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春语文·望军专栏】《散步》课堂实录+教学资源

文摘   2024-10-29 06:02   新疆  

望/军/精/品/课

授课时间20241010

授课班级:长沙市中雅培粹学校2404

实录整理:长沙市中雅培粹学校 刘茂梅


导入新课


师:上课,同学们好


生:老师好!


师:请坐。有一种运动,它最常见,但是又最浪漫最简单,又可能带来最深刻的人生体悟,那就是散步。散步》课前我们已经读过很多遍了,那么我们就先省略课堂上读课文的内容走进第一个任务。



任务一




师:文章取题为散步,如果换个角度题目,你会取什么题目呢?要求从人物、事件和环境这三个角度另拟,而且题目最好是来课文的文字大家想好了就举手,也可以小组讨论一下。


【屏显】


文章取题为《散步》,如果换个角度另拟题目,你会取什么题目?


备选角度:

人物   事件   环境  


(生自由阅读,或者小组讨论)


师:有答案了吗?从这个文章涉及人物的角度,我们可以取什么题目呢?


生:我的母亲、我的儿子和妻子


师:很显然用这么多字做标题不合适,那么有没有一个词语能够把这些概括进去


生:一家人。


师:一家人。


(师请一生到讲台上板书,把同学们拟的标题都写在黑板上。)


师:还有没有更好的词语?


生:大人和小孩。


师:我们现在讲的是人物,有没有一个词语,可以把这四个人都包括进去?


生:世界。


师:就是说一家人就是全世界。挺好。我还在期待一个更好的词语。同学们我们经常说我们四班所有的同学在一起做什么事情的时候,主语会用哪个词语?


生:我们


师:是的,同学们,我们是一个特别漂亮、特别温暖的词语它能够包括很多人,是不是?从我们”,是一个联结,表明没有人是一座孤岛,我们都跟世界相连。同学们可能很多是从事件的角度来讲的,有哪些好题目


生:小路。因为文章的主要内容是散步出现分歧,后来选择了走小路。


师:那么在小路这个标题的基础上,大家有没有补充,让标题对内容的概括性更好


生:大路和小路。


师:大路和小路,也可以把这个“和”字去掉,用个连接号变成“大路·小路”,这样也挺有意思。或者就用“大路小路”也可以,简约有时候是一种别样的美。你们看,不断去修改,就能得到更好的答案。


师:从事件的角度,还有没有?


生:选择。作者在家庭走哪条路产生分歧的时候,他面临了选择。


师:选择是里面的核心事件,对不对?还有吗?从事件的角度来讲。


生:我想用岔路口”来拟题。


师:在这个岔路口我们怎么去决定去选择,非常好那从环境的角度,大家有没好标题?用环境取出的标题,其实是很有诗意的


生:夜色中的小路。


师:夜色吗?这有没有写夜色?


生:没有


师:来,我们“夜色”换成另外一个表示时间的词语,可能就好了。


生:早春。


师:早春的小路,很好了。


生:田间小路。


师:田间小路,也不错。如果从文中找词语呢,有什么合适的描述环境的词语或者短语,可以作标题?


生:初春的田野


师:挺好,孩子们,你们看,黑板上这些标题,其实都是挺美的标题,但作者却单单选择了“散步”这个标题。“散步”是从人物、事件、环境的哪个角度来取的题目呀?


生:事件。


师:“散步”是这里面的主要事件这个事件分成两个步骤正像孙乾同学刚才说的那样,首先是他们在岔路口产生了分歧,然后做出了选择。我突然发现,我们可以用黑板上所有的标题来说话。我们一家人在初春的小路上——


生:散步


师:后来在岔路口遇到了——这里,应该有一个很重要的、和事件有关的词语,大家刚才没有找到,是什么?


