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eface
时至今日,“跨界”(或代之以“跨学科”、“多学科”)一词早已成为包含各种复杂内容与情绪的词汇。始终恪守行业内部准则的跨界实践与有名无实(有时甚至沦为某种口号)的跨界行为同时存在于设计、建筑、艺术与时尚等各种创造领域。跨界的实质是什么?是“跨”的意愿,“跨”的动作,还是“跨”的结果?就像法国哲学家Auguste Comte将科学定义为“分科之学”、2024年的诺贝尔物理奖却“意外地”颁给了人工智能科学家所提示的那样,“跨界”问题中所涉及的重要一点,便是不同学科、行业、领域如何既相互协作的同时,又在此过程中保持独立性。
作为一家落地于上海的新型综合艺术机构,“匚Fāng”以“功能性艺术”和当代艺术项目作为“跨”的落脚点,亦再次发起了对“跨”的追问与挑战。继开幕首展“闪烁的_”之后,由策展人陈立策划的展览“示与序”,探讨了在当代语境下艺术家如何转换传统图像和形式。同时,“示与序”亦尝试了在非常规的展示空间中与过往被认为是“非艺术”之物平行展开的可能。由此出发,我们邀请“匚fāng”发起人、家天地创始人任小勇与大凨,与之深度合作的比利时建筑师、MOLTENI&C创意总监Vincent Van Duysen,策展人陈立,以及“匚Fāng”两次展览的参展艺术家王光乐与陈维,与我们共同探讨他们在各自领域的长期实践以及在与不同行业进行跨界合作中的切身感受。
*
上:“匚Fāng”VIP室内的功能性艺术作品与收藏级设计作品。
中:Fāng Studio“功能性艺术”作品与Fāng Gallery“闪烁的_”展览现场。图中功能性艺术作品分别为“SŌNG”系列作品、“MIRROR”、“LĺN”以及“ISLAND”。摄影:林半野
下:Fāng Gallery“示与序”展览现场。
“跨界”一词隐晦地提出了一种假设:边界始终存在。但我们只要稍微回溯建筑、艺术与设计领域的历史,就会发现,跨界其实是一种传统。跨界实践不断地将边界以不同方式缝合,并留有空隙,形成活性的,同时在竞争中共生的关系。对于一个将自己视为某种有机体的、被寄望永续发展愿景的行业来说,它需要像生物学家Lynn Margulis在“内共生”理论(Endosymbiosis)中描述的那样:共生导致了新的进化与新的物种。
任小勇的实践跨越建筑、艺术、设计等领域,更像是一个黏合建筑师、设计师、艺术家、收藏级家具以及相关资源的组织者、串联者,并且在这一过程中参与创造;直到“匚Fāng”的成立,他与大凨提出“功能性艺术”的基本设想,以及专注于当代艺术与设计之间转换关系的实践。而作为MOLTENI&C的创意总监,在Vincent Van Duysen的作品中,室内设计与建筑设计之间的关系是深刻的,家具和物件均以建筑设计的角度进行考虑,Vincent Van Duysen将设计当作一件艺术作品在创作。
任小勇
“匚fāng”发起人,家天地创始人
“跨界”实际上是一个很难回答的问题。我从事过不同的行业,大家就会误以为我一直是在“跨界”。但实际上我追求的不是在所谓的跨界行动后寻求某种趋同性的结论,而是希望尽量不站在对方行业的立场上去看问题。无论我进入哪一个行业,家居、设计,或是餐饮,都是如此。比如说家具行业,意大利品牌看中的实际上不是我们在家具的行业经验,因为我们根本就没有行业经验。
对我来说,跨界是一个打破经验与固有界限的手段,以及思考方式。首先需要打破,然后才能形成跨界与结合。我们现在整个时代正在经历极速的变化,如果我还是使用我们现有的从业经验,是走不通的。过往的经验就是我们未来的包袱,我们需要从不同角度切入,突破和解决现在的问题。这也是我们逐渐演变为现在这种状态的原因,而不是为了跨界而跨界。
*
功能性艺术系列“SŌNG”中分别运用了黄铜与冷着色,以及铁脱色做锈处理与洒金工艺。摄影:林半野
大凨
“匚Fāng”联合发起人,装置艺术家
我同意“打破”这个概念。相比跨界,“ 匚Fāng”的尝试应该是一种破界,即破坏某种边界。从字面上看,跨界就是你跨到另外一个领域,用另外一个领域的工作方法去创作,比如说建筑师跨界创作一双鞋子,最终这双鞋子的好与坏实际上是以时尚行业的标准来衡量的。破界就不一样,例如在“匚Fāng”的实践中,我们试图在自身工作能够自主决策的范围内破坏雕塑、装置、建筑、室内设计的边界,包括传统和现当代的工艺,甚至是这些工艺背后的工作方式。比如近期我们在大漆的尝试上,传统的大漆工作者实际上颠覆了自己原有的工作方式,然后在此基础上共同创作了新的工作方式。
