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街”一词,始见于《内经》。其涵义大约两类:
一指部位即穴位。《素问·痿论》云:“阴阳总宗筋之会,会于气街”。又《素问·骨空论》:“冲脉者,起于气街”。《素问。气府论》云:“足阳明脉气所发……气街动脉各一。”王冰注云:“气街,穴名也。”
二气街指人体经气汇聚、通行的道路,是头、胸、腹、胫部经气聚集、联系的横向通道。街在甲骨文中有“通达四方之意”《说文解字》注:“街:四通道也”。《灵枢·动输》曰:“四街者,气之径路也”。
气街概念的产生
《灵枢·动输》:“黄帝日:营卫之行也,上下相贯,如环之无端,今有其卒然遇邪气及逢大寒,手足懈惰,其脉阴阳之道,相输之会,行相失也,气何由还?岐伯日:夫四末阴阳之会者,此气之大络也。四街者,气之径路也,故络绝则径通,四末解则气从合,相输如环。”
张介宾《类经》注云:“凡风邪之中人多在大络,故络绝则径通,及邪已行而四末解,彼绝此通,气从而合,回还转输。”张志聪《灵枢集注》云:“盖假风寒之邪以明四末乃阴阳之会,气从此而入之大络也,如因邪气所阻,则手足懈惰,而道路不通,气何由而还转……而环转于气街矣……四街者气之径路也。”
从《灵枢》条文及后世注家的意见来说,“气街”最初的概念可能被认为是营卫之气运行的旁路,十二正经受邪而阻塞不通,则营卫之气可以通过气街横向沟通,暂时改道,即所谓的络绝则径通,保证营卫气血的正常运行。正由于气街在,经气流行不畅之时可以开放而代经行气,以维持人体内经气的运行。
气街的开放,维持了经气的运行,可以理解成人体经络系统中对伤害刺激的一种自我保护结构,对外来的伤害刺激有一定的防御及抵抗作用。
气街的部位
《灵枢·卫气》:“请言气街:胸气有街,腹气有街,头气有街,胫气有街。故气在头者,止之于脑;气在胸者,止之膺与背腧;气在腹者,止之背腧与冲脉于脐左右之动脉者;气在胫者,止之于气街与承山、踝上以下。”
杨上善《太素》注云:“胸、腹、头、胫四种,身之要也。四处气行之道,谓之街也。”并指出:“脑为头气之街,故头有气止百会,膺中肺俞为胸气之街,脾俞及脐左右冲脉以为腹气之街。”
另外,气街联系五脏六腑及十二经脉的走行途中在头、胸、腹、胫四处经气所出入之“门户”,而在上肢并无走行之处,所以并不存在“臂气街”之说。
气街在气血运行方向上有其独特之处
十二经脉走行以纵向为主,而气街则以横向为主。
气街从上到下分为头、胸、腹、胫四个部分,头、胸、腹、胫都有经气通行的径路与汇集之处。如“头气有街,胸气有街,腹气有街,胫气有街。”
血运行以横向为主。《灵枢·卫气》:“气在头者,止之于脑。气在胸者,止之膺与背俞。气在腹者,止之背俞与冲脉于脐左右之动脉者。气在胫者,止之气街,与承山踝上以下”。分别是说运行气血于头与脑之间、前胸与后背之间、腰与腹之间以及承山与踝之上下。
气街扩大了经络穴位联系
气街扩大了十二经脉、奇经八脉在头、胸、腹、胫部的联结。如气街相关穴位,前后相连,左右相应。
腹气街包括的腧穴有:肝俞、脾俞、胃俞,冲脉,幽门,石门,阳都,膏俞等;
头气街的腧穴有百会,风池等;
胸气街的腧穴有肺俞、心俞、腹中、膺窗等;
胫气街的腧穴有气冲、承山、申脉、照海等。
显而易见,上述腧穴,前后位置不同,隶属不同经脉,但它们通过气街相互联系,前后相连,左右相应,构成一个有机整体。
气街的临床意义
主要反映在临床针灸治疗方面。
《灵枢·卫气》论述了四气街的部位后,接着指出:“取此者用毫针,必先按而在久应于手,乃刺而予之。所治者,头痛眩仆,腹痛中满暴胀,及有新积。痛可移者,易已也;积不痛,难已也。”从“应于手”来看,气街所止之处应为脉动处,多气则动,气街之名大概也由此而来吧。
