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小课堂】家有“熊孩子”一定是多动症吗?——多动症的识别

文摘   健康   2024-11-22 17:42   北京  

【专家小课堂】

是心晴指引公众号的特色栏目。在这个栏目里,我们邀请了北大六院知名专家,解答患者常有的一些疑惑。



很多孩子在成长过程中会有调皮、爱动的阶段。然而,对于一些孩子来说,这些行为可能并不只是“顽皮”那么简单,背后可能隐藏着一种常见的神经发育障碍——注意缺陷多动障碍(ADHD),也就是我们常说的“多动症”。我们将通过一个具体的案例来帮助大家更好地理解ADHD。


案例


小李,6岁男孩,小学1年级。古灵精怪,是个小“社牛”,很聪明,喜欢的一学就会,人见人爱,但是提到学习让父母和老师烦恼。


小李在学校坐不住,上课经常走神,接话茬,时常讲悄悄话逗同学,有时还下座位乱跑,影响纪律。老师说他就像个小马达,过于活跃,课间也跟同学打闹,没有闲着的时候。


在家里父母也因为小李的学习着急,作业都得陪着写,写写玩玩,每天写到半夜,父母心力交瘁,怎么说都没用。题都会,但总是马虎粗心,经常丢分。书本也收拾不好,又脏又乱……


小李这是怎么了?他为什么不爱学习?我们应该怎么帮助他?


在接下来的文章和视频课程中,我们将一起探索ADHD的临床表现、评估诊断以及有效的治疗方式,看看如何帮助像小李这样的孩子提升他们的学习和生活质量。



注:本视频为2023年世界精神卫生日直播活动内容,现做了分段剪辑,以飨读者。




北大六院抑郁症专病团队

原创:司飞飞
配文与剪辑:侯芳萌
审核:司天梅

心晴指引
北京大学第六医院抑郁症专病门诊团队线上服务平台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