*
VIP室中的吧台与展厅空间中的长台均运用了铁及大漆工艺。
Vincent Van Duysen
建筑师,MOLTENI&C 创意总监
我以更广泛的方式来理解建筑、室内设计和产品设计这三门学科之间的联系。作为一名建筑师,我的工作不仅关注空间结构的建造,更致力于创造人们生活的空间,其中包括艺术、家具和物品的协调与融合。这就是我所称之为的“生活的艺术”(the art of living),同时也是一种融合多学科的“整体艺术”(Gesamtkunstwerk)。
*
Vincent Van Duysen于法国巴黎操刀设计的住宅项目RE Residence,2020—2022年。
©Vincent Van Duysen
不同行业有各自面对的对象/受众。对于任小勇来说,对象/受众概括说来就是客户/收藏家,他需要考虑特定使用人群以及这些人群对于文化产品(或文化物)的具体需求,以此搭建有针对性的美学框架和艺术与之形成匹配。“匚Fāng”的建立,让他在考虑常规的对象/受众之外,还需要考虑“作为观众的客户”,以及“作为客户的观众”,这种新的关系会激发出何种新的意义?“为人的幸福而诞生”,这是Vincent Van Duysen对自己建筑生涯的一个总结。在他看来,建筑是给人住的,在城市和生活中的建筑则与艺术共同承担构建公共性的义务,以及焕发人的精神共鸣。
而在当代语境中,空间与人、建筑与城市之间的关系应该是什么样的?当代艺术面对的受众是“观众”——虽然几乎不可能勾勒出作为一个整体的观众的形象——但是艺术家必须面对观众与作品之间的观看、理解与对话的问题。在艺术家陈维的作品中,他时常调动着与观众之间多维度的关系,比如演出中被拍摄的观众、激发观众的城市社会经验、调动展厅中观众的情景感知等。陈维的艺术实践并不局限于传统的工作室内的某种具体媒材,而是时常在城市的空间、图像、事物中“漂流”。
任小勇
“匚fāng”发起人,家天地创始人
我们所做的工作是帮助客户/用户打造一个美好的家。它不止于设计家居本身,而是指向一个有品味的家,有涵养的家。这就需要我们与不同的专业机构,比如说设计师事务所、家具品牌、艺术家、研究机构联手去达成。这就是我们过往工作的主要目标。回到“匚Fāng”,我们会强调设计是一种手段,而不是目的,我们从来不会给客户具体的建议,比如说为后者设计一个某种特定类型和风格的家,我认为每个人的家应该就是那个人自己。
*
Molteni集团与家天地共同呈现的Molteni&C全球最大旗舰店和Unifor展厅,位于上海世博园。
©Molteni&C
Vincent Van Duysen
建筑师,MOLTENI&C 创意总监
我对人有着良好的洞察力和了解,这是我作为建筑师的优势。大多数建筑师更加注重数学和理性,而我遵循内心和直觉。我喜欢成为一个“讲故事的人”,试图实现一种与居住者及其在空间内的体验直接相关的幸福感。
任小勇
“匚fāng”发起人,家天地创始人
“匚Fāng”将要解决什么问题?在眼下这个市场里,我们的客户拥有高水平的综合素养,无论是对建筑、对设计,还是对艺术,都是如此。关于艺术,他们的审美经验也不局限于传统艺术,而对当代艺术也拥有非常高的接受度。所以我希望“匚Fāng”可以成为一个突破过往经验的体验地。我相信好的东西自己会说话。我希望“匚Fāng”有普世价值,同时也是富有流动性的,而不是局限在某个特定的行业里。
*
“匚Fāng”VIP室内的功能性艺术作品与收藏级设计作品。
陈维
艺术家
流动性的关键在于获取当下交流的可能性,我们面临的当下也不断地在物理的和数字的空间更迭、流转,所以我们的工作也变得更像是一个复合型的编辑整理过程,从某个个人化的视角切入,再回到展厅和不期而遇的观众那儿,当然在这个触及世界的过程中,同时也是试图解决自我的问题,但往往徒劳也总是相随而至。
*
陈维,《新窗》,2021年,收藏级喷墨打印
©陈维
*
Fāng Gallery“示与序”展览现场。上图为陈维作品《新窗》(2021),下图为陈维作品《透明体#4》(2020,收藏级喷墨打印)。
我们今天的生活艺术是由传统、现代以及当代的文化经验不断叠加形成的结果,同时,也是不同实践领域互相作用、共同推进的结果。就当代艺术而言,它无法脱离更为宏观的文化与社会背景而被孤立地看待。艺术家需要思考当代艺术与文化、社会背景之间的关系,以及作品与传统、现代以及当代之间的叠加和流动关系。在展览“示与序”中,策展人陈立通过策展理念与对作品的组织处理来自不同文化语境中的作品,并最终以自己的方式将其带入深度的关联之中;而在Vincent Van Duysen的创作中,这位建筑师与设计师在不同领域的横向与不同时代的纵轴上博采众长,并将其转化为具有自身风格的语言。从个体实践来看,我们无时无刻不是处在时间与空间两种维度的跨界状态中的。
