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身生育,不完全等同于买精生子

文摘   2024-06-18 20:53   芬兰  

说到单身生育,很多人第一反应是单身女性买精生子,和孩子相依为命一辈子。单身女性求助精子库生育,确实是所有“单身生育”的情况中,比较有代表性的一种,但也只是其中一种。单身生育其实是一个非常大的概念,包括了很多种情况,每种都值得一个专门学术研究领域。咱们日常讨论,我简单介绍一下。


单身生育 VS 单身养育

针对“一个女的,没有结婚证就生了孩子”这种情况,中文里有未婚生育,非婚生育,婚外生育等,各自有侧重点,也有不同的情感色彩。因为这些名词带的历史包袱和道德倾向,让我觉得不太中立。所以在论文调查和写作时,我采用了更中性一点的称呼“单身生育”。对应的英文,我比较赞同用OECD对于birth outside of marriage 的定义,只强调“生孩子的时刻,母亲是法律上的未婚状态”,不管她是买的精子,还是有对象没领证,避免道德审判。

OECD是这样说的:“Births outside of marriage” are generally defined as births to mothers whose legal marital status at the time of the birth is other than married. This includes births to mothers who are single or who are cohabiting with a partner outside of marriage, births to mothers who are divorced or widowed, and births to mothers who are living with a partner in a “common-law” or “de facto” union (unless their legal marital status at the time of birth is also ‘married’). 

不管是从上文的定义,还是常识,都可以推断,因为人的生活状态一直在变,单身生育不完全等同于买精生子,也不必然导致单身养育。可以说,五花八门的情况都有,比如:

  • 单身女性,生了孩子,往后一直单身,这是单身养育。

  • 单身女性,生了孩子,后来又结婚了,可能是和孩子的生物学父亲,也可能是和其他人。结婚以后可能不生娃,也可能再生一个娃,或者男方从前一段婚姻里带着娃。

  • 法律上单身的女性,但有事实伴侣(可以是同性,也可以是异性,比如男方已婚),生了孩子以后可能是自己一个人养,也可能是和伴侣一起养。


同理还有精子的来源,实际生活中非常多样。除了精子库,有可能是自己找的熟人(老外案例多,找朋友捐个卵捐个精好像稀松平常,美剧里也经常有这种情节。中国估计主要是lesbian和gay合作,我没有调查哈,只是猜测),还有可能是男女朋友怀孕以后拉豁了,女的决定一个人生。

这就导致,单身生育以后,孩子面临的家庭生活状况不能一概而论。有的是生物学父亲未知,有的是父亲身份确定但没来往,有的有少量来往,有的父亲和母亲事实生活在一起。更复杂的,母亲和别人结婚以后,孩子面临生物学父亲和社会学父亲(继父)不是同一个人的情况。或者,有的孩子面临两个妈妈+生物学父亲。

可能有人会说,既然这么麻烦,为什么不直接找个男人结婚再生育?这又回到之前的问题,现代人不愿意婚姻将就,而生育又有时间限制。等到50岁终于找到合适的对象再来生,生不出来了。人们一打听,哦,现有科技手段可以打乱这个顺序,我可以先生个娃,对象慢慢找,那当然就纳入考虑了。更何况,还有同性恋群体,人家倒是愿意结婚,没地方领证的嘛!当然,男同要孩子还涉及代孕的问题,更复杂。不展开说了。

具体到生活中,因为带娃再婚需要考虑的问题比较多,可能有一部分人即便怀着“还是要结婚”的美好愿景,最终也没有结上。呈现效果就是,一个女的,自己生了一个孩子,然后就和孩子组建单亲家庭过了一辈子。


不管是哪种形式的“单身生育”,不管咱们是否能接受,都说明了:婚育捆绑,先婚后育这种组建家庭的模式,受到了新思潮的冲击。人们根据自己的情况,开始选择多种多样的方式来组建家庭。这既受社会文化发展的影响,也是得益于科技发达创造的条件。作为社会现象,大家基于各自的价值观,对此热烈赞同或强硬反对,都很正常。不用因为“我观念开放摩登”就高人一等,也不必因为“我是保守型价值观”就睥睨众生。但如果具体到某个人的选择,我的态度是,“未经他人苦,莫劝他人善”。谁也不是傻子,都知道领证生娃更容易更轻松,她主动选一条布满荆棘的路,必然是有不得已的苦衷。


单身生育的女性 VS 单亲妈妈

这两个群体有重合,也有不同。在研究中,一般会把主动选择单身生育的女性,称为 single mothers by choice 或者 solo mothers,国内有时候会称为“主动型单亲妈妈”。都是为了强调她们是主动选择的,而不是被迫成为的。但我个人觉得,这个界限也没办法划分得太明确,单身女性买精生子当然很好区分,但男女朋友怀孕以后,结婚没谈拢,女方选择独自生育,这整个过程,主动选择占多大比例,被迫占多大比例,就不太好说。

关于单亲妈妈的研究,关注较多的有经济问题,亲子关系,母亲的生存压力,孩子的心理健康,家庭的脆弱性等。“主动型单亲妈妈”遇到的问题,与传统单亲妈妈可能有共性,但也有不同。

国外的比较研究,会发现“主动型单亲妈妈”普遍受教育程度较高,经济条件较好。国内的群体特征调查我还没看到,但我觉得情况可能差不多。就当前的社会现实来说,买精生子的这种情况,必然是受过教育思想开明,能负担高额费用,还耳聪目明会搜集信息,能找到靠谱中介或赴海外生子。但其他情况的单身生育,比如,跟对象婚事拉豁以后独自生育,同性恋伴侣的生育,经济条件和受教育情况可能都比较多样,要有更多的调查才能下定论。

总而言之,单身生育这个事儿,支持或反对不重要,观点对错不重要,大家开始讨论和掰扯,思想能够交锋,这个比较重要。



周末去了赫尔辛基,北欧夏天还是美的,分享几张

掌门捡瓶瓶
与芬兰有关的事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