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小课堂】带您全面了解双相情感障碍(二)——双相障碍治疗原则是什么?青少年患病群体有哪些特殊性?

文摘   健康   2024-12-24 17:30   北京  

【专家小课堂】

是心晴指引公众号的特色栏目。在这个栏目里,我们邀请了北大六院知名专家,解答患者常有的一些疑惑。




双相障碍的治疗原则



  治疗选择  

考虑因素:患者偏好、共存疾病、既往治疗经验。


  治疗时期  

急性期:躁狂(轻躁狂)发作、混合发作、抑郁发作;

维持期:预防心境发作和情感症状。


  干预重点  

急性期以控制风险(自杀风险和冲动攻击),尽快缓解心境障碍发作为目标。因疾病反复发作的特点,维持期的治疗尤为重要,维持期应预防心境障碍发作,减少情感症状。


  治疗策略  

药物治疗:针对不同时期和症状的药物选择。

非药物治疗:无抽搐电休克治疗、心理治疗、生活方式调整、运动疗法。


  管理框架  

行动:生活方式改变、心理教育和心理干预。

选择:推荐的药物治疗选择,以及联合和替代治疗策略。

管理目标:重要的是要尽早实现功能恢复。



共病的干预


1

躯体疾病共病

➤需要考虑药物间的相互作用,避免使用可能加重躯体疾病症状的药物。

➤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对于控制双相情感障碍和共病躯体疾病都非常重要。

➤需要定期进行身体检查和实验室检测,以监测躯体疾病的进展和药物治疗的效果及副作用。

➤精神科医生、内分泌科医生、心血管科医生等多学科团队的合作至关重要。

➤重视患者和家属教育,有助于提高患者自我管理能力和治疗依从性。


常见的双相情感障碍共病躯体疾病见下表:

甲状腺

疾病

甲状腺功能亢进、甲状腺功能减退

代谢性

疾病

高脂血症、糖尿病

心血管

疾病

冠状动脉疾病、高血压、风湿性心脏病

免疫性疾病

系统性红斑狼疮、类风性关节炎、多发性硬化、干燥综合征



2

精神科共病

酒精依赖:酒精依赖可能加剧双相情感障碍的症状,如情绪不稳定和冲动行为。酒精依赖增加了治疗的复杂性,因为需要同时管理物质滥用和情绪症状。治疗通常需要戒断计划、认知行为治疗以及可能的药物辅助治疗。


人格障碍:共病边缘型人格障碍可能导致治疗反应不佳,需要更加细致入微的精神护理,包括联合药物治疗和高级心理治疗。拉莫三嗪可能对这类患者有特殊的好处。双相障碍与边缘型人格障碍的鉴别见下表。


注意缺陷多动障碍(ADHD):ADHD患者中双相情感障碍的发生率较高,两者之间存在症状重叠,如冲动和注意力不集中,这可能影响诊断和治疗,需要综合治疗计划,包括行为疗法、药物治疗以及教育干预。


进食障碍:双相情感障碍患者中进食障碍的发生率也较高,情绪波动可能影响食欲和身体形象,导致进食行为异常。治疗需要包括营养咨询、心理治疗以及情绪稳定药物治疗的综合治疗计划。


青少年群体的特殊性


1

诊断有争议

儿童的正常情绪变化与双相障碍的症状有时难以区分,儿童和青少年双相障碍的症状可能与成人表现不同。

2

诊断困难

特有的症状:明显的易激惹性升高及行为紊乱。病程的特殊:对于年龄较小的儿童,症状采集的周期可能需要进一步延长。考虑到患者特殊的发育阶段。

3

治疗的特殊性

很多药物没有儿童和青少年群体的适应症。需要心理教育和家庭支持,家庭在干预中能起到重要的作用。




注:本视频为2024年世界精神卫生日直播活动内容,现做了分段剪辑,以飨读者。



北大六院抑郁症专病团队

原创:陈超
配文与剪辑:侯芳萌
审核:司天梅

心晴指引
北京大学第六医院抑郁症专病门诊团队线上服务平台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