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宗独家|属于21世纪的“中国新建筑”出现了吗?

文化   2024-11-19 22:48   上海  



Preface




卷宗Wallpaper*七周年刊,邀请中国建筑师讲述他们与现代主义建筑相遇的时刻;我们力邀陈坤为中国建筑事务所的代表作庆祝——让当代中国的此刻,与一个世纪前法国的彼时,形成一次跨越时空的相互映照,感受建造与共振。在萨伏伊别墅和《走向新建筑》之后,时隔一个世纪,新一轮变革正在酝酿当中。中国与世界同步再次进入由技术、战争、政治、气候等因素所造就的时代。


胡倩、张轲、华黎、董功,李虎与黄文菁,六位建筑师,五家事务所,五项建筑作品,面对卷宗Wallpaper*提出的“新建筑”议题,通过自己的实践予以回应,以各自的新建作品及未建成作品为线索,畅谈他们对中国 “新建筑”的当下理解。







“我们这个时代真正伟大的建筑还没有出现呢,这么一想我就觉得很兴奋。”张轲说。


作为出生于1970年前后的中国建筑师,他们是当时在高考选拔机制下全国最优秀的年轻人,求学经历和职业生涯跨过世纪之交,完整经历中国改革开放以来的快速城市化建设,留下一条堪称标准的成长模版。清华大学是他们共同的起点,赴美深造是一致的选择,张轲在1996年去了哈佛大学,华黎进入耶鲁大学,李虎选择了莱斯大学,黄文菁远赴普林斯顿大学,董功从伊利诺大学毕业的那一年,张轲赢得东便门明城墙遗址公园竞赛,回到北京。此后十年,他们先后独立执业。


只有胡倩例外,她本科和硕士就读于日本的早稻田大学,毕业后进入矶崎新工作室(东京),再没离开,2004年矶崎新上海工作室成立,后更名胡倩+矶崎新工作室,矶崎新,即胡倩口中的“老先生”,于2022年末离世,故从明年起,工作室会再次更名为胡倩工作室继续前行。在此之前,她早已单枪匹马在上海独自主持工作室多年。


六位建筑师在接受高度职业化和学术性的训练之后回到中国,在中国实践。他们的本土市场中推进行业的建筑师独立制度和职业化进程,在妥协与坚持之间,他们与众多同行一起,树立中国行业标准,坚守职业尊严,关注学科发展,完善自身成长,至今依然如此。






*

画家肖峰美术馆坐落在杭州大慈山脚下,在闻名遐迩的西湖的南面几公里处



明年,标准营造将有五个项目陆续竣工,杭州肖峰美术馆是其中之一。


“这个项目可能意味着着标准营造混凝土时期的结束。”张轲说。


时针拨回2012年初,农历大年初三,张轲完成首次方案汇报。此后,项目经历业主、出资方、使用方的变更等一系列调整,标准营造的方案甚至一度被弃用。张轲说这是他经历过的最波折的项目,如今能完成,像一个不靠谱的奇迹。


a.



c.


b.


d.

a.

张轲的手稿展示出这个内向式建筑的聚集性

b.

美术馆两层的平面图

c.

美术馆的立面及剖面图

d.

美术馆与山体等高线的关系


*

美术馆以一个符合山地的形态镶嵌在山脚下



肖峰美术馆距离杭州西湖南岸仅数公里。在自然景观中,混凝土浇筑出起伏内向的环状体量,不同房间作为若干个盒子插入其中,面向室内庭院的矩形窗安装一块完整的玻璃。建筑局部比旁边的树高,在室内的某些角度能看到远处的山谷。美术馆以内向的姿态与远处的自然景观产生对话。从外观上看,建筑是一个密不透风的实体,仅有一段体量从地面抬起,像一座混凝土桥。想要进入美术馆,需要先从“桥下”穿过,进入室内庭院,才能到达主入口。环状的展览空间自然形成一条完整流线,行进过程中,视野有时窄,有时宽,空间形态,明暗关系无时无刻不在变化。在张轲看来,这种内向的无尽空间及其带来的想象空间体现了中国传统园林的精神。


