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一场芯片战,美国注定被中国打残

汽车   2024-12-27 18:00   北京  

作者|潘磊


美国在对中国持续输出的芯片战中,明显失态了,疲惫了。

全球第一强国并没有从此前的芯片围堵战中吸取教训,反而加倍下注!

当地时间1223日,白房子发布了一份简报,称应对所谓的“国家安全威胁”,对中国生产的成熟制程半导体,展开臭名昭著的“301调查”。

但对大多数中国人来说,早已对此无感。

因为你老美连华为的Mate 60手机芯片都封锁了个寂寞,现在又把黑手伸向成熟制程,基本算是吃饱了撑的。

某种程度上,这是猴子敲锣般的无能狂怒。

这充分说明,冲昏头脑的老美不能被说服,只能被天启。

不过这也预示着,中美两国都知道的一个事实,那就是这场芯片战争不会轻易结束。

有人甚至认为,芯片已经是一件事关中国国运的大事

                                      充满敌意的芯片帝国

科学作家万维钢就在为克里斯·米勒的知名畅销书《芯片战争》写的序言中说,中美围绕芯片展开的科技战,不是一场寻常的争夺

万维钢在这篇文章中提出了一个惊人的观点,即当今中国的经济和科技发展水平,不但比不了美国,甚至连上世纪80年代正在崛起中的日本都比不了。

在万维钢看来,米勒这本书可以纠正中国人在芯片领域的三个错误认知,即能造出原子弹也能造出高端芯片,政府主导,以及在芯片领域独立自主。

总体而言,米勒这本书的基本观点是,芯片是美国人的拿手好戏。

在这个生态中,技术、光刻机,以及日韩盟友,构建了一个对中国充满敌意的芯片帝国。

这的确跟大国竞争有关。

毕竟当俄罗斯人窘迫到拆洗衣机以获取芯片时,芯片早已成为一种战略物资。

但对中国人来说,情况尤为不同。

自从2018年美国政府亲自下场制裁华为以来,开创了一个恶劣的先例——全球第一强国(同时也自称是最推崇自由贸易的国家),不惜以污蔑造谣的形式帮助自己国家的公司打压竞争对手。

几乎所有中国人都相信,如果没有美国横加制裁,华为或许早已成为全球第一智能手机制造商,以及世界最大的5G供应商。

这激发了中国人的创新斗志。

随着Mate 60手机的成功发布,也正式宣布了美国在芯片的先进制程领域,对中国维持数年的高强度小院高墙策略已经破产。

Mate 60系列手机表明,美国对于先进制程的封锁已经无法阻止华为。

这让一直鼓吹在芯片方面对华采取强硬态度的美国商务部长雷蒙多,哀叹在芯片竞赛中试图阻挠中国是白费工夫a fool's errand

但在另一个领域,有一场隐秘的战争却从未停息。

TITexas Instruments,德州仪器)为代表的美国芯片巨头,正在通过技术、规模抑或是价格战,在成熟制程领域向中国芯片企业发起猛烈攻势。

    芯片危机给了中国人机会

7nm5nm3nm乃至2nm等先进制程芯片目前主要应用于高端智能手机有所不同,成熟制程芯片集中在28nm以上,主要用于汽车、家电等几乎你能想到的所有工业品。

换句话说,成熟制程芯片的应用场景,要远远高于先进制程芯片。

因为芯片作为一个成熟产业,极其讲究三个终极KPI”的和谐统一——Performance 性能 、Power 功耗 、Area 尺寸

至少在当前阶段,类似于汽车或者家电等工业品,并不需要支付昂贵的费用,实现最大的性能、最小的功耗或者尺寸,而是对可靠性提出了更高要求。

这正是成熟制程最擅长的。

因为成熟制程早已经过了用户验证,技术性能趋于稳定,而且通过大量出货,在芯片这个讲究绝对规模的领域内摊薄了成本,从而能够以更低价格提供给下游组装厂或者方案集成商。

如果按照这个商业逻辑,中国企业在成熟制程领域几乎无法获得任何机会。

原因也简单——中国芯片公司即便做出了芯片产品,也无法获得客户。

《芯片战争》那本书中告诉我们,花费1亿人民币造出一颗芯片没有任何意义。

芯片的特性决定其必须保证大规模制造、良品率、迭代更新速度,同时还得很便宜,然后才有客户愿意买。

但很显然,中国的创业者最擅长抓住机会,尤其是竞争对手犯错误的机会。

2020年突发于智能汽车领域的缺芯潮,瞬间打乱了成熟制程芯片运行多年的江湖规矩。

在这之前,汽车芯片就像大多数成熟制程芯片一样,多年来一直维持一种相对稳定的供需状态。

但中国智能汽车的崛起改变了一切。

普遍而言,一台传统燃油汽车需要搭载500-600颗芯片,而新能源汽车则需要搭载约 1000颗,高端智能车型甚至超过2000颗。

到了L4级别自动驾驶时代,单车搭载的芯片将超过3000颗!

车企需求的剧增,瞬间拉爆了芯片厂的产能。

原有的供需平衡被打破了,并直接催生了一大批芯片倒爷

以往售价一颗几块钱的芯片,暴涨了几十倍。

车企从未想过,有朝一日会被芯片卡脖子”——但凡少了一颗芯片,车子就无法下线。

为了搞到芯片,这些主机厂堪称挖空心思。

自然而然地,车企获得了教训——芯片需要Plan B

那么谁能扮演这个角色?

