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蓝字 关注“人卫健康”微信公众号
骨质疏松
提到骨质疏松,大概没有人会不知道,其已成为近年来的“流行病”,并号称“寂静的杀手”。
骨质疏松是一种常见的衰老性疾病,在50岁以上的人群中发病率比较高,也是危害老年人的一大健康问题。然而,骨质疏松已不是老年人的“专利”,近年来有年轻化的趋势,现在很多年轻人也会出现骨质疏松的症状。
骨质疏松防治的11点提示
1. 骨质疏松是可防可治的慢性病。
2. 人在各个年龄段都应注重骨质疏松的预防。婴幼儿和年轻人的生活方式都与成年后骨质疏松的发生有密切联系。
3. 高钙、低盐和适量蛋白质的均衡饮食对预防骨质疏松有益。
4. 无论是男性或女性,吸烟都会增加骨折风险。
5. 不过量饮酒。
6. 步行或跑步等能起到提高骨强度的作用。
7. 平均每天至少接受20分钟日照。充足的光照会对维生素D的生成及钙质吸收起到非常关键的作用。
8. 负重运动可以让身体获得及保持最大的骨强度。
9. 预防跌倒。老年人90%以上的骨折由跌倒引起。
10. 高危人群应尽早到正规医院进行骨质疏松检测。
11. 相对于不治疗而言,骨质疏松任何阶段开始治疗都不晚,但早诊断和早治疗会大大受益。
您是骨质疏松的高危人群吗?
◎ 吸烟人群
目前已有多项研究表明,吸烟会降低骨密度;成年期经常吸烟的人,骨质疏松的发病率更高;戒烟会使骨密度在一定程度有所恢复。
◎ 月经失调或提早闭经的女性
雌激素水平偏低容易导致女性月经失调或提早闭经,同时会直接导致骨质流失。
◎ 近两年发生过一次以上骨折或发生过异常严重骨折者
不少患者在小臂、脚踝等处发生骨折时才发现自己有骨质减少的问题。建议发现或怀疑有骨质减少问题者去医院接受双能X线吸收法测定骨密度,以便评估骨折风险。
◎ 出现饮食紊乱者,如厌食、暴食或过度节食减肥者
厌食是骨质疏松的一盏警示灯。过度减肥容易降低雌激素水平,导致月经失调,并直接影响骨骼健康。专家建议,厌食、暴食者应及时治疗,恢复正常的饮食习惯。另外,还应确保经常饮用牛奶,补充钙、镁、维生素D补剂,以保证骨骼和牙齿健康。
◎ 长期服用某些药物者
长期服用肾上腺皮质激素类药物会扰乱激素水平,导致骨骼中的钙、维生素D等营养物质流失。克罗恩病、狼疮或类风湿关节炎患者罹患骨质疏松的危险更大,女性患者尤要重视。甲状腺素和抗抑郁药也容易导致骨质流失。服用这些药物时,务必高度关注骨密度的变化情况,必要时在医生的指导下服用双磷酸盐类药物增强骨密度。
◎ 天生瘦弱或骨架较小者
骨架较小的人罹患骨质疏松的年龄会更早。人在30岁左右骨密度达到峰值,此后便开始下降。所以,30岁后就应开始注意增强骨骼健康,具体措施包括多吃奶制品等高钙食物,多进行跑步和跳跃等冲击力较大的运动;40多岁时,继续保持饮食营养,增加钙镁和维生素D的摄入,多做力量训练,有助于预防骨质流失。
骨质疏松示意图
总而言之,如果您存在这些情况,那可要小心了:年龄较大(尤其≥65岁);40岁后曾跌倒骨折过;有家族骨质疏松性骨折史;早绝经(45岁前停经);低体重;身高缩短4cm或年缩短2cm;长期低钙摄入;嗜烟;酗酒;过度摄入咖啡因;长期卧床;易摔倒;类固醇激素应用超过2个月;患有性腺功能减退症或类风湿性关节炎等。
如何准确了解自己的骨质呢?
骨密度检测是一项快速、准确、安全、无痛苦的检测方法,对早期诊断骨质疏松、预测骨折和评价治疗效果均有重要意义,被认为与测量血压发现高血压、预防脑血管意外同等重要,比测血脂水平发现高脂血症、预测心肌梗死更有价值。
目前,国际上公认采用双能X线吸收仪测量腰椎和髋部的骨密度是诊断骨质疏松的“金标准”。
骨质疏松防治的常见误区
误区1:多喝骨头汤能防止骨质疏松。
老百姓推崇吃骨头汤防止骨质疏松,可能是源于“缺啥补啥,吃啥补啥”的理论——肾不好就吃动物肾脏,肝不好就吃肝脏,骨质疏松是骨头不好,那就喝骨头汤吧。其实,一碗牛奶中的钙含量,远高于一碗骨头汤。对老年人而言,骨头汤里溶解了大量骨内的脂肪,不仅油腻,经常食用还可能会引起其他健康问题。要注意饮食的多样化,均衡饮食,健康饮食,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
误区2:骨质疏松就是缺钙,自己买点钙片吃就行了。
骨质疏松是由骨代谢异常(随着年龄的增长,成骨能力减弱,人体内破骨细胞的影响大于成骨细胞,骨吸收的速度超过骨形成速度)造成的。当然也包括钙的吸收变差。如果单纯补钙,而不能有效吸收,是起不到治疗作用的。患者应到正规医院进行诊断和治疗,想办法促进钙的吸收,抑制骨破坏,促进骨形成,而不是单纯补钙。
误区3:骨质疏松是老年人的特有现象,与年轻人无关。
骨质疏松并非是老年人的“专利”,如果年轻时忽视运动,常常挑食或节食,饮食结构不均衡,导致饮食中钙的摄入少,体瘦,又不拒绝不良嗜好,就达不到理想的骨骼峰值量和质量,会使骨质疏松有机会侵犯年轻人,尤其是年轻的女性。因此,骨质疏松的预防要及早开始,在年轻时获得理想的骨峰值。
误区4:骨质疏松要少活动,以减少骨折发生。
现在大家都知道骨质疏松容易骨折,所以会经常告诉家里老年人:“少活动一点,慢点,别骨折啦。”还有些老年人由于疼痛,根本不敢活动,也不想活动。殊不知,缺乏运动会加速骨量丢失,加重骨质疏松,形成恶性循环。就像肩周炎一样,越不活动,关节越僵硬。体育锻炼对于防止骨质疏松具有积极作用。此外,运动还能增加肌肉力量和协调性,减少跌倒的可能性。当然,运动时一定要注意安全。
误区5:治疗一段时间骨质疏松没有明显改善,认为治疗无效,放弃治疗。
骨质疏松到了一定程度后很难纠正,要在影像学检查的结果上出现改变,需要漫长的时间,只要病情不继续加重,就表示治疗有效,应继续坚持治疗。
通过这一系列骨质疏松的讲解,希望对您及您身边的人有所帮助,提高对骨质疏松的认识,尽量防治。
内容来源:
人民卫生出版社出版《从骨至筋——骨科医生对你说》
本书主编:
天津市第三中心医院主任医师 郭树章
声明:本材料仅供疾病认知教育使用,无意提供任何医疗建议或推荐具体治疗方案,与您个体疾病状况有关的任何治疗方案或其他医疗相关问题,请咨询您的主治医生。
注意:本文封面图片和文内图片均来自版权图库,转载时请注意,避免侵权。
期待您的“分享 点赞 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