生:分歧。


师:对,遇到了分歧,然后需要做出一个——


生:选择


师:到底是走大路还是小路?最后我们选择了走——


生:田间的小路


师:过不去的时候我和妻子分别背起母亲和儿子,我们觉得背起的就是我们的整个——


生:世界。


师:哇,同学们,你看你们厉不厉害?我们所有的标题连起来就成了这篇课文的主要内容。

任务二




师:莫怀戚从“事件”的角度,将这篇文章标题确定为“散步”。这个事件分成两个阶段——


生:分歧和决定。


【屏显】


“散步”是从人物/事件/环境这个角度来取标题的。


这个事件,分成两个阶段:

分歧——决定


师:分歧和决定,也就是刚才我们说的,在岔路口,一家人面临——


生:选择。


师:那么同学们在这篇课文里面有几个人做了选择?


生:两个


师:哪两个?


生:我觉得一个是父亲,一个是孩子。孩子说要走小路,父亲决定走大路


师:肯定有补充。


生:母亲要走,后来决定走小路,母亲也做了选择。


师:那里面还有一个人物,出场不是很多,就是文章的妻子。妻子做选择没有?我们看看文中的那句话。


生:妻子呢,在外面,她总是听我的。


师:妻子做选择了吗?


生:做了。


师:可是文章里面并没有说她选择走大路还是小路呀?


生:她选择我的。


师:有的时候不选择也是一种很好的选择。四个人都做了选择,这是我们从字面上能够看到的他们的选择背后有什么样的理由,这是我们需要仔细品味的。看大屏幕——


【屏显】


儿子选择走小路,

是因为         


生:小路有意思。


师:文中哪里具体表明了小是有意思的?


生:那里有金色的菜花,两行整齐的桑树,尽头一口水波粼粼的鱼塘。


【屏显】


那里有金色的菜花,两行整齐的桑树,尽头一口水波粼粼的鱼塘。


师:大家一起来读这句话。


(生齐读


师:孩子们,有意思是一个判断,是一个陈述,它是怎么有意思的,我们要展示,要具体描述然后我们要再走一步,小路有意思,只是因为有菜花、桑树和鱼塘吗?对于小孩子来说,他选择走实际上是因为什么呢?现在你就是那个小孩子你说说看,你为什么走小路?


生:可能会比较好奇,而小路上的景物会更有吸引力


师:噢,吸引力好奇心,请坐。现在,个小孩子你为什么走小路


生:因为大没有什么景物,然后小就有探险的感觉


师:探险的感觉,这很符合小朋友


生:我觉得因为大路虽然宽敞,但是就只有一条平平无奇的路,然后也没有什么景物。而小它就是那种狭窄的,弯曲的,然后,走进去的时候不可能一眼看到所有的景物,它会等着我们慢慢的发现。


师:所以中国古人有个美丽的词语“曲径通幽”,把它写在你的书上。还有一个相应的词语,一览无遗”。大路一览无遗,小路曲径通幽,所以小朋友更喜欢小路。我们再读这个句子,你还能发现小路除了探险的乐趣还有什么呢?


生:齐读—— 那里有金色的菜花,两行整齐的桑树,尽头一口水波粼粼的鱼塘。


师:这样曲径通幽的小路,这样的景物一览无遗路,让你觉得更——


生:生动、生机勃勃


师:生动,生机勃勃,明亮,美丽,是不是?所以要是是那个小朋友,我当然选择走小路,有意思。


【屏显】


母亲本不愿出来,

是因为              


师:好,接下来我们再看母亲,不愿意出来是因为什么呢?


生:年纪大了不方便行动


师:对,这是直观的原因。你奶奶多大?


生:75岁。


师:文中母亲差不多年龄,你奶奶愿不愿意跟你们出去玩?


生:有时候愿意,有时候愿意


师:说明老了不愿意出来,并不是所有老人都这样子。有些老人如果儿孙带出来他会觉得很开心。母亲不愿意出来,除了老,其实还有一个课文作者没有的原因,大家请看大屏幕——


【屏显】


文章写于1985年。我父亲刚去世。照料他多年的母亲似乎一下子给抽掉了生活目标,身体情况变得很复杂。我有个弟弟是医生,私下说,母亲处在丧偶综合症中,这是一个微妙的阶段,必须谨慎度过,最不能缺的就是子女的陪伴。


     ——莫怀戚《二十年后说<散步>》


师:看完了吗?好,你说说看,母亲不愿意出来的真实原因是什么?


