松花酿酒,春水煎茶

文化   2024-12-19 06:30   河北  

01

1916年,久被神经衰弱折磨的李叔同,从日本杂志上了解到“断食可治病”,立刻想找个地方尝试一下。

断食,并非完全不吃不喝,而是一天天减少食量,至只饮水、不吃食物数日后,再慢慢复食。

当年农历十一月,学校放年假后,李叔同到虎跑借住在寺院一间房子里,尝试着做了为期三周的一次断食。

断食后,李叔同自感脱胎换骨,喜获新生,他借用《老子》中的“能婴儿乎”,给自己起了“李婴”这个名字。

民哥参考弘一法师的断食经验,每年春分、秋分,两次断食。每次半个多月,头七天,日中一食;后七天,粒米不进;复食时,以小米粥过渡数日,再恢复正常饮食。

清明时节,我回老家,见民哥面容憔悴,知道他又断食了。

问他“饿不”,他说:“哪能不饿啊?忍忍,就过来了。”过了一会儿,他用手指比划着告诉我,“这次减了十五斤。”

如今人们苦于“三高”,都想减肥。有人看民哥断食后瘦了,也想跟他学,但尝试了一两天,就不坚持了。

佛经上讲,菩萨在这个世界上做事,总是难忍能忍、难行能行。从断食这件事看,民哥也是菩萨,因为他也难忍能忍,难行能行。

02

不到四十,民哥就秃了顶,“地中海”发型,显得人老气横秋。

我建议他:“剃个光头吧,那样显年轻。省得跟嫂子一起上街,让人觉得像一对父女。”他坚定地说:“不剃。”

看来,他虽说把世间的事都看透了,对头顶上仅存的几根头发还心有不舍。

青年谢顶,人们戏称“聪明绝顶”。满头乌发时,民哥的聪明,是认识他的人都知道。

上初中学了物理,他就订购电子元件,攒捣出一台收音机来。上学路上,一边走,一边拿着收音机听广播,他身边总围着几个同学。

20世纪90年代初,高考竞争激烈,有“千军万马闯独木桥”之势。当时,身为农家子弟,眼前的出路只有二条:读书,当兵。民哥初次高考失利后,因家中缺劳力,他辍学回家务农。但他不服输,又利用晌午、夜晚复习功课。次年再考,他成功了!

去秦皇岛读书,他学的工业管理专业。毕业后,参加工作,成为工商管理人员,业余却是远近闻名的电器专家。修理电脑、电视、打印机、复印机,他无师自通。智商之高,由此可见。

不光动手能力强,他抽象思维能力也强。有一段时间,民哥痴迷神秘文化,钻研《周易》《奇门遁甲》《周易预测学》,还私淑洪丕谟先生,深研命理,把那本《中国古代算命术》翻烂了好几本。

亲友、同事偶有心结时,会来找他算算。来人找他测字,刚说出个“好”字,他略一思忖,告诉人家:“你们兄弟姐妹正闹分家呢。”来人惊得目瞪口呆。

谁不想预知自己的未来呢?当年,我也找他算过。他把我的生辰八字排列一番,告诉我:“你本命元辰中,没有文曲星。你能写出这么多的书,是沾了佛菩萨的光。如果没有佛菩萨的加持,你恐怕吃不上这碗文字饭。”

说到未来,民哥推算一番,略带惋惜地告诉我:“68岁上有一劫,大概率闯不过去。”

我并不觉得晦气,人生七十古来稀,能活68岁,也算不错啦。在34岁那年,我开始为自己设置生命倒计时,也算“向死而生”吧。

民哥又说:“如果得到佛菩萨加持,这一劫你闯过去,能活到88岁!”

我郑重回答他:“生命的意义,在于生命体验的深度与广度,而不在于长度。再说,谁能不死呢?你这句话让我受益了,我会提醒自己:要在68岁之前,抓紧时间做自己该做的事。”

03

民哥很少有不开心的时候。为什么?子曰:“唯恕而已。”对于民哥,没有什么是他不能够原谅的。

有时,来修理电器的人挑他的毛病,民哥几乎从不反驳,只是嘿嘿地笑。有时遇到这样的事,我替他打抱不平,他却劝我,“随他说吧,嘴长在他身上,你哪管得了啊?”说完,他又笑起来。

看他处之泰然,我亦随之释然,进而想到作家林语堂的名句:“人生在世,不过是有时笑笑人家,有时给人家笑笑。”

人生以恕为种子,结出的果实,便是厚德载物吧。种善收福,民哥自己受益了,子女也跟着受益了。他的两个孩子,女儿研究生毕业,留在北京工作;儿子就读于吉林大学,学微电子,前途可期。

要说起来,民哥佛缘比我深厚。他天生素食,小时候,把肉喂到他嘴里,他马上吐出来。后来,去外地读书、参加工作、结婚生子,他努力地适应社会,也荤食过一段时间。接触佛教后,他又继续全素了。

我能接触到佛教,是受民哥影响。在秦皇岛读书时,他寒假里带回几本书,其中有本白化文先生的《佛陀 菩萨 罗汉 天王》。这是我读到的第一本佛教书。虽然对我来说深奥如天书,但这本书告诉我,佛菩萨的神秘世界,肉眼看不到,却是真实存在的。

次年暑假,民哥又带回一本《禅语精选百篇》。这本很薄的小书,字我都认识,但内容却似懂非懂,虽不甚明了,却难以释手。从这本小书,我开始接触禅宗。

像南怀瑾先生的著作,如《老子他说》《孟子旁通》《论语别裁》,也是民哥带回来,我跟他借读的。

说到书,民哥爱买书而不存书。我书架上有不少书,是从他那儿借来的。

看他依然在笑,我叹了口气。民哥关切地问:“怎么啦?”我说:“相书上讲,下嘴唇比上嘴唇厚的人,往往贪心重。民哥你这么好,怎么下嘴唇厚呢?”

他不以为忤,认真地照了照镜子,“你说的有道理,我也感觉自己贪心重。我最大的贪,就是舍不下你嫂子和孩子。要不,我早就出家修行去了。”

知天命之年,我计划卜居山中,余生过上元曲大家张小山《人月圆》中描述的生活:“数间茅舍,藏书万卷,投老村家。山中何事?松花酿酒,春水煎茶。”

我对民哥说:“你退休了,跟我一起去住山吧。”

“你舍得下你媳妇,我舍不下你嫂子。”说着,民哥又嘿嘿笑起来。看来,他还是喜欢过和光同尘的生活。

以文弘法,写作不易,读后受益,请赞1.0元。

行愿者之歌
分享传统文化中的真、善、美、喜。——马明博(作家、文人画家、禅文化学者)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