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根说史】百年回家路,孤忠归义军——大唐名将传奇之张议潮篇
民生
历史
2025-01-02 05:02
河南
Hometown Sheqi
给在外打拼的家乡游子一个寄放心灵的地方
乡土文学
作者 | 刘尚钞
原创 | 乡土中原(ID:gh_06d145e3125e)
前言:大唐是国人心中一座永远的丰碑。提起大唐盛世,每一个炎黄子孙都会由衷地感到骄傲和自豪。那是一个让后人永世怀念的伟大时代。国富民强,将星闪耀,威震四海,万国来朝。大唐的恢弘景象,是大唐的铁血将士们杀伐四方、用忠诚和勇猛打出来的。唐人之自信,是渗透到骨子里的。犯我中华者虽远必诛,这就是大唐留给后世的时代最强音,激励着世世代代的中华优秀儿女奋勇向前。古代河西走廊的大致范围,是指祁连山脚下,西到敦煌(古称沙州),东到武威(古称凉州)的一条狭长山麓走廊。
河西走廊在汉代和隋唐时期最为繁盛,是连接西域到中原王朝的咽喉要道,在这里实现了农耕政权与游牧政权的过渡与交融。重要的战略位置,使得河西走廊历来就是兵家必争之地。在如今很多人的印象里,大西北是贫穷和荒凉的代名词。实际上在隋唐时期,河西和陇右地区却是帝国人口最稠密的地区,经济发展水平仅次于长安。现在的年轻人孔雀东南飞,去往广深地区寻找机会,而在唐代,很多有抱负的年轻人都是“西漂”,去陇右和河西走廊,甚至到更远的西域地区,去实现人生目标。李白、王维都是“西漂”的代表人物。在大唐强盛的时候,整个河西走廊,乃至广阔的西域地区,都在中央强有力的控制之下,河西走廊派驻有重兵把守,帝国能征善战的将领,几乎都是在这一带建功立业的。在这一时期,国力日盛的吐蕃王朝,对富庶且极具战略意义的河西走廊垂涎已久。他们占领吐谷浑,将国土边境线逐渐推向河西走廊附近,从唐高宗和到唐玄宗时期,大唐与吐蕃围绕陇右和河西走廊展开反复争夺,双方互有胜负。在安史之乱前,虽然吐蕃时常来侵犯,但整体而言,大唐一直掌握着战场的主动权,吐蕃处于劣势。安史之乱的发生,朝廷将河西与陇右地区的帝国精锐部队全部抽调到中原去平叛。吐蕃有了可乘之机,公元758年前后,整个河西走廊逐渐全部落入吐蕃王朝的控制之中。史载“乾元之后(公元758年),凤翔之西,邠州(今陕西彬州)之北,尽蕃戎之境,淹没者数十州”,这里的“凤翔之西”涵盖了河西走廊全部。直到公元866年,河西走廊以及整个西域地区才被唐朝重新收回。百年岁月,百年沉沦,有人迷失,有人堕落,有人凄怀,但更有人心怀故国,矢志归唐。在今天敦煌莫高窟的第156号洞窟,在主室南壁经变画的下方,有一幅军队出行图,这幅图就是著名的《张议潮统军出行图》,它的全称是《河西节度使检校司空兼御史大夫张议潮统军驱除吐蕃收复河西一道行图》,与北壁《宋国河内郡夫人宋氏出行图》相对称。出行图中人物过百,居中的张议潮头戴幞头,身穿圆领红袍,腰系革带,骑着高头白马,旁有榜题“河西十一州节度使张议潮驱除吐蕃收复河西一道行图”字样。这个洞窟是为了庆祝张议潮带领河西人民收复凉州,河西走廊得以回归唐朝这一伟大胜利,而专门开凿的。前面已经讲过,就是他,在17岁时矢志学习身为前辈的大唐中期名将封常清,手抄《封常清谢死表闻》,并藏于莫高窟藏经洞,使得这份珍贵的历史文献得以流传至今,让今天的人们也能一睹大唐名将封常清的悲壮光辉风采。沙州城作为靠近河西走廊西部边缘的重要城池,实际上沦陷到吐蕃手里的时间更早。