在2023年第18届威尼斯建筑双年展上,张轲以肖峰美术馆为原型,制作了长15m的装置悬吊展区上空,模型采用木结构和金属节点组作为框架,表面用北京街头收集的纸箱包裹。张轲说如果现在实施这个方案,他或许不会使用混凝土。“可能柯布说的是真的,当建筑过了十几年终于建成的时候,连自己都觉得这个想法有点过时了。”



*

在建筑内,参观者可以沿着建筑的环形结构参观展览。建筑的环形结构在某些地方变得非常狭窄,而在一些地方则扩大至宽阔甚至和外部空间连接。



随着可持续发展成为行业的重要议题,标准营造探索的材料也随之发生转变。以事务所在云南元阳正在施工的先锋书店为契机,张轲带领哈佛大学的学生来到现场研究夯土建筑。今年四月,标准营造作为唯一一家亚洲建筑事务所参加了柏林 Aedes Architekturforum的创新木构展览“WOOD'S UP”,而张轲近期设计的家具也以实木和竹钢作为材料。不过他话锋一转,又说道:“目前中国的建筑木材都从国外进口,运输的碳排放没有计算在内,在中国大规模用木构是否真的可持续值得怀疑。”



*

上图:内敛的文人园林自由演绎,形成了一个中心,线性建筑结构围绕中心有机蜿蜒。

下图:多角形的外形在内部庭院处被突出的盒子打破,这些盒子通过全景窗通向庭院,甚至可以从内部庭院透过建筑看到博物馆外的丘陵景观。



除了新建筑,标准营造贡献的另一个重要价值是培养新的建筑师。


长久以来,标准营造都像一所大学。虽然国内不少事务所都走出了独立执业的年轻人,但是只有标准营造将其作为一项制度,优秀的建筑师可以在事务所内部成立自己的工作室,独立完成标准营造的项目。


张轲说:“当年的明城墙遗址公园竞赛,我的方案全票赢了,就义无反顾地从纽约回到北京。其实前四五年,我们没有项目,生存得很困难。所以我想让年轻事务所至少在前三到五年里有项目,能生存,完成两三个还不错的作品之后,他们就能立得住了。”






*

雾灵山眼石汤泉位于北京北部燕山支脉雾灵山的一处河谷之中,远处是延绵不断的山脉



直向建筑目前有四十多位成员,最资深的已经在事务所工作十二年。2024年有11位新人入职,在行业下行的阶段,直向似乎并未受到过多干扰,反而以稳扎稳打的姿态隐隐有了加速之势。


提到直向,脑海里首先浮现的就是高品质建造。不过在早年间接受采访的时候,董功说这是一种误读。在他看来,国内真正难得的高品质建造是像杭州天目里这样的建筑,项目的工业化构造精度之高,一定依托着背后最高水平的生产线,这种顶级条件可遇不可求。董功说直向只是做事认真,“我们的图这么画了,就这么做。如果不这么做,我们就较真。”



*

在直向建筑的预想里,这个建筑是一个温泉的机器,被轻轻地放在场地的斜坡上。建筑整体架起,通过立柱将主要体量与土地相连。这种空间形态特征也会让人联想起在该地区存在着的几处工业遗址的废墟意向。



在中国,建筑师需要为“按图施工”付出极大的心力。直向在项目施工过程中,会派驻场建筑师长期在现场,采取伴随式的工作方法。每个项目均是如此。



a.


b.


c.

a.

场地关系与建筑剖面的构思手稿

b.

建筑师对于建筑体块形式的推演

c.