生:整个人笼罩在死亡和悲伤的的悲哀之中


师:她整个人笼罩在一种悲伤和死亡的悲哀之中,那外界的美好的景物对她来说,反而可能是——


生:痛苦


师:由这个生机勃勃的初春,想到的可能是她逝去的老伴所以这个时候母亲处在一种封闭的状态之中,这个时候最缺的最需要的就是子女的陪伴。而也正因为这个原因,所以莫怀戚这样说——我们来读一读课文的第二段


生:齐读——母亲本不愿出来的她老了,身体不好,走远一点儿就觉得很累。我说,正因为如此,才应该多走走。母亲信服地点点头,便去拿外套。她现在很听我的话,就象我小时候很听她的话一样。


师:这里面有个词语特别动人,你发现没有?


生:信服。


师:对,信服。我小时候很听的话,现在很听我的话。我的母亲老了已经老得——


生:我的孩子。


师:母亲已经老得像我的孩子了这个时候我们需要牵着母亲的手,慢慢去走。那么,母亲最终选择了走小路,是因为什么呢?


【屏显】


母亲最终选择了走小路,

是因为             


生:为了她的孙子。


师:谁注意到了母亲的动作?


生:摸摸孙儿的小脑瓜。


师:这是因为的孙子,还有没有别的原


生:她发现了小很美


师:母亲也发现了小路很美,我们来读一读——


生:齐读——她的眼睛顺小路望过去:那里有金色的菜花,两行整齐的桑树,尽头一口水波粼粼的鱼塘。


师:同学们,莫怀戚特别聪明,他写这个景物的时候没有说这个景物是他看到的,妻子看到的,儿子看到了,他说是母亲看到的那这个时候,莫怀戚在暗示什么?


生:母亲想走小路,说明她也被小路的美丽、有意思和勃勃生机打动了。


师:母亲想去走小路,说明她内心什么在渐渐复苏?


生:内心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师:是的,对生活美好的向往。她可能在想,虽然老伴死掉了,但是仍然有美好的东西值得去珍惜,去探索,去好好享受生活。


师:好,同学们,来,我们一起来读一读这个句子。


【屏显】


那里有金色的菜花,两行整齐是桑树,尽头一口水波粼粼的鱼塘


(生齐读)


师:同学们,南方的初春的田野上是不是只有菜花?有没有别的花?


生:有。


师:朱自清怎么说的呀?有名字的,没名字的散在草丛里——


生:像眼睛,像星星,还眨呀眨的。


师:很多花。春天的田野上是不是只有桑树?一定还有别的,对不对?那为什么作者选择的是鱼塘、桑树、菜花这样一些东西呢?


生:桑树是向上生长的。


师:向上生长的?你是不是想说生机勃勃的啊?请坐其实别的树也是向上生长,生机勃勃的。桑树这种树同学们有没有更多了解


生:不知道。


师:桑树在古代,经常和梓树一起,经常种在屋前屋后,久而久之,桑和梓这两种树,就合称“桑梓”,并且演变成了——


生:家乡的代名词。


师:做笔记。桑树也好,鱼塘也好,菜花也好,都是什么样的景物?它是不是名贵的东西?


生:不是。都很常见。


师:非常日常的物,但是在这些日常的物里面包含着对家的深情。


【屏显】


“妻子呢,在外,她总是听我的。”这句话中,你读出了          


师:妻子呢, 在外面,她总是听我的。这句话里面,从妻子不选择里面你读出了什么味道来?我想请一个孩子来回答一下。在家里,是妈妈听爸爸的,还是爸爸听妈妈的。


生:爸爸听妈妈的。


师:外面呢。


生:妈妈听爸爸的。


师:哈哈,那你妈妈很温柔啊那你又读出什么


生:珍惜和体贴。


师:有没有更精准的词语


生:信任。


师:信任或者是信赖。(请做笔记)你们读出什么呢?


