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想汽车董事长兼CEO李想继续推出AI Talk第二季,金句依然持续输出——
如果马斯克在中国,他也会保留激光雷达。
端到端只能解决L3,解决不了L4。
汽车行业一定出现下一个苹果。
以下是直播实录,供参考——
对于特斯拉没有用激光雷达,李想给出了答案。
很多人不太理解说:为什么要保留激光雷达,还是为了安全。
是不是因为你技术不好?不是,中国和美国是不一样的,如果你经常在中国晚上夜路开车,你会看到有尾灯坏了的大货车、甚至可能尾灯坏的大货车会直接停在主路上,至少我们今天的摄像头,能够在深夜里没有光线下看到的距离,其实只有100米出头。
但是激光雷达,在没有任何光线的情况下是可以看到200米的。
这就可以帮助我们实现130公里/小时的AEB自动紧急制动。
那我觉得这个是非常重要的,因为我们是个面向家庭的车,每个人生命安全都非常的重要,所以这是我们继续保留激光雷达根本所在。
而且后边的车型仍然会保留。
我相信如果马斯克在中国,在深夜里不同的高速开过车,他也会选择把前面的一颗激光雷达保留下来。因为特斯拉对于安全同样地重视,只是他要在这个环境里来看到。
对于理想激进的用只有一个模型的端到端,其他车企还在用两个模型,李想表示,很多时候可能跟我们有一些比较好的外脑有关,像王兴、陆奇博士,他们会给我们带来很多启发。
有一次陆奇博士跟我们讲,你们应该思考一下人是怎么工作的?我觉得这个当时对我们帮助很大。
今年初我还逼着智驾团队去美国,他们在不同的城市开FSD V12。
另一方面我们研究工作也在进行,那时已经在发端到端+VLM的各种研究论文了。
回来以后我觉得要么你做这个,要么我们就不要再做自动驾驶了。
今天你靠这些规则上来做的,跟请个供应商做出来的东西有啥区别?
没有啥区别。
我说服郎博他们很重要的一点,我说你们经常解决了一个Corner Case(极端情况),又出现三个其他的Corner Case。
你们一辈子都在解决Corner Case,解决不完。
李想也感叹,过去两年在人工智能上,自己的确有过“哇塞”时刻。
他列举了ChatGPT 的案例。
另外,理想内部还是有很多“哇塞”时刻的。
一个印象最深的是,我们决定启动端到端并匹配好资源,准备好200人团队,他们训练了几十版模型,第一版放到车上,当时郎博让我们来试,我跟张颖(经纬中国合伙人)在北京研发总部正好就一起试了。张颖坐主驾我坐副驾,当时我就很惊讶:这一个月的训练,比过去三年做的东西,进步速度要快!
张颖之前试过无图NOA,当他试到端到端时发现这跟人很相似,甚至在一个路口,旁边有辆车为了躲行人往我们这边躲时,这个车也适时地避让了。
他问为什么能躲那么快?我说端到端响应速度快了好几倍,因为他是个One Model,而不是经过4个步骤。
我们下一个大版本更新时,用户可以在车上直接很清楚地看到端到端的工作方式是什么样的,视觉语言模型工作方式是什么样的,以及人工智能到底是怎么工作的。
对于自动驾驶是能力、辅助驾驶是功能,以及两者的本质区别,郎咸朋表示功能是预设条件,能力是应对所有条件。
你不可能穷尽所有的预设。
功能的话,还是用上一代的这种软件1.0方案来做自动驾驶。最大的问题是在研发之初,就要清晰地设定所有条件、所有边界,以及最终确定性的结果。这在自动驾驶里是非常困难的。
能力的话,是用人工智能的方式来做自动驾驶。
当我们把自动驾驶当成能力来开发,从最本质思考人是怎么学会开车的。
最开始人去驾校学习,掌握基本驾驶技能再考试。考完掌握基本能力之后,作为实习司机一边实践一边提升能力,慢慢地成长为老司机。
我们系统1+系统2的方案,让自动驾驶系统拥有这种能力去迭代和成长,随着数据量的增长,它会慢慢地让性能随之提升,这个就是大家经常说的规模效应。
在有监督智能驾驶阶段,理想交付给用户的是全场景的、一体化端到端产品。
要想实现有监督智能驾驶,一个前提是实现车位到车位,也就是解决最前面一百米和最后面一百米。
前智驾是从干道开始,现在可以从小区车位开始,然后包括园区道路、泊车、城市道路,还有高速和收费站ETC都会全部打通。
高速城市全场景升级端到端+VLM,以及创新的AI推理可视化的交互,将在近期随OTA全量推送给所有的AD Max 用户。
对于L3什么时候实现,郎咸朋认为,按照现在的端到端+VLM这套体系,能力继续迭代的话,我们是有希望在2025年去实现L3的。
算力方面,要达到500公里的综合MPI(城市+高速综合接管里程),预计需要2000万Clips(视频片段)的水平。如果2000万Clips从不到5%的老司机去筛选,这里隐含的数据量,要达到50亿公里甚至上百亿公里的水平。
对于什么时候理想意识到,智驾对于卖车有帮助,郎咸朋表示,从实际表现来看是从今年开始的,今年智能驾驶确实对于销量有非常好的促进作用。
我们2月AD Max的交付量占比只到20%左右,然后到今年下半年超过50%了,这是实打实的业绩。
早期大家认为自动驾驶是一个功能,它跟座椅加热没有大的区别,并没有解决用户日常出行的舒适性。
直到现在我们用AI来做自动驾驶,端到端+VLM真正解放用户长时间的驾驶疲劳。
当我们能达到综合MPI(城市+高速综合接管里程)100公里、几百公里时,大家就真正愿意为自动驾驶买单了。
李想透露,自己现在开车智驾占比大概80%左右。
对于剩下的20%没有开智驾,李想表示最主要是我赶时间。
李想表示,端到端只能解决L3,解决不了L4。
对于什么时候实现100%自动驾驶,李想给出回应——给我三年的时间,它需要技术到位,也需要产品到位,也需要一些环境和政策到位,也需要消费者对于人工智能的信任到位。
对于电动车这场战斗何时分出胜负,李想认为现在中国的汽车仍然非常内卷。电动化和智能化是两场仗,电动化其实是相当于是一张门票,我认为L4会分出来真正的胜负。
但是我们今天在做的所有事情,是为了L4拿门票,因为L4所需要花的钱,所需要拥有的能力,所需要的数据量,是今天所不具备的,所以今天大家要靠这个东西去拿L4的门票。
对于拿L4的门票需要什么条件,李想称需要你足够多的车跑在路上。得500万辆以上。
第二你要真的自己掌握 VLA(视觉语言行动模型)这个基础模型的能力。
第三,你要有足够多的钱去招募最顶级的人才,以及足够的算力,有这三个条件。
在被问及当满足这些条件且做到足够优秀时,能做出一家像苹果这样的公司吗?
李想表示一定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