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0种自身免疫性疾病简介(7)

文摘   科学   2024-04-26 08:05   上海  

61. 川崎病(Kawasaki disease)

流行病学川崎病好发于5岁以下儿童,男女发病比例为1.7∶1,东亚地区显著高发,发病率呈不断增高趋势,欧美国家发病率较低 。我国近年来发表的资料显示每10万名0~4 岁儿童 中每年就有超过100例新发川崎病。

临床表现反复发热,急性期出现手掌、足底潮红和硬性水肿,有时伴有疼痛;2~3 周手指和脚趾出现从甲周开始的脱皮(膜状脱皮),并可能延伸到手掌和脚底;在病程 1~2 个月,指甲上可出现深的横槽(Beau′s线)或脱甲现象。双侧球结膜充血。口唇红、干燥、皲裂、脱皮和出血;草莓舌;口咽黏膜弥漫性充血,颈部淋巴结非化脓性肿大。可伴随全身各器官损伤表现。

发病机制:一种急性自限性血管炎性疾病。干酪乳杆菌细胞壁提取物(LCWE)诱导的川崎病血管炎和人川崎病,IL-1β的产生增加,从而导致肠道紧密连接的表达减少,导致肠道通透性增加。川崎病患者的肠道菌群组成存在差异,肠道菌群失调可能进一步导致炎症过程。LCWE注射也与肠道免疫反应失调有关,其特征是胃肠道中IgA+ B细胞数量增加和分泌性IgA(sIgA)浓度升高。肠屏障功能障碍导致sIgA渗漏到体循环,致病性IgA-c3免疫复合物沉积在血管组织中。

Magali Noval Rivas, Moshe Arditi,Kawasaki disease: pathophysiology and insights from mouse models,Nat Rev Rheumatol. 2020 Jul;16(7):391-405. doi: 10.1038/s41584-020-0426-0.

62. Lambert-Eaton综合征(Lambert-Eaton syndrome,LEMS)

流行病学:LEMS是一种罕见的神经肌肉疾病,其患病率是重症肌无力(MG)的46倍。然而,LEMS的年发病率仅比MG低10~14倍。

大约60%-75%的LEMS患者为男性,而MG有女性倾向。个体出现副肿瘤LEMS的平均年龄在58岁左右。另一方面,在与潜在恶性肿瘤无关的LEMS病例中,年龄和性别分布与MG相似。

临床表现:临床三主征(近端肌肉无力、自主功能障碍和腱反射减低)和特殊的电生理改变

发病机制:肌无力综合征,是一种少见的免疫介导的神经肌肉接头疾病。

一种B细胞介导的自身免疫性神经系统疾病,产生针对VGCC( voltage-gated calcium channels,VGCC)的抗体,导致神经肌肉传递受损。

63.妊娠性类天疱疹(pemphigoid gestationis)

流行病学:常发生于妊娠晚期,也可见于妊娠中期或分娩后,还可发生于滋养层细胞肿瘤患者。多在首次妊娠时发生,再次妊娠时出现时间更早,症状更严重,部分患者在经期或应用含雌/孕激素避孕药时复发。

临床表现:发生在妊娠期和产褥期的多形性瘙痒性红斑、丘疱疹或疱疹样皮疹。

发病机制:认为是特发于妊娠期的罕见BP亚型(BP见23)。

64. 黏膜类天疱疮(mucous membrane pemphigoid,MMP)

流行病学:发病较晚,多见于60~80岁,男女比例为1∶(1.5~2)

临床表现:累及黏膜的慢性自身免疫性疱病,常在黏膜部位形成瘢痕,导致视力下降、失明、声门上狭窄伴声音嘶哑或气道阻塞及食道狭窄。

发病机制:靶抗原为BP180(约70%患者)和层黏连蛋白332,泛发性和眼MMP识别β4整合素亚基,而口腔MMP识别α6整合素亚基,还有部分患者靶抗原为Ⅶ型胶原。IgG、IgA或C3沿基底膜带线状沉积。

Kulkarni, R., T. Stoopler, E. & P. Sollecito, T. Oral mucous membrane pemphigoid: updates in diagnosis and management. Br Dent J 236, 293–296 (2024). https://doi.org/10.1038/s41415-024-7064-x

65.反常性痤疮(acne inversa,AI)/化脓性汗腺炎(hidradenitis suppurativa,HS)