生:我觉得莫怀戚作为一家之主,他的选择,全家人都同意,是因为过去很多时候,他做出的决定,都是正确的。


师:所以课文呈现的虽然是这一刻妻子我的,但你想到的是过去的无数个日子里面,莫怀戚作为家庭的主心骨做出过多正确的决定他引领了这个家庭。我觉得你很深刻。


师:那么我们这个时候你会发现儿子听我的,妻子听我的,母亲也听我的。所以我在这个时候感到责任特别的——


生:重大


【屏显】



师:所以,我的决定就非常的重要。


【屏显】

在同样的情况下,你会如何抉择呢?请评价一下“我委屈儿子,选择大路”的决定。


师:如果是你的话,你会如何抉择呢?说真心话


生:我走小路,小路有意思,因为我现在就是小孩子。


师:孩子,现在你升级了,你当爸爸了。


生:嗯……嗯……那我还是走大路吧。


师:很勉强唉!你的这个犹豫,说明这个事情的确不太好决定是不是?一边是母亲,一边是孩子我们在 《二十四孝里面读到过郭巨埋儿的故事。在家里养不活更多人的情况下,郭巨选择埋掉他的儿子来养活他的母亲。虽然这两件事情没有可比老师还是要比一比,郭巨埋儿选择的是什么儿子


生:牺牲儿子。


师:这里选择的是什么


生:委屈儿子。


师:牺牲和委屈的性质是不一样的,牺牲儿子是超出人情的,而委屈只是在家庭环境中的一种什么呢?


生:协调。


生:平衡。


生:权衡。


师:孩子们,这一刻,为什么那么难决定呢?因为妻子、儿子、母亲都是我最亲的人我不知道你们在读书的时候有没有发现一个词特别有意思,当我把它罗列出来的时候,你是不是觉得有点震撼?好,我们来读一读


生:齐读。


【屏显】


我,我的母亲,我的妻子和儿子。

我的母亲又熬过了一个严冬。

我的妻子和儿子走在后面。    

我的母亲要走大路,大路平顺;

我的儿子要走小路,小路有意思。

我的母亲老了,她早已习惯听从她强壮的儿子;

我的儿子还小,他还习惯听从他高大的父亲。

我蹲下来,背起了我的母亲;

妻子也蹲下来,背起了我们的儿子。

我的母亲虽然高大,然而很瘦,自然不算重。


师:同学们,我刚刚数了一下,这里有 11 个”或者“我们的”,你会觉得正常情况下这么使用有什么感觉?


生:有点啰嗦。


师:为什么莫怀戚反复强调“我的”“我们的”呢?


生:还没想好。


师:孩子,你想一下,运动会排练节目的时候,你爸爸来了,妈妈也来了,那你跟同学们说这是我的爸爸,这是我的妈妈”的时候,你有什么感觉?


生:自豪。


师:有自豪感还有什么感觉?


生:温暖。


师:温暖这个时候,我们要慢慢这两个字,好像把这两个放在手里面慢慢的摩挲一样。你还有什么感觉呢?当你对外界宣称一个东西、一个人我的”的时候,其实是表明什么


生:这个东西、这个人,对我很重要。


生:还是一种幸福。他的母亲,他的儿子,他的妻子,他拥有自己的家人,圆满。


师:这种幸福感,自豪感,温暖感,这些对一个人来说特别重要的感觉,我们把它叫做认同感归属感


师:有一首歌叫做我和我的祖国》,这个”,就是一种认同感,一种归属。我们来说说,这是我的家人,也是我的什么呢?


【屏显】


这是我的家人,

也是我的     


生:也是我的世界


生:也是我的整个世界。


师:也是我的整个世界,也是我要扛在肩上——


生:责任。


生:重担。


师:所以,“我的”“我的”这里,除了认同感,归属感,还有一种“责任感”。来,这个时候我们再来读这句话,你就理解了。用重音告诉大家,你找到了这两个句子的关键词。


【屏显】


一霎时我感到了责任的重大,就像领袖人物在严重关头时那样。


但我和妻子都是慢慢地,稳稳地,走得很仔细,好像我背上的同她背上的加起来,就是整个世界

任务三




师:同学们都找到并重读了责任“整个世界”这两个非常关键词。但是卢老师有个疑问,我觉得莫怀戚是不是有点小题大做了呢?他不就是和妻子一起,背了他的儿子他的母亲吗?怎么就觉得像领袖人物一样?怎么就觉得像背整个世界一样?好,你们小组讨论一下

【屏显】

孩子和父母加起来就是整个世界”,是否小题大做、言过其实?

