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工业大学教授
全国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先进个人 王军
心态是决定个体情绪的重要因素。当我们拥有了良好的心态,也许我们的人生也会变得更美丽起来。
关于“死亡”
学生来信
老师,你好! 我的奶奶前几天去世了,我心里很难过,我从小是在她身边长大的,所以感情很好。她的身体一直不太好,去世前20来天都不能吃东西,她跟我说她很难受。我也知道这样没有希望的活着很痛苦,也许死亡是种解脱。可是我还是接受不了。怎样才能让我心里好受些?我马上要面试了,可是我完全不在状态。老师,我该怎样面对?
“‘你知不知道。死亡,并不是生命的终结?’
‘不是终结,那是什么?’
‘离开所有不快乐,去爱她的人心里。’
‘只要你还记得她,爱着她,她就一直留在你心里。无论你做什么,她都可以看得到。’”
——这是我多年前看过的一部小说中的对话,小说的内容早就忘了,可是我始终记得这一句……
不过我同样不会忘了这一句:“他们的爱,他们的恨,他们的忌妒,早就消失了。在日光下所行一切的事上,他们永不再有份了。”
怎样看待死亡,也就是对生命的态度。我们在意死亡,实质表明热爱生命,这其实是一种很好的人生态度。
对于死亡,人们总会有各种各样的看法。其实它是世界上我们最不可避免的,也是最最公正的一件事了。既不会因为你的恐惧而更温柔,也不会因为你的无畏而更残酷。
生命原本就是一个过程。生命的最终结果一定是死亡。由此,生命本身其实是没有任何意义的。只是你自己赋予你的生命一种你希望实现的意义,因此享受生命的过程就是一种意义所在。
要知道,事情的结果虽然重要,但是做事情的过程更加重要,结果好了我们会感到快乐,但过程使我们的生命充实。
再者,生命的真意在于充分利用好现在的时光,每天都过得毫无遗憾,那么你就已经享受了生命,又何必将宝贵的时间用在担忧上呢?这样只会降低生命的质量。
或许,面对死亡的平常心就是:每天晚上睡去便是死亡;每天早上醒来就是新生。每天经历生死,你还害怕么?既然结局是必然的,想他何用?!如果死真如睡去那么的安详,又有什么好害怕的呢?
法国思想家、散文家蒙田的《热爱生命》中写道:“不过我却随时准备告别人生,毫不惋惜。这倒不是因生之艰辛或苦恼所致,而是由于生之本质在于死。因此只有乐于生的人才能真正不感到死之苦恼。享受生活要讲究方法。我比别人多享受到一倍的生活,因为生活乐趣的大小是随我们对生活的关心程度而定的。”
如果从死亡的角度来看待生命。我们来自不知名的地方,每个人被生命短暂占用,不久又被重新弃置。在生命的最后又回到我们不知道的地方。与我们通过父母走出来的存在与深远相比,生命其实只是短暂而渺小的一瞬。
不禁想起一位我欣赏的咨询师说过的话:向死而生。死亡既然是每个人的相同终点,那么就让我们在“不相同”这里下点功夫吧。
本文大部分图片来源丨豆包AI
作者丨王军
编辑丨张知炀 唐晓雨(实习)
责编丨袁海群
监制丨翟梓坪 张海峰
出品丨安徽广播电视台影视剧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