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课堂丨什么样的“亲子陪伴”才是孩子需要的?

文摘   2024-11-11 16:21   安徽  

作者简介

安徽汽车职业技术学院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中心主任 

袁金全



曾经看过这样一句话:“有些孩子是有父母的‘孤儿’,尽管有父母陪伴在身边,但是却没有传递内在心理支持的正能量。”


这句话的意思是,有时候,家长虽然人在孩子身边,而孩子却并没有获得心理的正面支持。


之前有一位家长曾跟我说:“我的孩子今年已经初二了,我为了她念书,从她一出生就做了全职妈妈,后来更是为了她举家从小县城搬到了省城,现在她马上就要中考了,我感觉她如果考不好都对不起我这么多年来的陪伴,会让我感觉到自己一事无成。”


平日里,这位妈妈跟她孩子关系也不太和谐,孩子总是觉得妈妈管得太多、太啰嗦,不愿意听妈妈的话,亲子间的矛盾时有发生。



马萨诸塞大学著名心理学教授爱德华·特罗尼克(Edward Tronick)曾做过一个“镜面实验”,影响非常深远。


实验对象是一位年轻美丽的妈妈和她刚满1周岁的可爱的宝宝。实验开始,她们进入一个房间,妈妈坐在地上和宝宝进行互动玩耍,回应宝宝的每一个动作,画面和谐又温馨。


然后,妈妈突然转过脸,过了一会儿,当再转回来时,变得面无表情,且不再有任何回应。


宝宝很明显被这突如其来的变化吓了一跳。接着,她开始手舞足蹈,想尽办法想要唤回妈妈的注意力。她对着妈妈笑、用手指其他地方、将双手伸向妈妈、发出尖叫,但是都得不到妈妈的任何回应,妈妈只是面无表情地注视着她。当宝宝所有的努力都宣告失败,仅仅过了半分钟,宝宝瞬间情绪崩溃,开始嚎啕大哭。


接着,妈妈遵照心理学家的指示,马上又变回了之前那个有回应的妈妈。宝宝先是愣了一下,一瞬间就破涕为笑,再次高兴地和妈妈互动起来。


不到半分钟的“面无表情”,就给孩子的精神带来了巨大的压力,大到让她精神崩溃、嚎啕大哭,这还只是一个1岁的宝宝。



如果一个家庭中,父母经常对孩子冷面以待,甚至时常恶面相向的话,又会给孩子带来多大的创伤呢?又或者当孩子兴高采烈地跟父母分享想说的话时,父母忙于手头的工作心不在焉地有一句没一句地附和,又或者以“赶快写作业去”为理由驱赶孩子,不让他们在自己身边影响工作、做家务或者“追剧”,孩子又会有什么样的想法呢?


其实这不是个例,甚至是大众认为习以为常的事情,因为“小孩子不要操心大人的事”似乎是亘古不变的道理。 


有一年春晚有一个小品《浪漫的事》,郭达、蔡明扮演的父母在客厅里谈心,找回青春的回忆,这时儿子出来了想帮着父母找回忆,却被郭达以“回屋写作业去、去写作业去”为理由要求孩子不要参与父母的、家庭的事情。这引起了很多人的共鸣,因为这样的片段似乎在我们身边比比皆是。



在春晚另一部小品《我和爸爸换角色》中,郭冬临这个整日忙于应酬的爸爸,醉酒归来遇到家访老师,应学校作业要求与总考倒数第二的缺爱儿子小叮当换起了角色。也就是在这次的作业中,爸爸从与孩子的对话中,意识到自己平时言语上的过失,唤起了他长久以来淡漠了的父子深情。儿子也通过爸爸醉酒后吐露的真言,了解了爸爸工作上的压力和艰辛,立志好好学习。一次偶然的作业,让这个家庭又重新唤起温情,这也是提醒所有父母,不管生活有多忙多累,别忽略了身后的家人。



春晚小品将这些家庭常态演绎了出来,可能有的父母会反驳,“我没有时间去陪伴孩子,没有时间去关心孩子的那些情绪,还不是因为我要挣钱养家,还不是一切为了孩子?我相信我的孩子没有你讲的那么脆弱!”


现在,电子产品很发达,不像我们小时候只有电视陪伴,那时都要等到晚上5点半才开始有《大风车》节目,几个频道换下来,动画片的时间也只能延长到不到晚上7点钟。暑假也只是有西游记之类的节目,每年百看不厌,循环播放。


所以,我们现在给孩子报各种网课、买各种网络动画片,有的甚至还是双语的,让孩子用这些来充实自己,也让自己可以有一些不用陪孩子的时间和精力,因为只要把孩子交给平板、电视就好。


那么,孩子只要看电视里那个活泼开朗的小熊、小猫,就能慢慢成为和动画人物一样阳光、活跃的孩子吗?


的确,孩子在看完“熊大熊二”之后也会模仿,但是电视机和平板都是死的,不会互动,就算现在AI如此发达,可以实现“机器人间的相互吵架”,但它毕竟是生硬的,没有情感的。


面对这样的单方面的灌输,孩子左耳进右耳出,更不知道应该继续还是停下,有的孩子甚至出现了网瘾、电视瘾。



父母的行为模式也在潜移默化地影响孩子。都说“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但是不少人似乎还没有太多的感触。


记得小时候我家门口有一个女邻居,性格有点古怪,我的一个同学住在她家楼上。有一天,这个同学跟我说,她路过这个女邻居家门口的时候,看见她正在虐猫,拿树枝抽打一个弱小的生灵。过了若干年,我已经上了高中,一天中午路过家门口的吊桥时,这个女邻居刚好骑着车,载着她大约六七岁的儿子,从我身边一溜烟地飞驰而过,她俩刚过了桥,就听见她儿子在喊:“前面有一只猫,妈妈快轧死它,轧死它!”。


这样的事让人忍不住深思:孩子和世界相处的方式是跟谁学的呢?孩子的待人接物,对身边的人、动物、事物的反应又是谁来影响呢?



其实,孩子从出生开始,每时每刻都在学习。婴儿时期学习爬行、坐立、吃饭、走路......儿童时期学习知识、学习离开家人独立在集体生活、学习上厕所......再到长大还在学习......所有的一切都是在学习如何和这个世界交手。


孩子是父母的“复印件”,如果孩子有问题,大体是“原件”也有问题。孩子在观察父母的反应、模仿父母的言行中,建立起了自己最初的世界观,当然这个世界观会随着孩子的长大,在与世界的接触中而有所“雕琢”、“些许改变”,但是原型就在那里。当父母忽视或无视孩子的时候,孩子学会的也是忽视或无视。所以还是要通过互动去影响和塑造孩子的性格和行为,这样养育出来的孩子可能更有“情感”。


(本文大部分图片均由豆包AI生成)





作者丨袁金全 

编辑丨张知炀 唐小雨(实习)

责编丨袁海群

监制丨翟梓坪 张海峰

出品丨安徽广播电视台影视剧中心

教育第一线AHTV
安徽广播电视台《教育第一线心理健康》栏目官方账号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