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5日上午,由主办方苏州市新教育研究院常务副院长陈东强先生致辞开幕,江子校长结合贞元团队多年的探索实践,从六个方面做了主题分享:《玩游戏·学英语——新教育k12新英语卓越课程的实践与探索》。
这六个方面分别为:1、新英语之“新”:以语言游戏的视角反思基础英语教育;2、在生活情境中游戏,领会英语的“原初性语法”;3、在交流讨论中游戏,掌握英语的“逻辑性语法”;4、在思辨创造中游戏,涌现英语的“生成性语法;5、基于语言游戏视角,构建和实施新教育K-12新英语卓越课程系统;6、因游戏,得自由。
“原初语法”是语言学习的根基;然而,语言学习能否止步于此呢?
不过,语言学习是否止步于“逻辑语法”呢?
贞元K12卓越英语课程模型:
以终为始,制定K-12新英语六学段学生发展三维目标,学习金字塔以及大单元教学设计发生学模型和课堂对话发生学模型。
基于语言游戏视角,构建和实施新教育K-12新英语卓越课程系统
这些“系统”“模型”“金字塔”,既不是标准答案,更不是绝对真理,而是一群“傻傻的人”,在英语语言游戏中走出来的一条若隐若现的“林中路”......
而最终目的,只是倾心所愿地渴望与孩子们一起:像语言学家一样“承-续”语言;像数学家一样创造数学;像科学家一样发明科学;像哲学家一样沉思“文之人”“人之文”;像艺术家一样尚美;像奥林匹斯山的众神一样痴迷运动……
11月15日下午—16日上午,贞元英语老师从低段到高段,进入K12课程,遵循“浪漫-精确-综合”的逻辑顺序,分享了贞元师生在英语游戏中“人的自由”之展开。
英语大浪漫
李红月老师做了题为《点亮语言的星空》的分享,从自由阅读、儿歌童谣、自然拼读、主题绘本等四个角度,介绍了自己所在的一年级小朋友的英语学习经历。
无论是高中还是小学,学习生活中不仅有歌曲和故事带来的快乐,同时也有部分精确的探究。但是,精确化学习也不是刻意进行教授的,而是从唱英文歌和读故事时遇到的问题中自然延伸出来的。
许京老师做了《来一次浪漫与浪漫的碰撞吧!》主题分享,分享贞元小学低段的晨诵课程。通过歌曲学习英语、自由读写、欣赏经典音乐剧、Non-talent show、小桥音乐会等形式,体验语言之美。
总之,英语虽然我们的第二语言,但却通过游戏的方式润物细无声地进入了每一个孩子的生活!
晨诵是我们希望激发孩子们内心的热爱和兴趣而设计的课程。随着能力的生长,孩子们开始在英语歌曲学习上展现出自己的创造力,而不是停留在低段的模仿阶段。
清灵老师的演讲题目是《经由音乐之美,体验生命之真》,她分享了孩子们自发学习英文歌曲,甚至创作属于自己的英文歌曲的经历——英语于孩子而言并不是简单的一项外在技能,孩子们的生命在被这种语言及其文化深深的影响和触动。
到了初高中阶段,晨诵课程又有了什么更进一层的深入呢?