公元799年,张议潮出生于沙州城豪族,少习文史,长通韬略,虽生活在吐蕃统治之下,但心系大唐,作为一名汉族人,他深深知道,中原王朝才是自己的根系所在。民生哀怨之际,张议潮秘密联络当地豪强,志在起兵驱除吐蕃,回归大唐的怀抱。公元848年,吐蕃国内陷入分裂内战,分裂是全方面的,从中央到地方到处都在内战。内战也是全方位的,从雪域高原到河湟边地,到处都在打仗。张议潮见时机已经成熟,当年夏天即在沙州府衙前聚众起事,沙州百姓苦于吐蕃暴虐由来已久,张议潮振臂一呼,沙州百姓应者云集,纷纷拿起武器加入到张议潮的队伍当中,当天即占领了沙州府衙。吐蕃高层自然不会坐视沙州百姓起义,不久即调动大批吐蕃军队围攻沙州。孤悬河西的沙州军民得不到任何来自外部的援助,他们能依靠的只有自己。此时河西起事的只有沙州,河西其他各州军民虽然也对吐蕃统治不满,但吐蕃统治河西走廊已有百年之久,很多人虽然同情沙州军民,但都在观望。孤军作战,四面环敌。张议潮知道,闭门坚守等于是示弱于敌人,只有奋起迎战,主动出击,才能坚定河西军民抵抗吐蕃的信心,从而赢得更多河西百姓的支持。出城野战自然有风险,但既然决定起兵归唐,那就必须血战到底,直到胜利。张议潮早将个人生死置之度外。于是,张议潮倾尽城中之兵,亲自领军出城与吐蕃军决战。吐蕃大军根本就没有料到,张议潮竟然敢主动出击。如果说吐蕃军是野战正规军的话,张议潮带领的只能算杂牌布衣军。实力有差距,但士气绝对不会输。出其不意的攻击竟然把吐蕃军队杀得大败,只得向东边的瓜州(今甘肃省瓜州县)逃窜,张议潮则乘胜追击,趁势一举收复瓜州。顺利收复沙、瓜二州后,张议潮便急不可待地迫切希望与千里之外的唐朝取得联系。然而从沙州前往长安,必须要经过尚被吐蕃控制的肃州、甘州、凉州等地,此行前途凶险,要穿过吐蕃的层层拦阻,随时都有丢掉性命的危险。为了确保此次任务成功,张议潮招募一百名勇士,把他们分成十个小分队,每队十人,从十个不同方向同时出发,穿越封锁线直奔长安。直到公元850年底,百名勇士中的高进达一行,历尽千难万险终于来到京师长安。百人领命出征,三年后归来者却只有六人,其余九十四名勇士全部死在途中。但沙州、瓜州光复的消息总算送达大唐朝廷了。唐宣宗李忱在大明宫紫宸殿召集百官,隆重接见来自沙州的使者。因过于激动而浑身颤抖的高进达,拼尽全身力气,大声向朝廷禀报:“沙州光复!”高进达有理由激动,为了喊出这一声,从他领命从沙州出发,到如今已经过去了两年时间。为了这一声,他们付出太多的牺牲。张议潮派出的十支小分队,只有他们这一队取得成功。而他们这一队,一路上也是险象环生,他们从沙州出发,向东北走回鹘道,经河套平原来到大唐天德军驻地,沿途多遇盗匪,有三人遇难,小分队从天德军南下不久又遇到在此游牧的党项部落劫掠,又有一人遇害,余下的人被天德军救下,然后在天德军的护送下才终于到达长安。一路走来,九死一生。他们不惧死亡,舍命传书。只为了让朝廷知道,在河西还有一群人,他们正在为回归唐朝浴血奋战,不懈努力。高进达向唐宣宗呈上奏疏,上面详细说明了沙州起义的前后经过。唐宣宗看过龙颜大悦,情不自禁,连声赞叹:“关西出将,岂虚也哉!”使命完成的高进达一行并未在长安城多做停留,随即西返,他们还要回去向张议潮复命。陷于吐蕃百年的唐朝河西故土,此时遍燃战火。此时的张议潮,率领军民且耕且战,纵横疆场,所向披靡。公元851年,张议潮连续发兵攻下旁边的伊、甘、肃、河、岷、廓等十州。这年七月,张议潮派他的哥哥张议潭再次入朝告捷,并献上十一州图册,归于有司,于是之前被吐蕃占领的大片河湟之地,尽归唐朝。