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单身女性生个精子库孩子,亲子关系会出问题吗?

文摘   2024-06-23 11:00   芬兰  

很多考虑用精子库生育的单身女性,都会有个困扰:亲子关系会有问题吗?孩子的心理健康吗?

剑桥大学Susan Golombok 团队,做这方面的研究比较多,今天先介绍一篇,标题是 Single Mothers by Choice: Mother–Child Relationships and Children’s Psychological Adjustmen(主动型单亲妈妈:亲子关系和儿童的心理调适)

先说结论:除了主动型单亲妈妈家庭的母子冲突较低外不同家庭类型(异性恋主动型单亲妈妈VS异性恋双亲家庭,都是精子库孩子)的养育质量没有差异。儿童适应情况也没有差异。这两种家庭里,儿童的心理调适情况,都和家庭经济状况,孩子的性别,和父母的育儿焦虑有关。研究结果表明,主动型单亲妈妈家庭本身,不会给孩子带来心理问题。

原文:There were no differences in parenting quality between family types apart from lower mother– child conflict in solo mother families. Neither were there differences in child adjustment. Perceived financial difficulties, child’s gender, and parenting stress were associated with children’s adjustment problems in both family types. The findings suggest that solo motherhood, in itself, does not result in psychological problems for children.


简单介绍一下这个研究。它比较的两种家庭类型51个主动型单亲妈妈家庭 VS 52个父母双全家庭孩子都是4-9岁,都是通过人工授精怀上的。卵子都是母亲的。

比较内容包括两个方面:第一,养育孩子的情况。主要通过对母亲的采访,母亲本人的心理健康评估,亲子关系的观察和评估。第二,孩子的心理调适情况。对孩子的情绪和行为的评估,以及对孩子的精神病学评级(原文psychiatric ratings)。涉及的采访和问卷调查,问什么问题调查评估什么项目等,采用的都是验证过的有效有用的方法,不是作者凭空想象的。接受调查的人包括母亲,孩子,和孩子的老师。


结论

第一,在养育孩子(原文是parenting,一时想不到更合适的词,暂且翻译成这个)的质量上,这两组家庭没有明显区别。这两种家庭的母亲和孩子,都表现出了高水平的温情和互动。而且,主动型单亲妈妈,母亲和孩子之间发生冲突的频率,低于双亲家庭。在这个团队进行的另一项研究中,有2岁的精子库孩子的主动型单亲妈妈,她们对孩子的愤怒情绪相对比较少(相比于有伴侣的母亲),孩子表现出来的情绪和行为问题也比较少。 

作者的解释,我理解以后转述,这可能是因为,对于这些主动型单亲妈妈来说,孩子尤其来之不易,她们付出了很多努力,克服了很多困难,规划了很长时间,带点儿“梦想成真”的意思,心态上就很不一样,对孩子的态度可能也不同。尤其是,相比于因为离婚或其他原因被迫成为单亲妈妈的女性,情况截然不同。对于被迫的单亲妈妈,作者反复强调了一个词“unplanned"。意思是,对她们来说,成为单亲妈妈不是主动选择,是毫无准备、猝不及防的一个“坏结果”,心态上经济上容易出问题。另外,和研究中的双亲家庭相比,虽然都是精子库孩子,单亲妈妈不必照顾另一半“因不育/精子不行而产生的复杂情绪”,从而日子更轻松一些。

第二,在孩子心理健康方面,主动型单亲妈妈和双亲家庭没有表现出区别。不管在什么家庭,孩子的心理健康,都跟家庭经济状况,父母的育儿焦虑有关(原文是parenting stress, 我觉得应该包括带娃时父母自身的压力和焦虑,和传导给孩子的压力)。这中间提了一嘴,针对老师和妈妈的调查都发现,男孩子似乎问题多一点,但没有探究原因。只能说,性别和孩子的心理调适有关。但是,基于此,我们也可以推断,主动型单亲妈妈,如果在经济上和带娃上完全没有帮手,经常崩溃的话,可能会间接影响到孩子的心理健康。

以上两点是主要结论。作者还提出了一个有意思的点:精子库孩子,迟早要面临身份认同的问题。这份研究没发现孩子有“渴望父亲”的需求,他们估计是孩子年纪比较小,还没想这么多。孩子将来到了青春期,想要探究自我身份认同,可能会有心理上的波动。为什么这么说?因为关于领养家庭的研究会发现,孩子在青春期以后会想知道自己的生物学父母。现实生活中也有嘛,美国家庭领养的孩子,长大以后来中国寻亲。但这不一定是要认祖归宗,和生物学父亲相亲相爱共同生活,可能只是想知道“我从哪里来”。

如何看待这个结论?

严肃发表的论文,样本选择,研究方法,推理过程,都是可信的,结论因此也可信。我阅读过程,也觉得人家严丝合缝,有理有据。但同时也要注意到,样本量不算大,可能存在没有涉及的方面。再者呢,这是英国的研究,中国的社会文化毕竟不同,不能直接拿这个结果来断定中国的情况。总之,辩证地学习,有选择地吸收,结合个人实际来运用。

有时间有条件的读者,非常建议大家看英文论文,可以顺着这篇论文找到很多相关研究。如果发现我哪里翻译不准确,也欢迎留言。

我一天翻译也没干过,纯野路子,非常希望能在大家的批评中进步。

掌门捡瓶瓶
与芬兰有关的事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