冯丽老师演讲的题目是《用经典润泽生命》,中学的晨诵学习经典诗歌、经典歌曲、流行歌曲、音乐剧歌曲,在内容上依旧很丰富充实,但同时也引入了更多思辨。尽管如此,相对之后的教材板块和大课程板块,整个晨诵板块,都还是贞元k12英语课程系统的浪漫环节。
郝晓东博士点评:贞元学校是一所以课程为中心为品牌立校的学校,而不是把优秀学生汇聚在一起,或者靠优秀老师立起来的学校,也不是靠课程生动立校,也不是靠管理立校。就是靠课程站立、显现、创造。贞元教师王清玲、宋亚男等也在新网师讲课,她们都是很年轻的老师,而且也不是传统意义上的名师,有各种荣誉和称号,但是他们的课给人耳目一新的感觉,为什么?背后是专业的力量。
贞元新英语,第一,专业,贞元英语是从时间的纵深—— 12年的长度来设计课程; 第二,课程贯通,英语中有诗歌、有阅读、有歌曲、舞蹈,久而久之,融合贯通,实现跨学科融合;第三,贞元的课程有模型,教师每一次课程都非常丰富、有依据且路程清晰 。
精确环节
以单元大观念为主的课程
许京老师的《源于儿童生活,归于儿童生活》,分享了她对小学中段大单元课程中大观念建构的建构和反思,比如,有关教室生活和社区的单元大观念,这个很符合四年级的儿童的认知特点——当他们开始由自己外推到自己的社区之时,最近的其实就是教室和我们的学校。
的确,我们不是为了学习课文而学习课文,而是通过课文,建构符合年龄认知发展的大观念!
这个大观念不仅促进了四年级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还提升了学生运用英语的综合能力;而大观念教学中的表现性任务,则需要演讲,写作,阅读,歌唱等多种能力,而这,又反过来进一步促进了孩子们从中汲取生命能量,绽放生命火花!
科琳老师以六上Unit1为例,探索以终为始的单元教学设计,分享了《英语教学与生命成长》,孩子们通过建构“人的空间”观念,对于生活中的种种问题有了更深入的思考。孩子们关于“远”和“近”的写作,正是通过英语和孩子们的切实生活之间建立了紧密的关联。
我们不仅需要让英语融入我们的生活,其背后也需要核心大观念作为我们生命成长的养分。那么,贞元英语课程的大观念本身是如何随着孩子们年龄学段的发展而变化的呢?
黄彩霞老师以构建孩们Family的观念为例,谈Big Idea在孩子心中《从种子到大树》的成长性,为我们解惑。
在小学阶段,家庭是孩子们的依靠,所以在这个阶段我们的学习就与家人的名称,在家庭中获得的情感有关,种下一颗“家人爱我,我爱家人”的种子。随着初中的到来,孩子们也会来到通常意义上的“青春期”,而我们的家庭大观念也就对应变为——如何处理家庭中的各种纷争与和父母的观点冲突?
到了高中阶段我们的视野得到进一步开阔,于是它又化为了——家庭、个人与社会如何良性互动的问题。在不同的年龄段,我们对家庭这个观念都有着不一样认识,而从英语文化的角度去看待它一定是非常有意思的一件事!
三位老师从各自的角度充分介绍了贞元k12英语课程的精确部分:建构英语教材单元大观念。
综合环节
经典戏剧、音乐剧、传记课程
吴颜老师以《狮子王》打开儿童经典动画电影之旅,分享了四上戏剧课程的实施。孩子们通过狮子王的学习,对于“我是谁”“正义”“爱”这样的大问题有了深入思考,同时落下写作,这是兼具语言运用和思考深度的课程!
或许对于孩子们来说,戏剧最有趣的部分就是表达和演绎,通过戏剧进入英语,表达自我,读、思、写、讲,演一体呈现。
到了六年级,戏剧课程又会有怎样进一步的丰富呢?
清灵老师《用音乐艺术讲述故事,借高声唱赞还原语言》为主题,分享小学高段戏剧《Billy Elliot》课程设计与实施。这个阶段,老师们把更多的主动权交到了学生们手上,他们可以在戏剧中找到自己的位置,把整场排练变成一个有组织的游戏。
而且戏中加入了现实题材,涉及到社会问题的讨论。这其实是不断引导孩子们思考个体和社会良性互动的问题。
王山浦老师以为什么选择音乐剧《致埃文·汉森》以及在排练音乐剧中孩子们们的挑战、成长收获为例谈中学戏剧课程的作用——思考生命的朝向,唤醒生命的力量。
冯丽老师为我们分享以人物传记为内容的高中传记课程的设置——追求塑造“人”的中学英语课程。
为什么是传记课程?
