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全庆:回味童年往事,苦涩与甜蜜,点滴在心头(之四) 玩

民生   小说   2025-01-05 00:02   河南  

点击上方蓝字乡土中原关注我们吧

无论走多远,家乡总是我们最温暖的牵挂

Hometown Central Plains

给在外打拼的家乡游子一个寄放心灵归宿的地方

  乡土文学   


回味童年往事,苦涩与甜蜜,点滴在心头(之四)

  玩




作者 | 王全庆

原创 | 乡土中原(ID:gh_06d145e3125e

前边三部分说了吃、穿、住和行的方面,接下来再聊聊“玩”的话题。

小时候,尽管缺吃少穿,但留给我最美好的童年记忆,就是玩,玩的开心,玩的尽兴。

为啥?首先是玩伴多。刚从三年自然灾害中走出来,日子好过了,又没有计划生育,所以小孩生的多。俺们村子大,一年就出生有30来个小孩,前后三年,接近上百,同龄人多,自然在一起玩的人就多。

其次是玩的时间长。农村没有幼儿园、学前班,直到八岁才上小学,再加上生产队时期,不需要我们这些小孩子去地里干活,还不可劲玩?

另外是上小学时期,处于“文革”后期,没有升学压力,没有作业任务,没有家长督促,在学校也是半学半玩,放学还是玩,岂不快哉!

先说一下小时候常玩的游戏吧。

我原本想把这些游戏的玩法、规则都描述一下,做点类似于“非遗保护”的文字工作,但觉得这样写繁琐拉杂,缺乏可读性,玩过的同龄人不需我赘述,没玩过的年轻人可能也没啥兴趣。索性写个标题,放张图片,简单介绍下,玩过的朋友们自然会勾起联想,自行脑补,没兴趣的年轻人可以跳过不读。人人心中都有故事,人人故事各有不同。

1.蹦房(或“蹦方”?)

我估计,同龄人小时候大都跳过。这游戏有点累人,玩上一阵子浑身冒汗。

2.憋死井

这个游戏有点低级,因为找到规律的话,谁也困不住对方。这个规律就是走出前两步后,对方只要不换子走,你也不换子,对方一换你也换,谁也赢不了谁。

3.摔包

把纸叠成大小厚薄不一的方形(两面图案不同)。玩摔包时,双方都会准备很多摔包,然后根据对方摔包的大小、厚薄、轻重,来选择自己用哪个摔包去砸。玩技巧的,一只手用摔包砸,另一只手拉着上衣下摆同时扇风,借风力吹翻对方摔包。有时候弯腰摔时用力过猛,会把手指头戳到地面上,受伤流血都有,我曾经历过。

4.抓子

这个游戏,有的小孩玩得非常溜,尤其是女孩。我不行,我是左撇子,按说我可以用左手玩,但我自己不好意思。

5.狼吃猪(也叫狼吃羊)

棋盘是横竖五道方格(狼三子猪十五子),猪先走,狼如果能从猪上跳过去,就吃掉这个猪,而猪不能吃狼,一旦困住三个狼不能动,则算猪方赢,否则算狼方赢。玩着玩着摸出了窍门,基本上就是猪方赢,大家就兴致不高了。

6.翻绞

这个游戏不比输赢,纯是玩。把一根长绳子两头打结成环状,两人用不同的指法和翻法,交替进行,每一次都能翻出不同的图形。这个过程,我现在已经记不清了,无法复盘重玩。不知道我的同龄人中,可有人还记得不?能重玩一遍,找一找童年的乐趣吗?

7.摔凹窝(老家土语读“洼屋”,但我觉得“凹窝”更贴切,此处存疑)

把泥巴先扳成圆墩状,再把中间捏空,用手托起来,口朝下往地上猛一摔,要是角度对了,就会发出“嘭”的一声响。几个小朋友玩的话,大家会做出大小不一的凹窝,看谁摔得响。

这泥巴,有时候在沟里挖,有时候用水和,没水时,尿泡尿和泥巴,这叫“玩尿泥”。把大路车辙里的细土拢一堆,中间扒个坑,往里边撒泡尿,和成泥巴,不仅做凹窝,还捏小动物,尽管不像,也乐此不疲。朋友们,你有没有玩尿泥的经历呢?

