债市启明|信用扩张前提:货币宽松与财政前置

财富   财经   2024-12-30 08:23   北京  

明明  李晗  徐烨烽  俞柯帆

经济增长离不开信用的扩张,受实体经济周期的变化影响,产品库存增速同样呈现出规律性的变化:一般而言,信用扩张时期工业生产规模提高,产品库存随之增长;信用收缩时期通常也是去库存的时期。在中美贸易竞争日益激烈的背景下,我国出口增速或难以实现快速的提高,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及“加强财政与金融的配合,以政府投资有效带动社会投资”,经济基本面的修复与回暖或更需依靠投资。我们认为,2025年赤字率的提高、地方专项债的扩大、央企专项债的发行、制造业投资规模的加力,均可实现宏观杠杆率的稳步提升。


我国信用扩张来源于投资与出口。


我国已经历多轮库存周期或信用周期,历轮信用扩张的背后离不开出口的增长或是政府扩大投资规模,例如2001年与2020年的信用扩张来源于出口规模的快速增长,2009年、2014年、2017年的信用扩张则与政府增大投资规模息息相关,例如2008年11月的“四万亿”投资计划等。2000年以来的历轮信用扩张周期中,消费在促进经济增长中更多起到提高经济发展质量的作用,而扩大投资则更可立竿见影地起到促进经济基本面修复的作用。对于2025年而言,在中美贸易竞争日益激烈的背景下,出口增速或难以实现快速的提高,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及“加强财政与金融的配合,以政府投资有效带动社会投资”,因此经济基本面的修复与回暖或更需依靠投资。



现阶段我国是否具有加杠杆空间。


以各部门发行债券同比增速为衡量标准,2008年后我国债务周期经历三轮加杠杆进程,分别为2008-2009年的“四万亿”周期、2012-2014年的地方隐债周期、2015-2016年的居民加杠杆、2020年地方政府专项债与城投债加杠杆、2022年专项债与贷款加杠杆。2016年后,“去杠杆”和“稳杠杆”进程开启,宏观杠杆率与债券发行同比增速边际下行,宏观杠杆水平略有下降。经历多年降杠杆进程后,我国非金融企业部门、中央政府等部门杠杆率较2016年和2020年的高点边际下降,为2025年稳增长政策发力留下空间,下一阶段可由中央政府加杠杆推进稳增长政策落实。  



中央与地方各部门杠杆情况几何?


中央层面看,2020年至2022年中央政府赤字预算规模有所增长,2024年财政赤字预算规模为4.06万亿元,同比增长5.70%,增长部分均为中央政府赤字,中央政府扩大赤字有利于推进稳增长政策的落实和财政政策的发力。央企层面看,当前央企负债率距离2015年的高点有4pcts的空间,在稳增长压倒一切的2025年可承担加杠杆任务。2018年后央企现金流量利息保障倍数保持增长,可覆盖更多的利息费用。地方层面看,地方政府现金流较为紧张,债务负担加重,依靠滚续融资加杠杆,2023年至2024年期间,城投化债开启,融资段发审趋严,净融资规模呈下降态势,非城投地方国企杠杆率抬升,盈利水平下降,进一步加杠杆空间较为有限。



短期内各部门如何加杠杆。


我们认为,2025年,赤字率的提高、地方专项债的扩大、央企专项债的发行、制造业投资规模的加力,均可实现宏观杠杆率的稳步提升:2024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及“提高财政赤字率”,2025年我国或通过扩大财政支出的形式扩大政府投资,进而提升宏观杠杆率;近期国务院发布《关于优化完善地方政府专项债券管理机制的意见》,地方政府专项债运用资金效率与项目审核效率有望提高,支持宏观杠杆率的稳步增长;11月中国国新与中国诚通发行央企专项债用于“两重”“两新”领域的投资,提供了示范效应,未来央国企均可通过债券或多元化融资形式在全国范围内实现扩大投资和维稳经济的目标;2024年以来,固定资产投资增速呈缓慢下降态势,若2025年制造业扩大投资规模,则有望支持宏观杠杆率的抬升。



风险因素:


央行货币政策超预期;宏观经济修复进度不及预期;境内监管政策收紧;个体信用事件冲击导致融资环境恶化等。






本文节选自中信证券研究部已于当日发布的《晨会》报告,具体分析内容(包括相关风险提示等)请详见报告。若因对报告的摘编而产生歧义,应以报告发布当日的完整内容为准。


本资料所载的证券市场研究信息是由中信证券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信证券”)的研究部编写。中信证券研究部定位为面向专业机构投资者的卖方研究团队。通过微信形式制作的本资料仅面向中信证券客户中的金融机构专业投资者,请勿对本资料进行任何形式的转发行为。中信证券不因任何订阅本公众号的行为而将订阅人视为中信证券的客户。若您并非中信证券客户中的金融机构专业投资者,为保证服务质量、控制投资风险,应首先联系中信证券机构销售服务部门或经纪业务系统的客户经理,完成投资者适当性匹配,并充分了解该项服务的性质、特点、使用的注意事项以及若不当使用可能会带来的风险或损失,在此之前,请勿订阅、接收或使用本订阅号中的信息。本资料难以设置访问权限,若给您造成不便,还请见谅!感谢您给予的理解和配合。若有任何疑问,敬请发送邮件至信箱kehu@citics.com。

重要声明:


本资料定位为“投资信息参考服务”,而非具体的“投资决策服务”,并不涉及对具体证券或金融工具在具体价位、具体时点、具体市场表现的判断。需特别关注的是(1)本资料的接收者应当仔细阅读所附的各项声明、信息披露事项及风险提示,关注相关的分析、预测能够成立的关键假设条件,关注投资评级和证券目标价格的预测时间周期,并准确理解投资评级的含义。(2)本资料所载的信息来源被认为是可靠的,但是中信证券不保证其准确性或完整,同时其相关的分析意见及推测可能会根据中信证券研究部后续发布的证券研究报告在不发出通知的情形下做出更改,也可能会因为使用不同的假设和标准、采用不同观点和分析方法而与中信证券其它业务部门、单位或附属机构在制作类似的其他材料时所给出的意见不同或者相反。(3)投资者在进行具体投资决策前,还须结合自身风险偏好、资金特点等具体情况并配合包括“选股”、“择时”分析在内的各种其它辅助分析手段形成自主决策。为避免对本资料所涉及的研究方法、投资评级、目标价格等内容产生理解上的歧义,进而造成投资损失,在必要时应寻求专业投资顾问的指导。(4)上述列示的风险事项并未囊括不当使用本资料所涉及的全部风险。投资者不应单纯依靠所接收的相关信息而取代自身的独立判断,须充分了解各类投资风险,自主作出投资决策并自行承担投资风险。


本订阅号中的所有资料版权均属中信证券。不得以任何方式修改、发送或复制本订阅号中的内容。除经中信证券认可的情况外,其他一切转载行为均属违法。版权所有,违者必究。


中信证券研究
中信证券研究官方公众号,“一号在手,投资无忧!”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