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0种自身免疫性疾病简介(3)

文摘   科学   2024-03-16 12:00   上海  

21. 白塞综合征(Behçet′s syndrome,BS)

流行病学:发病率1-11/10万人,伊朗等国高发,也有一些调查数据认为发病率在80/10万人。男女无差别,中位确诊年龄是42岁。

临床表现:血管炎为基础病理改变的慢性、复发性自身免疫/炎症性疾病,主要表现为反复发作的口腔溃疡、生殖器溃疡、葡萄膜炎和皮肤损害,亦可累及周围血管、心脏、神经系统、胃肠道、关节、肺、肾等器官。

发病机制:尚不完全清除。目前认为遗传和感染等引起的炎症是发病基础,中性粒细胞,NK细胞,Th1、Th17等免疫细胞参与。

Tong B, Liu X, Xiao J and Su G (2019) Immunopathogenesis of Behcet’s Disease. Front. Immunol. 10:665. doi: 10.3389/fimmu.2019.00665

22.寻常型天疱疮(pemphigus vulgarisPV

流行病学:PV是欧洲、日本和美国最常见的天疱疮亚型,地中海地区天疱疮发病率是其他国家的2-3倍。犹太人和吉普赛人发病率较高。以色列、芬兰每年的发病率分别为16/106和0.76/106。我国的研究数据表明,PV亦是天疱疮中最常见类型。

临床表现:先有口腔损害,然后出现皮损。颊黏膜和咽部最常见,表现为持续性、痛性糜烂或溃疡,明显影响进食;生殖器黏膜、眼结膜受累次之。皮损表现为松弛性水疱和大疱,多出现在正常皮肤表面,水疱易破,形成不断扩大的糜烂面,尼氏征阳性,多数患者没有瘙痒。皮损好发于胸背部、面部、头部、腋窝、腹股沟、臀部等。。

发病机制:抗桥粒芯糖蛋白(desmoglein,Dsg)抗体导致表皮细胞间的连接结构破坏,导致临床出现水疱、大疱。

23. 大疱性类天疱疮(bullous pemphigoid,BP)

流行病学:老年人多见,偶见于儿童和青少年

临床表现:紧张性水疱和大疱,尼氏征阴性,有不同程度的瘙痒,多数不伴黏膜损害。

发病机制:BP患者血清中产生针对皮肤基底膜带的循环自身抗体,包括抗表皮基底膜抗原230(BP230, BPAG1)、180 (BP180,BPAG2)两种主要自身抗体。抗BP230的致病作用尚待进一步研究。抗BP180抗体可直接与皮肤基底膜的半桥粒蛋白BP180胞外区域的膜近端非胶原16A区域(BP180 NC16A)结合,激活补体,趋化炎症细胞到达炎症部位,释放蛋白水解酶,从而引起水疱和大疱。此外,药物等因素可能与BP发病相关。

Genovese G, Di Zenzo G, Cozzani E, Berti E, Cugno M and Marzano AV (2019) New Insights Into the Pathogenesis of Bullous Pemphigoid: 2019 Update. Front. Immunol. 10:1506. doi: 10.3389/fimmu.2019.01506

24.巨大淋巴结增生症(Castleman disease,CD)

流行病学:发病率约为1/50000。

临床表现:淋巴结受累,分为单中心型CD(unicentric CD, UCD)和多中心型CD(multicentric CD, MCD)。仅有同一淋巴结区域内一个或多个淋巴结受累的CD被定义为UCD。大多数UCD患者无伴随症状,少数UCD患者伴淋巴结压迫症状、全身症状(如发热、盗汗、体重下降、贫血等)或合并副肿瘤天疱疮、闭塞性细支气管炎、血清淀粉样蛋白A型(AA)淀粉样变等

有多个(≥2个)淋巴结区域受累(淋巴结短径需≥1 cm)的CD为MCD。与UCD不同,除淋巴结肿大外,MCD患者往往还伴有发热、盗汗、乏力、体重下降、贫血、肝功能不全、肾功能不全、容量负荷过多(全身水肿、胸水、腹水等)等全身表现。。

发病机制:尚未阐明。可能机制是促炎症反应蛋白导致B淋巴细胞和浆细胞增殖,血管内皮生成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 VEGF)释放,从而引起血管生成,促进肿瘤细胞增生,并进一步增加肿瘤细胞分泌的各种细胞因子,从而使MCD患者的病情恶化。

Hazem E El-Osta, Razelle Kurzrock. Castleman's disease: from basic mechanisms to molecular therapeutics, Oncologist . 2011;16(4):497-511. doi: 10.1634/theoncologist.2010-0212.

25.乳糜泻(Celiac disease)

流行病学:在世界大部分地区,乳糜泻在成人中的患病率大致在 1/100 到 1/300 之间,男女比 1: 2,17%的女性病人在妊娠期或产褥期可表现临床重症发作。

临床表现:麸质反应临床表现的其中一种,主要为胃肠道症状(腹泻,营养不良,体重减轻,脂肪泻及低蛋白血症继发的水肿),可有消化道症状(腹痛,胃食管反流症状,呕吐,便秘, 肠易激综合征样症状,腹胀,肠鸣等);或非消化道症状,及所谓的肠外症状(没有胃肠道症状,这些患者通常表现单一症状或较少症状)。部分可无症状。

发病机制:抗原提呈细胞HLA-DQ2或-DQ8结合谷蛋白,并呈递给T细胞,导致抗谷蛋白T细胞反应,释放IFN-γ和可能的IL-21,导致上皮损伤。固有层中IL-15和IFN-α的上调可诱导树突状细胞获得促炎表型。乳糜泻的先天免疫系统调控异常,因为上皮内淋巴细胞通过重编程获得自然杀伤表型,其特征是NKG2D和CD94/NKG2C受体的上调,这些受体识别上皮细胞上的MICA、MICB和HLA-E介导组织损伤。IL-15上调NK受体,促进T细胞受体非依赖性杀伤,并阻断Foxp3+调节性T细胞对上皮内淋巴细胞的保护作用。最后,体液免疫系统产生谷氨酸特异性抗体,介导全身表现,特别是疱疹样皮炎。

Sonia S. Kupfer and Bana Jabri.Celiac Disease Pathophysiology. Gastrointest Endosc Clin N Am. 2012 October ; 22(4): . doi:10.1016/j.giec.2012.07.003.

