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汽车职业技术学院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中心主任
中国心理学会注册心理咨询师 袁金全
前几日和朋友小聚,朋友先生向我吐槽。“不知道为什么,我只要一进入那个房间,火气‘噌’一下就上来了。”朋友也说,“孩子现在都害怕爸爸检查他的作业,爸爸是真下狠手打孩子。”
这句话让我联想到一位认识的姐姐,她离婚的原因之一就是父亲辅导作业脾气暴躁,打孩子下手没轻重。
在我的童年记忆里,父母似乎没有怎么管过学习,最多也就是在作业本和试卷上签名。
有时候懒得找父母签字,就自己模仿爸爸的笔迹签上,因为当时父母不检查,我就草草地签上大名万事大吉。签的多了笔迹到了以假乱真的地步,以至于有一天我的作业散落在他面前,他都没有发现有的字不是他签的。
而现在作业都要用手机打卡,从作业接龙到拍跳绳视频,再到网课督促学习,作为家长的我,每天要面对各种作业群消息。
有一次加班回家都快十点了,孩子还在等着我给她检查作业,辅导她不会的题目,那一天我也感觉火大,奈何孩子父亲出差了,奶奶没读过什么书,根本辅导不了孩子。
夫妻都在职场打拼的家庭,的确没有太多时间全身心投入到孩子的作业里。
有时候想不要太在意孩子成绩,但一看微信群,别人家的孩子作业全对、考试满分、获得周奖励,没有自己孩子的名字,瞬间让人破防。
所以很多人说“现在哪是卷孩子,就是在卷家长。”
一方面在单位忙得焦头烂额,另一方面还要关注作业群消息,就怕错过重要信息影响孩子,怎能不让人抓狂?情绪那根弦,绷得太紧迟早会断。
网上经常可以看到这样的段子,“辅导作业被逼疯的家长”、“孩子含泪写作业”、“教孩子的崩溃瞬间”、“陪娃写作业气到心梗、胸闷”、“爸爸辅导孩子功课时被气到呼吸困难,紧急送医确诊急性心肌梗死”,其中不少点赞超100万,引起了许多家长共鸣。
但是为何家长特别容易在孩子写作业时情绪爆发呢?
因为亲子关系是自身认知的投射。在亲子关系中,最经典的自身认知投射就是“妈妈觉得你冷”,这就是父母把自己的个性、好恶,甚至情绪都不自觉地投射到孩子身上,认为孩子跟自己有同样的认知。
所以家长在辅导孩子作业时,会以自己的理解来判断题目难易程度,如果家长认为题目简单孩子却不会,就认为孩子怎么还不如自己,连这么简单的题目都不会,忽略了他们只是才步入学习赛道、还在成长的孩子。
家长大多有“望子成龙”的心态,希望一代更比一代强,当发现自己孩子还不如自己的时候,就会特别地焦虑,害怕孩子达不到家长的预期,甚至不如自己。
除了家长自身认知原因,家长从身边接收到的紧张学习氛围也会影响情绪。
“一年级很重要,因为一年级要给孩子培养学习习惯,这样后面就会轻松;二年级很重要,因为学习内容开始变难了,学不好后面就会拖后腿了;三年级很重要,开始上英语了,孩子要分出很多时间学习英语上,在其他学科的精力就少了;四年级很重要,四年级是孩子成绩的转折点,有的孩子就是在这时成绩下降的;五年级很重要,五年级孩子成绩就定型了;六年级很重要,六年级孩子的成绩会作为初中分班的评判标准。”
仅仅是小学阶段,就有那么多“枷锁”禁锢着我们,让家长“焦虑”。而家长只能用辅导作业的方式,来检测孩子日常学习如何,以便给孩子查漏补缺。
此外,你是否发现有些话不自觉的就会在辅导孩子作业时脱口而出:“你看这个我都说多少遍了,怎么还不会?”“你是不是上课没有认真听老师讲课,这么简单的题目都不会?”
其实这些话背后的意思就是“这些都是孩子的问题,我作为家长已经尽力了。”这就是父母在跟孩子划清界限,表达了在孩子作业问题上,作为父母的我已经尽力了,孩子再不会就是孩子自己的问题了,让自己的情绪爆发有了冠冕堂皇的理由。
但是不得不说,不加控制的“情绪爆发”,只会让孩子在写作业的时候还在想“等下怎么让父母不发飙?”脑子里不是想怎么做题,而是想如何避免父母的坏情绪,试问一下,这样的孩子还能专心学习吗?
作者丨袁金全
制图丨部分图片来源于豆包AI
编发丨张知炀 唐晓雨(实习)
出品丨安徽广播电视台影视剧中心
一审丨张知炀;二审丨袁海群、曹路;三审丨翟梓坪、张海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