8.抵牤牛阵

组一个牤牛阵需四个人,后边两个人(后督)、前边一个人(头)共同架起一个人(腰),与一方的牤牛阵对撞。游戏开始,双方都退后一段距离,然后跑步向前,用架起来的“腰”与另一方的“腰”的双脚对撞,双方都会使出全力,把对方撞倒或撞散阵了,就算赢。

这个玩法风险大,我亲眼看见对撞时撞到当“头”那个人的脸,有时把架起来的那个“腰”扔到地上,有时候会双方都倒地,一群人压谷堆。这个游戏,刚开始我参加过几次,后来有点怵,再也不敢玩。

9.打丕牛(陀螺)

丕牛有两种,一种是用圆木做,另一种是用墨水瓶做。在墨水瓶中间插入个和瓶口一般粗的木棍,削出个尖,为减少摩擦,在丕牛锥尖处嵌入个小钢子。抽丕牛的鞭也是自己做的,鞭稍一般用布条,要是用牛皮条做鞭梢,打丕牛的效果格外好。这个游戏,很锻炼胳膊臂力。

10.推铁圈(铁环)

推铁圈也有技巧,玩熟了,可快可慢可拐弯,跑上一阵子,可得劲了。问题是铁圈难找,我都是玩邻居家的铁圈。在孩提时代,成天心心念念,想拥有一个属于自己的铁圈,想啥时候玩就玩,想咋玩就咋玩,可是,这个梦一直也没圆。

11.磕鸡(是否这俩字存疑)。

把一条腿弯曲抬过膝盖,双手握住,另一条腿独立支撑起整个身体,就盘成了“鸡”。磕鸡时,两“鸡”用膝盖对碰,采取硬碰、下压、上挑等招数,一方被碰倒或支持不住脚落地算输。这游戏,身强力壮的人肯定沾光,个高的人不见得占优。

12.走楝窑

就是在地上砸几个窑窝,在窑窝里放上楝籽,然后走动楝籽。至于几个窑、放多少楝籽、怎样玩,我记不清了。哪位朋友知道,可否告诉我?

以上这些游戏,如今在农村老家,已经没人玩了,大概率要绝迹失传了。

还有其它一些玩法,比如跳绳、打扑克牌、下军旗、跳棋、打乒乓球、藏马虎(捉迷藏)、踢毽子、老鹰捉小鸡等,大家都知道咋玩的,就不再赘述了。

我这人当年个小瘦弱,生性胆小,这些游戏大多不擅长,尤其那些危险玩法,更是躲得远远的,我最有兴致的是过年拾炮。

除夕后半夜,陆陆续续有人家放鞭炮,小朋友们兴奋地通宵不睡觉,成群结队,听见谁家鞭炮响,就往谁家跑,捡那些哑火的炮。一直跑到天大亮,才恋恋不舍地回家,吃大年初一约定俗成的早饭——扁食(饺子)。

为啥对捡炮这么热衷?我想大概是因为没钱买还想玩呗。把捡来的带捻的炮点着放,有些炮捻短,一点就响,躲不及的话就会崩着手。有些炮,捡到手里或装在口袋里,过一会儿又响了,会把手崩伤,或是把口袋崩个洞。过年才穿上的新衣服,实在是心疼啊。那些没捻的炮,把头剥一下,露出炮药,用火点着,火花“呲”的一声喷出去,称为“呲花”。

正月十五元宵节的晚上,本是放烟花的时候,那时候穷,谁家买得起烟花呀,咋办?大家把平时用废的笤帚、刷子骨朵收集来,跑到村边空地里,用绳子绑上点着,用力甩起来,只见火花四溅,煞是好看,尤其是大家一起甩的时候,更是壮观。那时候没见过烟花,这就饱了眼福。美中不足的是,往往玩下来,会有火星子溅到身上,把衣服烧些小洞。

过新年,穿新衣、走亲戚、挣压岁钱、吃桌(吃酒席)、拾炮、放炮,是一年中最开心快乐的事。平时,数着日子、眼巴眼望盼过年,总觉得一年太长,干着急熬不到头。如今,恨不得拴住日头别转,让时光停滞,让岁月不流…

今年过罢年,填过一首词,现录于此:

临江仙·忆除夕

犹记儿时除夕晚,全家老少慌年,鞭炮新衣压岁钱。

围炉油灯点,熬年乐无边。

如今却叹年味淡,鸡鸭鱼肉索然,欢娱情趣难寻见。

过年意阑珊,谁解个中缘?

