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点《瘟疫论》,蓄血

文摘   2024-10-13 06:36   上海  

诸位无恙,我是白发渔樵。

继续评点《瘟疫论》,蓄血。

翻译文:

大小便蓄血便血,无论是伤寒还是瘟疫,都是因为当下不下,邪热久积、无法泄出造成的。血和热纠缠,在经络里流动,表现为紫血;在肠胃里,表现为黑血,大便漆黑色,若此时大便反而容易,是因为用过润下的药,结粪已经通下,但病人真元已然衰败,多半会导致病危。病人出现健忘或者如狂的情况,是热波及到了血分,血归属于心,血中流火进入心脏,很容易会出现这种情况,治疗还是得从肠胃入手。

发黄的症状,是因为有实证而不攻下,表里壅闭,导致淤积发黄,热更加无法排泄,和血纠缠,形成瘀血。热有气则不会淤堵,不淤堵则不发黄;热不在血分,则不会有蓄血;热邪同时影响气分血分,就会同时出现发黄蓄血,而不是因为蓄血导致的发黄。但蓄血一旦去除,热就会随之而泄出,所以黄也就减退。常见的发黄病人,一般没有瘀血;有瘀血的病人,一般也不发黄。所以发黄证,应该治经上的淤热,如果去治瘀血就错了。经过胃,热移到下焦气分,会出现小便不利,属于热结膀胱;热移动到下焦血分,则是膀胱蓄血了,小腹硬而胀满,怀疑小便问题,发现小便没问题,说明是蓄血了。并不是蓄血一定是小便自利的,小便不利也会出现蓄血的情况。胃家实没有攻下,到了夜晚发热的,说明热进入血分,还没有攻下的话,必然导致瘀血。开始是昼夜发热,日晡申时最严重,若用了承气汤,白天发热退了,但夜晚发热不退的话,说明瘀血没有排尽,应该用桃仁承气汤。服汤后,要么夜晚热退,要么发热时间段缩短,再服在短,蓄血排尽,则不再发热。高热退了,亡血过多,出现余热的话,要用犀角地黄汤调理。注意夜晚发热,可能是虚劳疟疾,也可能是热入血室,都不是蓄血,这些病不能下,要谨慎。

桃仁承气汤:大黄 芒硝 桃仁 当归 芍药 丹皮

照常煎服。

犀角地黄汤:地黄(一两) 白芍(三钱) 丹皮(二钱) 犀角(二钱,研碎)

上先将地黄温水润透,铜刀切作片,石臼内捣烂,再加水如糊,绞汁听用,其滓入药同煎,药成去滓,入前汁合服。

按:伤寒太阳病不解,从经传到腑,出现“热结膀胱,其人如狂”的情况,“血自下”的病人自愈;血结而不下的,要用抵当汤。瘟疫开始没有表证,但会有胃家实,所以肠胃蓄血多,膀胱蓄血少。但抵当汤是去淤血蓄血最顶级的药方,不管前后小便大便,出现问题都可以用。蓄血结得严重的,桃仁已经力所不及了,要用抵当汤。若不是大毒猛厉的药,也不会用抵当来命名了。但抵当汤证出现的不多,了解后可以备用。

抵当汤:大黄(五钱) 虻虫(二十枚,炙干,研末) 桃仁(五钱,研加酒) 水蛭(炙干为末,五分)

照常煎服。

原文:略

 

点评:

一、瘀血证

这篇把瘀血相关症状讲的很清楚,可以作为伤寒论中桃核承气汤和抵当汤条文的补充来看,特别还讲了发黄和淤血的关系。所以虽然本书名为“瘟疫论”,其实是伤寒论药方的临床解释。

二、药方

吴又可的桃仁承气汤组成有点奇怪的,和仲景的桃核承气汤大大不同,需要注意。从后面他的犀角地黄汤来看,加入当归芍药丹皮属于偏补的。而血不足的发热用地黄、丹皮,联想到肾气丸,我猜测丹皮和地黄攻补的内容是不是一致的。

 

文章面向中医,患者若有同类症状,须在医生指导下用药。

 

更多伤寒论观点,可参见伤寒论开蒙书籍:《我在东汉末年学中医的日子——另辟蹊径读伤寒》

若要申请加入东汉末年伤寒抱团读书群,请添加微信号:13154333346 微信名:天使

 


东汉末年
仲景经方的学习,运用和宣传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