代化,是景区开展民族团结进步创建的应有之义。


三是充实景区创建的文化资源,有力促进各民族“三交”。各州市景区主动参与“三项计划”,配合开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精品旅游路线开发,打造展现各族人民“三交”的情景剧,在景区空间布局中、剧目演艺中、常态化讲解宣传中、重要节日重大活动中灵活嵌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要素和民族团结进步的相关内容。曲靖市推出民族特色和生态旅游线路,围绕生态文化资源建设寥廓山森林公园、罗平县油菜花景区等一批生态旅游休闲地;围绕地域民族文化和非遗文化建设潦浒小镇、爨乡陶瓷制品非遗体验馆,在景区引入火把节、三花节、开展非遗表演等。通过民族团结进步创建进一步丰富了景区的展演内容,在推进创建工作人文化、项目化、大众化的过程中,通过景区加强与游客的交流互动,激活人文经济效应,把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理论内容具象化,打造景区成为促进各族人民广泛“三交”的大舞台。


(二)景区创建丰富了民族团结进步创建的形式


在以景点为平台、游客为主体、群众为基础的景区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思路,和“全域旅游+民族团结进步创建”的理念指导下,景区民族团结进步创建以多样化的形式诠释了创建的内涵、丰富了创建的载体,不断扩展民族团结进步创建的工作面。


一是形成了以景区为平台的整体性创建形式。探索景区民族团结进步创建推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工作新机制,必须把其作为旅游促“三交”的重要抓手,在基点上回归创建为民的本质,始终把有利于联动景区中心业务工作和当地群众的生态大计、发展大计统筹起来进行推进。在蓄力点上坚持生态安全保障优先、农文旅融合发展共进的整体性原则,将景区民族团结进步创建与景观生态可持续开发、景区人文“含氧”浓度提升和相关工作等进行深度结合。在发力点上将景区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作为地方党委、政府经济社会发展战略布局中的重要一环,实现创建工作从民族宗教事务部门向文旅部门、景区景点、旅游企业、旅游协会、游客等延伸。例如,丽江市针对大研古镇商业化过重饱受诟病的问题,以服务古城各族人民为初心,市民宗委、市文旅局、古城保护管理局、博物馆、古城商户和古城居民等协同工作,重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习近平文化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整合景区自然景观、人文景观和各类自然人文禀赋的优势资源,打造28个文化展示院落,建设丽江市中华民族共同体体验点,形塑“奋进新征程·乐享古城韵”“我们的节日”等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和品牌,“以文化的密度稀释商业的浓度”,全面系统地承载和彰显丽江古城的独特品韵,体现了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在景区的全方位“沁入”,让景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有形有感有效,入脑入心入行。


二是构建了“以联促动”全面融合的景区创建新形式。景区民族团结进步创建不是一个孤立的单元,既有自身的创建特点,但又在一定程度上还与其他形式的创建相互嵌入融为一体。例如,普洱学院是普洱市民族团结进步创建“进校园”的主体之一,同时还是国家3A级旅游景区,是民族团结进步创建“进景区”的重点单位。丽江市玉龙县样样红旅游服务有限公司民族团结进步创建“进企业”和“进景区”的联动。此外,还有景区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和社区民族团结进步创建的联动,如西双版纳州勐海县的勐景来景区与打洛边防派出所、打洛村委会景莱村民小组共同打造党建工作新模式等多种新形式。这种联合创建的形式能够最大化实现地方创建工作的全面有机融合,扩大了社会层面多群体的共同参与,有效促进了“三交”,有利于在实践活动中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三)景区创建创新了民族团结进步创建的方法


景区民族团结进步创建不是传统意义上的在景区开展一般形式的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宣传教育,而是在新创建思路的引领下,不断创新方式方法,提高创建品位,围绕景区创建工作凝练典型,打造民族团结进步试验田,强化景区作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宣介载体的能力。