还有一件刻骨铭心的事需要记录下来,就是小时候玩水差点溺亡的经历。

四年级放暑假,我去姐家玩了20来天,回来后,随着一群伙伴去洗澡。以前,我们都是在村边小河里玩,这一次,去一个叫做“地下室”的地方玩。走了好远才到地方,看到一个深水潭,河水走到这,拐了个弯,冲出来这个“潭窝”。

下水后,他们都往潭窝中间游水(原来这一段时间他们学会了游泳)。在水里玩了一阵子后,又纷纷爬到岸上,这岸边立陡,大家一个个光着身子晒在太阳下,还一齐拍着光身子大声喊叫(我们当时叫“拍麻杆”)。晒一会儿后,又一个个纵身往下一跳,一头扎进水里,玩的痛快极了。我不会水,不敢往深水区游,就在浅水区一边玩水,一边欣赏伙伴们戏水、跳水,羡慕不已。

冷不防,一个伙伴游过来,不由分说,背着我就往中间深水区游去。游到中心处,我感觉脚够不到底了,心里骤然害怕,这时他背着我突然下潜,想把我丢下游走。我猝不及防,惊慌失措,死死搂着他的脖子不敢松开,弄得我俩都动弹不了,在水底没法呼吸,不停地往肚里灌水,心里想着要淹死了。
这时他猛然爆发出最后力气,挣脱出去,露出水面,大喊:“快救人啊!”大家这才发现不对劲,七手八脚把我拉出来,我的肚子已经灌饱了水,再耽误一会儿就找阎王爷报到了。他的本意是想让我到里边练练胆,学游泳,没料到我那么胆小,差点酿出人命。

当年,从丹江口水电站往舞阳钢铁厂修建一条22万伏高压输电线路,从我村南地通过,需要跨越一条11万伏的线路,就建了个铁塔,在没通电之前,成了附近几个村大人小孩的游乐场。这铁塔好高好高,胆大的,就攀着铁塔上的斜梁、横杠或脚蹬,爬到铁塔顶端,从下往上看,就是个小不点。
有些恶作剧的人,在上边撒尿,落到地面上人的身上,大家起初还以为是下毛毛雨了。更有人敢爬到挂电线的架子上“打提溜”,吓死人了,要是一不小心掉下来,肯定是摔成“肉柿饼”。反正我胆小,爬了丈把高,就不敢往上爬了。

像摸鱼、逮鸟、扎蛤蟆、捉知了,以及晚上跑几里甚至十几里路看电影等等,限于篇幅,不再展开赘述。

总之一句话,小时候玩的很开心,但是,就如我开篇说的,是“穷玩”。为啥?因为穷,大人不会掏钱给孩子买玩具,所有的玩具,要么自制,要么废物利用。
不像现在的孩子,哪一个家不是玩具成堆,还都是花钱买的?除了玩具,还可以在电脑或手机上打游戏,或者去游乐场,有各种的游乐设施可供玩耍,比我们当年幸运多了。

像前面所说的游戏,用的绳子、沙包、毽子、丕牛、鞭子等,其它的玩具如弹弓、跳绳、套马知了的套杆、扎蛤蟆(青蛙)的钎子等,都是自己动手做的。

还做过假眼镜。那时候戴个眼镜,给人的感觉就是有身份、有学问。近族家六叔,在外公干,是当时我们村唯一一个戴眼镜的,外号就叫“眼镜”,觉得他可神气了。如今,连小学生都普遍戴眼镜了,反倒成了全民担忧的社会问题。

