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梦中梦,悟身外身

文化   文化   2024-12-30 06:31   河北  
有善友跟我说,前一段,他做了梦,没想到这是一个梦想成真的梦,后来发生的事,几乎复制了全部的梦境。他问:这是怎么回事呢?
类似的经历,好像有不少人经历过。比如苏东坡的学生、宋代著名的书法家、诗人黄庭坚。
黄庭坚和苏东坡曾一同拜访一位精通相面术的老者。一见面,老者便说,苏东坡的前世是一位和尚;黄庭坚的前世是一位女子。
苏东坡听后,笑而不语。黄庭坚则表示不相信老者的话。
老者对黄庭坚一笑,说:“信与不信,日后自知。”
据《修水县志》记载,黄庭坚中进士后,被朝廷任命为芜湖知州。
一日,午休时,他梦见一位老妇人站在一座老房子的门口,门口放着一张桌子,桌子中间摆着一碗芹菜面。老妇人面容憔悴,不断地呼唤着一个人的名字。
黄庭坚感觉肚子饥饿,不自觉地走过去,把那碗芹菜面吃了。
梦醒之后,黄庭坚感觉唇齿之间还残留着芹菜面的香味。他想,这不过是一场梦罢了,也没放在心上。
接连两三天,黄庭坚总重复做这个同样的梦。
一日午后,黄庭坚没有午休,他走出府门,遵循着梦中的路径寻找起来。
他找到了梦中见过的村庄,那座老房子。上前敲门,果然有一位老妇人住在这里。
黄庭坚和老妇人交流。询问她这两天是否在门口摆过一张桌子,桌子上放了一碗芹菜面。
老妇人一听,泪流满面,她哽咽地说:“前天是我女儿的忌辰。她生前最爱吃我做的芹菜面,所以,每年这个时候,我都会接连三天为她做碗芹菜面,唤她回家来吃。”
黄庭坚一听,愣住了。
黄庭坚问老妇人:“您女儿去世多久啦?”老妇人幽怨地说:“已经二十六年啦。”
这一年,黄庭坚刚好二十六岁。他追问老妇人女儿在世时的情形。
老妇人说:“我女儿在世时,非常孝顺,喜欢读书,喜欢作文,但不肯嫁人。二十六岁时,她生了一场病,便去世了。女儿去世之前,还告诉我,说她一定会回来看我!”
说着,老妇人暗自垂泪不已。
此时,黄庭坚蓦地想起,之前那位相面的老者说他前世是一位女子的事。于是,黄庭坚恳请老妇人带他到她女儿房间里看看。
走进女儿生前的闺房,老妇人指着一个木柜说:“我女儿生前看的书、写的文章都锁在里面。只是不知道钥匙放到哪里啦。” 
黄庭坚想了想,他竟然找到了放钥匙的地方,打开柜子,看到里面的书和文稿。黄庭坚拿起文稿一看,笔迹和他的一模一样。
此时,黄庭坚恍然大悟,眼前这老妇人就是他前世的母亲。他将老妇人接回州衙,奉养终身。
后来,有人为黄庭坚绘了一张画像。黄庭坚在画像上题诗一首:“似僧有发,似俗脱尘;作梦中梦,悟身外身。”
清代文学家袁枚在听到这个传说后,感慨“书到今生读已迟”。像黄庭坚那样的文学大家,也不是在今生开始努力读书的,而是在前生已读过了很多书,积累了深厚的学养。
佛门所讲的“三世因果”,并非肉眼能窥见的;然而,虽然肉眼看不到,却并非不存在。尽管“人生如梦”,但从“三世因果”的角度讲,梦梦皆有前因,哪个梦是真,哪个梦是假呢?
每个人的梦里,都藏着一个人们清醒时无法进入的神秘世界。睡梦中,脸上的微笑因何而来?梦醒后,怅然若失的空虚从何而来?
睡眠,是通往梦境的通道。但这通道是隐秘的,清醒时根本找不到。然而,人可以“以梦为马”,寻找到自己心灵的净土。
以文弘法,写作不易,读后受益,请赞1.0元。

行愿者之歌
分享传统文化中的真、善、美、喜。——马明博(作家、文人画家、禅文化学者)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