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畸病例精选|骨性Ⅱ类高角成人拔牙舌侧固定矫正

文摘   2025-02-11 07:30   北京  



PART.1

病例简介

SSY是一名年龄 19 岁女性,问题列表包括严重骨性Ⅱ类错 , 安氏Ⅱ类 1 分类错 ,垂直向发育过度,面部不对称,12,17,22, 27,35,37,46,47 龋齿,覆盖 4mm,无明显牙弓拥挤,浅覆 , 1mm 中线不齐,双颌前突,下颌切牙唇倾,唇闭合不全。 

正畸治疗方案为拔除上下颌左右第一前磨牙,微种植体支抗钉及 横腭杆加强支抗,应用定制式舌侧矫治器矫治(0.025inch×0.018inch 托槽)。

PART.2

矫治过程


【治疗流程】 
1.治疗开始日期 2018 年 1 月。
2.治疗开始时患者年龄 19 岁 3 个月。
3.治疗结束日期 2020 年 8 月。 
4.治疗结束时患者年龄 23 岁 11 个月。 
5.保持情况 透明膜片保持器。 
6.总治疗时长 31 个月。 

【治疗关键步骤】 
治疗中的关键步骤按照时间顺序简要总结,见表 1。


表 1 治疗关键步骤
← 左右滑动查阅表格 →

【舌侧矫治器初戴技术操作步骤】
1.工具准备
带舌挡和吸唾的开口器、酸蚀剂、棉球、自粘接树脂水门汀、光固化灯、牙线、慢弯机、球 钻、持针器、口镜、镊子。 

2.操作姿势
舌侧托槽下颌操作时,一般患者采取大于 45° 的仰卧位,根据医生的身高调整至整个下颌牙列暴露最多的位置;上颌操作时,一般患者采取 180° 仰卧位,患者采取仰头姿势最大程度地暴 露整个上颌牙列,医生位于患者“3 点”“12 点”“9 点”位操作。 

3.操作步骤 
(1)为患者简短讲解矫治器安装的基本步骤和方法,解除紧张。
(2)清洁牙面。
(3)放置开口器,隔湿,酸蚀舌侧牙面,冲洗干燥隔湿。
(4)酸蚀牙面 30~50 秒,气水联合冲洗牙面 20~30 秒,吹干牙面至牙釉质发白,均匀涂布粘接剂。
(5)间接粘接舌侧托槽,放置粘接树脂于托槽底板,并准确就位间接粘接转移托盘,轻轻按压使其与牙冠 面密合,托槽与牙齿舌面密合,每个牙位光固化灯照射 5 秒。
(6)牙线检查临接点,去除多余粘接剂。舌侧矫治器特有的一个步骤是当粘固结束以后取 下间接转移托盘,用牙线检查每个牙齿之间的邻接点,以防止粘接剂溢出到邻接点之间影响牙周健康。用牙线仔细地通过每一个邻接点,如果发现有粘接剂溢出需要对粘接剂进行彻底的清理。
(7)舌侧矫正技术中弓丝为个性化制作好的,所以在矫治器盒子里挑选出第 1 条弓丝, 0.014inch 的镍钛合金弓丝,将其用结扎圈固定于槽沟中,完成整个矫治器的安装。 

4.操作技能
舌侧矫治器安装中,方向和力量均和唇侧固定矫治技术不一样,但是操作亦非常简单流程 化容易适应,只要经过培训即可熟练操作。其中最重要的步骤就是邻接点和邻接间隙中是否有 溢出的粘接剂,一定要仔细检查和清洁干净。橡皮圈和结扎丝结扎方法为先龈方翼沟再方翼沟。 

5.医患沟通 
(1)术前沟通:
   1)讲解金属托槽矫正的完整流程和风险,做好心理准备;
   2)口腔卫生宣教,讲解龋齿和牙周病的治疗和控制;
   3)粘接流程中注意每个阶段的术中告知,解除患者的紧张情绪。