公元851年十一月,唐宣宗正式颁布诏令,在沙州设置归义军,任命张议潮为归义军节度使、十一州观察使、检校礼部尚书。唐宣宗兴奋地对大臣们说:父皇常有收复河湟之志,然忙于中原用兵,事遂未成。朕竟其遗志,足以告慰父皇在天之灵。经过多年的浴血奋战,张议潮带领归义军连战连捷,到了公元856年,吐蕃在河西的地盘仅剩下河西走廊最东边的凉州(今甘肃武威)一城。面对吐蕃重兵把守的凉州城,张议潮并未急于进攻,而是厉兵秣马,积蓄力量。到了公元859年,张议潮率兵东征,带领七千精锐部队直扑凉州。凉州之战,归义军打得十分艰难,经过近两年多的苦战,才于公元861年成功收复凉州。归义军之所以打得这么艰难,孤军奋战是很大一部分原因,此时的大唐朝廷,早已虚空,除了道义和精神上的支持,已经拿不出像样的军队和物资支援归义军了。从凉州败退的吐蕃军并不甘心失败,而张议潮也深深懂得“宜将剩勇追穷寇”的道理,率军一路追杀,双方在绵延数千里的河陇大地上血腥缠斗,最终这支吐蕃军被归义军彻底围歼。至此凉州收复,河西走廊终于纳入大唐版图,得以重新东西贯通。从公元848年张议潮率众沙州起义,到公元861年收复凉州,整整过去了13年。为了庆祝这一伟大胜利,张议潮特意命人在敦煌莫高窟开凿了今天编号为156号的洞窟,作为永久性纪念。公元866年2月,张议潮更是率军远征吐蕃占领下的西域大唐故地。归义军所向披靡,斩首吐蕃军万余人,陆续收复西域西州、北庭、轮台(即今中国新疆高昌、吉木萨尔、轮台县),前锋深入西域。张议潮带领归义军取得西域胜利后,全军高唱《大阵乐》,凯旋而归,盛唐雄风再现。这是自安史之乱百年后,唐朝军队进入西域故地距离最远、战果最大的一次远征。公元866年8月,张议潮率河西归义军三万精锐骑兵迎战吐蕃军队。正式拉开大唐与吐蕃终极对决——廓州(今青海化隆县)之战的序幕。此役,归义军斩杀吐蕃军一万余人,生擒近万人,吐蕃军几乎全军覆没。而归义军自身伤亡仅千余人。当部下请示张议潮,如何处置被俘的吐蕃大首领尚恐热时,张议潮给出的回答非常简单:“剐之,传首京师报捷”!消息传开,此时居民已经迁回城内的廓州万人空巷,甚至连其他地区的民众也都赶来,都想亲眼目睹这个昔日吐蕃吃人魔王的下场!尚恐热的首级被河西归义军600里加急飞马,传送于大唐首都长安,全城为之震撼!张议潮和河西归义军创造了自安史之乱后,大唐帝国罕见的军事奇迹!廓州之战是唐朝与吐蕃王朝之间的最后一场大决战,此战彻底终结了威胁大唐200年之久的吐蕃王朝,唐朝取得了最终的胜利。吐蕃作为青藏高原最后一个大一统王朝,从此彻底从政治版图上消失了。张议潮来到长安以后,朝廷任命他为右神武统军、司徒、遥领河西节度使。公元872年,张议潮病逝于长安,享年七十四岁,获赠太保。两百年烽火不熄,两百年沧海桑田。有多少赤胆忠诚的大唐戍边将士血染疆场,只为守护这片中国人自己的家园。没有英雄的民族是可悲的民族。没有英雄的时代是可悲的时代。
往期文章:
刘尚钞精品散文回顾
刘尚钞,男,河南省社旗县人。现居北京,乡土中原公众号特约撰稿人。
乡土文学《乡土中原》(Hometown Sheqi)发布
总编 | 赵华胜
总顾问 | 王学章 王书义 刘永科 郑长春
特约作者 | 晓辉 丽萍 尚钞 春雨 松克 春兰
特约美编 | 穆青冬
(所有排名不分先后)
图片版权均归原创作者所有
◆ ◆ ◆
原创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