《灵枢·杂病》记录了“刺气街”的具体应用:“颇痛,刺足阳明曲周动脉见血,立已;不已,按人迎于经,立已。气逆上,刺膺中陷者与下胸动脉。腹痛,刺脐左右动脉,已刺按之,立已;不已,刺气街,已刺按之,立已。”
“解结”之关键处
所谓“解结”,从《灵枢·刺节真邪论》的论述来看,即是祛除经脉中的瘀滞。《灵枢·刺节真邪论》:“人脉犹是也,治厥者,必先熨调和其经……坚紧者,破而散之,气下乃止,此所谓以解结者也。”
《灵枢·卫气》:“知六府之气街者,能知解结契绍于门户”,说明“气街”处的治疗是解除经脉瘀滞的关键。
因此,气街理论为治疗因经脉闭阻致经气瘀滞之证开辟了一个思路,即可以在气街处施治以“去菀除陈”,开通经脉,令自气街而还的经气重行于“大络”之中,气血运行通畅而病可愈。
俞、募穴是本脏本腑气血横向流注于穴的体现,正是由于胸气街、腹气街的存在,为俞募穴与脏腑的联系提供了理论依据,俞募配穴法就是在气街理论的指导下产生的。募穴、脏腑、背俞穴三位一体,以脏腑为本,气街为径,形成了俞穴一脏腑一募穴的前后对应关系,使内与外、前与后、脏腑与体表脉气交贯通应,构成脏腑与俞募穴横向联系运行气血的直捷通路,故前后施针,可以达到调节脏腑功能的目的。如《灵枢:官针》所说:“偶刺者,以手直心若背,直痛所,一刺前,一刺后,以治心痹。”
原文摘录
素问·痿论
阳明者,五脏六腑之海,主润宗筋,宗筋主束骨而利机关也。冲脉者,经脉之海也,主渗灌溪谷,与阳明合于宗筋。阴阳摠宗筋之会,会于气街,而阳明为之长,皆属于带脉,而络于督脉。故阳明虚,则宗筋纵,带脉不引,故足痿不用也。
素问·刺禁论
刺跗上中大脉,血出不止死。刺面中溜脉,不幸为盲。刺头中脑户,入脑,立死。刺舌下中脉太过,血出不止为瘖。刺足下布络中脉,血不出为肿。刺郄中大脉,令人仆,脱色。刺气街中脉,血不出为肿鼠仆。刺脊间中髓,为伛。刺乳上中乳房,为肿,根蚀。刺缺盆中内陷,气泄,令人喘欬逆。刺手鱼腹内陷,为肿。
素问·气府论
足阳明脉气所发者,六十八穴:额颅发际旁各三。面鼽(读注:当作頄,本篇下同)骨空各一。大迎之骨空各一。人迎各一。缺盆外骨空各一。膺中骨间各一。侠鸠尾之外,当乳下三寸,侠胃脘各五;侠齐广三寸各三;下齐二寸侠之各三。气街动脉各一。伏菟上各一。三里以下至足中指各八俞,分之所在穴空。
素问·骨空论
任脉者,起于中极之下,以上毛际,循腹里,上关元,至咽喉,上颐,循面,入目。冲脉者,起于气街,并少阴之经,侠齐上行,至胷中而散。任脉为病,男子内结、七疝;女子带下、瘕聚。冲脉为病,逆气里急。
素问·水热穴论
岐伯曰:肾俞五十七穴,积阴之所聚也,水所从出入也。尻上五行,行五者,此肾俞。故水病下为胕肿,大腹,上为喘呼不得卧者,标本俱病。故肺为喘呼,肾为水肿,肺为逆不得卧,分为相输俱受者,水气之所留也。伏菟上各二行,行五者,此肾之街也。三阴之所交结于脚也。踝上各一行,行六者,此肾脉之下行也,名曰太冲。凡五十七穴者,皆脏之阴络,水之所客也。
素问·水热穴论
头上五行,行五者,以越诸阳之热逆也。大杼、膺俞、缺盆、背俞,此八者,以泻胷中之热也。气街、三里、巨虚上下廉,此八者,以泻胃中之热也。云门、髃骨、委中、髓空,此八者,以泻四肢之热也。五脏俞旁五,此十者,以泻五脏之热也。凡此五十九穴者,皆热之左右也。
灵枢·经脉
胃足阳明之脉,起于鼻之交頞中,旁纳太阳之脉,下循鼻外,入上齿中,还出挟口环唇,下交承浆,却循颐后下廉,出大迎,循颊车,上耳前,过客主人,循发际,至额颅。其支者,从大迎前下人迎,循喉咙,入缺盆,下膈,属胃,络脾。其直者,从缺盆下乳内廉,下挟脐,入气街中。其支者,起于胃口,下循腹里,下至气街中而合,以下髀关,抵伏兔,下膝膑中,下循胫外廉,下足跗,入中趾内间。其支者,下廉三寸而别,下入中趾外间。其支者,别跗上,入大趾间,出其端。是动则病洒洒振寒,善呻,数欠,颜黑,病至则恶人与火,闻木声则惕然而惊,心欲动,独闭户塞牖而处,甚则欲上高而歌,弃衣而走,贲响腹胀,是为骭厥。是主血所生病者,狂疟,温淫,汗出,鼽衄,口喎,唇胗,颈肿,喉痹,大腹水肿,膝膑肿痛,循膺乳、气街、股、伏兔、骭外廉、足跗上皆痛,中趾不用,气盛则身以前皆热,其有余于胃,则消谷善饥,溺色黄;气不足则身以前皆寒栗,胃中寒则胀满。为此诸病,盛则泻之,虚则补之,热则疾之,寒则留之,陷下则灸之,不盛不虚,以经取之。盛者人迎大三倍于寸口,虚者人迎反小于寸口也。
