跟chatGPT聊5毛钱焦虑

文摘   2024-03-28 17:30   上海  

点击蓝字 关注我们

每逢期末临近,精神/心理科就会接诊到很多因考前焦虑就诊的学生朋友,甚至不少同学想要以缓考等方式逃避考试。现在期末(考)已经结束,你的考前焦虑好点了吗?


接下来,精神科医生跟你聊一聊焦虑,消除一下信息差。

什么是焦虑症状?


作为精神症状的焦虑,也就是病理性焦虑,主要有两个方面的表现。


主观情绪体验


一种没有现实基础或与现实威胁明显不相称的担忧。患者虽然知道并不存在真正的危险或威胁,或危险、威胁并没有那么大,却不知道为什么如此不安,总感觉要大难临头,且自己缺乏应对的能力。


客观行为表现


包含两种,一种是运动性不安,指的是肌肉的紧张,震颤、僵直或疼痛,可以观察到坐立不安,小动作增多。一种是自主神经功能紊乱,特别是交感神经的功能亢进,出现口干、出汗、心悸、呼吸急促、窒息感,胸闷、食欲不振、便秘或腹泻、腹胀、尿频尿急,感觉要昏倒等。


只有两方面都有症状,才能确定是焦虑症状,当引起强烈主观痛苦或者影响正常生活的时候,就需要去精神科就诊啦。



焦虑也分正常和不正常?


这里需要引入一个类似光谱的连续谱概念。从完全不焦虑,到极度焦虑(不与任何生活事件或处境相关)之间,有很多“中间状态”,绝大多数的人都处在这个中间状态。


如果焦虑感受跟环境相协调,各种症状表现也在能够忍受的范围,在事件过后能够缓解,那么这属于正常的焦虑。考试焦虑,多数情况下属于正常的焦虑。


病理性焦虑,特点是焦虑感受和遭遇的事件不相称。比如,家人一出门,就担心路上遭遇不测,反复打电话确认,只要有人出门,自己就六神无主,什么也做不下去。


最极端的情况是,没有任何事件,自己也知道没有任何事情,就是担心得吃不下、睡不着,寝食难安,坐卧不宁。



焦虑能被消灭吗?


我们将焦虑症状进一步划分为焦虑和恐惧两种反应,其中焦虑的反应主要受到大脑“皮质-纹状体-下丘脑-皮质”这个环路的调节,遇上事情反复琢磨,思索,权衡利弊。恐惧的反应主要是受到以“杏仁核”为中心的神经环路的调节,像是一个警报装置。一旦危险靠近,就警铃大作。身体也会开始一系列的调动帮助度过危险。


可见,焦虑的生理基础是大脑这个司令部。脑子就是这样长的,所以希望消灭焦虑,那是不可能的。



古语有云“人无远虑,必有近忧”,生存焦虑是推动物种存续的内在动力,对于人类而言,就是在不同需求层次上对“美好”的向往。因此,考试焦虑,属于一种非常正常的反应,体现了人们追求上进,追求卓越的美好期待。


此外,我们还可以看到,焦虑作为一种正常情绪,能够调动人的生理机能,肌肉更活跃,心脏搏动更有力,神经更敏锐,精力更集中,更好的激发我们的行动。有点焦虑是一种刚刚好的状态


考前焦虑如何应对?


至于怎么应对,chatGPT总结的是非常专业、到位了,在此附上。



网上也有很多博主分享自己的心得。具体做法,因人而异,可以通过复盘、记录等方式积累一套适合自己的提高复习效率和应对焦虑的小妙招。


如果你的焦虑达到了需要叫120的程度,日常维护请阅读:“焦虑到极点”怎么办?


如果你距离考试只有48小时,“临时抱佛脚”请阅读:高考倒计时:即学即用的抗焦虑处方


最后,毛主席语录送给大家:


如果这次与考前焦虑的对决,你败给了它,办个缓考是容易的。但下次,你会不会再次被它打得落荒而逃?逃避,永远不是解决问题的好方法。接纳考前焦虑,直面它,藐视它,应对它,战胜它,你会获得一次战胜困难、增强自信的宝贵经验。何去何从、如何抉择,flight还是fight?


预祝你在下一次考试里,突破自己~

参考文献

[1]许又新.精神病理学.第2版[M].北京大学医学出版社,2011.

注:文中图片均来源于网络,侵删歉。

作者:高慧敏

北京大学第六医院

编辑||何萤萤

排版||白羽

审核||马宁


各位亲们,精神卫生系列科普动画表情包正式上线啦,大家用起来哦!扫描下方二维码即可添加相应表情哦~


百态人生

心情万花筒


北京大学第六医院公事部

国家精神卫生项目办公室




关注“畅聊686”,及时获取更多科普知识和工作动态。


心晴指引
北京大学第六医院抑郁症专病门诊团队线上服务平台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