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匮要略》云:“食大豆屑,忌噉猪肉。”吴谦注云:“大豆即黄豆,若同猪肉食之则闭气,故忌之,小儿尤当忌之。”《食疗本草》云:“大豆黄屑,忌猪肉。小儿不得与炒豆食之,若食了,勿食猪肉,否则壅气致死。”《饮膳正要》云:“大豆黄不可与猪肉同食。”
【评析】《本草纲目》中,大豆黄系大豆的粗加工制品。李时珍云:“用黑豆一斗,蒸熟铺席上,以蒿覆之,如盦(器皿的盖子,覆盖的意思)酱法,待上黄取出晒干。”蒸熟经过发酵的大豆,性甘温,有除湿痹、壮气力、润肌肤、益颜色、填骨髓、补虚损等功效。《金匮要略》《食疗本草》《饮膳正要》《本草纲目》皆言不可与猪肉同食,食则可致气壅气滞。经过发酵之豆尚且如此,一般豆类自不待言。
从现代营养学观点来看,豆类与猪肉不宜搭配,原因大致有以下几点。
(1)豆中植酸含量很高,60%~80%的磷是以植酸形式存在的。它常与蛋白质和矿物质元素形成复合物而影响二者的可利用性,降低其利用效率。
(2)多酚是豆类的抗营养因素之一,与蛋白质起作用,影响蛋白质的可溶性,降低其利用率;它与蛋白水解酶和γ-淀粉酶、酯酶素等起作用,影响消化能力。多酚不仅影响豆类本身的蛋白质利用,在与肉类配合时也影响肉类蛋白质的消化吸收。
(3)豆类纤维素中的醛糖酸残基可与瘦肉、鱼类等荤食中的矿物质(如钙、铁、锌等)结合成螯合物,干扰或降低人体对这些元素的吸收,故猪肉与黄豆不宜相配。
(4)豆中含有产气的化合物——寡糖化合物,如棉籽糖、水苏糖和毛蕊花糖等,由于人体消化系统不分泌半乳苷酶,因而不能消化这些化合物。它们在大肠腔内由于细菌的作用,分解后产生大量气体(CO2、H2、CH4等),加上上述消化不良等因素,形成腹胀、气壅、气滞。
所以,猪肉、猪蹄炖黄豆是不合适的搭配。
内容来源:人民卫生出版社《膳食智慧——食物、营养与疾病》
主 编:董三白、周琳坤
ISBN:978-7-117-3272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