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海拾贝——《中国演员》2024年第九期文选之二

文化   曲艺   2024-11-28 21:58   北京  
经得严冬风雪苦,方有杏花扑鼻香

――第十八届山西省“杏花奖”戏曲表演组观感

李小菊




2024年9月11日至25日,第十八届山西省“杏花奖”评比展演活动在太原举办。山西省“杏花奖”是山西省文化艺术政府奖,自1989年设立以来,已成功举办17届。35年来,“杏花奖”长期、持续地为山西省推出了一大批优秀的舞台艺术作品和青年艺术人才,推动了山西艺术的繁荣发展。作为山西省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七十五周年系列活动(第四届山西艺术节)的重要组成部分,主办方对此次“杏花奖”评比活动尤为重视,在以往多次举办评比活动的经验基础上采取了一系列措施以体现评比活动的客观、公正、专业、权威,推出能够体现新时代新气象新成就的优秀剧目和德艺双馨的优秀艺术人才。本人有幸参加了本届“杏花奖”戏曲表演单项奖的评审工作,从参加终评以及获奖的戏曲类剧目和演员情况来看,这次评比充分体现了山西戏曲剧种丰富、本土剧种实力强劲、青年演员水平高超等特点,为我们展现了山西作为戏曲大省、强省的实力、活力与戏曲文化的魅力。


蒲剧《扈家庄》

张雪 饰 扈三娘


丰富多样的戏曲剧种,悠久深厚的戏曲文化

山西省是我国戏曲剧种最多的省份。根据2015年全国戏曲剧种普查情况来看,截止2015年8月31日,山西省共有戏曲剧种38个位居第一,其次是河北省36个,安徽省31个。这与山西丰富的地域文化、民间文化和山西人民充沛的艺术创造力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山西也是我国现存古戏台最多的省份,吸引着无数戏曲研究人员前来考察调研,山西省的古戏台研究和戏曲文物研究在全国都有很大的影响,这既说明历史上山西戏曲文化的繁荣与发达,也说明其戏曲历史的悠久和深厚。据学者研究,在元代,山西平阳(今临汾、运城等晋西南地区)是元杂剧的发祥地和最早流行的地区之一,与大都、真定、东平并称元杂剧四大活动中心,山西目前存留的众多戏台、壁画即充分说明和印证了这一点。剧种、戏台、文物,是山西丰厚的戏曲历史文化的体现,我们也可以从当代山西戏曲的演剧活动看到山西戏曲的历史与风采,而三年一度的山西“杏花奖”评比活动,就是见证和检验当前山西戏曲传承、创作与发展情况的很好的平台。

本届“杏花奖”戏曲表演类共有9个剧种的24个演员参加终评,其中晋剧9个,蒲剧5个,上党梆子、北路梆子、京剧各2个,眉户剧、太谷秧歌、孝义碗碗腔、豫剧各1个。晋剧是山西的“省剧”,又称中路梆子、太原梆子,因流行于省会太原地区,得地利之便,在山西传唱最为广泛、影响最大,因此历届“杏花奖”晋剧参演演员都最多,本届也不例外。蒲剧又称蒲州梆子,主要流行于晋南地区,是山西四大梆子中最古老的一个,与陕西梆子(秦腔)关系极密切,影响非常大,传唱也很广。作为山西四大梆子的另外两个剧种上党梆子和北路梆子,以及作为“国剧”的京剧,在山西也非常活跃。而来自于陕西的眉户剧、碗碗腔以及来自河南的豫剧则说明了戏曲剧种跨越地域省份的的流播情况。相比2021年举办的第十七届“杏花奖”,戏曲表演类同样有9个剧种参演,除四大梆子和京剧、豫剧之外,其他剧种各有起落,但本届参加评比的演员有30人,人数要多一些。从获奖情况来看,本届获奖演员中晋剧4人、蒲剧3人,上党梆子和北路梆子各1人,可以说是四大梆子演员占尽风流,而晋剧独领风骚;上届获奖演员中晋剧3人、蒲剧2人,京剧、上党梆子和北路梆子各1人;第十六届“杏花奖”戏曲表演类获奖演员晋剧4个、蒲剧2个、京剧和上党梆子各1个。