汤泉天花设有8个混凝土浇筑的圆盘吊灯,暗示着上方的8个汤泉泡池,夜晚光线通过漫反射由天花洒下



“施工现场很难避免各种各样的小问题,大家最终讨论的建造品质与这些小问题都有关系。材料之间怎么交接,管线组织得如何,梁头是不是露出来了,喷淋、雨水管是否被合理布置……好多时候,设计图纸上貌似解决了,施工现场还是会临时出现很多问题。在我们看来,面对今天的行业条件,很多问题只有建筑师在现场才能解决。这些都不难,其实我们只是更认真,花了更多的时间而已。”



*

三层汤泉空间分布于8个光筒之下,天光穿过8米高的光筒投下,变得柔和而安静,光筒之下对应着不同温度的泡池和功能。



雾灵山眼石汤泉一如既往地延续了直向对于施工现场得严格控制,混凝土墙壁的室内表面被砂轮打磨的光滑细腻,既营造出颇具原始感的空间氛围,又兼顾使用的舒适度。作为在北方深山当中的汤泉,处理好混凝土与钢窗交接处的防水和气密性是建筑安全性和维持室内温湿度的重要保障。




场地西侧地势较高,紧邻陡峭的岩壁和山谷,东侧地势较低,相对开阔,接壤河谷冲击平原。场地内部杨树密布,地表被野生的芦苇、杂草覆盖,一条蜿蜒的水溪有北向南流过场地。



项目已于今年七月投入使用,社区内有一条桥也是直向建筑的作品。董功本人很喜欢这个项目,一方面项目在建筑如何介入自然环境这一问题上能够表达事务所的价值观,眼石汤泉的更衣室、泡池和休息室的三个核心功能区垂直发展而不是水平展开,尽量缩小建筑占地面积,减少对地貌影响,保留场地内已有的杨树。外表面被凿毛的混凝土墙具有某种岩石般的意象,回应一侧的崖壁。建筑后方就是阿那亚二期的住宅楼,这座建筑成为联系社区与自然环境的媒介。



*

汤泉主要功能分三层设置,首层空间为接待和更衣室,二层为休憩空间,三层为泡池空间。天气适宜时,顶部窗户可打开,光与风在这里穿透,四季更迭,一年之中景而不同。



另一方面,作为中国知名度最高的度假地产——阿那亚的社区配套装置,雾灵山眼石汤泉也是激发社区和社会之间互动的催化剂。如同直向与阿那亚合作完成的海边图书馆、海边小教堂、北岸礼堂等一系列项目。社会各界对于阿那亚的争议从2015年开始就从未停歇,但是不可否认的是阿那亚是一个看中建造品质的甲方,而甲方的支持是董功认为直向保证建造品质的另一个原因。






*

达美拥酒庄坐落于西藏昌都市芒康县,地处青藏高原东南部,因其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和风土特色,成为国内酿造葡萄酒的最佳产区之一。



2013年六月,华黎曾发表过一篇文章,题目是《起点与重力——在地建筑》,“在地建筑在我的实践中体现为形式和建造两个层面的策略:建筑融入场地的自然和文化景观与根植于地域土壤的建造。”十余年过去了,事务所的项目随着华黎的足迹深入山川大河,福建武夷山、云南怒江、新疆伊犁、甘肃武威、宁夏银川……这次他选择位于西藏芒康的达美拥酒庄来回应“新建筑”这一议题,展现TAO一以贯之的设计原则和价值观。



a.

c.

e.


b.

d.

a.

由华黎手绘的场地分析草图

b.c.d.e.

结合地形的建筑概念草图



“建筑与地方的关系是我们持续思考的命题,设计需要挖掘回应与地形、气候、风土、景观、文化的千丝万缕的关系,并且塑造场所精神。”



*

穿过低矮的出挑空间,进入建筑内部,仿佛穿越了一道边界。墙体的穿插关系在这片宁静中打破了碗形的完整性,在内部创造出迷宫式的体验,图为建筑入口处效果图



达美拥酒庄位于西藏盐井澜沧江河谷的山坡上,高原辽阔,群山如皱,场地处于高台与峡谷的边界,也是村镇与自然环境的边界,北侧是葡萄园,南侧俯瞰澜沧江,山体赭红,江水绛红。建筑在平面上和剖面上分别回应大地形中河流的转弯以及远处山谷景观的地平线,色彩则呼应了自然山水。从人文角度来说,建筑嵌固于山坡又悬挑飞升的姿态,这是华黎对西藏文化的理解——身体根植于土地,精神世界轻盈上升。