(2)术后告知健康宣教:
   1)舌侧托槽易造成软垢堆积在舌侧龈缘,告知患者加强口腔卫生,每次进食后刷牙或水牙线冲洗;
   2)矫正期间每次复诊后的 3~7 天可能会出现同样的牙齿轻度疼痛;
   3)矫治器摩擦或弓丝滑动引起尾端刺激黏膜产生口腔溃疡,可使用正畸保护蜡保护,若疼痛或溃疡未缓解需及时复诊;
   4)矫治器安置好后,遵医嘱定期复诊。 

【治疗中期效果】
1.2018 年 1 月,横腭杆、舌侧矫治器粘接,上下颌 0.014inch NiTi 弓丝,见图 1。

← 左右滑动浏览插图 →

图 1 治疗中期 2018 年 1 月口内像 
A. 口内正面像 B. 口内右侧面像 C. 口内左侧面像 D. 上颌 面像 E. 下颌 面像

2.2018年8月,14,24,34,44 已拔除;13—23,33—43 结扎丝连扎,0.017inch×0.025inch 不锈钢弓丝,整体同步关闭间隙;上颌短链尖牙至第一磨牙至微种植体支抗钉“L”形牵引,上颌后牙 平面压低和关闭间隙同步进行;下颌短链尖牙至第一磨牙颌内牵引关闭间隙, 见图 2。


← 左右滑动浏览插图 →

图 2 治疗中期 2018 年 8 月口内像
A. 口内正面像 B. 口内右侧面像 C. 口内左侧面像 D. 上颌 面像 E. 下颌 面像

3.2019年7月,13—23,33—43 结扎丝连扎,0.017inch×0.025inch 不锈钢弓丝;上颌短链尖牙至微种植体支抗钉关闭间隙;下颌短链尖牙至第二磨牙颌内牵引关闭间隙,见图 3。



← 左右滑动浏览插图 →

图 3 治疗中期 2019 年 7 月口内像 
A. 口内正面像 B. 口内右侧面像 C. 口内左侧面像 D. 上颌 面像 E. 下颌 面像


4.2020 年 1 月,上颌后牙压低已经到位,横腭杆与上腭黏膜接触,颊、舌侧同时以短链 关闭剩余间隙,防止尖牙旋转;下颌继续间隙关闭;轻力双侧Ⅲ类牵引(2.5oz)维持磨牙关系, 以及调整中线的前牙区斜形牵引,见图 4。


← 左右滑动浏览插图 →

图 4 治疗中期 2020 年 1 月口内像
A. 口内正面像 B. 口内右侧面像 C. 口内左侧面像 D. 上颌 面像 E. 下颌 面像



PART.3

思辨与解析

【治疗计划的理论依据】
 1.治疗动机 
患者主诉双颌前突,主要是想通过正畸改善面型的前突,以及闭唇困难的 问题,对下颌骨后缩的问题可以接受。患者的治疗目标明确后选择正畸拔牙治疗。在和患者沟通中充分告知,如果想对目前的颜面美观程度提升,需要采取正畸 - 正颌联合治疗解决下颌后缩和 颏部后缩的问题。最后患者选择了先采取拔牙矫正双颌前突,如果对面部美观要求的愿望升高, 在正畸结束后采取颏成型手术作为备用方案。 

2.减数设计 
虽然上颌无明显拥挤,但要内收前牙改善凸面型侧貌,需要通过拔除第一 前磨牙配合强支抗,间隙几乎全部用来内收约 5~7mm。考虑到初始覆盖 4mm,下颌前牙唇倾度较大,有明显的骨性Ⅱ类代偿趋势,下颌牙列内收同样需要强支抗,利用上颌的微种植体支抗钉和横腭杆做间接支抗设计控制下牙列支抗。 

