肚子饿了才会“咕咕叫”?专家:真不一定→

文摘   2025-02-08 07:30   北京  


点击蓝字  关注“人卫健康”微信公众号 

肚子“咕咕叫”是日常生活中大家再熟悉不过的信号,意味着肚子饿了、该进食了。但大家可能会有这样一个疑问:为什么肚子会发出“咕咕”的声响呢?

一般情况下,肠腔内既有一定的气体,又有一定的液体。肠管在蠕动的过程中,肠腔内的气体和液体会随之流动,此时会产生“咕咕”的声响。这种声音在医学上被称为肠鸣音,形容为“气过水声”,这是很形象的。其实,游泳时在水中换气的声音,就和肠鸣音很相似。

一般来说,当肚子“咕咕叫”时,我们会认为是饿了,但有时候肚子的“叫唤声”特别大,或者特别小,又或者特别频繁,是什么情况呢?首先,我们必须知道正常的肠鸣音是什么样的。正常情况下,肠鸣音每分钟可以出现4~5次,且出现时比较有规律,声音也比较浑厚。日常生活中关注自己胃肠健康的人肯定会注意到自己正常情况下的肠鸣音。因此,当肠鸣音跟平时不同时,我们应注意可能存在异常。

肚子里发出来的声音大部分来源于肠道,但由于腹腔内胃肠的形态及内脏和躯体的感觉神经并不相同,且内脏的感觉定位远不如躯体准确和敏锐,因此有时候会误认为是胃出了问题。如果只是肠鸣音增加而无其他不适症状,首先还是考虑为消化道功能紊乱。造成消化道功能紊乱的因素有很多,最常见的是情绪因素。日常生活中,当我们面对工作压力、升学压力等各种压力时,经常会出现肚子频繁“叫唤”和腹泻的情况;或者在进食辛辣等刺激性食物后,会发生反应性腹胀、腹泻,以及频繁的肠鸣音。此时,我们可以调整自己平时的饮食习惯、作息、情绪等。如果这种现象是持续的,还是建议去正规医院就诊,必要时进行胃镜、肠镜检查,以明确是否还伴有其他器质性病变。如果确实无器质性病变,可以考虑做以下调整:①多吃一些容易消化的食物,细嚼慢咽;适当控制总进食量,避免暴饮暴食;对于烟熏、油炸食物,要限制其摄入量。②调整作息和心理状态,规律每天的生活节奏,尽可能避免熬夜

除此之外,肠鸣音增强或者减弱可能是由哪些疾病引起的呢?有哪些原因使得肚子的“咕咕叫”更明显呢?首先,消化功能减弱。这种情况发生时,食物不能被充分消化并残留在肠道内;在肠道菌群的分解作用下,大量的“废气”会存留在肠道中;同时,由于肠道的吸收功能下降,使得水分不能被有效吸收,肠道在内容物的不断刺激下蠕动,肠鸣音会比平时更加频繁,导致听起来更加“高亢”,还有可能伴有腹胀的症状。

胃肠炎症也是一种常见的导致肠鸣音活跃的原因。部分人在炎热的夏季没有注意饮食安全和卫生,进食了不恰当的食物后可能会发生肠胃炎症。在肠胃炎症的影响下,肠鸣音可能会相对明显,甚至会伴随腹痛、腹泻、腹胀。如果是急性胃肠炎,应马上进行治疗。

还有一种可能是消化道出血。消化道出血的明显标志是肠鸣音频繁出现。因为在消化道黏膜受损出血时,肠道蠕动速度加快,就会引发明显的肠鸣音,可能每分钟出现6~10次。如果存在这种情况,应高度重视,及时检查身体,看看是否存在消化道出血的症状。

最为严重的一种情况就是肠梗阻。肠梗阻的种类有很多。如果每分钟肠鸣音出现超过10次,且声音明显,有可能是由机械性肠梗阻引起的。机械性肠梗阻的常见原因有粘连、疝、肿瘤、异物、炎症性肠病、粪便嵌塞及肠扭转。在机械性肠梗阻的发展过程中,患者会有肠鸣音亢进的情况,肠鸣音非常响亮,类似叮当声或者金属音。但凡怀疑患者有肠梗阻,都应安排住院治疗,急性肠梗阻的治疗和诊断必须同时进行。

经过这些介绍,大家是不是发现原来根据一个小小的肠鸣音还能发现和判断这么多问题!所以,建议大家日常也关注自己的肠鸣音。但最重要的还是要有一个规律、合理的饮食习惯,以及健康积极的情绪状态。


内容来源:

人民卫生出版社出版《胃,你好吗》

本书著者:

国家健康科普专家库专家  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肿瘤医院(国家癌症中心)主任医师  田艳涛

声明:本材料仅供疾病认知教育使用,无意提供任何医疗建议或推荐具体治疗方案,与您个体疾病状况有关的任何治疗方案或其他医疗相关问题,请咨询您的主治医生。

注意:本文封面图片和文内图片均来自版权图库,转载时请注意,避免侵权。

期待您的“分享 点赞 在看”

人卫助手
人卫助手系列(人卫临床助手、人卫用药助手、人卫中医助手、及人卫inside平台)由人民卫生出版社出资研发,北京人卫智数科技公司统筹运营的产品。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