那时候没钱买眼镜,就做个假的戴吧。

把桃杆(高粱杆)剥开,剥下来的皮称为篾子,内芯称为桃杆瓤,就用桃杆瓤、篾子做成眼镜。这可是限量版、定制版的眼镜呀,戴到脸上,神气十足。

除了做这种假眼镜外,有时候还用笔在脸上画眼镜,在手腕上画手表,画上了几天都洗不掉,都是穷“烧包”干的傻事。

还叠过纸飞机、做过纸风车等。

自己动手做的玩具中,做的最多的是枪,为此没少动脑筋、费时间。

先说做泥巴枪。小时候,好玩泥巴,把泥巴捏成枪。可是,把泥巴枪放到太阳地一晒,枪身就断裂。为防开裂,试过多种办法,比如放到背阴处晾干、埋到灶膛里烧干,都不行。往泥巴里加麻丝、或先用铁丝握个框架再用泥巴糊上,还是不行。

泥巴枪做不成,就想着做木头枪。找来一块木板,用菜刀一点点砍呀、刮呀,弄成手枪模样,虽然粗糙,但有了枪的感觉。再后来,用家里的锯,先把木板锯成手枪形状,再慢慢削去棱角,用烧红的钢筋钻出扳机孔,比之前的高级不少。

再后来,大家变聪明了,谁家请木匠师傅做家具了,就央求师傅帮忙做一把好“枪”。师傅或是相熟或是经不住缠磨,便利用木头边角料加工打磨,给做一把像模像样的木枪。

有了木枪,小朋友们爱不释手,学着样板戏的样子,在枪把上绑上红布条,别在裤腰带上,神气十足。玩打仗游戏时,学着电影中的样子,把“枪”一挥,高呼一声“冲啊”,大家就争先恐后向前冲锋。那时,生产队牛屋院的大土堆,就是我们玩打仗游戏的绝佳舞台。

木头枪不能射击,所以玩久了就会索然无味,取而代之的,是能射击的竹筒枪。

竹筒枪的制作非常简单,截一段一拃(念“闸”)多长的空心竹筒,再削一根小木棍(或者干脆用筷子),一头用布条缠上,用绳子绑紧,以插入竹筒正好与竹筒内径吻合为宜,称为“推杆”,就做成了一个竹筒枪。

竹筒枪的“子弹”,最好的是青楝籽(楝树结的籽)。将青楝籽塞入竹筒一端(如果楝籽大了,一破两半塞入),把推杆插入另一端(为防漏气,把布头蘸水),猛然用力一推,因气压作用,楝籽被喷射出去老远。

用竹筒还可以做另一种枪——水枪,原理、构造类似于竹筒枪,区别在于竹筒枪的竹筒是中空的,水枪是在截取竹筒时,让一端保留竹节,然后在竹节处钻个眼。插入推杆后,将竹筒头放入水中,推杆用力向外抽,吸满一筒的水,然后,使劲往里一推,竹筒里的水就喷射出去。伙伴们经常用它来打水仗,看着把对方喷的满身是水,开心地不得了。

再大一点,又时兴玩链子枪了。链子枪,顾名思义,就是用自行车的链条环做成的。

链子枪又叫火柴枪,通常用火柴做“子弹”。将火柴棍穿入枪膛,火柴头留在枪膛内。将绑了橡皮筋的撞针拉起,一扣扳机,撞针撞向火柴头上的火药,“叭”地一声响,火柴棍射出,并且冒出一股青烟,真正有了“枪”的感觉,放上一枪,特别兴奋,特别过瘾。

这种链子枪,就是那个年代的孩子们,能拥有的最高级的玩具枪了。

我曾用链子枪搞过一次恶作剧,至今记忆犹新。那天吃罢午饭,一群小朋友结伴去上学,跟在同村的一个老师后边走。我当时刚弄了一把链子枪,好奇这枪的威力,安好火柴,对着老师小腿肚打了一枪(不知当时脑子哪根筋搭错了)。
老师当时穿的西式短裤,所以,枪响后,那火柴棍直接扎进了老师的腿肚里,流血不止。老师可能是一时气急,迈脸朝我屁股上踢了一脚,立时让我羞愧难当,后悔不已。
随后好长时间,不敢面对老师。好在大人不记小人过,事情过后,老师对我还是一如既往地好。可惜这位好老师,好叔叔,五十来岁就英年早逝,我至今仍很怀念他、感恩他。

