楞严一笑:看看佛陀怎样做“媒人”

文化   文化   2025-01-21 06:30   河北  

楞严一笑,事关《楞严经》。说来好玩,此经缘起于阿难尊者与摩登伽女的一段因缘。这段因缘,也记录于《佛说摩邓女经》。
阿难持钵到舍卫城乞食。回祇园精舍的路上,因为口渴,他向路旁打水的年轻女子化缘一钵水。
打水的年轻女子,名叫摩登伽。在印度种姓中,她是最低贱的首陀罗人。按种姓制度,首陀罗人是不可以把水或食物拿给尊贵者的。
阿难说:“释迦佛倡导众生平等。你虽属首陀罗种姓,但一样可以供养出家人。”说着,他再次伸出自己的钵。摩登伽听后一怔,不由自主地将水倒入钵中。
仪表庄严、风度翩翩的阿难,让摩登伽心生眷恋。阿难走远之后,摩登伽的眼里、心里,还处处是他的身影。
回到家中,她陷入相思,茶不思,饭不想。摩登伽的母亲精通咒术,在得知女儿的心结后,爱女心切的她,决心通过咒术帮助女儿。
一天,舍卫国的波斯匿王设斋供养释迦佛等僧众。阿难在城中乞食未归,没能同行。说来也巧,他乞食到了摩登伽家。
摩登伽的母亲使用咒术,令阿难如鱼随钩,不能自持。摩登伽打扮得花枝招展,对阿难极尽诱惑。在咒术的作用下,阿难渐渐失去理智,摩登伽乘机把他拉扯到床上,欲行男欢女爱。
斋供中的释迦佛,觉察到阿难陷入魔咒,立即命文殊菩萨持《楞严咒》前往救护阿难。用斋之后,在波斯匿王的陪同下,释迦佛率领僧众返回祇园精舍。
此时,文殊菩萨引领阿难、摩登伽及其母也来到这里。
见到释迦佛后,阿难悲泣起来,他为自己虽然禅修却未能获得成就而忏悔。为了帮助阿难及与会大众成就无上智慧,借此因缘,释迦佛宣讲了《楞严经》,说明流转生死的原因及出离轮回的方法。
释迦佛说,流转生死,是因为人有妄想执著。在禅修中,如果心能不贪恋、不攀缘、不排斥、不执著,就是勇猛精进;如果心生贪爱、执著、自以为大,便是堕入魔境。
俗世间,勾引阿难堕落的摩登伽,往往会被冠以“红颜祸水”。其实,将一切灾难归于女性,表现出的是男人最大的无能。释迦佛清楚地知道,错的不是摩登伽,而是她对情欲的执著。
因此,释迦佛对神情落寞的摩登伽说:“如果你真喜欢阿难,就留在这里修行吧。当你的修行和阿难不分上下时,你们就可以结婚啦。”
摩登伽一听,欢喜地剃度出家。每天,她遵照释迦佛的教导,精进修行。
有一天,获得法喜的摩登伽识破了自己的执著,她来到释迦佛面前,忏悔自己的愚痴。
释迦佛欣然一笑,赞许她的觉悟。
释迦佛说:“佛法是海洋,众生是百川,百川汇入海洋,都成海水一味;凡是愿意接受佛教智慧的人,不分种姓,不分贫富贵贱,都是平等的。释迦佛度化摩登伽之初,僧团、社会及波斯匿王非常不认同。他们说,度化种姓低贱的人出家,有损于僧团的名誉。
在阿难与摩登伽的这段因缘中,持咒救急的文殊菩萨,功不可没。咒力固然能使人解脱,然而在阿难与摩登伽欲成好事之时,文殊菩萨突然闯进来,阿难想不清醒也难啊!
以文弘法,写作不易,读后受益,请赞1.0

行愿者之歌
分享传统文化中的真、善、美、喜。——马明博(作家、文人画家、禅文化学者)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