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定义中国汽车设计新范式?| 陈政带领吉利设计交出新答卷

文化   2024-10-14 19:31   北京  



设计不仅是对功能的规划,它也是一种表达和赋予物体意义的艺术。1886年,伴随着第一辆汽车的诞生,人类进入了移动时代的新局面。时间见证着汽车设计的发展,每一次汽车的产业革命都伴随着推动发展的源动力,从能源革新到科技突破,当又一次汽车产业变革的时代到来,设计已然是第一源动力。

当设计语言作为一种通用语言,成为传递价值取向的媒介,也就承载了文化表达的责任。在中国设计全球化的进程中,设计的源动力来自对本土文化的深刻认知与对全球市场的敏锐把握。这种文化与技术交汇的动力,使得中国设计师在应对全球市场需求的同时,还需要巧妙融入中国丰厚的历史和独特的文化内涵。

在汽车产业极速爆发的当下,强大技术制造的产业优点反而让汽车产业陷入同质化的困境,如何才能找到新的路径?吉利以银河E5为代表,以设计突出重围,恰时提出“中国设计·全球审美”的观点,尝试在Made in China的技术自信之后,建立Design in China的设计自信,并开创性地构建中国汽车设计话语体系。





定位“全球智享纯电SUV”车型,吉利银河首款全球车型银河E5



2024年8月,吉利银河首款全球车型银河E5上市,这款定位为“全球智享纯电SUV”的车型,在吉利全球布局的产品图谱上,扮演着极为重要的角色。其克制、简洁的设计手法,在满足全球市场审美的同时,亦将吉利对中国原创设计的考量展露无遗。全球化审美背景下,设计为满足审美的最大公约数,有着去区域化的特质。中国汽车如何形成设计上的差异化?


吉利汽车集团副总裁陈政



意大利、法国把设计作为创造美好生活的途径,诞生享乐方向的奢侈品品牌,美国以高新技术设计指引前路。而吉利全球设计的掌门人陈政将克制、简约的中式美学内核与现代实用功能,统一在智能电动时代设计语言之下。陈政曾经在一次演讲中这样说:“为共性审美去做设计,受众才如此之广,而且跨越了地域、跨越了文化。”



“润玉流光”设计理念,银河E5打造出流畅的车身线条,展现出瓷器般的温润质感。



作为中国正统审美的代表,瓷器,不仅是工艺品,更是东方审美与文化的载体,也是中国哲学的缩影。中国文化中认为美应源于自然,瓷器符合“道法自然”的哲学理念,瓷器设计兼备形与神的统一,呈现“虚实相生”的艺术效果。正如汝窑,以其温润如玉的釉色著称,这种釉色倾向包含中国文化对自然之美的深刻理解,在光与色的微妙变化中,传递的是中国传统美学中“含蓄内敛”的审美观。而瓷器作为风靡全球的艺术品,俘获了各国人民的喜爱,拥有家族专属定制的瓷器,一度成为欧洲贵族社会风尚。可以说瓷器之美统一了中西方审美。



银河E5以“瓷器”为设计灵感



瓷器兼具功能与美学价值,具有超越周期、时代、地域的普世性美感,是中国美学理论的体现,也印证西方理论中包豪斯主义所提到的用材质本身彰显自然。吉利以瓷器为灵感介质,提取瓷器温润质感的共性,借助西方设计技巧,从器型、曲率、圆润度等作为关键点,转化出银河E5润而不肥的型面。利用9个不同曲率的折面,4个高光面,5个阴影面,打造出银河E5简明、利落的车身线条感,形成润玉流光效果。



光之涟漪使得银河E5辨识度极高



而最让人印象深刻的“光之涟漪”理念的前脸设计,从中国国礼“玲珑瓷”的工艺中获得灵感,根据许之衡在《饮流斋说瓷》的记载,轻薄素瓷上,两面雕花洞透者称为玲珑瓷。烧制过后镂花处明彻透亮但不洞不透,为瓷器增添轻盈。吉利借助原创自研“微孔镭雕专利技术”,以216个发光窗口、100多个微孔、0.2毫米的微光,叠加智能算法的精密排布,再现瓷器“露而不透”的唯美光感,这也是目前市场上少有采用整体式透光格栅解决方案的量产车。



滑动查看:银河E5做以人为本的“舒适设计



如果说外饰是美学的展示平台,那么内饰则是功能性的集合地,其中,银河E5的座椅凝聚了众多的设计巧思。设计师从宋朝中国椅出发,探索“沉肩坠肘”的舒适坐姿,借助人机布置工程学重构座舱,让驾车过程中手臂关节下坠时不被钳制,所以,肩膀下放的同时肌肉能够处在一个放松的姿态中。在舒适坐姿的基础框架之上,座椅再添加“背软坐弹”的质感因素,背部靠垫使用航天级太空记忆棉,带来柔软坐感的同时,具有足够支撑力度。此外,银河E5在吉利擅长的舒适座椅上有下足了功夫,通过15毫米厚、5秒慢回弹的零感舒缓层,均匀分担人体压力,提升舒适度,打造一个长时间驾车环境下依旧舒适放松的车内座舱空间。