(生小组讨论)

师:好,很期待同学们的回答。

生:莫怀戚认为他的儿子、他的母亲,都是他心目中特别重要的,所以他必须做出一个好的决定,所以他才感到他的责任重大

师:你觉得他是强调了这个重要,是不是?如果我是这文中的儿子或者母亲,听到这样的说话,我会觉得特别幸福。还有别的理解吗?

生:没有想好

师:没有想好,那你先坐下。想好了的先说。

生:家庭对他来说是十分重要的,莫怀戚作为家庭的顶梁柱,其他人都会听他话,所以选择要慎重,所以他觉得责任重大。

师:所以你觉得这样说是可以的,不是小题大做,是吧?请坐

生:觉得不算小题大做,因为他这一辈子就么一个母亲,然后只有这个儿子。

师:唯一性,所以是整个世界。的确,没有家哪有国呢?没有家,哪里有我们的幸福呢。所以家庭对我们非常重要,就是我们的整个世界。

师:课堂讨论到这里的时候,我发现就没有办法继续推进了,这个时候,我们需要引进一些背景知识。这篇文章的主题,你们觉得是谈论什么呢?

生:

生:孝前面这一段的她老了,身体不好,走远一点就觉得很累。我说,正因为如此,才应该多走走”这里面有的感觉

师:有的感觉但是你又觉得好像不完全是谈,因为这里面还有儿子也在里面到底是谈什么呢?

生:尊老爱幼。

师:我们看看作者自己本人怎么说。

【屏显】

去年9月,在重庆举办的一次作文大赛上,有人问我:你那个《散步》,是写尊老呢,还是爱幼?或者既尊老又爱幼?我认真回答:看起来当然是既尊老又爱幼,其实我骨子里是想写生命。

——莫怀戚《二十年后说<散步>》

师:正因为莫怀戚骨子里想写生命,所以在文章中他特意安排了一段景物描写,你找到了吗?

生:第四段。

师:来我们一起读一下

【屏显】

这南方初春的田野,大块小块的新绿随意地铺着,有的浓,有的淡;树上的嫩芽也密了;田里的冬水也咕咕地起着水泡。这一切都使人想着一样东西——生命。

(生齐读)

师:来,我们读得更有生命力一点。坐直读书应身正书立。

师:如果我们把这个故事放在生命的角度来看,重新审视儿子和母亲的选择,你有什么新发现?

【屏显】



生:儿子选择小,是因为小更有生命力

生:母亲之所以选择平顺,是因为年老的身体,没有生命力,可能经不起折腾

师:但是最终选择了小,是因为她的什么被唤醒了?

生:对生命的那种兴趣渴望

师:好,我们看到在文中写了三种状态的生命年幼的生命、强壮的生命和衰老的生命。

【屏显】

年幼的生命
强壮的生命
衰老的生命

师:在这个时候在年幼的生命和衰老的生命中间站着什么?

生:强壮的生命。

师:我们用一个语文术语来说这个“强壮的生命”,在整个生命的序列上,起到什么作用?

生:承上启下。

师:在生活中我们就说是,人到中年,上有老下有小,所以责任非常的重大。孩子们,我们自然界中的猫猫狗狗,那些动物们都会对什么负责?

生:对孩子。

师:都会对年幼的生命负责,但是不会衰老的生命负责。你看到猫和狗去养过他们的爸爸妈妈吗?