流行病学:欧美人群报告患病率为0.05% ~ 4.1%,男女比例约为1∶3,30% ~ 40%患者有家族史;亚洲人群的患病率为0.04% ~ 0.06%,男女比例为(1.6 ~ 2.5)∶1。目前,我国尚缺乏AI/HS流行病学资料。

临床表现:慢性复发性炎症性皮肤病,好发于腋下、腹股沟、会阴、肛周等顶泌汗腺分布区域,主要表现为青春期开始出现的疼痛性、深在性、炎症性皮损,继而形成脓肿、窦道、瘢痕等,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

发病机制:HS是一种多因素疾病,其中遗传和环境因素起着关键作用。HS病理生理学包括滤泡性皮脂腺单位的滤泡阻塞,随后是滤泡破裂和免疫反应。先天促炎细胞因子(如IL-1β和TNF-α);活化的Th1和Th17细胞(如IFN-γ和IL-17);以及中性粒细胞、巨噬细胞和浆细胞的促炎效应机制。另一方面,HS病变中含有抗炎介质(如IL-10)活性有限。

Scala, E.; Cacciapuoti, S.; Garzorz-Stark, N.; Megna, M.; Marasca, C.; Seiringer, P.; Volz, T.; Eyerich, K.; Fabbrocini, G. Hidradenitis Suppurativa: Where We Are and Where We Are Going. Cells 2021, 10, 2094. https://doi.org/ 10.3390/cells10082094

66.低丙种球蛋白血症(Hypogammaglobulinemia)

流行病学:任何年龄都可能出现原发性低丙种球蛋白血症的临床症状,发病年龄主要呈双峰分布,即6~10岁和20~40岁之间高发。50岁以上的患者也有报道,但较为罕见。常见可变性免疫缺陷(CVID)是成人低丙种球蛋白血症的主要原因,总体患病率为1/25000;X连锁无丙种球蛋白血症(XLA)在儿科人群中最为常见,美国报道活产婴儿的患病率约为1/379000。

临床表现:反复、慢性或非典型感染的临床病史。

发病机制:原发性免疫缺陷是由免疫系统发育过程中的遗传疾病和/或染色体异常引起的。继发性原因通常由外部或获得性因素引起,例如皮质类固醇或免疫抑制剂、营养失调、感染、化疗、恶性肿瘤、肾病综合征、其他代谢疾病和危险环境条件。

Madiha E. Huq; Nayan Kishori Bhatnagar; Robert W. Hostoffer.Hypogammaglobulinemia ,https://www.ncbi.nlm.nih.gov/books/NBK563134/

67.IgG4相关性疾病(immunoglobulin-G4 related disease,IgG4-RD)

流行病学:好发于中老年,男∶女约为8∶3。目前我国尚无IgG4-RD流行病学数据,日本报道其患病率为(0.28~1.08)/10万

临床表现:免疫介导的纤维炎性疾病,可累及全身多个器官和系统,临床表现复杂多样,受累器官组织中可见大量IgG4阳性浆细胞浸润和纤维化。

发病机制:克隆扩增的CD4+细胞毒性T细胞(CTL)和CD8+CTL的组织浸润,可能导致炎症和纤维化。活化的B系细胞(活化的naive B细胞和抗体分泌细胞)可能捕获并将HLAII类分子上的自身抗原呈现给CD4+CTL,以在组织部位重新激活它们。克隆扩增的CD4+CTL和CD8+CTL可诱导靶细胞凋亡。

Maehara T, Koga R, Nakamura S.Immune dysregulation in immunoglobulin G4–related disease,Jpn Dent Sci Rev. 2023 Dec;59:1-7. doi: 10.1016/j.jdsr.2022.12.002. Epub 2023 Jan 9.

68.散发型包涵体肌炎(sporadic inclusion body myositis, sIBM)

流行病学好发于年龄大于50岁的男性人群,是特发性炎性肌病(idiopathic inflammatory myopathy,IIM)的一种。

临床表现通常隐匿起病,随后出现缓慢进行性肌无力和肌萎缩,以手指屈肌和大腿的股四头肌受累最明显。一般单侧或双侧肌无力起病,常表现为蹲起、上下楼梯费力,易跌倒,手抓握、持物力弱。部分患者因咽喉肌受累出现吞咽困难,随后缓慢发展至其他肌群,发病约10-15年后患者需依赖轮椅。

发病机制:病毒或炎症触发因子导致CD8+ T细胞克隆性扩张和T细胞介导的细胞毒性,最终导致肌肉纤维的损伤或死亡。衰老引起的退行性变化和内质网(ER)应激导致细胞内细胞因子和趋化因子增加,进一步加重疾病。

Gang et al.Sporadic inclusion body myositis: the genetic contributions to the pathogenesis,Orphanet J Rare Dis. 2014 Jun 19:9:88. doi: 10.1186/1750-1172-9-88.

