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伙伴“东汉末年兽医”医案分享:
12岁女孩,9.28日晚,上床后刚躺下就起来去厕所,连续五六次,可是去厕所后又解不出小便或者仅有一点点,感觉难受,这种想尿又尿不出来的情况我自己有过非常痛苦,所以非常理解孩子的烦躁,我过去安慰他说可能是心理作用陪着他聊天分散他的注意力慢慢就入睡了!第二天我问他这个情况多久了,他说差不多快一个月了,间隔几天就会出现一次这个症状,白天感觉口渴、喝水多,不喝水就感觉嗓子干,一天得去厕所五六次!其他没有啥异常,我知道如果偶尔这样一次两次是正常的,这样持续将近一个月那就是出问题了,于是给孩子做了五苓散胶囊,仅仅吃了两天,一切恢复正常!--东汉末年兽医医案
条文:71、太阳病。发汗后。大汗出。胃中干。烦躁不得眠。欲得饮水者。少少与饮之。令胃气和则愈。若脉浮。小便不利。微热消渴者。五苓散主之。即猪苓散是。--渴而小便不利
五苓散的本质(抓手)还是“水”。水表现在人体是各种形态的:尿,汗,黄汗,涎,唾,各种积液,泪,白带,水肿,吐水,水湿,风水,皮水,正水,石水,痰饮,悬饮,溢饮,支饮,下利等。都是变型的水。那么涉及到的伤寒金匮的条文就更多了。(条文自己加上)
五苓散的本质“水”,说了水得拓展。那有时,我治了水,但为什么不好使呢?昨天也有小伙伴说,我用五苓散就不好使。原因在哪呢?
21、问曰:病者苦水,面目身体四肢皆肿,小便不利,脉之,不言水,反言胸中痛,气上冲咽,状如炙肉,当微咳喘。审如师言,其脉何类?师曰:寸口脉沉而紧,沉为水,紧为寒,沉紧相抟,结在关元,始时当微,年盛不觉。阳衰之后,营卫相干,阳损阴盛,结寒微动,肾气上冲,喉咽塞噎,胁下急痛。医以为留饮而大下之,气击不去,其病不除。后重吐之,胃家虚烦,咽燥欲饮水,小便不利,水谷不化,面目手足浮肿。又以葶苈丸下水,当时如小差,食饮过度,肿复如前,胸胁苦痛,象若奔豚,其水扬溢,则浮咳喘逆。当先攻击冲气,令止,乃治咳,咳止,其喘自差。先治新病,病当在后。--沉紧相抟
这里说得很清楚,证像水证,按法治之而增剧。因为根在寒。寒水相抟。小伙伴问我,抟是什么意思,我说,就是抱团的意思。寒水抱团一起了。只去水的话,寒又化成了水,所以,怎么就去不完水呢?怎么去了水,还不好使呢?因为寒没去呀。当然没有寒水相抟的就直接去水就可以了。
这里说点题外话:东汉末年素读伤寒论分3步走:
第一步,素读。素读是30年一万遍的事,自己订好日期,你开始素读的日子到30年后的今天为止。就像天使从2019年3月份开始的-2049年3月份为止一个30年了。
第二步,条文解读医案,条文解读问题,条文解读条文。在素读的过程中,会遇到很多问题,这时,怎么办?带着问题去找条文,例如:咽痛怎么治?那么涉及到咽痛有哪些条文,得首先知道。269、伤寒六七日。无大热。其人躁烦者。此为阳去入阴故也。--阳去入阴故也。这个阳去入阴故也,用什么方证?再去读条文,条文里都有。所以,用条文解读条文,你一定能找到答案。所以,以后做医案,写出方证的同时一定写出条文。不要怕麻烦,天天写,天天写,自然就会了。
第三步,深挖条文。例如:气上撞心具体都表现为什么症状?心慌,心痛,胃不舒服,牙疼,头晕,头痛,肩膀疼,后背疼,咽痛等。这个“心”不是单纯的指心脏,而是胸腔以上到头的所有的地方等。
第四步,条文和条文串联。这个就是我上文五苓散的举例。先本质是水,但寒水相抟,都是条文,把条文都串起来了,所有问题自然解了。
至于第五六步以后再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