生:没有

师:但人类跟动物不一样的地方就是人类既会对年幼的生命负责,又会对衰老的生命负责。这就是我们的文化,中国传统文化

师:我们中国的文化是特别讲孝道的。但是莫怀戚说,他说这不是孝你看在美国,他们的文化是什么?他们是丛林法则,他们会对孩子负责,美国孩子天堂,是青壮的战场,是老人的场,我们的邻国日本,还有弃老的传统

【屏显】

孩子的天堂
青壮的战场
老人的坟场

师:但是中国人不一样,中国人站在这个中年的位置,他们选择是不一样的啊。我们看看作者自己怎么说。

【屏显】

人类,在造物主的眼里,也不过是一个物种而已,与其他物种的性质并无两样。但与其他物种有一点不同,就是人类的强壮的生命,没有资格独享强壮——它(我在这里说的是生命,不是人)必须对它的两端的弱势负责,即强壮当对幼小和衰老负起责任来。

动物只对一端负责,即幼子,而人类还对老人负责。这就是人与动物的不同。对幼子负责,属于遗传本能,而对老人负责,就是文化了,与本能显然不可同日而语。

你说,这不就是孝道吗?多老的话题。我说,不是孝道,是 

师:莫怀戚说,这不是孝道,那是什么?

生:是生命。

生:是责任。

师:我们再来回过头来看一下,作者是不是小题大做?

【屏显】

一霎时我感到了责任的重大,就像领袖人物在严重关头时那样。

但我和妻子都是慢慢地,稳稳地,走得很仔细,好像我背上的同她背上的加起来,就是整个世界

生:不是

师:因为我背上加起来的不仅是整个世界,还是整个什么?

生:整个生命的状态

师:整个人类生命的状态。曾经,人民教育出版社的编者把莫怀戚“就像领袖人物在严重关头时那样”这句话是删掉的,我上学的时候,最初学的是删掉的,莫怀戚知道以后很生气他说我就是要保留这句话,所以你们现在看到的这句话是保留的,现在知道了莫怀戚为什么固执吗?因为他谈的不是孝道,而是——

生:生命。

师:对,而是生命在这个人类的这个生命的轴上,我作为一个强壮的生命,上有老下有小,他们都需要我去负责而我站在这个线上。大家看这个线,你想到了什么?想到数学里面的一个什么词没有啊?

【屏显】


生:竖轴

生:中轴

生:对称轴

师:对称轴。在这篇文章里面,有没有一句完美体现对称感觉的句子?

生:大家看到第五——“我和母亲走在前面,我的妻子和儿子走在后面。小家伙突然叫起来:“前面也是妈妈和儿子,后面也是妈妈和儿子。”

师:你真会读书,这个话是莫怀戚的小家伙直接说,这句话莫怀戚的耳朵里他特别感动,他就一直琢磨着要写一篇文章,表现这种关系,这种感觉。这篇步》,就是由小家伙这句对称的句子引发的。


师:文章中不仅有这一处,还有很多处对称。男生读黑色字部分,女生红色字分。

(男女生对读)

【屏显】

她现在很听我的话,
就像我小时候很听她的话一样。
前面也是妈妈和儿子,
后面也是妈妈和儿子。
母亲要走大路,大路平顺;
我的儿子要走小路,小路有意思。
我的母亲老了,她早已习惯听从她强壮的儿子;
我的儿子还小,他还习惯听从他高大的父亲。
但我蹲下来,背起了我的母亲;
妻子也蹲下来,背起了我们的儿子。
我的母亲虽然高大,然而很瘦,自然不算重;
儿子虽然很胖,毕竟幼小,自然也轻。

师:读到这里,我们可以发现对称不仅是一种句式,它更是一种暗示。作者大量使用对称的句式,不是偶然的,显然更是一种隐语:用对称的句式,暗示对称的关系。这,其实包含着一个重要的写作的理念,言语形式和言语内容,是完美统一的。请大家做笔记——


【屏显】

任务四



今天晚上,没有书面作业,作业就是周末的时候和爸爸妈妈去散步,去休闲,去散步的时候,把这个故事讲给爸爸妈妈们听,和爸爸妈妈们一起感受或者讨论——

【屏显】

 “散步”里有     ,有     ,还有      

师:我和你们一样期待这样的散步。下课!




 The  end











王君青春语文名师工作室
青春语文,不仅仅是一种教法,更是一种活法……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