“当地海拔2600米,并不算高,项目没有采用传统的建造方式,施工主要的挑战还是来自于技术和专业人员等资源的匮乏,需要从附近的香格里拉地区输入,混凝土因为运输条件的限制也只能采用现场搅拌混凝土。此外弧墙墙体模板的制作,没有数控机床加工定型模板,就利用钢管的韧性,弯曲后固定再来定型木模板,可谓用一种相对原始的方法来实现项目的诉求。”



*

墙体与碗形地面形成幽暗、神秘、具有包裹感的展陈空间,有意控制着进光量的天光加强了这种神秘的氛围,光线经由厚重的混凝土上方的开口引入内部,随着太阳照射角度的不同而变幻,给空间带来不同的情绪,图为一号展厅和多媒体展厅效果图



在酒庄当中,空间的丰富性来自基本几何形态之间的组合。场地原有一座方形酒窖,圆形在内部塑造了一个闭合的动线和完整的观览路径,将展陈、接待、品酒、售卖等功能串联在一起,尖锐的三角体块插入圆内,成为路径上的开口,分别指向场地周边重要的自然景观。



*

碗形下方的橡木桶酒窖空间,成为建筑内部唯一可以感受碗形体量外部的空间张力的地方,经严格控制的北侧漫射光与埋于地下的剖面关系保证了酒窖对恒温恒湿的功能需求,同时创造出藏身于大地内部的神秘空间感受。



在此之前,华黎曾经设计过两个酒庄,分别是宁夏银川嘉地酒庄(2016年)和甘肃依诺酒庄(2017年),他对于这一建筑类型并不陌生。“法国香槟地区,一些古老的酒庄利用中世纪挖白垩土留下的地下几十米深的矿洞来做酒窖,那种自然形成的空间氛围给我留下了深刻印象,而香槟酒风味的复杂度与丰富度又与这种特殊的环境条件以及工艺密不可分。还有勃艮第起源于中世纪的武若庄园,最初由西多会教士在此酿酒,传递出葡萄酒作为上帝之血与宗教文化的深厚关系,古老的建筑透出一种洗尽繁华的从容和淡定,而又令人无限回味。这些经验让我深切感受到酒庄建筑与酒、与地方自然及历史之间存在精神层面的重要联系。”






*

时光塔北侧外观,位于山东烟台开发区金沙滩海边



每次见到李虎与黄文菁,都觉得回到了十年前,那个建筑行业最能带给人希望的时候。李虎充满激情,黄文菁积极乐观。


在OPEN的官网上,作品一栏有两个子菜单,分别是项目和构想,二者的数量相差并不大。OPEN 像20世纪对于世界有抱负的建筑团体一样,为城市的发展献计献策,并以建筑作为方法,探讨社会议题。



a.


b.


c.

a.

时光塔的几何形态来自太阳的运动轨迹,以剖开的结构面向壮阔的大海。建筑外壳的北侧边缘与春秋分正午的太阳光线平行;主入口隧道正对冬至的日落;户外剧场的中心线为夏至海上日出的方向;夏至正午的阳光与凹球面屋顶的方向重合

b.c.

方案初期阶段的草图。此时的时光塔还未被剖开。李虎告诉我们,“是黄老师切开了时光塔”,有时设计中的偶然会带来令人惊喜的结果,说话间我们注意到,画下草图的日期正是2019年的夏至


*

人们上下来回穿梭,每一次坡道折转的瞬间,都是不同高度的海景体验



时光塔融入了OPEN多年来对于建筑意义的思考。“它的尺度与复杂性,包涵与表达的内容的综合性,在已建成的作品中可以相对全面地反映我们的探索。一栋公共建筑可以,也应该拥有一种包容和开放的态度,主动介入社会文化与精神生活,并且带来积极的影响。这包括如何看待我们在宏观世界中的位置,如何与自然相处,如何与他人相处,如何把我们渐渐失去的仪式感带回日常生活。”