26. 慢性炎性脱髓鞘性多发性神经根神经病
(chronic inflammatory demyelinating polyradiculoneuropathy,CIDP)


流行病学:年患病率(0.67~10.30/10万,年发病率(0.15~10.60/10万。各个年龄均可发病,高峰期在 40~60岁,也有儿童甚至新生儿发病的报道,男性略多于女性。

临床表现:隐匿起病,症状进展至少达8周以上,可有复发缓解过程,主要表现为符合周围神经分布的肢体无力和感觉异常,脑神经受累较少,极少累及自主神经或呼吸功能。

发病机制:CIDP是一个主要由T细胞介导的自身免疫性疾病,B细胞参与其中。T细胞和B细胞介导的炎症都会导致神经元损伤和功能障碍。

到目前为止,只有少数自身抗体被鉴定出与CIDP相关,如神经束蛋白140、155和186等。

Dziadkowiak, E.; Waliszewska-Prosół, M.; Nowakowska-Kotas, M.; Budrewicz, S.; Koszewicz, Z.; Koszewicz, M. Pathophysiology of the Different Clinical Phenotypes of Chronic Inflammatory Demyelinating Polyradiculoneuropathy (CIDP). Int. J. Mol. Sci. 2022, 23, 179. https:// doi.org/10.3390/ijms23010179

27. 慢性无菌性骨髓炎
(chronic nonbacterial osteomyelitis,CNO)

流行病学:最初称为慢性复发性多灶性骨髓炎(chronic recurrent multifocal osteomyelitis,CRMO),估计年发病率为4/1000000,可见于所有年龄段的儿童,发病高峰为8~12岁,大多研究显示女童发病多于男童。

临床表现:可表现为单灶性病变,也可表现为多灶性,起病隐匿,可以表现为骨关节痛、反复发热,主要累及骨骼,不治疗或者治疗不及时可以造成骨质破坏甚至病理性骨折。

发病机制:发病机制尚不清楚。在CRMO患者的单核细胞中,ERK1/2信号通路受损导致IL-10和IL-19表达失败。IL-10和IL-19的表达减少有助于炎症小体的激活和IL-1β的释放。促炎细胞因子IL-1β、IL-6、IL-20和TNFα增加了破骨细胞前体细胞上的RANK受体与其可溶性配体RANKL的相互作用,诱导破骨细胞的激活和分化。

Hofmann et al. The molecular pathophysiology of chronicnon-bacterial osteomyelitis (CNO)—a systematic review.Molecular and Cellular Pediatrics (2017) 4:7 DOI 10.1186/s40348-017-0073-y

28. 嗜酸性肉芽肿性多血管炎
(eosinophilic granulomatosis with polyangiitis ,EGPA)

流行病学:1951年由 Churg 和 Strauss报道,又称为Churg-Strauss综合征(Churg-Strauss Syndrome,CSS)。国外报道的总患病率为10.7-13.0/百万,年发病率为0.5-6.8/百万。支气管哮喘人群中 EGPA 的发病率为0-67/百万,年发病率则高达64.4/百万,远高于总人群中 EGPA 的发病率。我国尚缺乏流行病学资料。

临床表现:EGPA 可累及鼻窦、肺、皮肤、神经系统、心脏、胃肠道、肾脏等多个脏器,其中绝大多数患者存在哮喘和(或)变应性鼻炎。

发病机制:织中嗜酸粒细胞增多、浸润及中小血管的坏死性肉芽肿性炎症,属于抗中性粒细胞胞质抗体( anti-neutrophil cytoplasmic antibodies ,ANCA) 相关性系统性血管炎。

Fagni F, Bello F and Emmi G (2021) Eosinophilic Granulomatosis With Polyangiitis: Dissecting the Pathophysiology. Front. Med. 8:627776. doi: 10.3389/fmed.2021.627776

29.Cogan综合征(Cogan’s syndrome)

流行病学: 非常罕见的自身免疫性内耳病,见于年轻人,80%的病例为14~47岁。

临床表现:眼睛前部(角膜)反复发炎,常伴有发烧、不适、体重减轻、头晕(眩晕)和耳鸣,耳聋等症状。如果不加以治疗,它会导致听力损失和失明。

发病机制: 机制尚不明确的自身免疫性疾病,血清等可见多种自身抗体。

30.冷凝集素病(Cold agglutinin disease, CAD)

流行病学:CAD年发病率约为1/100万,占所有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AIHA)的13%~15%。

临床表现:冷抗体型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cAIHA)中的重要类型,临床表现为冷凝集素(CA)介导的溶血性贫血及周围循环症状,包括原发性冷凝集素病(CAD)和继发性冷凝集素综合征(CAS)。

发病机制:B细胞产生的自身抗体,低温时凝集红细胞启动补体介导的溶血。

Sigbjørn Berentsen ,Cold agglutinin disease,Hematology Am Soc Hematol Educ Program. 2016 Dec 2;2016(1):226-231.

ImmunoEra
每篇文章搞明白一点点点事情...。非医疗机构,分享内容仅供研究参考!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