萎缩性胃炎就是胃变小了吗?会癌变吗?答案是→

文摘   2025-01-24 07:30   北京  


点击蓝字  关注“人卫健康”微信公众号 


背    景

在消化科门诊,经常可以见到一些忧心忡忡的患者拿着萎缩性胃炎的胃镜检查报告咨询医生:“我这胃是不是变小了?我说最近怎么吃得少了,这病危险吗?我都没有胃了,我以后可咋整啊!”

那么,萎缩性胃炎就是胃变小了吗?答案当然是否定的



什么是萎缩性胃炎

慢性胃炎分为浅表性胃炎、萎缩性胃炎、糜烂性胃炎、胆汁反流性胃炎、慢性增生性胃病等。

其中,萎缩性胃炎是指腺体中壁细胞和主细胞减少引起的胃黏膜上皮和胃腺体萎缩、数目减少,使胃黏膜变薄、黏膜基层增厚,或伴有幽门腺化生和肠腺化生,或有不典型增生为特征的慢性消化系统疾病。

胃的整体体积是没有明显变化的,在内镜下可能会呈现花斑样改变,病理检查是诊断萎缩性胃炎的“金标准”



萎缩性胃炎的临床表现有哪些

由于腺体萎缩,患者胃液分泌减少可表现为消化不良、胃部疼痛、腹胀、贫血、乏力、消瘦等,但这些症状都缺乏特异性



萎缩性胃炎会转化成癌吗

答案是否定的,但当萎缩性胃炎出现肠上皮化生和异型增生时,被视为癌前病变

临床上,萎缩性胃炎由轻度、中度、重度发展到肠上皮化生和异型增生是个漫长的过程,癌变的概率是很低的(多数研究发现癌变率不超过3%),且萎缩性胃炎患者以轻度为主,所以不用杞人忧天。



萎缩性胃炎是由什么原因引起的

幽门螺杆菌(Hp)感染  Hp的感染程度与胃黏膜的炎症程度呈正相关关系,大部分慢性胃炎都是由幽门螺杆菌感染引起的。

浅表性胃炎的继续  长期浅表性炎症会导致黏膜腺体萎缩,引起萎缩性胃炎。

其他因素  有遗传、年龄、不良的饮食习惯、胆汁或十二指肠液反流、免疫因素、滥用药物、中枢神经系统功能失调等。



如何治疗萎缩性胃炎

首选内科保守治疗,防止肠上皮化生和异型增生,最终防止胃癌发生

一般治疗  饮食宜选择富营养、少刺激、易消化的食物;避免吸烟、酗酒、饮咖啡和浓茶及服用对胃有刺激的药物;消除患者疑虑,调整患者的情绪,使患者保持乐观、心情舒畅、平和,确立积极健康的生活态度。

抑酸剂或制酸剂  选用受体阻断剂(如西咪替丁、雷尼替丁、法莫替丁、罗沙替丁等)、质子泵抑制剂(奥美拉唑、兰索拉唑、泮托拉唑、雷贝拉唑、埃索美拉唑、艾普拉唑等)及制酸剂(如复方氢氧化铝、碳酸氢钠、氢氧化铝等)。

胆汁结合剂  适用于各类胃炎伴胆汁反流者,如考来烯胺、甘羟铝、铝碳酸镁等。

胃黏膜保护剂  适用于胃黏膜糜烂、出血或症状明显者,常用的药物有铋剂、硫糖铝、康复新液、米索前列醇、复方谷氨酰胺、吉法酯、替普瑞酮、瑞巴派特片等。

促动力剂  适用于上腹饱胀、早饱、嗳气、呕吐等症状为主者。

助消化药  适用于萎缩性胃炎伴胃酸偏低或食欲减退等症状为主者。

抗抑郁药和镇静药   适用于睡眠差、有明显精神因素者。

手术治疗  对于病灶局限、范围明确的胃癌前病变,可行EMR(内镜黏膜切除术)或ESD(内镜黏膜下剥离术)治疗,也可酌情分别采用微波、激光、射频氩气刀或高频电切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伴重度不典型增生或重度大肠型肠腺化生者,可行胃切除术治疗。



如何预防萎缩性胃炎

健康饮食  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三餐规律、少量多餐、细嚼慢咽、不暴饮暴食,少食过冷、过热、辛辣、油腻、高盐、烟熏等刺激性食物;避免吸烟、酗酒,不饮咖啡和浓茶;食物品种多样、加工简单、易消化吸收;避免食用过夜饭菜,补充新鲜的蔬菜、水果;注意饮食卫生,饭前充分洗手消毒,少吃生食、少喝生水,建议使用公筷。

建立健康的生活态度及习惯  平时生活规律,合理安排工作和休息时间,劳逸结合,少熬夜;保持健康、乐观的心理状态,避免过度精神紧张、恐惧,避免情绪低落和精神压力过大;根据身体情况适度运动,提高体质。

用药指导  不滥用药物,尽量不用或少用对胃肠道损伤较大的药物,必要时同时服用制酸剂或胃黏膜保护剂。若有异常,及时复查。

加强健康保健意识   若有不适,及时就诊,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

建议40岁以上人群常规进行胃镜检查   胃镜检查完全有足够的空间和时间来保证早期发现癌前病变,单纯萎缩性胃炎酌情1~2年查一次胃镜,伴肠化生1年左右查一次,伴轻、中度异型增生6个月左右查一次,伴重度异型增生短期内行胃镜下切除后需继续3个月、6个月、1年复查胃镜。

“脾胃为后天之本”,胃肠道功能良好,才能为身体提供充足的营养和动力。保护胃肠就是保护健康,好胃是需要养出来的。


内容来源:

人民卫生出版社出版《常见疾病护理知识小百科》

本书主编:

浙江省人民医院  陈肖敏  葛俐俐

声明:本材料仅供疾病认知教育使用,无意提供任何医疗建议或推荐具体治疗方案,与您个体疾病状况有关的任何治疗方案或其他医疗相关问题,请咨询您的主治医生。

注意:本文封面图片和文内图片均来自版权图库,转载时请注意,避免侵权。

期待您的“分享 点赞 在看”

人卫助手
人卫助手系列(人卫临床助手、人卫用药助手、人卫中医助手、及人卫inside平台)由人民卫生出版社出资研发,北京人卫智数科技公司统筹运营的产品。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