总之,小时候的的确确玩的开心、玩的尽兴。尤其是同村的小朋友,成群结队,村内村外,家里地里,上树掏鸟,下河逮鱼,摘瓜够枣,打闹撂架,可劲地闹腾,尽情地玩耍,小孩子的懵懂顽劣、调皮捣蛋、爱吃好动、敢冒险、寻刺激的天性得以充分释放。
在缺吃少穿的状态下,让我们的孩提时代快乐无限,趣味无穷,铸成了我们心中那份美好与温暖,终生难忘,时时回味。

比之现在的小孩子,我们可能在吃穿用度上有天差地别,可是,现在的孩子,缺少结伴而玩的机会,更没有那么多的玩耍时间。三岁就被送入幼儿园,之后作业不断,各种才艺班、学科培训班应接不暇,疲于应付。每天就像上紧发条的钟表,没有停歇的时候,连痛痛快快睡个囫囵觉都是奢望。

更有些家长将孩子像宝贝一样供着,嘴含手捧,溺爱有加。老师面对学生,谨言慎行,稍有不是,家长又是投诉,又是吵闹,学校、老师的育人教化功能被毁掉,“树不修不成材,人不管不成器”的古训被抛之脑后。小小年龄,一个个戴上眼镜、弯腰驼背;四体不勤、五谷不分;本事不大,脾气不小;孤僻自私、唯我独尊;不善交往、缺乏合作;没有担当,不懂感恩。长此以往,祖国的下一代,是花朵幼苗,还是荒草乱柴?

可能不该发出这“一代不如一代”的感慨,也许是杞人忧天吧,应该相信“江山代有才人出,一代更比一代强”。我都过了六十了,还是别操那么多闲心,安心过好自己的晚年生活吧。
世事沧桑,何须多想,管住嘴,迈开腿,莫管烦心事一堆,儿孙自有儿孙福,不与儿孙做远忧。

作者简介

王全庆,男,汉族,1963年生,本科毕业,南阳市社旗县人。先后在社旗县第五、第二高中任教,后调入南阳农业职业学院工作,已退休。

喜诗文,爱书法,厚德向善,淡泊名利,随缘自在,遂心而安。如今每天过着悠然自得的退休生活,心存诗与远方,安于散淡日常,偶尔为文弄墨,打发余年时光。




往期精选


1、王全庆:祭妻书

2、复产?停产?  (小小说)

3、王全庆: 岁月无痕   偷走了青春-同学聚会有感

4、王全庆: 此生只有“教书”命  放弃“律师”心安宁 -记我的律师经历

5、王全庆:高考调包的孪生兄弟,谁的人生更幸福?

6、王全庆:(小说)因担保而起的人生悲喜剧

7、王全庆:回味童年往事,苦涩与甜蜜,点滴在心头(之一)

8、王全庆:回味童年往事,苦涩与甜蜜,点滴在心头(之二)

9、王全庆:回味童年往事,苦涩与甜蜜,点滴在心头(之三)  住和行





乡土文学《乡土中原》Hometown Central Plains发布

总编 | 赵华胜

总顾问 | 王学章  王书义  刘永科 郑长春

特约作者 | 晓辉  丽萍  尚钞  春雨  松克  春兰

   特约美编  |  穆青冬  

 (所有排名不分先后)

图片版权均归原创作者所有

长按二维码关注本号

◆ ◆ 

 原创授权 

欢迎赐稿

微信446396340



乡土中原
立足中原,聚焦中原风土,挖掘中原古镇及乡村历史文化,展示家乡美景,寻找童年记忆,寄托游子思乡情怀,弘扬家乡人的真善美,捕捉家乡建设新变化,支持家乡发展。中原人的文学平台,给您一个寄放乡愁的地方。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