3.支抗设计 
这是一例需要强支抗的病例,因此用微种植体支抗钉辅助内收前牙。由于该患者为垂直骨面型高角及颏后缩,希望通过下颌平面的逆时针旋转进行弥补改善,因此设计横腭杆离开腭顶 5~7mm 距离,进行垂直向控制,同时横腭杆在关闭间隙过程中能够维持牙弓宽 度,同时防止上颌磨牙的近中移动。此外,成人严重双颌前突正畸治疗的关键及难点为可否引起根尖部以及根中部牙槽骨的改建,作为一种微创牙槽骨手术,骨皮质切开术能够激活局部区域的牙槽骨改建,有效松解骨皮质,减小牙移动阻力,扩大正畸牙根移动的边界,保护牙根进行控根移动。 

4.托槽选择与正畸生物力学 
个性化舌侧矫治技术预设上、下颌前牙根舌向转矩,有利 于补偿上下颌前牙大量内收造成的转矩丢失。此外,舌侧矫治技术利用带状弓,既利于转矩的控制,也在垂直向的抗弯刚度更强,因此对于前牙垂直向压低优于唇侧托槽矫治系统,能够有效配合下颌平面的逆时针旋转和抵抗前牙内收的“钟摆效应”。考虑到垂直向后牙段压低和前牙内收的需要,使用“L”形牵引方式连接微种植体支抗钉和前牙,这样既能关闭间隙又能同时压低后牙平面。此外,颊舌侧同时使用短链以颌内牵引内收,能够防止舌侧矫治过程中发生的“水平过山车效应”。矫治过程中,在下颌牙列使用间接支抗,短Ⅲ类颌间牵引维持上下颌后牙区的矢状关系,同时加强下牙列支抗。 

【思辨与分析】 
1.骨性 
在治疗过程中Ⅱ类骨性错 得到了轻度改善。部分原因是上颌骨皮质切开手术后 A 点在前牙大量内收后的重新改建。由于横腭杆和微种植体支抗钉的配合,垂直骨面型高角问题得到轻微改善,对患者的正面和侧貌的美观度的改善起到了作用。横腭杆和微种植体支抗钉的配合使用得到了国内学者统计研究的结论支持,相比于单纯依赖微种植体支抗钉系统,横腭杆的配合使用能更有效降低磨牙垂直向变化,维持牙弓宽度,改善颊倾以及拔牙病例的矢状向控制。 

2.牙性 
治疗结束后上下颌前牙唇倾斜度,覆盖达到正常范围。后牙咬合良好,尖牙由近中倾斜变直立,最终达到稳定的尖牙、磨牙中性关系,最大牙尖交错位。 

3.软组织 
治疗结束时,在放松状态下患者唇部自然闭合,微笑时从治疗前露龈 3mm 到上颌切牙露齿量恢复正常。这些特征都利于前牙美学区长期稳定性。软组织颏前点仍然处在零子午线靠后的位置,可以配合颏成形手术进一步改善面下 1/3 侧貌 ,研究结果表明骨性Ⅱ类错畸形患者伴有颏部发育不足术后多能取得良好的面部比例协调效果。 

4.医源性改变 
治疗后未发现并发症,X 线片检查上、下颌切牙的牙根长度没有变化。拆除托槽后,没有发现新的釉质脱矿。前牙区未出现明显“黑三角”。


完整病例内容(包括治疗前评估、治疗结果)请见《口腔正畸住院医师规培临床示范病例及思辨解析》一书。



点击下方图片或长按二维码超值购买

主 编:房 兵

定 价:198.00

售 价:148.50

END


扫码关注我们

天猫旗舰店

https://rmws.tmall.com

人卫智慧服务商城
https://www.pmphmall.com

点击【阅读原文】即刻购买



人卫助手
人卫助手系列(人卫临床助手、人卫用药助手、人卫中医助手、及人卫inside平台)由人民卫生出版社出资研发,北京人卫智数科技公司统筹运营的产品。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