一是利用“+”的向上方式驱动景区创建效能提升。在具体实践中,一方面,为了能够最大化实现工作层面的凝心聚力,推动景区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不断得以具体落实和深度互动,大理州和西双版纳州率先探索景区民族团结进步创建“+”模式。围绕“景区创建+社会企业/群团组织”进行“类”景区的同频驱动,成立了大理州民族团结进步创建景区联盟,协商制定《大理州民族团结进步创建景区联盟行动公约》,联盟成员8个为大理旅游集团下属单位,1个为大理旅游集团参股控股单位。西双版纳州13个景区在2020年12月签订《西双版纳州民族团结进步创建景区联盟行动》公约,此外还注重党建引领景区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定位为“+”方式的引导机制,通过打造党建引领的创建品牌实现景区民族团结进步创建的高效推进。另一方面,为进一步提高景区民族团结进步创建效能,以智能时代的数字“+”进行赋能,充分运用现代信息技术给予的便捷性,把党的民族政策、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相关理论等,通过技术手段与景区景点的自然景观、人文景观等给予全面、充分、深刻的融入和诠释,以提升景区数字化建设水平来充实景区创建的内涵,助力景区内中华文化视觉形象表达体系的构建。其中尤以大理州剑川县剑川古城以科技“活化利用古迹古建,建成国家方志馆南方丝绸之路分馆”,让厚重的历史资源通过数字化的转化运用,成为不断沁润滋养各族游客的重要资源的案例最为典型。


二是利用“—”的向下方式优化景区创建的各类细节。景区民族团结进步创建的精细化是一种向下的实践,不断分解工作目标和任务并提出针对性措施,是最能够凸显创建成效的和创建特色的点睛之笔,也是回应景区高质量发展、正视旅游者情绪和满足地方各民族发展诉求的积极作为。一方面,构建良好的互嵌式的旅游环境。普洱市思茅区茶马古城景区围绕国家级茶马古道遗址进行开发,通过古道遗址保护和文旅项目开发相结合的方式,将酒店民宿、西南最大马帮博物馆、文旅经济(夜经济)产业、民族文化情景剧《穿越时空的马帮》等融入景区场景,注重把民族团结进步文化实体化(古道沿途建马帮民族结义林等)。这些具体实践为各族游客在景区中实现共居、共学、共事、共乐构筑起了纵深空间,“润物无声”地让游客在游览中感受“四个共同”感知“四个与共”感悟“四个关系”增强“五个认同”。另一方面,优化设计重塑“看听体验”为一体的整体旅游方案。腾冲市以景区为点,以路线规划为线,通过景区民族团结创建穿线联点,规划了旅游促“三交”的爱国戍边旅游路线。在整个路线中,国殇墓园、滇西抗战纪念馆和和顺古镇,精细打磨精巧设计融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相关内容,提升解说词的文化底蕴。司莫拉村围绕“幸福”设计民族团结的互动体验项目,吸引大量游客。再一方面,出台相关细则,不断规范景区民族团结进步创建的科学性、实效性,将景区民族团结进步创建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作为重要内容纳入考评体系。


四、景区创建与云南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建设的现实逻辑


习近平总书记考察云南明确了“三个定位”,希望云南在建设我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上不断取得新进展。在云南,“不谋民族工作就不足以谋全局”,“云南民族团结进步边疆繁荣稳定示范区建设已经上升为国家战略”。那么,云南要建设成为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就有责任有义务“培养树立各级各类示范典型”,进一步把工作目标从“在民族团结进步上作出示范”升华为“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上作出示范”,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紧跟政策新导向,找准新发力点,创新有效做法,结合旅游大省的省情,重视景区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对形成创建示范新成果的现实意义。


(一)景区创建助力云南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工作形成新表率


云南把旅游作为促进各民族“三交”的重要抓手,“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以民族团结互融为底色、以丰富多彩的山水大幕为优势、以美美与共的民族文化与和谐生活为底气、以融入幸福生活为主旨,围绕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和各民族人民融荣与共这一‘融云南’的思路”,推出“有一种叫云南的生活”主题品牌活动,景区注重把中华民族共同体理念和元素注入其中,充分发挥出景区空间融合性强、景观“品牌—内涵”吸引力强的作用,让游客在云南景区能够体验亲密融洽的民族团结进步氛围,感受中华民族和中华文化的强大凝聚力、生命力,加深对统一多民族国家的了解和热爱。景区是加强边疆民族地区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的重要平台。云南开展全省层面的景区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并在全国率先出台《云南省民族团结进步创建“进景区”测评指标》,将景区创建和示范命名、模范嘉奖等结合起来,以景区为重点结合“把云南建设成为我国最美丽省份”的发展战略,把云南景区打造成为展现美丽中国的突出单元,让各族人民在景区感受“大美西部壮美风貌”和穿越“四季之旅”的过程中,进一步激发、表达中华民族多元凝聚为一体和认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真切情感。探索景区民族团结进步创建的云南工作模式,能够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示范工作上作出新表率,为推进旅游促“三交”、加强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贡献云南力量、云南智慧、云南经验。


