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小课堂】带您全面了解双相情感障碍(一)——认识双相障碍

文摘   健康   2024-12-24 17:30   北京  

【专家小课堂】

是心晴指引公众号的特色栏目。在这个栏目里,我们邀请了北大六院知名专家,解答患者常有的一些疑惑。


我们公众号在今年的世界精神卫生日活动调查结果提示,34%的读者朋友最想了解双相情感障碍这一疾病,由此我们邀请了北大六院陈超博士给大家介绍了双相情感障碍的定义、治疗及一些实用的情绪调节技巧。相信您听完这三节课程,一定会有很多收获。




情绪、心境及心境障碍的定义



  情绪  

情绪是人的心理状态和生理状态的一种复杂反应,通常与个体对某个事件或对象的态度和评价有关。情绪可以是积极的,如快乐、爱、兴奋;也可以是消极的,如悲伤、愤怒、恐惧。


  心境  

情绪是对特定事件的直接反应,通常是短暂和强烈的;而心境是一种更为持久的情绪状态,可能没有明确的外部刺激,更能影响个体的整体感受和行为。


  心境障碍  

日常生活中,由于压力或愉快的事件,心境的波动很常见。然而,严重且持续的心境情绪波动会导致心理困扰和行为损害,这可能是心境障碍的症状。心境障碍根据其连续谱,可分为抑郁症、双相I型和Ⅱ型障碍等。



双相情感障碍的定义


双相及相关障碍:包括躁狂发作、混合发作、轻躁狂发作或相关症状在内的一类发作性心境障碍。典型特征是在病程中,上述发作类型与抑郁发作或抑郁症状交替出现。



临床表现


抑郁

发作

情绪低沉、自责、无价值感、愉快感下降、疲乏无力、失眠、食欲下降、精神运动性迟滞、注意力记忆力下降、自杀观念。

发作

过度自信、浮夸、健谈、易怒、情绪高涨、行为鲁莽、过度消费、主动社交、性欲增强、睡眠需求减少、精力旺盛、75%出现精神病性症状。

混合

发作

存在数个躁狂和抑郁症状,这些症状同时发生,或快速转换,症状必须包括与躁狂或抑郁发作相符的情绪状态改变,持续2周以上。


图源:Malhi GS, et al. Bipolar Disord. 2020.


病因和病理机制


双相情感障碍病因和病理机制复杂,遗传和环境因素在病因学中起了重要作用,涉及疾病风险基因、肠道菌群紊乱、代谢功能障碍、童年期不良经历、负性生活事件等众多因素。



患病率


双相情感障碍的终生患病率和12个月患病率分别为2.4%和1.5%;超过1/3的患者出现症状的10年后才会被诊断为双相障碍;双相情感障碍在男性和女性中的患病率相似,而双相Ⅱ型在女性中的发生率更高。


严重性


1

个人发展受损

早期发病:通常在儿童和青少年时期首次发病。

教育和职业:影响教育完成度和职业发展。

社交关系:影响人际关系和社交能力。

2

低识别率

许多患者未被及时诊断;即使诊断后,治疗也往往不充分。

3

自杀率高

双相情感障碍自杀的比例是7%,正常人是0.3%,双相情感障碍自杀风险比正常人高出20-30倍。

4

共病率高

双相情感障碍可共病多种精神心理疾病,共病焦虑障碍的比例是71%,共病物质滥用的比例是56%,共病人格障碍的比例是36%,共病注意力缺陷多动障碍的比例是10-20%。




参考文献

Carvalho AF, Firth J, Vieta E. Bipolar Disorder. N Engl J Med. 2020;383(1):58-66.

Malhi GS, Bell E, Boyce P, et al.

The 2020 Royal Australian and New Zealand College of psychiatrists clinical practice guidelines for mood disorders: Bipolar disorder summary. Bipolar Disord. 2020;22(8):805-821.






注:本视频为2024年世界精神卫生日直播活动内容,现做了分段剪辑,以飨读者。



北大六院抑郁症专病团队

原创:陈超
配文与剪辑:侯芳萌
审核:司天梅

心晴指引
北京大学第六医院抑郁症专病门诊团队线上服务平台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