王光乐
艺术家
大的文化和社会背景正是我们当下的生存场也即现实也即世界,我们正是在这个世界中获取了感受而要做出表达,如果能寄情于既有形式,那么这份表达就会获得归宿,会有安全的感觉,这个就是“有传统”;如果这份生存感受无以寄托,就会超越传统形式,产生新的形式,这个便是“现代”。现代总是关于传统的现代化。这是在一个相对独立的文化与社会体内的新旧传承模式。而“当代”则是,不同文化与社会并置而成为它们生存主体的背景与场域,主体文化与异质文化的传统与现代在时空象限上交叠而成为全新的生存现实的场景。
*
上:Fāng Gallery“闪烁的_”展览现场。图中央作品为王光乐《红磷》。
下:王光乐,《红磷》,2024年,红磷涂于墙面 ©王光乐
陈立
策展人
我比较关注“序”(oder)所传达出的动态性秩序。在历史与当代、前现代与现代之间有没有一种临时的、悬置的,同时也呈现出动态的秩序?就例如陈维的作品《新窗》来说,这件作品实际上是他的长期项目“新城”系列中的一件。如果按照现代主义的逻辑来看,我们处在一个加速主义为导向的发展状态中,但实际上旧的建筑范式与新的建筑形式,以及对过去的回望与对新的向往,这些状态是同时发生的。在特定的时段,某些东西是临时、暂存的,是被悬置起来的。它处在倒退与前进主义之间的。
对我来说,选择艺术作品的标准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它是否能够以感知出发最终得到转化,而不是依赖文本,或者借助阐释。比如在这个展览中所侧重的视觉语言的图示或范式(即“示”,pattern)。另外,我希望通过这个展览去向观众展示艺术家进行视觉转化的具体过程和状态。所以,虽然展览中有我自身长期关注的关于(离散)身份、地缘政治、数字技术、消费主义等文化主题,但是无论是在艺术家自身的创作中,还是策展层面的处理,都没有被置于比艺术作品最终视觉形态更高的位置上。
*
Fāng Gallery“示与序”展览现场。
Vincent Van Duysen
建筑师,MOLTENI&C 创意总监
开始创作新的作品系列时,我们有时会对MOLTENI的典藏作品进行研究,以便深入了解MOLTENI品牌的核心理念。通过典藏作品,我们可以详细了解公司的设计传统,包括Gio Ponti、Tobia Scarpa、Aldo Rossi以及Luca Meda等人的作品或设计原型。我对MOLTENI未来蓝图的构想,是忠实于这个品牌过去九十年缔造的丰富传统,并使之进一步的获得发展,不断地改进和完善品牌及作品系列的形象。
在2024年的系列新作中,我们决定提升生活艺术,同时致敬来自米兰的建筑巨匠与室内设计大师Piero Portaluppi,我由衷欣赏他创作时的开拓精神与作品中所用的图形表达,卓然典雅且丰富多样的石材、托板与木材以独特而质朴的方式协调搭配,呈现满蕴戏剧风格的宏伟线条,将深远娓娓道来。这个系列的焕新演绎承载着特殊的意义,今年正值品牌创立90周年纪念:意蕴深厚、风格考究、层次分明,以及纹理搭配别出心裁——总而言之,即“开拓精神”。
*
Molteni&C 2024系列作品,Molteni&C的艺术总监Vincent Van Duysen从米兰建筑师Piero Portaluppi的作品内基·坎皮里奥别墅(Villa Necchi Campiglio)中汲取灵感,将Portaluppi的建筑传承转化为简洁流畅的线条,力求展现平衡与对称美感。
©Molteni&C
如果说“跨界”是必要的,那么问题便是,不同领域在交叉中共生的同时,又如何以此重新激活各自的创造力?行业内部的问题还需要专业的人来应对,策展人、建筑师、艺术家如何看待这些跨界对于自身领域的意义?对当代艺术而言,“匚Fāng”在常规的当代艺术受众基础上又拓展了很多其他领域的观众,这种现状实际上已经在提醒我们,当代艺术的观看、评价的语境已经较之过去发生了变化。跨界带来的流动性或许正在促成新的公共性联结?生活美学、生活的艺术、功能性艺术是那些更为激进的、更具观念性的当代艺术的对立面吗?在今天的这个时代,生活的艺术如何回应和打开我们所处的社会现实?