(二)景区创建赋能云南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建设形成新成效


云南把风光独特、边疆风物好和多彩多姿的民族风情等优势地域特色文化和旅游资源整合起来“打造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创建升级版”,将创建工作和边疆民族地区现代化建设结合起来,显著提升民族团结进步创建水平,促进物质发展和文化建设的相互促进、同步互构。


一是景区创建与云南经济社会发展的实际和整体规划相互契合。景区民族团结进步创建中的两个核心要素,即“景区”与“市场现象—旅游行为”高度关联,“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则与“政治要求—铸牢意识”紧密相关。一些主流政治理论将“市场”和“政治”分离,忽视了市场与政治之间的相互影响关系,市场应该被视为受广泛应用和政治变化影响的社会技术组合体。显然,开展景区民族团结进步创建,一方面,基于云南人—地环境的实际情况考量,把创建工作和民族地区乡村建设新面貌呈现出来。景区在民族地区和各民族息息相关,一些景区景点本身就是对各民族日常经济社会空间的呈现,如西双版纳州基诺山寨、普洱市老达保、临沧市翁丁村。另一方面,云南希冀依托旅游资源丰富的产业潜能来规划边疆省区现代化发展,为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建设赋能。云南立足省情打造世界旅游文化重要目的地,计划将2019年旅游业占GDP比重的7.7%,提升到2030年占GDP比重12%,构建万亿级旅游文化产业。旅游业对经济社会发展的拉动作用能够较为有力地保证了云南建设成为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目标的顺利实现。结合云南旅游大省的优势,景区开展民族团结进步创建体现出规律性和科学性。再一方面,围绕景区创建的聚合性功能作用,聚焦铸牢主线回应市场和社会发展需求。由于“社会空间是相互渗透、相互重叠的,它们并不是相互限制的”,景区开展民族团结进步创建既能与促进云南景区高质量转型升级发展、景区品质提升与服务设施的改善相配套,又催生了景区带动社会经济发展的积极效应,让本地居民在创建参与中获利,让各族人民在不同的创建空间中深度地进行“三交”。这是边疆地区各民族实现共同富裕的主要路径之一,夯实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物质基础。


二是景区创建与云南边疆地区在“第二个结合”背景下的文化建设同频共振。云南作为多民族的边疆省份,“于现代中国成为多族群实体贡献尤大”,具有生态景观好、各类景区类型丰富、地域民族民俗旅游文化资源丰沛、国界线长边地旅游资源丰饶等典型特性。截至2023年12月,云南省文旅厅统计数据显示,全省共有各类型A级旅游景区624家,其中包括世界自然遗产石林、茶主题世界文化遗产景迈山、世界文化遗产丽江古城、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崇圣寺三塔等多种类型的景区。云南等西部民族地区开展景区民族团结进步创建,事实上能够以景区为载体,激活各民族在人—地关系印迹的生产实践中,经由对边疆山水的追寻与探索,进一步去了解边地山水本身所蕴含的中华传统优秀文化和各民族文化的有机统一性,彰显出云南作为中华民族边疆空间圈层的稳定性、活力性和文化性意义。正是景区民族团结进步创建注重对物理景观和中华民族大团结文化内涵的联动,把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深刻内涵和民族团结进步所具有的厚重意蕴提炼、挖掘、展现出来,再经由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进行结合,从文化维度发挥景区促“三交”的推动力,着力构建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一方面,以文旅融合的方式拓展“三交”渠道推进民心相通。将边疆民族地区景区民族团结进步创建打造为一张文化名片,通过各类文化演艺活动、文创产品、特色美食等融入景区充实其文化内涵,对内能够让各族人民在景区浏览体验中不断增强对中华文化的认同,对外则可以成为讲述中华民族团结进步生动故事和展现中华民族一家亲形象的重要文化窗口。另一方面,以文化润人的方式提振“三交”效果。借景区民族团结进步创建的有利契机,将一些边疆民族地区的地方性知识“升格”为中华民族文化的整体性代表。如景迈山景区的茶叶不仅是当地各民族经济社会发展资源,还是一种中华民族“国饮”文化,更是全球唯一的以茶为主题的中华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在景区民族团结进步创建中,能够系统性地将中华文化特质、云南地域特色、新时代文化发展诉求等融合并呈现出来,让游客在旅游中切实感受中华民族的文化元素和民族团结进步的理念,浸染他们的心灵从而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彰显了云南景区民族团结进步创建的文化价值和意义指向。


