系统思维在采购价格管理中的应用

文摘   职场   2024-12-26 08:00   内蒙古  
一个人的底层思维和行为习惯,之所以重要,一是因为它们决定了一个人对事物的思考方法和行为方式,进而影响结果;二是因为它们是可迁移的,一旦形成不易改变的。详见公众号供应链重构文章《我们要成为怎样的职场人》中的金字塔模型。

底层思维,包括:

(1)逻辑思维:归纳与演绎、分析与综合、具体与抽象、比较、假设、排除、因果、递推、逆向、迁移等;

(2)系统思维:结构与层次、内涵与外延、局部与整体、偶然与必然、静止与运动、相对与绝对、现象与本质等。

在采购工作中,系统思维,是一种非常重要的底层思维。或者说,系统地思考和分析,是一种非常重要的思维模式。

小到物料管理、供应商管理、价格管理、合同风控,大到采购制度优化、流程再造、人才梯队建设,想要取得良好成效,都离不开系统思维。

以价格管理为例,如果缺乏系统思维,就会陷入追着行情跑的困境。

乔治·索罗斯,被称为“走在股市曲线前面的人”。作为采购,我们也要努力“走在价格曲线前面”。


系统思维如何作用于价格管理,实现走在价格曲线前面?

一、全面分析价格的合理性

判断价格的合理性,不单是基于供应商的报价。比如,假设瓶装水供应商报价3元/瓶,谈判结果1.5元/瓶,是否有理由对50%的降幅充满成就感?觉得价格已经到位了?倘若知道完全竞争市场的瓶装水成本不到0.3元/瓶,是否会重新审视价格的合理性?

系统思维作用于价格管理,第一就是要全面分析价格的合理性,分析的维度包括历史采购价格、成本、供应商报价、同行采购价、供应商给其他客户供货价或市场价、替代品价格,详见公众号供应链重构文章《怎么证明你的采购价是合理的?》

二、综合考虑价格影响因素

影响价格走势的因素很多,包括成本、供求关系、气候、周期性因素、政策、汇率、期货市场、上游市场、替代品市场等等。我们在预测未来行情走势时,必须全盘考虑。

另外,对行情保持高度敏感,要求我们善于捕捉突发性事件对行情的影响。比如2020年初突发的新冠疫情、2021年3月份苏伊士运河货轮搁浅等,这些事件除了造成高相关行业短期的行情波动外,还可能逐级传递造成更深远的供需格局的改变。

三、建立对行业全景的认知

每一项产品或服务采购,都应该也值得从行业(全球)全景视角去了解行业供应商分布、市场份额、优劣势,广泛寻源,通过做精做专提升专业知识和技能,从企业战略目标的高度,找到最优解。详见公众号供应链重构文章《采购的高阶思维》。


四、全局分析所有关联产品

当我们深入分析所有采购物料,最终都能追踪到资源性产品。

资源性产品主要是指作为原材料、燃料、辅料、加工原料等的初级产品,包括农产品(玉米、大豆、咖啡、可可、蔗糖、天然橡胶、棕仁、棕油、香蕉、花生、剑麻、烟草、茶叶等)、矿物矿产,例如石油、天然气、煤炭等。

我们在分析行情的时候,要从纵向产业链、横向替代品两个维度考虑。一种资源性产品的价格波动,可能会影响到整个产业链和替代品的价格,我们每次都要统揽全局,而不能割裂地只关心手头要采购这一种物料。

比如玉米,
纵向产业链:玉米——淀粉——淀粉糖——醇——酸——盐
横向替代品:豆粕、小麦、高粱、DDGS等


再比如石油,
纵向产业链:原油——石油——塑料粒子——塑料包装(其中一条)
横向替代品:煤炭等其他能源
 

供应链重构
点我关注,与30万读者一起精进职场。商业新知全国十佳创作者,360图书馆职场优质作者,食品供应链协会战略合作伙伴。一个基于实践并深度思考,致力于推动中国供应链管理理论发展的平台。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