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有新朋友,没有老朋友,这样的人往往靠不住。还好,我和阿福相识三十年啦。
都喜欢下棋,每每相约在楚河汉界畔,车辚辚马萧萧炮声隆隆一番。他技高一筹,我余勇可贾,却屡败屡战。那天下午,阿福意欲全胜,想来个“水淹七军”,十番厮杀,我侥幸逃脱三局。
阿福脸上洋溢着胜利的喜悦,微笑中也夹杂着些许的遗憾。他问我:“怎么样,我智商还可以吧?”
棋可以输,人品不可输。我夸他棋下得好,也趁机回怼他一句:“虽然智商高,但你不自信。”
阿福服气地点了点头,“你学佛真没白学,把人把事都看透了!我的确不自信!你再帮我看看,为什么我这么高的智商,却发不了财呢?”
我略一沉吟,“或许是因为你没学佛。”
智商高的人,思维敏捷,反应迅速。我话音刚落,他立马反问:“怎么也没见你发财啊?”
我微笑着反问他:“发财要写在脸上吗?”
阿福一愣。
“我以文字谋生,虽然没发财,可我有房住、有衣穿、有饭吃、有事做,时间能自由支配,还不该知足吗?你说,人这一辈子,得有多少钱算发财呢?”
阿福被我问住了。看来,他从来没这样思考过人生。
漫画家蔡志忠说:“你的欲望没有高过你的金钱,你就是有钱人;你的欲望高过了你的金钱,你就是没钱人。”
阿福脸上的微笑不知何时退潮了,他沉默着,像在思考什么。
我问:“你遇上什么事啦?”
前两年,阿福试水资本市场。一上来业绩不错,尝到了甜头;大幅跟进时,风云突变,那只“看不见的手”举起非物质的镰刀,把他当“韭菜”狠狠地割了一回。
失利的痛、难以承载的煎熬、无可奈何的大板、看不到未来的前景……令阿福深陷苦恼中,挣扎不出来。
“股市如赌场,谁能是常胜将军?人们都想获得快乐,却不知道快乐是短暂的,往往是痛与苦之间的那道缝儿。世间之所以有快乐,就是让人在痛苦的海洋里有个机会探出头来喘口气。”
“佛说,苦、空、无常,是世间事物的本质。这一点,在股市上更明显。从佛法的角度看,不是你运气不好,而是你福报不够。”
“你怎么这么说呢?”
“有句话说得好!小财靠勤奋,大财靠福报。你不会没听说过吧?”
阿福说:“听说过。你说说,怎么做能增加福报吧。”
“要增加福报,一是要惜福,惜福福常在嘛;一是要修福,多做能培福的事。”
“这社会上,有很多发财的人也没有去修行啊!”
“你看到的是表面现象。人有没有福报,跟他三生三世的因果相关。因果贯通前世、今世、来世,我们没有洞察的能力,只能看到我们这一辈子的事,并且还看不透。一个人就算今生没去修行,但他也发财了,这是他在过去世积累了福报,这些福报在今生结果了。”
阿福迫切地问:“我怎么做,能尽快发财呢?”
“你这么着急发财,就发不了财。”
看阿福一脸茫然,我告诉他:“从五行生克来说,着急是火,而财是金,火是克金的。你要想发财,得有耐心,土生金,你得多种福田。”
“福田是什么?”
“福田,就是我们的心田。佛说,福田有三种:恩田、悲田、敬田。恩田,指父母,父母给予我们生命,我们要感恩父母。悲田,指需要帮助的人,比如贫苦的人、生病的人、残疾的人,看到这些人,你生起慈悲之心,给予力所能及的帮助。敬田,指佛法僧三宝,佛法指导我们拥有智慧、富足、快乐的生活,我们要心存敬重。”
“朋友们来,我热情接待,管吃管住,这算种福田吗?”
“这是种福田。但是这个福田范围太小了,仅局限于你的朋友圈子。福报大小,跟一个人的发心大小相关。打个比方说,你这是种了一亩田,你未来收获的都在这一亩田里。如果你能广种福田,未来收获的福报才会超乎你的想象。”
见阿福半信半疑,我给他讲了个故事。
有两个鬼该去投胎做人啦,阎王问他们:“你是选择一百个人养你,还是选择你养一百个人?”
第一个鬼说:“养一百个人多累!我选择让一百个人养我。”第二个鬼没得选了,只能选择了养一百个人。
结果呢?第一个投胎做人后,成为讨饭的乞丐,每天靠好心人给他点小钱活着。第二个呢,后来成为了企业家,能给一百个人提供就业的机会。
我问阿福:“从这个故事,你悟到了什么?”
“要想有福报,就得去帮助更多的人。”
从因果法则说,“你给予这个世界的,也是这个世界将要给予你的”,你能够帮助其他人,不仅是利他、行善,更是为自己培福。
“你学佛这么多年了,没想过要发财吗?”
“财富是事业的副产品,不是人生的目的。只要你肯做利他的事,只要你成为他人的需要,你就拥有了发财的可能。”
为进一步消除阿福对佛法的误解,我告诉他:“如果学佛是为了获得佛菩萨的护佑,借机来发财,那属于迷信。佛菩萨从没有承诺过这件事。学佛是要学习佛陀的智慧与慈悲,一方面观照自我的身心,过智慧的生活;一方面利益他人的事,过慈悲的生活。学佛就要深信因果,知道现在跟未来是一体的,从把握当下开始,做好自己该做的事,进而把握自己好未来的走向。”
天色向晚,阿福留我一起晚餐。我告诉他,平素在家里,我不吃晚餐。
阿福说:“这不是在你家,是在我这里。你不吃就走,我会不开心。”
好吧,那就一起吃。我说:“喝一碗粥就好了。”
在阿福家附近的餐馆,他没有点粥,要了两份水饺。我要了一份素的,他要的肉的。他说:“肉的好吃。”我说:“如果是午餐,我也可以吃肉馅的。晚上吃不好消化。咱们各随各的因缘吧。”
听我这么说,阿福没再坚持。
以文弘法,写作不易,读后受益,请赞1.0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