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蓝字 关注我们
什么是网络成瘾
官方概念
网络成瘾是指由于各种原因导致个体上网失控,强迫性地经常使用网络,沉迷于网上活动而难以摆脱,从而损害了个体的身心健康和社会功能的一组行为成瘾。男性发病风险显著高于女性,青少年是重要的易感人群。
成瘾的临床特征
成瘾者有做某种行为的强烈欲望,但其结果有害;
如果控制不做,则紧张、焦虑情绪逐渐增加;
一旦完成此行为,则紧张、焦虑情绪迅速、暂时得以缓解;
过一段时间后又重新出现实施此行为的欲望;
外部、内部环境刺激可条件反射性引起此欲望;
成瘾者希望能控制此行为,但屡屡失败。如果控制不做,就会越来越焦虑紧张,最后就会“决堤”,“决堤”后一旦再次完成成瘾行为,焦虑紧张情绪得到缓解,但好景不长,之后又会无数次重来。
判断成瘾行为必须结果有害。由此看来,阿姨们和老姐妹们视频聊天开怀不已的时候这不算问题,这只是增进真实世界人际关系的媒介,不能因为她们拿着手机突然放在蓬头垢面、衣衫不整的你面前,笑着让你跟亲戚聊几句就心怀怨忿说她们网络成瘾。同理,他们也不应该因为你们专心码字或编程而忽略了那一碗冒着热气的爱心加餐而将你们划归网络成瘾。
但是,如果具有高冲动性、低责任心、做事拖延、情绪不稳定、孤独感强烈、低自尊等人格和心理特征,需要高度警惕成瘾的风险。
网络成瘾的危害
网上不乏极端猝死案例,但在惨剧发生之前,身心早已悄悄抗议。
躯体方面
心理方面
行为方面
人格方面
网络成瘾为何产生?
心理逃避机制可以帮助我们理解网络成瘾。
1
网络是匿名的
上述提及的敏感、激惹、悲观、缺乏社交勇气等人格特征,造成个体更有可能遭受现实交往中的负面思维与消极体验,反过来又强化了低自尊和悲观态度,形成恶性循环。而互联网上的匿名互动带来的安全感,缓解了这些自我强加的不足。
2
网络是丰富的
在互联网丰富的社交资源加持下,人们扩大了社交网络。从积极的角度来看这也是提高自信心、丰满社交能力和加强社会支持的一种方法,而现实生活中社交的挫败或焦虑可能会让人更倾向于网络上的社交。
3
网络是亲切的
人们使用网络社交来寻找心理意义,以使他们在情感上与他人保持亲密关系。
4
网络是不孤单的
人们在网络上大胆而无顾虑地表达自己,并发现生活中缺少的接纳和认同,由此得到了多巴胺的奖赏和正性刺激。
5
网络有迷惑性
在我们的诊室中,很多次看到家长拎着孩子进来,一开腔就气不打一处来,控诉孩子“网络成瘾”的问题,但经过医生的仔细检查和询问,发现可能在表面上的“网络成瘾”下面,埋藏着更严重、更隐蔽的疾病,比如抑郁障碍、焦虑障碍、双相情感障碍、精神分裂症等等。而孩子选择“终日与电脑、手机为伴”,可能是和病痛斗争许久的一种妥协。
干预方法
动机的产生,可以是生命健康的严重威胁,也可以是生活的触底。如烟草成瘾者,若肺部发现了病变(如患肺癌等),个体可能会产生戒烟的动机;酒精成瘾者,如果肝功能出现问题,可能就会产生戒酒的动机;网络成瘾者如果认知到了生活已经一塌糊涂,自己即将一败涂地,则可能产生脱瘾的动机。
所以,对于成瘾问题的治疗,核心是动机治疗,而围绕周围应该是一个综合治疗系统,包括药物治疗、心理治疗(如认知行为治疗、家庭治疗、现实疗法、接受与承诺疗法、正念治疗、心理剧、团体治疗)、体育运动处方、戒瘾互助会等。
家长常常会问,该怎么帮助你,我的孩子?
每一个孩子都值得拥抱蓝天,细嗅花香,感受真实生活触碰指尖。暴风雨过后,生命依旧精彩,生活还可以回归原点。
参考文献
注:文中图片均来源于网络,侵删歉。
作者:邱宇甲
北京大学第六医院
编辑||何萤萤
排版||白羽
审核||马宁
各位亲们,精神卫生系列科普动画表情包正式上线啦,大家用起来哦!扫描下方二维码即可添加相应表情哦~
百态人生
心情万花筒
北京大学第六医院公事部
国家精神卫生项目办公室
关注“畅聊686”,及时获取更多科普知识和工作动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