五、促推景区创建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思考


景区是大美中国不同空间区划中最具标志性、最为集中和最有影响力的景观区域,是各族人民共聚共享、共融共乐的代表性场域,是边疆地区特色产业、地域文化风情和民族团结进步创建有机融合的展示空间,作为一个聚合性的功能平台,景区创建已经成为旅游促“三交”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有形有力有效的抓手。景区民族团结进步创建的理路思索和云南实践表明,通过将民族团结进步创建与旅游发展有机结合起来,生动表达中华文化特征、中华民族精神、党和国家形象、社会主义的价值观等,让各民族在旅游的空间纵深中,去感知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的“形”进而理解“意”,能够有效地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借此,为进一步提升云南景区民族团结进步创建促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工作成效,提出以下建议以供参考:


第一,要正确认知景区民族团结进步创建的重要意义。景区作为传统的旅游目的地,发挥促进“三交”的作用绝不能简单复刻网络爆红、依赖花样整活和输出低品位文化的“洗脑力”模式,而应充分借民族团结进步创建之活力,扩宽创建思路、优化方式方法,在避免创建工作对景区景观空间破坏和文化内涵分割的前提下,通过在景观文化意涵的重释、景区品质的提升等方面用力,围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主线,切实有效发挥创建以民为主、为民服务功能。克服实际工作中存在的“迎检形式主义”,关注和引导各族游客树立中华民族一家亲的理念,从而真正地把旅游体验、价值引导和地方发展联动起来。


第二,要尽快基于实践凝练出云南景区创建特色工作模式。依循边疆民族地区开展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彰显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工作目标,云南在景区民族团结进步创建的实践方面已然走在前列,与新时代云南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高质量建设相互耦合。但是,当前各州市景区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典型案例体量偏少且“各自为战”,没有在省级层面形成能够代表云南在依托景区资源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特色工作模式,与近期旅游促“三交”已经在全国各省区全面铺开亟待有相关特色工作模式和工作经验指导的现实需求不相符合,云南旅游景区民族团结进步创建的“先行先试”从具体实践向理论模型转化的必要性和急迫性更加凸显出来。应与相关专家学者进行合作,提炼云南民族团结进步创建“进景区”的主要工作模式、逻辑架构、实践经验等,将学术探索和政策分析进行有效结合。


第三,要以“典型引路”注重云南景区创建经验的有效宣介。一方面,从典型案例中总结可以复刻推广的工作经验,及时地运用于全省景区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之中。除现有培训班外,还应优化细节完善创建工作体系,如可举办云南省首届旅游景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讲解员大赛等,还可把民族团结进步创建“进景区”的工作价值、经验做法等纳入云岭大讲堂进行宣讲。另一方面,利用已经形成的一批能够代表云南景区创建的典型案例,“增强提炼升华”,通过与融媒体联动、学术平台互动,在全国权威学术杂志、“两报一刊”、人民网等网络平台、“学习强国”等媒体上,发布具有权威性、科学性、专题性的实践和理论糅合成果,进行广泛的政治宣传、社会宣传和教育宣传。希冀典型引路推动景区创建“云南模式”形成,擦亮“云南品牌”,为全国其他地区的景区创建供给切实有效的“云南经验”,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贡献“云南力量”。


责任编辑:伍琼华
执行编辑:俞   茹



文章刊于《云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4年第5期。篇幅限制,注释从略。若需引用,请查阅原文。




往刊浏览:

1. 2024年第4期全文链接

2. 2024年第3期全文链接

3. 2024年第2期全文链接

4. 2024年第1期全文链接

5. 2023年1-6期(总第206-211期)总目全文链接

6. 2022年3-6期(总第202-205期)总目全文链接


云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向读者推送学报刊发论文,推送学报征稿信息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