胆足少阳之脉,起于目锐眦,上抵头角,下耳后,循颈行手少阳之前,至肩上,却交出手少阳之后,入缺盆。其支者,从耳后入耳中,出走耳前,至目锐眦后。其支者,别锐眦,下大迎,合于手少阳,抵于䪼,下加颊车,下颈,合缺盆,以下胸中,贯膈,络肝,属胆,循胁里,出气街,绕毛际,横入髀厌中。其直者,从缺盆下腋,循胸,过季胁,下合髀厌中,以下循髀阳,出膝外廉,下外辅骨之前,直下抵绝骨之端,下出外踝之前,循足跗上,入小趾次趾之间(别本作端)。其支者,别跗上,入大趾之间,循大趾歧骨内,出其端,还贯爪甲,出三毛。是动则病口苦,善太息,心胁痛,不能转侧,甚则面微有尘,体无膏泽,足外反热,是为阳厥。是主骨所生病者,头痛,颔痛,目锐眦痛,缺盆中肿痛,腋下肿,马刀侠瘿,汗出振寒,疟,胸、胁、肋、髀、膝外至胫、绝骨、外踝前及诸节皆痛,小趾次趾不用。为此诸病,盛则泻之,虚则补之,热则疾之,寒则留之,陷下则灸之,不盛不虚,以经取之。盛者人迎大一倍于寸口,虚者人迎反小于寸口也。
灵枢·杂病
腹痛,刺脐左右动脉,已刺按之,立已,刺气街,已刺按之,立已。
灵枢·逆顺肥瘦
夫冲脉者,五脏六腑之海也,五脏六腑皆禀焉。其上者,出于颃颡,渗诸阳,灌诸精。其下者,注少阴之大络,出于气街,循阴股内廉入腘中,伏行骭骨内,下至内踝之后,属而别。其下者,并于少阴之经,渗三阴;其前者,伏行出跗属,下循跗入大趾间,渗诸络而温肌肉。故别络结则跗上不动,不动则厥,厥则寒矣。
灵枢·卫气
五脏者,所以藏精神魂魄者也;六腑者,所以受水谷而行化物者也。其气内干(别本作:入于)五脏,而外络肢节。其浮气之不循经者,为卫气;其精气之行于经者,为营气。阴阳相随,外内相贯,如环之无端,亭亭淳淳乎,孰能窃(别本作穷)之。然其分别阴阳,皆有标本、虚实、所离之处。能别阴阳十二经者,知病之所生;(知)候虚实之所在者,能得病之高下;知六腑之气街者,能知解结契绍于门户;能知虚实之坚软者,知补泻之所在;能知六经标本者,可以无惑于天下。
请言气街,胸气有街,腹气有街,头气有街,胫气有街。故气在头者,止之于脑;气在胸者,止之膺与背腧;气在腹者,止之背腧,与冲脉,于脐左右之动脉者;气在胫者,止之于气街,与承山踝上以下。取此者,用毫针,必先按而在久,应于手,乃刺而予之。所治者,头痛、眩、仆、腹痛、中满暴胀,及有新积。痛可移者,易已也;积不痛,难已也。
灵枢·卫气失常
积于上(者),泻人迎、天突、喉中;积于下者,泻三里与气街;上下皆满者,上下取之,与季胁之下一寸;重者,鸡足取之。诊视其脉大而弦急,及绝不至者,及腹皮急甚者,不可刺也。
灵枢·动输
冲脉者,十二经之海也,与少阴之大络,起于肾下,出于气街,循阴股内廉,邪入腘中,循胫骨内廉,并少阴之经,下入内踝之后,入足下;其别者,邪入踝,出属跗上,入大趾之间,注诸络,以温足胫,此脉之常动者也。
黄帝曰:营卫之行也,上下相贯,如环之无端,今有其卒然遇邪风,及逢大寒,手足懈惰,其脉阴阳之道,相输之会,行相失也,气何由还?
岐伯曰:夫四末阴阳之会者,此气之大络也。四街者,气之径路也。故络绝则径通,四末解则气从合,相输如环。
灵枢·刺节真邪
用针之类,在于调气,气积于胃,以通营卫,各行其道。宗气留于海,其下者注于气街,其上者走于息道。故厥在于足,宗气不下,脉中之血,凝而留止,弗之火调,弗能取之。
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