当然是那些之前费尽九牛二虎之力,也打不进车企供应链的国产芯片企业,也就是那批知名的“XX军团。

车企为了尽快在芯片方面保供,开始主动接触国产芯片公司,甚至主动缩减测试验证周期,以实现芯片快速上车。

中国是全球第一大汽车市场,同时也是全球第一大新能源汽车市场,由此催生的巨量芯片需求,对国产芯片产业的推动力度堪称惊人。

2022年,国内模拟芯片公司数量超过1700家,上市公司达到20余家。

这些芯片公司,开始从各个方向上撕咬由TI等传统国际芯片巨头把持的成熟制程芯片市场。

投资者也对国产芯片公司趋之若鹜。

有那么一段时间,有关国产芯片赢麻了的论调比比皆是

国际大厂祭出血腥价格战

但国际大厂的反击,很快就来了。

因为他们感受到了一种要被中国人支配的恐惧。

多年以来,中国人在产业逆袭道路上持续复制一个路径——大幅落后-小幅落后-不相上下-小幅领先-大幅领先-遥遥领先。

家电如此,手机如此,高铁如此,5G如此,看上去芯片产业也要如此。

几乎所有人都相信,中国一定会出现自己的“TI”,并号令整个芯片界。

所以对于TI本尊来说,这是需要反击的时刻,而不是坐以待毙。

20235月,TI全面下调了在华芯片价格,有些产品直接给出5折,甚至更高的折扣。

对于TI这种国际芯片大厂来说,向中国芯片企业祭出价格战显得颇为滑稽。

TI已经顾不上面子了。

一切在于份额,份额就是一切。

包括国内芯片头部企业圣邦微,纳芯微,兆易创新、矽力杰等,都成了TI的靶子。

而且TI手里的价格战武器有很多。

在芯片领域浸淫数十年,TI洞悉有关芯片的一切,包括中国玩家的成本线。

这让TI可以贴着成本线,精准打击来自中国的竞争对手。

值得一提的是,TI手里也有足够的钱支撑价格战。

2023年,TI净利为65亿美元。

另外,TI也充分受益于地缘政治。

根据美国《芯片与科学法案》,TI将获得16亿美元,以支持其12寸晶圆厂的建设,这能让其将芯片生产成本削减40%

换句话说,TI的降本紧锣密鼓。

对于中国芯片厂商来说,另一个坏消息在于大环境也变了。

缺芯时代芯片属于卖方市场,但现在则是典型的买方市场,TI的降价,再加上其提供的成熟捆绑方案,车企几乎无法拒绝这种影响力。

车市从未停息的价格战,也无时不刻不在提醒中国芯片企业,价格没有最低,只有更低。

2021年缺芯时代被炒到70元一颗的稳压器,今年的价格已经跌到了0.5元。

糟糕的是,车市价格战完全没有平息的迹象。

现在汽车行业的共识是,2025年车市竞争将会更加惨烈。

这种惨烈反馈到芯片这个上游产物,就是存亡时刻了。

对于国产芯片公司来说,如果年度营收无法达到3亿元人民币,前景难料。

中国TI呼之欲出

外有TI等国际巨头打压,内有车市价格战疯狂压价,看上去国产芯片公司又一次站在了悬崖边缘。

但情况也许并没有那么糟糕。

TI能够根据美国的《芯片与科学法案》获得巨额资金,并拉低成本在中国市场倾销产品,打压中国芯片产业,但中国也有自己的产业政策。

2020年年底,中国正式出台了《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2021—2035)》,强调要突破车规级芯片、汽车操作系统等关键技术和产品。

20241月,工信部发布的《国家汽车芯片标准体系建设指南》提出,到2025年将制定30项以上汽车芯片重点标准,2030年制定70项以上汽车芯片相关标准,基本完成对汽车芯片典型应用场景及其试验方法的全覆盖。

2024123日,中国互联网协会、中国汽车工业协会、中国通信企业协会、中国半导体行业协会在北京发表《声明》,认定美国芯片不安全、不可靠,建议国内企业从今以后谨慎采购美国芯片。

这几乎是对美国芯片的全盘否定。

同样的,这也对中国的智能汽车企业具有巨大指引效应,并为国产芯片企业提供发展助力。

另外,中国手中最大的牌,在于自己本身就是全球最大芯片市场。

2023年,中国大陆芯片出口占全球芯片出口总量的比例已达到26%

但到了今年,情况居然开始逆转。

2024年前7个月,中国芯片出口额高达6409.1亿元,同比增长25.8%

按照这个趋势,中国将会成为全球第一大芯片出口国。

所以中国芯片正在发挥规模效应——众所周知中国是全球第一制造国,产能从来都不是问题。

这就又回到了上文所说的那种中国产业逆袭的典型逻辑——从落后到并跑,再到领先。

同时,中国芯片企业也同样具有共同的优势,即能够为客户提供更好的服务,更快的响应速度,以及更低的价格。

毕竟在价格战方面,中国人是专家。

在这个过程中,中国的TI”呼之欲出。

当然,不甘心的美国正在筹划对中国的成熟制程芯片产业下手。

但应该屁用没有。

当美国以全球第一强国的资源,去围堵中国先进制程芯片却遭遇失败就表明,限制应用范围更大、技术早已被中国突破的成熟芯片产业属于天方夜谭难。

这会改写芯片产业发展史——尽管美国取得了前几次芯片战争的大胜,但这一次与中国芯片产业的PK,将会遭遇一场史诗级大败。

事实上,当一个昔日的芯片BOSS被打得露出血条时,就表明它并非不可战胜。

借用杨绛先生的一句话——鹰酱的问题是读书不多,但想的太美。

如想深入交流汽车、出行话题,可加微信群——

车联中国
首席吃瓜官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