项目所在的山东省烟台市经济技术开发区由1984年10月经国务院批准设立,是全国首批14个国家级开发区之一,被联合国环境署确定为“中国工业园区环境管理示范区”。经济区需要发展旅游业,公共沙滩缺乏文化配套设施,所以OPEN接到的任务就是设计一座滨海文化地标。



*

时光塔面向城市和面向大海的两个面



时光塔是一座面向公众免费开放的建筑。其几何形态和广场的景观设计由太阳的运动轨迹定义,春分秋分,冬至夏至,日落日出,正午时分,这些具有天文意义的日期和时刻共同塑造了时光塔的外观和方向。一如沙丘美术馆与山谷音乐厅,建筑师向自然让渡了部分设计的权力,形成人与环境的共同创作。建筑宛若一个朝着大海展开的剖透视模型,隐约觉得还有另外一半在看不见的远方,或许看不见的那一半是随着阳光不断变化的建筑的影子。时光塔是一个从各种意义上都非常“OPEN”的建筑。



*

面向大海的抛物线形内壳犹如一个声音收集器,吸收并放大不远处大海的声音。其下部是一个半室外剧场,没有演出的时候,也可以坐在剧场的大台阶上看海



不仅如此,时光塔还是一次突破建筑原型的尝试。


“时光塔从建筑原型(typology)上来说很特别,可以说是灯塔和瞭望塔这种古老构筑物的原型在当代城市文化语境下的全新演绎,它既是公共文化中心、也是海洋瞭望观景台和大型室外演出场地,同时建筑也是一个日晷般的装置。”



*

建筑作为独特的景框和容器,把从习以为常的自然现象——光影,变成人们可以用身体看感知到的瞬间体验。



时光塔开放的时候,依照当地政府要求没有举办任何庆典或仪式活动,大家仅凭社交媒体上的信息,纷纷来此参观建筑和广场景观。据运营部门统计,在开放后一个月内,时光塔室内接待了大约11万人次参观,加上广场上的访客,共计约有30万人次来此参观。时光塔已然成为一座地标。






*

建筑师利用废弃厂区所呈现出的独特形象,诸如金属、蒸汽、燃气、煤炭、黑烟和铁锈,营造出神秘而令人惊叹的演出氛围。



胡倩语速不算快,说话直接了当,不绕弯子。


在所有受邀的建筑师中,只有她拿出未建成的方案回应“新建筑”这一议题,哪怕工作室在去年年底刚中标建筑面积为74,600平方米的武汉戏曲艺术中心。



a.

c.


b.

d.

a.

现存废弃工厂的工业建筑元素

b.

建筑师设置的水域

c.

“十二面体”建筑形体区域

d.

观众流线分析图,穿过商店进入工业遗迹改造部分再检票入席




751是一个改造项目。故事的缘起要追溯到胡倩进入矶崎新工作室参与的第一个中国项目——深圳文化中心。在每个文化项目当中,矶崎新的设计团队都会与艺术家密切交流,让空间与文化形式之间产生更加深层的互动。胡倩也因此与作曲家谭盾成为朋友,二人在2010年合作了水乐堂,将上海朱家角的一座古宅改造成多功能艺术空间。这是胡倩独立完成的项目。空间带给作曲家灵感,由此诞生了《水乐堂·天顶上的一滴水》。水乐堂也让谭盾收获了运营非常规演出剧场的信心。于是当751厂找到谭盾的时候,他希望能与胡倩再次合作。



*

751工厂最初建于上世纪50年代,由东德技术人员协助建造,作为燃气供给厂。90年代初,随着天然气的普及,工厂逐渐失去使用价值而被废弃。2012年,厂方邀请杰出的当代音乐家谭盾作为运营方。基于与胡倩在2010年成功合作朱家角谭盾水乐堂的经验,谭盾邀请她继续担任751剧场的设计师。



