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一篇鸡汤小文,给那些为高考志愿胆颤心惊的考生及亲友,打个预防针,作“宽心”之用。
最近,我拿到了毕业证。学的是非常不接地气,极端不好找工作的文科专业。又碰上了国内和欧洲双重经济不景气,还是中年人,怎么想都觉得前途堪忧。于是有人说我:你这就是“悔不当初”啊!要是大学毕业直接芬兰留学,做学术也好,找工作也好,肯定又快又顺利。怎么会像今天一样,前不着村,后不着店?
但是呢,出乎意料的,我的心情竟然不差。相比于“马上就要饿肚子”的焦虑,更开心的是,距离大学毕业14年,绕了一些路,但想做的事,终归还是成了。固然要面临找工作的困境,但也不是就无路可走。更何况,有了社会阅历,读书和写论文的体验,都非常踏实,远胜“为赋新词强说愁”的学生时代。真要是毕业就留学,未必有现在开心。可见,人生只要不被自己困住,容错率是很高的。你想做的事,不管被耽搁多少年,兜兜转转还是能成。兴许,还有额外的收获。
只是,现在社会的政治正确,是要求年轻人有计划缜密、严丝合缝的人生。在能力范围内上最好的高中,读最好的大学,选最好找工作的专业,顶好是一分钟都不浪费,理想状态是一步都不踏错。所以,眼下高考志愿,在很多人心目中,就是“一选定乾坤”。选对了,从此人生坦途要啥有啥,选错了就一失足成千古恨,再无前程可言!考生和家长,都因此压力山大,生怕稍有差池就万劫不复。
事实上,人生这道选择题,没有唯一正确的答案,也没有一劳永逸的选项。选什么,都不能保证一生平顺富贵荣华。现在的社会,变化多快啊。谁都不能准确预测十年后,更别说给别人规划“一次决策,永不后悔”的、衣食无忧的人生。举个例子,踩准点进了好大学好专业考了体制好单位,就能保证不下岗?不坐牢?不丢命?那可不好说
既然如此,对任何选择,就不必看得太神圣。做错一个决定,大多数时候,尤其是年轻的时候,对你的人生,并没有决定性的影响。说扎心点,我们都是普通人,你不是因为一个错误的决定,而没有成为马云的!也不可能有谁,原本是爱因斯坦的人生,就因为选了中文系而不是物理系,从此就和诺贝尔奖失之交臂。更多的时候,一个错误的决策,只是意味着你可能要走一点弯路,晚一点过上自己梦想的生活。
也许有人要说,现在的环境不同了,大学生不值钱,白领不值钱,试错成本高。这也是事实。我们当初虽然有个不靠谱的专业(但这个专业学得很有意思,受益终身),但工作相对好找。但是,现在学生掌握的社会资源也不一样啊。网络这么发达,想学什么,钻研点啥,什么资料都能找到。真要是有什么被耽误的特长,自学都能弄起来。再者说,现在大学生的家庭条件,以及父母搜索信息的能力,普遍比我们那时候好,能够得到的支持也多。
说了这么多,希望没有引起误会。不是说填志愿不重要。很重要,学生和家长要在自己能力范围内,结合自己的兴趣爱好,家庭情况,充分了解信息,做出最合适的选择。
但是,万一,我是说万一,进了学校发现专业选错了,或者到毕业的时候才发现不好找工作,也没什么大不了。孩子不用觉得人生就此熄火了,家长也不要觉得自己一招不慎毁了孩子一生。人的一生长着呢,比起“我必须永远做正确的选择”,更重要的是,我有随时随地自主学习的能力。会学习,就能在任何时候从零开始,甩掉包袱,进入全新的领域。从现实的角度,相比于火眼金睛一次性挑中某个未来五十年的朝阳产业,你掌握学习能力,兴起个什么产业就能学相关技能,从而给自己博一个入行的机会,听起来是不是压力更小一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