陈立依托“示与序”的概念串联起不同文化背景、语境中的艺术家,特别是在今天的逆全球化现实中的“离散”个体;而陈维的创作在调动着当下时代城市社会中的不同对象、图像、情景、材料等,并重新编排和搭建着我们所要面临的时代和城市思考,其视觉表达是带有隐喻性的、脆弱而矛盾的、既显现又遮蔽的——艺术家如何反思当下的城市文化,以及艺术创造的这种转换关系?Vincent Van Duysen曾经在采访中提到过“恐惧与爱的相合相生”,而在今天,建筑师以创造力去激励世界、通过设计尽可能地减少“恐惧”依旧是可行的么?
陈立
策展人
在策划这个展览前,我必须思考的一个问题是:在一个难以被定义的“新”的空间中,面对与过去我接触过所截然不同的观看对象——他们既不是美术馆所面对的更广义的大众群体,也不是所谓的“艺术专业人士”,而是混合着对文化与日常用具有着自身需求的人群。在这种情形下策划一场展览的必要性体现在什么地方?非常幸运的是,匚Fāng没有给我任何限制,这种自由度让我也不会把它当作一个纯商业性的项目来对待。
同时,在这种特殊的空间与语境中策划项目,也让我对前面提到的“视觉语言”的要求在逻辑上更加成立。我需要让作品与空间的“功能性艺术”属性作出最直接的对话关系,而这种对话建立在视觉语言的本质性同构上(一种普世的价值或情感),但由此激活的却是不同认知系统/观看方式的差异性所催生出的新的关系。
*
Fāng Gallery“示与序”展览现场。下图为谭婧作品《纪念品》(2024,热转印花布料软雕塑,爽身粉香精)。
大凨
“匚Fāng”联合发起人,艺术家
设计的具体工作和设计思维是两个层面的事。我们说要破坏掉某个“界”,并不是指要去破坏设计思维固有的方面,而是说要去挑战每个行业里一些所谓“功成名就”的、死气沉沉的规则与规律,并非破坏具体创作手法背后的初衷。设计、艺术以及城市生活原本就是一个整体的融合,在时间线上,现代、后现代、当代之间也不能以一个特定的边界去切分。传统、现代和未来之间的作用力是潜移默化的,其中的交融过程是非常模糊的、逐渐过渡的。
实际上,设计思维汇集了日常生活中的无数灵感。有时候我们说一个人并没学过艺术,但是ta的感觉,比如衣品、对形式的要求,都达到了一个很高的水准。ta只是没学过那个“术”,也就是具体的学科化的方法。但是并不代表着这个人从小到大没有在一个设计思维或者美学思维中成长。对于“匚Fāng”来说,除了破坏,我们也试图去保留这种基于日常生活的珍贵经验。
*
Fāng Gallery“闪烁的_”展览现场。图中作品为大凨的《许愿塔》(2024,黄铜)。
王光乐
艺术家
艺术的创新中自带一种“反形式”的形式基因,所以它天然地有越界的行为。一个综合的跨界机构是这种基因在现实层面的外化实践。它说明单质机构已经不能完全满足公众的体验需求。跨界在我看来主要是跨越媒介,在不同媒介之后躲藏的是一样的人性,正是对人性的压抑的挣扎表现出来了无穷的创造性。我特别同意对当代艺术的观看与评价的语境带来了极大改变的判断。这也是艺术话语权力的巨大转移,从艺术家、评论家让渡出来给观众和艺术爱好者。
任小勇
“匚fāng”发起人,家天地创始人
每个人对艺术的理解是不一样的,有一些思考也会出现滞后的情况。艺术家使用凝练的语言和表现手法对社会现实给出回应,随后再由策展人提炼为一个主题,以深刻的观察与反思给予观众冲击,我认为这就是艺术在精神层面的重要作用。同时,当代艺术作品与项目也提出了一些新的解决问题的途径与方式,这都是可以互相激活的部分。
陈维
艺术家
就我们的区域性生活而言,我们的当下是一个特殊化的当下,不论是隐喻还是明示,我们必须要面对这种特殊性和局域网式的困境,同时我们还要面对一个更加整全的“世界”带来的问题,在一种前所未有的话语的一致性下,或者在不断的分裂中辗转。这些都必然影响着我们的生活和工作,包括创作中的语言方式。
撰文:幾松
编辑:han
编排:王伟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