上党梆子《黄鹤楼》

李岩 饰 周瑜


从近两届“杏花奖”参评的总体情况来看,两届都是38个剧种中的9个剧种参加评比,虽然未参演剧种的具体原因比较复杂,比如虽然报送剧种剧目较多但未能进入终评展演,虽然优中选优、选拔人才是评奖活动的原则和宗旨,但约四分之一略强的参演剧种比例不免显得略少,无法体现山西作为戏曲剧种最多的省份的特点和优势。这与各个剧种的影响力大小和生存状态优劣有非常重要的关系,因此从繁荣戏曲创作演出、扶持传统戏曲文化的角度出发,加大对稀有剧种的扶持力度和人才培养,扩大活动的宣传力度,鼓励更多剧种参与到各类活动中去,促进戏曲艺术百花齐放、共同发展,是今后工作的方向之一,也是戏曲艺术繁荣发展努力的方向。



北路梆子《打神告庙》
董晓云 饰 敫桂英


四大梆子大放异彩

戏曲演员要通过唱、念、做、打、舞和手、眼、身、法、步等舞台表演的技术技巧,来塑造人物、刻画人物,达到既讲述曲折动人的故事、又具有感动人心的艺术效果,同时又能充分体现中国传统戏曲艺术魅力,这是优秀的戏曲演员必备的综合技能与艺术素养。此次“杏花奖”涌现出不少技术全面、唱做俱佳的优秀青年演员,如山西省晋剧院的付美玲、贾彦强,运城市盐湖区蒲剧团的张雨、长治市上党梆子剧团的李岩、临汾市蒲剧艺术研究中心的张雪、太原市晋剧艺术研究院的郝鹏伟、山西省蒲剧艺术院的段丛珊、阳泉市晋剧院的聂君军、大同市北路梆子耍孩剧种保护传习中心的董晓云等,其中付美玲、董晓云、段丛珊为青衣,张雪的行当是武旦兼武生,张雨为文武老生,李岩、郝鹏伟、聂君军为武生,贾彦强为净。他们的表演,无论是折子戏还是整本大戏,不但唱腔优美动人,技艺精湛绝伦,而且能够精准地塑造人物,具有打动人心的艺术力量。


晋剧《狸猫换太子》
贾彦强 饰 包拯


众所周知,戏曲演员的行当主要分生、旦、净、丑四大门类。总体来看,此次“杏花奖”戏曲表演组的获奖演员都是山西四大梆子剧种的演员,他们的行当主要以生、旦行当为主,其中旦行又以青衣、武旦为主,生行以武生、老生为主,净行演员仅一位,丑行演员则缺无。从参加终评演出的全部剧目和演员情况来看,旦行还有闺门旦,但老旦、彩旦行当参评演员则阙如。在剧目选择上,旦行演员主要选既能表现唱功又能展现戏曲身段技艺的剧目,像《失子惊疯》《打神告庙》等要求技术非常全面的折子戏是很多演员的选择,而不同的剧种、不同的演员在舞台呈现上又各有特点、各擅其长。晋剧演员付美玲扮相端庄大气,雍容典雅,她在参演剧目《失子惊疯》中嗓音清亮高昂,充沛情感饱满,其水袖功、僵尸功非常精彩,表演极具爆发力,具有震撼人心的艺术力量。同样是《打神告庙》,蒲剧演员段丛珊的表演水袖上下翻飞,以身段见长,而北路梆子演员董晓云则以唱功为主。特别是武戏演员张雪,她先在《扈家庄》中以武旦行当饰演扈三娘,扮相英武俊俏,表演刚柔并济,唱念做打俱佳,后在《潼台救主》中以武生行当饰演杨宗孝,其扮相刚武俊朗,不带丝毫女相,以其全力以赴的武戏表演塑造出竭尽全力杀四门的杨宗孝形象,是一位不可多得的武戏人才。


晋剧《失子惊疯》
付美玲 饰 李月英


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武戏尤其如此。此次“杏花奖”男演员的参演情况,也以武戏为主,这充分体现出戏曲演员所练的真功夫、所下的苦功夫,正是他们数十年如一日的苦学苦练,才有今朝舞台上的精彩呈现。无论是郝鹏飞表演的《界牌关》中不惧生死、盘肠大战的罗通、《伐子都》中精神失常、惊惧而亡的公孙子都,还是聂君军表演的《八大锤》中武功高强、傲骄气盛的陆文龙、《汉宫惊魂》中惊魂失魄的刘秀,都通过高难度的武打动作和生动鲜明的人物塑造,表现出高超的表演水平。难能可贵的是,这些武戏演员不但功夫好,而且唱功好,不但重视武打技艺的呈现,还重视人物心理、性格的刻画和表现,塑造出性格鲜明、个性独特的人物形象。这种塑造人物的能力在上述武戏折子戏中能够得到更集中、更充分的体现,在张雨主演的蒲剧《精忠报国》中的岳飞、李岩主演的上党梆子《黄鹤楼》、贾彦强主演的晋剧《狸猫换太子》中的包拯等这样的整本大戏中也得到充分的表现。其中张雨是优秀的文武老生演员,他外形沉稳大气,唱腔高昂响亮,把岳飞正气凛然的形象塑造得深入人心。贾彦强是此次评比活动中凤毛麟角的净角演员,其扮相威严正义,嗓音洪亮通透。