69.特发性炎性肌病(idiopathic inflammatory myopathy,IIM)

流行病学:成人发病率为19/100万人,儿童发病率为4/100万。包括多发性肌炎(polymyositis,PM)、皮肌炎(dermatomyositis,DM)、无肌病性皮肌炎、散发性包涵体肌炎(sIBM)和免疫介导的坏死性肌病,以及有些特殊类型的抗合成酶抗体综合征、抗信号识别颗粒抗体阳性坏死性肌病(NM)、抗3-羟基-3-甲基戊二酰辅酶A还原酶抗体阳性NM。

临床表现:皮肤、肌肉、结缔组织和其他不同组织器官受累的炎性病变,相互之间存在许多重叠机制和表现。双下肢近端无力为主,即起蹲困难、不能跑跳和上楼费力;随着病情进展,可累及双下肢远端、双上肢和颈肌无力;表现为不能行走,甚至不能站立,双臂上举困难,抬头费力;严重者可累及球部肌肉和呼吸肌而出现球麻痹和呼吸困难,如咀嚼无力、面部表情少、闭眼无力、苦笑面容、吞咽困难、饮水呛咳、说话不清、咳痰费力、呼吸力弱而急促,甚至口唇和四肢末端发绀。

发病机制:确切病因不明,遗传、免疫异常、肿瘤及多种病原体包括细菌、病毒、真菌和寄生虫等感染可能均与其发生有关,易感人群感染致病病原体后,机体免疫系统发生紊乱,导致以骨骼肌病变为主的结缔组织炎症。可见自身抗体:抗ARS抗体,抗SRP抗体,抗HMGCR抗体,抗MDA5抗体,抗Mi-2抗体,抗TIF1抗体,抗NXP-2抗体,抗SAE抗体,抗cN1A抗体,与相关皮肤肌肉损伤相关。

Minoru Satoh et al, A Comprehensive Overview on Myositis-Specific Antibodies: New and Old Biomarkers in Idiopathic Inflammatory Myopathy,Clin Rev Allergy Immunol. 2017 February ; 52(1): 1–19. doi:10.1007/s12016-015-8510-y

70.间质性膀胱炎(Interstitialcystitis,IC)/膀胱疼痛综合征(bladder pain syndrome BPS)

流行病学:膀胱疼痛综合征/间质性膀胱炎是一个排除诊断,缺乏广泛认可的定义,没有明确的诊断标志物,很难估计其发病率,美国和世界各地的文献报道改变患病率差异非常大。日本,总体患病率是1.2/100000,女性为4.5/1000。美国一项大样本研究发现其患病率在2.3-6.5%之间,女性是男性2〜5倍。发病率0.01%到6%

临床表现:常表现为与膀胱相关的慢性盆腔疼痛、压迫感或不适,同时伴有至少一种下尿路症状,如尿频、尿急等,诊断时需排除其他病因明确的混淆性疾病。

发病机制:IC膀胱的显著病理表现包括慢性炎症和尿路上皮剥脱。IC慢性疼痛可能是由中枢神经系统(CNS)的致敏作用和感觉传入神经的激活引起的。膀胱上皮功能障碍、肥大细胞活化、神经源性炎症、自身免疫和隐匿性感染也可能引起膀胱疼痛。

膀胱功能障碍可能起源于慢性炎症,引起尿路上皮缺陷和更多的组织反应,进而导致中枢神经系统的炎症。

Jhang, J.-F.; Jiang, Y.-H.; Kuo, H.-C. Current Understanding of the Pathophysiology and Novel Treatments of Interstitial Cystitis/Bladder Pain Syndrome. Biomedicines 2022, 10, 2380. https:// doi.org/10.3390/biomedicines 10102380

ImmunoEra
每篇文章搞明白一点点点事情...。非医疗机构,分享内容仅供研究参考!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