因为伟大的历史人物在现实中遭遇着更大的困难,他们的抉择不只改变了他们的人生道路,也改变了这个世界。我们希望揭示这些伟大人物的“精神发展历程”,实现精神接续,促进学习者的自我生命的丰富与超越。
鲁丹洋分享了今年暑假在英国沉浸式体验语言之为语言的经历。因为中学音乐课和英语课曾经学习、改编并在学校的小桥舞台弹唱过披头士的歌曲,他带着朋友们独立坐车到利物浦著名的The Cavern Club——披头士乐队早期表演的地方“朝圣”。之后,他们又看了很多场音乐剧——《悲惨世界》《狮子王》《回到未来》《汉密尔顿》,其中的好几部,他们都曾在英语课深入讨论文本,理解人物精神的基础上,在舞台演出过。
丹洋认为,英国之行加深了他对语言的理解。它不仅是日常交流的工具,而且是促进不同文化之间相互理解的重要纽带,更深刻地体会到语言的力量。
兰海粟对英语的基础类知识:词汇和语法都非常不敏感,每次学习这些内容仿佛是在受酷刑。开启传记课程学习之后,他很快意识到,在快乐中学习英语,可能只是传记课程带给他们的一部分,更重要的是,课程对这些重要人物精神的讨论和写作,让自己的思维和视野有了语言能力之外的认知性上的提高,突破了学英语只是为了学英语的限制。
林肯的经历,提醒他结合自己去思考——当我们自己进行着日复一日的“行动”时,去思考我们到底为什么“行动”,以及带着意识去寻找自己献身伟大事物的精神力量!
张祎凡同学直到初中毕业的时候,甚至都经常把自己英文名simba,写成simda,不能拼写类似sky这样简单的单词。演讲中,他分享了自己学习经历的几个阶段,因为有了接近母语的学习方式,有了掌握语言本质的英语学习思考,最终,他超越语言的桎梏,得自由!
贞元高中的三位同学,分享的角度各不相同,他们爱上英语的共同关键词,就是音乐、戏剧或者说,音乐剧,让大家看到在贞元英语系统的大环境中,个体英语学习的发生之路。
说到音乐剧,无人不爱 Hamilton:宜镁能够背唱全部46首歌,雨桐曾经听这个专辑达2586遍!高中两个年级的孩子们共同合唱让几乎每一个人都曾经痴迷过的音乐剧《汉密尔顿》里面的经典曲目:《Who Lives, Who Dies, Who Tells Your Story》
其实,每个人,都应该问问自己:若是你仍有时间,会做什么?又如何把自己的故事传唱?我们每个人的生命,都可以写就一部伟大的故事,只要你愿意。
11月15日下午,嘉宾还观摩了王清灵老师、穆颖老师、李尔雅老师、孔春辉老师的公开课,完整体验贞元课程从研发到实施的闭环。
值得一提的是,本次新教育·新英语研讨会,贞元学生和贞元家长也参与多多,奉献了一场又一场的中英文歌曲、英文剧、演讲。大家不仅在丰富了研讨会的内容,也让本次研讨会在深度上更为深刻。
最后,北大法学博士,原西北政法大学副教授,知无知文化空间创始人——同时,也是贞元噵海学院哲学老师的谌洪果先生为大家带来专题讲座——《英语学习与学生人格塑造》。
谌老师深厚的哲学素养,让听众耳目一新,他借助“翻译”这个角度,以更大的视野激发大家思考:语言和一个民族,和一个个体的文字以及语言的关系。鼓励听众借此理解和运用语言的契机,激活大家的语言思考。
最后,王校致闭幕词。他说——
当暗夜来临的时刻,宁静而热烈地叩问自己的灵魂:我愿意换一种活法吗?愿意像大树一样活着,脚,扎根于大地;头,昂扬在空中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