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静”中享受艺术

文摘   2024-09-21 13:37   辽宁  


点击蓝字 关注我哦



于“静”中享受艺术

 

闫缜尔



2024年9月21日,“老鹤凌雲”——李仲元书法艺术近作展,在盛京艺术博物馆开展,展出了李仲元先生90岁之后创作的120幅书法作品。


站在一幅幅作品面前,耳际依然回响着辽宁省文联名誉主席郭兴文铿锵有力的致辞。站在一位老人、长者、文化艺术大家和他的作品面前,让他想起了孔子的格言,屈原的辞赋,曹操、王勃的诗句,以及今人胡中慧的赞词,引起倾听者的共鸣。


仲元先生在简要的答辞中讲到,他为什么在92岁高龄还要举办这次展览。一个目的是就要让艺术界同仁检验一下他的创作是否有了新的进步,二则针对书法艺术创作中的“乱象”尽己匡正之力。最后仲元先生特别谦逊地说,他的作品与先贤比起来,简直有云泥之别。


仲元先生向来儒雅谦逊,从他的答辞中可见一斑。然而,当他讲到时下背离优秀艺术传统之风,却显得十分激动,很值得当代艺术工作者和艺术家们省思。站在一幅幅书法艺术作品面前,除了有一种肩负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之责的沉甸甸之感,还有一种作为文艺爱好者如何欣赏或者如何享受眼前这艺术盛宴的一点感悟。


从郭兴文先生的赞词中,我们能感受到他所讲的一个主要意思,便是书法艺术的感染力。书法作为一门艺术,千百年来,万变不离其宗,它的艺术奥秘尽在提按之间。书法艺术需要“静观”。为什么人们站在一幅艺术精品面前,久久不肯移步呢?是其艺术气息吸引着人,而欣赏者也需要在每一个字的提按之间、在每一幅作品的整体布局之中,静静地进行对话交流。作品中蕴含的气韵能否展现出来,或者充分到什么程度,是需要欣赏者揣摩的,能够产生互动。如果互动不起来,或者互动的程度很肤浅,层次没有展开,就谈不上什么享受。这便是作品需要“静观”的道理所在。


作品呈现在眼前,它是静止的,它的艺术价值已然是客观的。这种相对而言是客观的艺术,只有通过欣赏者的主观体验才能呈现出来。欣赏艺术的过程,即是主观见之于客观的过程。而对观赏者来说,仅能“静观”还不够,还要于“静观”之中,有一种“静气”。郭兴文先生在致辞中讲到了仲元先生作品“初发芙蓉”的境界,这恰恰说到了中华美学的特质所在。中华美学在发轫之初,是有两个传统的,一曰“初发芙蓉”,二曰“错彩镂金”。魏晋之后,人们更趋向于“初发芙蓉”,即崇尚神似韵味而轻视形似写真的美学传统。这或许也是有时人们感到,好看的字,不一定有艺术性的道理所在。也就是说,欣赏者要有一种“静气”,能把作品中的神似韵味给品鉴出来。而通常情况下,为什么做不到这一点呢?其中很重要的一个原因,就是欣赏者自身的问题了。如果以“这幅作品价格几何”的商业气息,或铜臭味很重的气局来观赏作品,便是对艺术的一种亵渎。这就不免会涉及到李老所针砭的“时尚”之风了。进一步而言,观赏者虽无作者的神似韵味修养,但至少要循着此一路径来欣赏。而这一欣赏之功,便在“静气”之中。有了这种“静气”,才能够很好地享受到作品的真味。


在作品面前,自带“静气”的修养,来一番“静观”,这不仅使自己享受到了艺术的美,同时也帮助作者完成了他的创作。这大概就是艺术欣赏的一种规律。这又不由得引起我在作品面前的进一步“静思”。一般而言,好的作品兼有娱乐(愉悦)和教化的功能。说艺术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言外之意就是说,艺术它并不是生活。艺术当然是反映生活的,但它并不是对生活的直接摹写,而是通过意象、艺术化的再现。比如,照片是对生活的直接摹写,而它再精美,也不是摄影作品。也就是说,照片是照出来的,摄影作品是创作出来,而整个创作过程,包括所使用的工具、技法乃至后期处理等等,则是艺术家所擅长的一种劳动。再比如,舞台艺术。它要通过演员的表演和情节的演绎,把作品蕴含的情感传染给观众,而并不是让观众直接欣赏其故事本身。归结起来,艺术是一种传承,是一种造诣,是“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板凳甘坐十年冷,文章不写一句空”长期修养的结果。而作为艺术的欣赏者、享受者,同样是需要修养的。


仲元先生新作《鹤语龙吟》出版之际,他在接受媒体专访时讲过一段话:“我在创作过程中,始终追求谨严、端庄、规矩,每一幅作品还有局部放大图,能够清晰地看到笔触。让读者认清什么是‘正路’。”窃以为,他所讲的“笔触”,就是书法艺术提按之间所蕴藏的奥秘;而所谓的“正路”,则是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自觉抵制为吸引眼球、博取出位的艺术“乱象”的一种坚守。此论,正与我由“静观”到“静气”再到“静思”的一点感悟暗合,幸甚至哉!


2024年9月21日星期六

读写坊






读写坊
闫缜尔书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