始建于上世纪五十年代的751工厂曾经是北京正东电子动力集团有限公司的煤气厂,根据政策调整,煤气厂于2003年退出生产运行,厂房、热力管道和储气罐等机械设备保留。谭盾提出的设计需求是将原有工业遗存利用起来。



*

在胡倩眼里,场地呈现出的是重金属乐的风格,于是她考虑植入一个金属感的音乐演出装置。



胡倩重新梳理并利用场地内原有的工业遗存,储气罐被改造成圆柱体舞台,废弃场中热力管道上用于检修和维护的路径变为演员可以进行穿游式表演的舞台区域。但主体建筑,则是植入场地中的新建部分。胡倩设想了一种立体的演出方式,在场地内塑造XYZ三条轴线,连接由储气罐和废弃场改造的舞台空间,形成覆盖整个场地的大型表演区域。其中XY轴固定,演员可以在Z轴上移动,XYZ轴相交于厂区中央的空场,“我相信谭盾老师可以驾驭这个舞台”胡倩说,顺着她的这种舞台形式的思量,胡倩在此置入了一个全新的音乐演出装置,在构思与观演形式相匹配的观众厅空间形态时,她想到了菱形十二面体。



*

胡倩设计了一个具有XYZ方向的三维舞台,XY轴固定,演员可以在Z轴上下移动,以承载谭盾富有创意的演出构想。该舞台能够连接原工厂的检修管道和吊桥,形成多层次的室内外一体化演出空间。



在上世纪七八十年代,由于非正面体,比如长方体,存在长宽比例这种需要考量人们美学修养的问题,于是矶崎新更倾向于使用正面体,但是其中并没有正十二面体。胡倩在前辈的基础上向前迈了一步。多个正十二面体结合在一起时会有多种可能性,胡倩说她至少设计了五十稿来推敲单体组合关系。当然这对她来说早已习以为常,比如像中央美术学院美术馆项目,最初的方案研究也经历了50多稿。751厂的工业遗存让她想起重金属音乐风格,所以十二面体采用金属结构,颇具摇滚和迷幻的色彩。


场地内原有的建筑被改造成售票处、商店、咖啡馆、办公区等辅助功能,使整座工厂变为一座极具综合性的文化场所。无论是色彩体系和演出形式,设计方案都传递出大胆、鲜活而时尚的气息。胡倩本人也很喜欢这个方案,不少未建成项目的模型都被她丢掉了,显然751例外,她舍不得扔,保留至今。


胡倩说:“如果未来有机会,我还是希望能实现它。”






W


请问您如何看待中国过去四十年来的建筑设计实践?独立建筑师在中国当代建筑设计历程中发挥了怎样的作用?又有哪些遗憾?



胡倩


一般文化艺术形态的跃进,电影为先,建筑滞后十年。八十年代末,《红高粱》在世界崭露头角,那时我刚到日本,在与矶崎新的一次对话当中,他说中国电影起来了,中国建筑创新革命的时代也快了。2002年,在上海双年展的论坛上,矶崎新怀着关切和期待评价中国的建筑行业是“建设量的巨人,设计的胆小鬼”。当然他的本意是提醒一部分中国设计师对城市更新过程的过度简化,将设计变为复制与粘贴的粗暴行径,是对当下中国建筑环境深思后真诚的批判,也是对日后期待中国有更多大胆的原创作品的呈现的促进。

二十多年过去了,对大部分的建筑来说我的感受依然如此。真正意义的创新时代没来,来的是量产的时代。当然建设的速度、质量,整体审美水平都在进步,也的确把过去两三百年现代主义发展的所有形式都经历了一遍,但是我们依然在形式主义的路上,少有自己真正的创新。项目往往是一个风潮到来,就涌入相同的方向。同时我这代的独立建筑师们都在积极尝试,其中不少人佳作频出,只是在我看来还没能真正超越自己的老师,当然也包括我在内。不过这几年年轻一代成长迅猛,创新拭目以待!



