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研究IFN如何发挥作用,科学家发现了JAK-STAT信号通路,随着研究深入,大家发现,耳熟能详的细胞因子都在使用这条信号通路,而JAK抑制剂,也在炎症性疾病(如特应性皮炎)取得成功。
干扰素(IFN)于1957年被发现,很快被公认为抗病毒感染的重要分子。JAK-STAT通路的发现源于一个非常简单又深刻的问题:细胞如何对IFN做出反应?1990s Krebs和Fischer发现的可逆蛋白质磷酸化,加上致癌丝氨酸/苏氨酸和酪氨酸激酶的发现,引发了一场发现新酪氨酸激酶的竞赛,鉴定出一个新的酪氨酸激酶家族,其中包括酪氨酸激酶2(TYK2),Janus激酶1(JAK1)和JAK2。
Firmbach-Kraft I, Byers M, Shows T, Dalla-Favera R, and Krolewski JJ (1990). tyk2, prototype of a
novel class of non-receptor tyrosine kinase genes. Oncogene 5, 1329–1336Harpur AG, Andres AC, Ziemiecki A, Aston RR, and Wilks AF (1992). JAK2, a third member of the
JAK family of protein tyrosine kinases. Oncogene 7, 1347–1353Velazquez L, Fellous M, Stark GR, and Pellegrini S (1992). A protein tyrosine kinase in the interferon
alpha/beta signaling pathway. Cell 70, 313–322
JAK这个名字起源于双面罗马神Janus,因为这个激酶家族具有特征性的双面结构,具有氨基末端激酶结构域,前面是调节性假激酶结构域。
为了庆祝JAK-STAT途径发现20周年,Stark和Darnell实验室和共同发现者Ian Kerr实验室进行了开创性工作,使用IFN诱导基因的启动子来驱动致命标记物的表达(该标记物杀死所有对IFN有反应的细胞)。
Stark GR, and Darnell JE Jr. (2012). The JAK-STAT pathway at twenty. Immunity 36, 503–514.经过广泛的诱变,分离出一个抗性细胞克隆,通过遗传互补,得到TYK2作为被诱变剂灭活的必需基因。
洛克菲勒大学的Darnell实验室纯化了第一批STAT(STAT1和STAT2以及IRF9),确定它们的部分氨基酸序列,并从这些信息中推断出足够的编码序列以实现基因克隆。Jim Darnell将他的实验室发现的因子命名为“信号转导子和转录激活子”( Signal Transducers and Activators of
Transcription,STATs),以表示它们的双重功能,并强调其功能执行的速度。
使用一组缺乏I型和II型IFN信号传导所需的每种蛋白质的细胞系,以及遗传互补( genetic complementation)实验,Stark,Kerr和Darnell实验室和合作者迅速定义了JAK-STAT信号传导的大致轮廓。基于上述发现,全球很多实验室投入相关研究,很快就取得共识:JAK-STAT途径被许多细胞因子,生长因子和其他配体用于调节靶细胞中的基因表达。我们现在知道,包括许多白细胞介素、集落刺激因子、激素样细胞因子和生长因子在内的近60种细胞因子使用JAK-STAT途径作为启动转录的主要模式。Lensing M and Jabbari A (2022) An
overview of JAK/STAT pathways and
JAK inhibition in alopecia areata.
Front. Immunol. 13:955035.
doi: 10.3389/fimmu.2022.955035随着人类和其他基因组的完成,很快根据其独特的结构,发现JAK家族有4个成员。确定的最后一个成员是JAK3,与其他家族成员不同,它具有更多的选择性表达,JAK3激活仅限于使用共同γ链(γc)的细胞因子。JAK含有羧基末端催化或激酶结构域,前面是假激酶(PK)或激酶样结构域。JAK通过氨基末端带FERM结构域和Src同源性2(SH2)结构域与细胞因子受体的细胞内Box1和Box2结构域组成性相关。Cell. 2022 October 13; 185(21): 3857–3876.在发现 STAT1 和 STAT2 之后,迅速发现了 STAT 家族的其他成员。响应IL-6,STAT3被鉴定为DNA结合的“急性期反应因子”,其行为类似于IFN激活的STAT1,并且被发现与STAT1同时是同源二聚体和异二聚体,表皮生长因子和其他生长因子也被认为是STAT3激活剂。1994年,根据与STAT1和STAT2的同源性鉴定STAT4,并发现主要在淋巴组织中表达并由IL-12,IL-23和I型IFN激活。催乳素激活的“乳腺特异性核因子”并指定为STAT5,并进一步澄清为两个STAT5基因,STAT5A和STAT5B,具有非常高的同源性,可以被IL-2,IL-3,GM-CSF和IL-5等因子激活。细胞因子受体连接,激活与细胞因子受体组成型相关的 JAK,导致 JAK 自体/转磷酸化、激活和受体尾部酪氨酸残基的磷酸化。受体磷酸化为潜在的细胞质 STA 创建对接位点,这些 STATs 通过酪氨酸磷酸结合 SH2 结构域募集到受体复合物中并自行磷酸化。活化的磷酸化STATs通过分子间SH2-磷酸酪氨酸相互作用同源或异二聚体,并获得易位到细胞核并结合DNA调控元件,以改变染色质可及性和诱导基因转录的能力。许多细胞因子在某些情况下或组织中激活几乎所有的STAT。尽管JAK-STAT通路是细胞因子信号传导的主要组成部分,但其他SH2信号分子也被招募,并且STAT以外的途径被细胞因子受体参与。这些包括Ras,MAP激酶,AKT,PI3K和mTOR途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