旧雪未及消
新雪又拥户
节气
农历腊月廿一
大
大寒时节
传统二十四节气之一
寒
大
寒
节
气
大寒处在三九、四九时段,是二十四节气中的最后一个节气,也是一年中最冷的时期。大寒节末,马上就要立春。
在我国,大寒有“做牙”和“扫尘”的习俗,“做牙”又称“打牙祭”,即聚餐的意思;“扫尘”又称“除尘”,即大扫除。
我国古代将大寒分为三候,每候五天:一候鸡始乳;二候征鸟厉疾;三候水泽腹坚。表示虽然鸡始孵卵、鹰强觅食,自然界依旧坚冰厚结。
大
大寒养生
传统二十四节气之一
寒
大寒时节,人们应注意保暖避寒、滋阴养阳。
大寒养生谨记五个“三”
*大寒吃“三暖”,即桂圆、红枣和橘子,暖心、护肝、护血管。
*上火吃“三冬”,即冬瓜、冬枣和冬甘蔗,补血、润燥、降三高。
*大寒防“三寒”,即喝粥防肺寒、搓腰防腰寒、足浴防脚寒。
*大寒降“三火”,即静心降心火、饮水降肺火、清淡降胃火。
*大寒喝“三茶”,即温暖全身姜枣茶、生津润燥荸荠茶、扶阳降脂喝黑茶。
冬季手脚保暖误区
大寒是天气寒冷到极致之时,手脚受冻,屡见不鲜,烤烤火、加加温好像是应该的,但不可取。
冬天手脚如果长期暴露在外受冻,血管收缩、血流量减少,此时如果马上用火烘烤,会使血管麻痹,失去收缩力,出现动脉淤血、毛细血管扩张、渗透性增强、局部性淤血等,轻则形成冻疮,重则造成组织坏死。
所以,冬季一定注意手脚的保护,若形成冻疮,可用温阳祛寒、活血化瘀类中药煎煮后局部熏洗以改善微循环,如桂枝、附子、红花等。
冬季高血压患者的饮食调理要点
冬季是高血压的高发季节。气温低,血管收缩、血压升高,易引发心脑血管疾病。高血压患者除了要规律服药监测血压,还应注意饮食调理。
中医认为,冬季要“养阴藏阳”,既要保护阳气不外泄,也要滋养阴液不耗损。
高血压患者的饮食原则是清淡、低盐、低脂、高纤维、多维生素。
具体来说:①适当吃些温补性的食物,如羊肉、牛肉、核桃、芝麻等,以增强体质、抵御寒冷,但要注意不过量。②多吃些具有降压作用的食物,如芹菜、菠菜、莲子等,以平衡血压、预防并发症。③避免吃辣椒、喝咖啡及吸烟、饮酒等,以免刺激血管收缩而加重高血压。
大
大寒食谱
传统二十四节气之一
寒
归参炖乌鸡
【原料】当归20克,党参30~50克,乌鸡1只,生姜、葱、料酒、盐各适量。
【做法】先将乌鸡宰杀干净,然后与当归、党参及生姜、葱、料酒、盐等调味品同放入炖盅内,隔水炖1~2小时即成。
【功效】滋补肝肾,补益脾肺,补血生津。本品适用于肝肾不足之遗精、带下、白浊,血虚之月经不调,脾肺气虚之消瘦及气阴两伤之证。
莲藕炖排骨
【原料】莲藕250克,香菇5朵,排骨200克,姜片2片。
【做法】①莲藕去皮洗净,香菇泡发洗净。②排骨切小段洗净,过沸水除掉血水,与姜片一起入煲,加适量清水烧开,放入香菇和莲藕,转小火继续煲1小时,加少许食盐调味即可。
【功效】本品为冬季强壮身体的滋补汤水。
桂花鸡蛋甜酒
【原料】甜酒酿500克,鸡蛋1个,糖桂花少许。
【做法】①甜酒酿放在碗内,鸡蛋磕破在盛有甜酒酿的碗内。②上笼蒸30分钟左右取出,加入适量糖桂花即成。
【功效】行血散寒,补阴养血。
芡实栗子汤
【原料】栗子50克,芡实粉30克,粳米150克,核桃仁适量。
【做法】①栗子去皮,在水中浸泡半小时至1小时。②粳米淘洗干净放入锅中,再加入栗子、芡实粉,武火烧开后转文火熬煮20~30分钟。③栗子绵软后,再放入核桃仁,共煮5分钟左右即成。
【功效】补肾养脾。本品对腰酸腿软、反胃呕吐、晨起腹泻、畏寒怕冷、小便频多等有一定的缓解作用。
内容来源:
人民卫生出版社出版《时令养生健康手册(2025版)》
本书主编:
山西中医药大学 郝慧琴 王宏伟
声明:本材料仅供疾病认知教育使用,无意提供任何医疗建议或推荐具体治疗方案,与您个体疾病状况有关的任何治疗方案或其他医疗相关问题,请咨询您的主治医生。
注意:本文封面图片和文内部分图片来自版权图库,转载时请注意,避免侵权。
人卫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