* 向左滑动



张轲


过去20年,用Harvard GSD设计研究生院前院长Mohsen Mostafavi的话说,如果纯粹从创作的角度来看,中国当代建筑的婴儿时期刚过。

我刚回来的时候(2001年),整个业界就只有几个名字,刚起步的新人少,相对容易。现在起步的新人更多,都就读于国内和国外的顶级学校,综合能力和见识比我们当年更好。我看到这次卷宗Wallpaper*设计大奖的提名里有很多优秀的项目,从创新性和品质都展现出快速上升和多元的状态。2004年,我写过一篇文章,第一次把我们自己叫做新一代,区别于之前的独立建筑师,现在完全有理由说有新“新一代”了。

我对于中国建筑作为一种创作状态非常乐观。尤其现在行业变得困难,水分被挤出去之后,创作会更个人化,业主会更私人化,眼光也更好,所以未来一二十年,中国可能会出更多精彩的小作品。



华黎


这些年的行业变化是越来越多的独立建筑师和工作室出现,中国建筑实践的类型渐趋多样化,但与此同时很多实践受外部思潮的影响也越来越大,又显得没那么独立。

中国独立建筑师在当代建筑设计进程中的作用在于一定程度上打破了过去封闭体制的垄断和惰性,推动了行业生态的多样发展。但从历史角度看,是否真正有作用还在于其是否具有独立思考和批判的能力,并且开展了具备个人化色彩的实践。



* 向左滑动



董功


总体来讲,我觉得设计还是在进步。和我们当年相比,现在三十多、四十岁左右的新一代建筑师创业的起点更高,说明行业的设计水准、施工质量和业主质量,平均来看都在往前走。当然,近期整个行业的市场和建设量有起伏,放在更长的时间线来看是正常的。

在中国,国有设计院的主导地位毋庸置疑。独立建筑师作为一个群体还是会遇到清楚的边界。但是由于他们更个体化、个性化,所以更有自由度。虽然独立建筑师参与的行业建设的量是有限的,他们对于建筑设计的思考密度还是很高的。从这个层面讲,独立建筑师对我们国家的建筑设计做出了贡献。



李虎

& 黄文菁


借用个成语:百花齐放或者百鸟争鸣。


社会发展所带来的爆发性的建设量,以及互联网的发展所带来的信息量,共同催生了这种现象。但是表面的繁荣之后,或者说之下,到底会给建筑学留下什么,还有待耐心观察。

谈到住宅(无论独栋还是集合住宅)和具有真正公共属性的项目,这类建筑类型接触的缺失的确是一种令人感到遗憾和失语的现象,既是独立建筑师的损失,也更是这类建筑的损失,它们原本可以拥有更好的可能性。独立建筑师是一个非常多样化和个性化的群体,每个事务所的境况和经历都不大一样,各自发挥的作用也不同,很难界定。但整体上看,还是给近乎千篇一律的体制内的实践带来了一些差异和补充。还是希望这种体制内外两个阵营的局面能在未来有所改变,成为一种更加开放公平的生态体系,也可以给整个建筑行业带来更好的提升。



* 向左滑动



W


何为“新建筑”?信息时代的“新建筑”是否在酝酿的过程中,还是已经出现?您捕捉到哪些建筑设计的方法和思潮上的变化?



胡倩


无论是内部的思想还是外部的呈现,只要建筑出现从前没有见过的,或者大家没有挑战过的方向,同时是有思想性的探讨,我都认为它是新的。比如说赫尔佐格和石上纯也,其实仔细分析他们都没有从根本上突破柯布西耶的五点原则,但是建筑看上去已经相去百年,甚至更远。

当下,我们已经进入信息时代,在我看来建筑可以从两个方面回应,一个是隐喻和象征(metaphor),另一个是技术。

我们在二十年前设计上海喜马拉雅中心的时候,“cloud (云)”这个词就已经出现了,当时我们考虑的是云所象征的去中心性,所以喜马拉雅是混合了商业、酒店、办公,美术馆等许多功能的综合体,我们通过赋予建筑模糊的形式和混沌的力量,以象征的手段使喜马拉雅回应信息时代。

