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芬兰,学习是一件很快乐的事。这半年,必修、选修、专业课、语言课、技能课,各种老师,课上课下,翻来覆去就强调这些:
不用太努力,学习有快慢,能力有高低,能掌握多少,尽力而为; 考试不用太紧张,人人有多次机会,而且不必拼高分。老师完全理解,考试成绩与学习情况没有必然联系; 学习或工作,都不要全情投入,不要太努力。要省一些力气,分一些时间,去享受生活,欣赏四季,看一朵花开,等一场雪至。
作为一个在“学海无涯苦作舟”中熏陶起来的人,我起初对这些嗤之以鼻。教学散漫、目标含糊,毫无上进心,没有拼搏精神,专养懒汉,一盘散沙!
学了半年,我发现,嘿,这个“别太努力”哲学,有点儿东西!
就以我们韩语学习为例。咱们认为,语言学习,不听写八百遍,背得翻白眼儿,不可能稳步推进。大概10年前,我在国内的韩语成人班,比专业学生要求低,但每节课也是战战兢兢。听写不会要挨训,口语答不上站起来丢人,一旦哪天忘了做作业,在全班师生“沉默的谴责”中,觉得自己简直不配为人。
这种课的好处,是基础扎实,当初学的几个词,到现在还记得。坏处是,打击学生自信,也不鼓励自我学习。毕竟光上课做作业就精疲力尽了,休闲时间离课本能有多远就多远。我也是因为漏了几次课,答不出问题尴尬得抠脚趾,渐渐就没勇气去上了。
有了之前的经历打底,我想着,韩语学分混到手就走人,不要多受一天的罪。万万没想到,这芬兰教学模式,还很让人上头,学得不想走了。
我感觉,芬兰教学的底层逻辑(至少大学是这样),大抵类似于“师傅领进门,修行在个人”。
他们预设的是:每个人都愿意学自己感兴趣的东西,老师只提供穿针引线的指导,激发并保护你的兴趣,大部分的实际学习,是学生主动完成。
咱们的逻辑似乎是:人都是有惰性的,老师不拿个鞭子抽,学生就不会主动学。
咱们认为,这韩语课,啥也学不到。但事实,好几个芬兰学生,比我学得好多了(中国人学韩语,发音、词汇、语法都占优势,应该比他们学得好才对),远超课堂要求。一问方知,她们花大量时间自学,而且乐在其中。
还有些“后进生”,韩语明显低于班级平均水平。但他们也不焦虑,以比别人慢半拍的速度,始终坚持学着,没退缩没放弃。可见,没有因为成绩不好,而丧失学习的乐趣。也是从他们身上,我才重新审视芬兰的教学模式。
我们从小到大,都认为学习要“不惜力”,熬夜刷题,拼最高分,做最难的卷子,考第一名。但达成考试目标以后,还有多少人会主动选择“继续学习”?
我算是从小就不抵触学习的人,成绩也不错,但也远远说不上快乐。高考之后,我把所有的书都卖了,不想再看第二眼。觉得自己这一生,所有关于学习的兴趣和动力,都在那个时候耗尽了。
实际上,学习应该是贯穿我们一生的能力,不应该在青少年时期就将其透支。细水长流,才能一辈子受益。从这个角度看,芬兰“不用太努力”的学习理念,实在是有可取之处。因为学习从来不需要搏命,也没有耗尽心力,大概率,感兴趣的东西,你会一直保持兴趣,一直学习。即便没有立竿见影的成绩,但天长日久,成效未必就不如咱们“多快好省、大干快上”的结果。
当然,芬兰的教学模式,有其特定的土壤环境。毕竟小国寡民、福利国家,民众有兜底,才可以万事慢慢来,始终给自己留有喘息的空间。学习如此,工作、生活亦然。
而我们,生活在高度内卷的东亚,为孩子,为生存,为养老,每个人都只能“不惜力”,学习到极致,工作到极致,追着目标拼命跑,一刻不歇息,才能勉强不掉队。
没有批判咱们生活态度的意思,我这么多年,也是过这种“不惜力”的人生,从来不知道,“不用太努力”是怎么一种活法。只是有时候忍不住会想,同样是“人生只活一次,短短几十年”,我们活着的一辈子,和人家比起来,体验感是不是太差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