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汤倩 刘彬 罗晓青 杨明娟 刘祥成
单位:湖北省十堰市竹溪县人民医院检验科
空肠弯曲菌是一种人畜共患病病原菌,可以引起人和动物发生多种疾病,并且是一种食物源性病原菌,被认为是引起全世界人类细菌性腹泻的主要原因。症状主要为发热、腹泻、呕吐,细菌有时也可通过肠粘膜入血流,引起败血症和其他脏器感染,但引起的血流感染较为少见[1]。
患儿,男,3岁。主诉:发热1天。现病史:患儿1天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发热,呈间断性,体温最高达39℃,无寒战、抽搐,无咳嗽,无喘息、气促,无呕吐、腹泻,病后在家自行服用“布洛芬悬液”,体温可降至正常,但易反复。
门诊查血常规如下:
初步诊断:急性上呼吸道感染、脓毒血症。
8月15日,入院后完善相关检查。11:00,检验科微生物室收到该患儿1瓶血培养瓶,检测血量合格后放置于全自动血培养仪。
8月17日12:00,血培养瓶报阳,生长曲线如下:
立即转种于血平板、含万古的巧克力平板,放置CO2环境培养,同时涂片革兰染色镜检未见细菌。
8月18日再用血培养标本涂片革兰染色镜检,见长短不一的革兰阴性菌。
此时,血平板一区有一层湿润的,似膜状物生长,巧克力平板无细菌生长。
将血平板培养物革兰染色镜检,见形态不一的革兰阴性菌,有细长如丝状,有短小如球状,有杆状,有弧形。
8月19日,血平板、巧克力平板无明显变化。
8月20日,血平板上菌落生长至二区,仍无典型菌落,巧克力平板仍未生长。
再次将血平板培养物革兰染色镜检,见弧形、S形、“海鸥”样革兰阴性菌。
做氧化酶、触媒试验,结果均为阳性。此时实验室怀疑该菌为弯曲菌属。当天将培养物送至上级医院进行质谱鉴定,结果为空肠弯曲菌,分值1.8。
期间一直与临床联系,临床反映该患儿入院使用哌拉西林他唑巴坦和热毒宁后病情好转,睡眠和饮食正常,无发热及腹泻等症状,8月19日复查血常规未见明显异常后办理出院,一周后电话回访无不适。
空肠弯曲菌引发的肠道感染多为自限性,一般情况下无须特殊治疗,除病情严重或继发肠道外重症感染时考虑使用抗生素治疗。国内外研究结果表明,空肠弯曲菌对β-内酰胺类抗生素普遍耐药,对氟喹诺酮类和四环素类药物的耐药性很高,大环内酯类抗生素是治疗人类空肠弯曲菌感染的有效药物[2][3],《CLSI M45-2016》推荐空肠弯曲菌首选抗菌药物红霉素、四环素、环丙沙星。
该患儿在反复发热1天后使用哌拉西林他唑巴坦和热毒宁抗感染治疗,取得较好的临床效果,5天后完全治愈,这与空肠弯曲菌对β-内酰胺类抗生素普遍耐药特点不相符合,这或许是由于空肠弯曲菌感染的自限性有关。
值得一提的是,这是本院首次检测出微需氧菌,作为一家基层医院,没有微需氧培养环境,也没有质谱仪快速鉴定设备,只能通过革兰染色、菌落形态、生化反应来一步步深入试验,期间我们一直为细菌生长不良而困惑,直到普通CO2环境培养72小时后革兰染色镜检发现典型的“海鸥”样菌落,才开始怀疑为弯曲菌属。
弯曲菌在普通培养基上难以生长,为微需氧菌,初次分离时需在含5%O2,85%N2,10%CO2气体环境中生长。为继续学习该细菌,将培养物转种至两个血平板,一个放置普通培养箱,培养72小时不生长;另一个放置温度为42℃,浓度为6%的CO2培养箱,培养48小时菌落生长良好,形成白色、微凸、湿润、不溶血的菌落。
此次空肠弯曲菌的培养与鉴定,提升了实验室对微需氧菌的认知与检测能力,为微需氧菌的研究提供了参考依据。
【参考文献】
[1] 张继东,陈东科. 一例老年患者空肠弯曲菌血流感染的实验室诊断[J].现代检验医学杂志,2013,
28(6):95-97.
[2] 杨婉娜,周继远,逢丽丽,等. 人源空肠弯曲菌的耐药性及耐药机制[J]. 中华传染病杂志,2016,34 (11):670-674.
[3] 赵德军,成荣,陈敏,等婴幼儿血流感染空肠弯曲菌1例并文献复习[J].国外医药抗生素分册,2024,45(2):121-125
为了方便全国各地的检验人交流,我们特别成立了检验医学网全国交流群。欢迎您的加入,与大咖对话,分享经验和见解!因微信群超过200人后无法扫码进群,大家可以添加检验医学网编辑个人微信,编辑将邀请您进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