在技术层面上,我们十年前参与过一个新城规划竞赛。当时中国的外卖和快递已十分便利,但是这个物流需求却缺乏与之匹配的交通基础。我们都觉得快递和外卖不可或缺,但在路上行走和驾驶的人却都觉得外卖对交通造成非常大的负担。原因在于基于二十年代初期设计的道路交通体系上,不合适叠加一个如此庞大的物流体系。如何在信息革命时代把物流体系融入基础建设当中?于是在该新城的规划方案中,我们设想通过发射卫星,使用无人机等方式对整个区域进行监测,提升运输效率。后来我们赢得了方案第一名,不过没有接到实施的通知。



张轲


最直接的答案是结合最新技术,回应时代最突出的社会议题,比如社区、在地建造、人工智能和可持续等。

每个时代都会重新发明(reinvent)属于当下的新建筑。萨伏伊别墅面对的就是机械时代到来,生产效率大大提高之后,建筑如何面对审美的缺失和生活方式的重新调整。

我们身处的时代因为人工智能的出现,设计效率会变得更高,项目的操作方式和流程也会改变。AI会让个性化的设计出现,每个人都可能得到自己喜欢的方案,建筑可能会变得更加千奇百怪,因为最后是个体的品味决定建筑的样子,这没有什么问题。也有可能不会千奇百怪,就像手机一样,经过一段时间都变成iPhone的样子,外观标准化,但是内在功能无限多元,这也是一种可能。

不仅如此,建筑师也需要重新发明这个职业。把自己当成工具,把设计作为谋生手段的建筑师很容易被取代。

人工智能使一种定制化的,个性化的,可以即时反馈的设计成为现实。比如我可以输入我喜欢的建筑和我自己的设计,训练一个人工智能模型。别人花很少的钱,就能获得由“张轲的AI”设计的房子。建筑师可以服务几乎全世界所有人。哪怕建筑师死了,他的AI还可以为人服务。Pretty nice!我认为这很酷,也很当代。我们这个时代就是谁的创造性可以服务更多人,谁就更有价值。

所以一句话,建筑进程需要打破从形式概念到实现方式等对于建筑的传统的看法。老的东西要死掉,新的东西要冒出来。



* 向左滑动



华黎


观念上有突破的建筑才算是“新建筑”。

信息时代的新建筑还在酝酿中,其趋势就是在试图颠覆过去的形式法则,然而只要身体和重力仍然存在,这种变化和颠覆都是有限的,只有当我们完全进入虚拟现实中,不再受限于碳基的约束,建筑才会有更大的自由。当然,到那个时候我们所说的建筑也完全是另一种事物了。



董功


新建筑是要面对当下的条件,包括社会、环境、建造、生活方式等,做出准确的回应。

时代时刻在变化,科技迭代往往在前,建筑随后跟上做出反应。但好建筑又不是简单去追随这些潮流,它里面还有“木讷”的一面——建筑师心中对人性和精神的追求和坚守。



* 向左滑动



李虎

& 黄文菁


新建筑要和这个时代密切相关,有能力超越这个时代,既能起到引领作用,又能经得住时间考验而成为经典。应该说一直在尝试和实践的过程中,也许已经出现,但需要时间的检验。

这是一个充满激荡的变化的时代,从人文思想到技术革新,从经济起伏到社会变革,建筑作为时代的产物,变化也是显而易见的,有积极的也有退步的。对环境与气候危机的意识,在积极改变建筑师对于建造的材料和方式的思考,这方面的思想与行动的变革是非常紧迫的,在中国的实践还远远不够。媒体的传播,消费与商业的主导催生了建筑对于表象的过度包装与追求,而往往忽视了更加实质性对于社会与思想性的关注。




采访、撰文:李里

编辑:zhuoran

设计:austin_sandwich


卷宗Wallpaper
推进中国设计进程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