滑动查看:吉利以“很中华,不传统,更快乐”的设计理念,从中国传统智慧当中吸取灵感,传承中华的正统审美,用现代的手法传神而不拘泥于形,成就出银河E5的设计。





身为设计师的陈政认为:一个好的设计就是一种奇妙的化学反应。



宇宙的熵增定律,使得物体走向崩塌,秩序走向崩溃。但设计师们在对抗熵增,他们试图创造美,创建秩序。身为设计师的陈政坦言,“设计是解决问题,但是设计的过程是妥协的”。每个躬身入局的设计师,想法相互碰撞,相互妥协,相互修正,从混乱无序中产生和谐创造美。他在带领全球设计团队创作中体会到,一个好的设计就是一种奇妙的化学反应。天时地利人和,再赋予一点当下的灵感,才能成就出银河E5的设计。



答案在指尖,现场有神明



在专访中,陈政不只一次的说到“道、法、术、器”这个概念。在他看来,这个中国传统哲学体系,完美阐述了从理念到实践的不同层次。在汽车设计中,道代表品牌的核心哲学与愿景,是设计师对未来出行方式的宏观构想;法是道的具体体现,指设计师遵循的基本设计原则与方法论。例如在设计中如何体现功能性与美学的平衡、人体工程学等准则;术是将道和法转化为具体产品的技术手段和工艺;而器是是指具体使用的工具。


二十年前,中国汽车设计解决的是“器”与“术”的积累,到2015年,伴随着移动互联网在中国本土的蓬勃发展,资本的力量集中生效,新势力造车集中涌现。“汽车新四化”(电动化、网联化、智能化、共享化)重新定义了中国汽车产业发展的新技术标准,中国逐渐有能力、有技术、有资源来构建汽车全产业链条的发展脉络。



吉利银河E5草图



中国汽车产业在科技和智能驾驶领域迅速崛起,让“中国制造”首次走在了全球前列,但是,成为前列意味着开创而不是跟风,技术自信继而是审美自信,乃至设计自信,这种自信不仅需要体现在产品的外观与性能上,更体现在品牌对于全球市场的影响力和文化输出的能力上。中国汽车设计中的核心理念与文化哲学的“道”,以及将这一理念转化为实际设计的“法”,把设计从纯粹的技术创新转化为具有全球竞争力的文化表达,才能最终建立起独具中国特色的汽车设计话语体系。





银河星舰+银河之光、银河E8车图



吉利从品牌创立之初,就定位于中华美学的传承者。中华美学要如何在汽车设计中体现,又能否以中国设计、中国智慧在汽车设计领域解构出一套全新的话语体系?而建立中国设计话语体系,必定离不开中国本土设计师的力量。作为主流车企中首位中国籍全球汽车设计副总裁,陈政曾在被誉为汽车设计中心的意大利沉淀15年,西学东渐,寻找属于中国汽车设计自己的“道”。但当20多年之后,当吉利再次来到意大利,是以一种包容的姿态与世界对话,中国已然具备了设计创新的人才条件。



在吉利,设计处于顶层战略的位置。



在陈政领导下的吉利全球设计团队,不放松设计研发的每一环,从前期的用户调研、中华文化溯源开始,到设计灵感具象化为二维平面以及三维数字模型,再到反复摩挲雕琢将“神”与“韵”注入油泥塑形中,最后实体落地,海内外团队齐头并行。吉利不仅积极培养本土设计师,也吸纳全球的设计人才,试图创作出一种由全球设计师共创形成的新普适性设计。目前,吉利汽车的设计团队遍布中国上海、中国宁波、意大利米兰、意大利都灵、瑞典哥德堡、英国考文垂等全球多地,汇聚了来自超过20个国家和地区的1000多位顶尖设计人才。曾经陈政从东方远赴意大利,如今上海吸引来自各国的设计人才。



吉利银河E5设计团队



2023年被誉为中国汽车设计元年,这一年标志着中国汽车行业从“中国制造"向"中国设计"的转型取得突破性进展。当年2月23日,吉利银河之光的发布不仅揭开了吉利汽车设计新篇章,更首度提出了“中国设计新范式”。这一范式融合了全球视野与中国智慧,成为中国汽车设计崛起的重要里程碑,打响了设计驱动的发令枪。同年12月6日,吉利设计联合中国美院发布了首份《中国汽车设计话语体系白皮书(第一版)》,标志着中国汽车产业开始正式构建属于自己的设计话语体系,将“Made in China”升级为“Designed in China”。设计从此不再只是工业流程中的一环,而是成为驱动中国汽车产业持续进化的核心力量。



陈政与他带领的吉利设计团队



在数十年的中国汽车高速发展进程中,吉利汽车始终保有对中国设计话语体系建立的长期主义。根植于本土文化内核,传递品牌认同的文化审美。根植于品牌自信本我的内核精神,从设计到制作,将技术特质以有形的设计和落地的产品表现出来。也根植于用户,用克制的“减法”设计,做出普适性的新时代设计。“三个根植”理念不仅为汽车设计带来了深刻的思考,也为更广泛的设计领域提供了借鉴。


全球化时代下,设计师们面临着跨文化的挑战,如何在国际化的设计框架中保持独特性,如何在技术和功能要求的限制下实现美学的突破,这些都是值得深入探讨的命题。中国设计师们不仅仅是在为本土市场设计,他们更是在为全球的用户创造一种跨越文化和时代的高级审美。这种设计哲学,能够在全球设计语境中实现一种文化与功能的高度融合,也为未来设计的发展提供全新的思路,现在,是时候让中国设计引领全球审美了。



撰文:QiQi、YaQing

编辑:倪亚

编排:穆越彪

图片承蒙吉利提供



卷宗Wallpaper
推进中国设计进程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