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立春,农历乙巳蛇年,正式拉开帷幕。
净慧长老说“修行不放假,信仰不退休”。我们身为佛弟子,春节长假,喜乐团圆之际,勿忘观心。只有照顾好自己的情绪,才能与身边的家人和乐生福。
01
观呼吸,觉察当下的呼吸。
经过自主、专注地训练,把无意识状态下的呼吸,变成有觉知的呼吸。
02
节嗜欲以养精,节烦恼以养神,
节愤怒以养肝,节辛勤以养力,
节思虑以养心,节悲哀以养肺。
03
人们所说的佛法,往往是各种知识——佛门规矩、经典故事、各种禁忌……进而认为,佛法是一堆概念、一篇篇文章、一本本书……
其实,佛法是经验,是体证,是身心的实践,以及实践带来的感受与体验。
04
道不显时,依德而治;德不彰时,依法而治。
法缺席,谈德是空中楼阁;德缺席,谈道是画饼充饥。
05
有些人以为,安忍是“强忍”。就像少林寺的僧人练“金钟罩”,用砖头砸头,但头不会受伤。
其实,这是误解。
真正的安忍,是看到烦恼的本质是不好的,你由衷地想扔掉它。
06
禅修是有副作用的。什么副作用呢?就是让你满心欢喜(充满信心)、做事专注(避免散乱)、情绪稳定(减少波动)、身体温暖(体力充沛)、精力充沛(气血充足)。
07
暖法,即如烧薪做饭,火已点燃,身有暖意。
主要修名、义、自性、差别这四寻伺,达唯识无义,直入四如实智。
08
稻盛和夫说,人们总是把幸福解读为“有”:有房,有车,有钱,有权……
但幸福其实是“无”:无忧,无虑,无病,无灾。
09
如果读经就是学习佛法,那么,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
在银行工作的柜员,那些天天数钱的人,每一个都是亿万富翁。
10
把握心的方向——信心的方向是欢喜,贪心的方向是执着,嗔心的方向是怨恨。
11
愤怒出现的时候,像火焰一样向头部蔓延;
喜悦出现的时候,是从胸腔开始扩散的;
悲伤的情绪出现的时候,从肺部产生,很容易卡在咽喉处。
12
没看到对方的苦是慈悲不够,没看到事情背后的因果是智慧不够。
对这个世界不要有怨恨,因为在这个世界上,没有不公平,只有因果。
13
谁不是把自由卖了,换了柴米油盐?谁的生活,不是一地鸡毛?
人间非乐土,各有各的苦。
前路颠簸,谁能替你背负那么多?
14
要想获得真正的自由,先要看清束缚我们的四大枷锁:一是我们生活的环境,二是我们有限的认知,三是因贪婪而产生的妄念,四是因恐惧而生出的自卑 。
15
不是吃苦,就叫修行;让心不起烦恼,才叫修行。
16
如果深信因果,就不要用因果来指责他人,而是用来反省自己。
17
学佛不是让人等死,等着往生西方净土;而是教你活在当下,过好眼前的每一时每一刻。
18
商业的本质是取悦,教育的本质是改变,佛法的本质是解脱。
19
若相信因果,就懂得取舍;若相信无常,就懂得珍惜。
20
脸上涂的粉底再厚,也有洗净的时候。接受自己的本来面目,最为真切。
21
在所有功德里,利益他人的心最殊胜。在所有修法里,清净自己的心最殊胜。
22
你能送给他人的最珍贵的礼物,就是佛法。
你能送给自己的最珍贵的礼物,就是按着佛法去生活。
23
契入心解脱的人,不需要语言的争论。
世间一切,各有因果,争论对错,不如放下执见。
24
古希腊医师希波克拉底说,在治愈一个人之前,一定要先问问他:
“你是否愿意放弃那些让你生病的东西?”
25
人一生有两次生命。第二次生命,始于我们意识到:自己只有一次生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