蒲剧《打神造庙》
段丛珊  饰 敫桂英


除了上述获奖的8位四大梆子剧种的演员,其他演员也有一些非常出色,可圈可点,如眉户剧演员宁珊文的《失子惊疯》中的身段表演、京剧演员郭娜的《四郎探母•坐宫》中的唱腔、蒲剧演员李小燕在《表花》中的表演、蒲剧演员程松的《长坂坡》中的武戏表演等,显示出山西戏曲演员整体较高的表演水平。

诚如上文所说,此次参演的演员行当以青衣、武旦、武生、老生为主,净角演员较少,没有丑行演员,这种戏曲艺术中行当发展的不平衡情况,不止是此次“杏花奖”和山西戏曲的问题,也是近几十年来全国各个剧种中普遍存在的问题。在梆子声腔系统的诸剧种如秦腔、山西梆子系统、河南梆子等剧种重视生、旦行当,多生、旦行当挑梁的大戏,特别是这些剧种自诞生之日起就有搬演帝王将相类、才子佳人类戏曲作品的传统,因此生、旦行当主演的大戏特别流行,虽然说戏曲班社、戏曲院团讲究生、旦、净、丑行当齐全,但武行、丑行、净行演员不受重视、鲜有主演大戏的情况普遍存在。近年来,武戏在文化主管部门的专门扶持下有了很大的发展,全国涌现出一大批优秀的武戏演员,这在此次“杏花奖”参评情况中也得到了充分体现,但净行、丑行以及老旦、彩旦等行当的演员和作品则非常匮乏,这应该引起戏曲院团和文化主管部门的重视,呼吁对这些行当的扶持和人才培养工作,应当借鉴近年来国家对武戏演员的重视和培养,以实现戏曲艺术更深层次的全面繁荣。


晋剧《界牌关》
郝鹏伟 饰 罗通


经典传统剧目是培养青年戏曲人才的摇篮

戏曲艺术的传承、戏曲文化的赓续,是通过师傅与徒弟、老师与学生之间通过手把手的、一招一式的、口传心授的教与学才得以实现的,而戏曲技艺传承的具体载体,则是优秀的、经典的剧目和成功的、深入人心的人物角色。只有通过对凝聚了历代戏曲艺人智慧和心血的经典剧目的研习,戏曲演员才能真正学习到戏曲艺术从形式到内涵的艺术精髓。只有通过对戏曲唱腔一字一句、一招一式的模仿学习,传统戏曲艺术唱念做打舞的表演技艺才能得到较好的传承。也只有较好地传承了传统戏曲艺术的表演技巧、打下坚实的戏曲基本功,才能为演员今后创造新的舞台艺术形象奠定基础、提供经验和创新依据。尽管各类戏曲演员评比活动中对演员表演新创剧目会有额外加分,但真正能够在一出新创剧目里全面体现戏曲艺术唱念做打舞各类技巧、并且得到观众认可和时间检验的优秀新创作品还是非常少见的。因此,经典传统戏曲剧目是培养青年戏曲人才最重要的途径和方法。

从此次“杏花奖”戏曲表演类参演剧目情况来看,绝大多数演员都选择了经典传统剧目作为参赛作品,《扈家庄》《打神告庙》《失子惊疯》《表花》《八大锤》《界牌关》《伐子都》《四郎探母》《长坂坡》《樊梨花》《黄鹤楼》等都是唱功、做功非常吃重的功夫戏,非常考验演员各方面的功力。这些传统戏也是历届“杏花奖”参赛演员经常选演的剧目。就山西四大梆子来说,各个剧种都有其独有的保留剧目、擅演剧目,如蒲剧的《拷火》《表花》《杀狗》《跑城》《杀驿》《吃草》《观阵》《白龙关》《薛刚反朝》《意中缘》《窦娥冤》《三家店》《麟骨床》《越氏孤儿》等,蒲剧的表演绝活更有“胡子”、“翅子”、“鞭子”、“梢子”等“四子”之说。上党梆子有《三关排宴》《雁门关》《天波楼》《闯幽州》《董家岭》《巧缘案》《夺秋魁》《甘泉宫》《东门会》《徐公案》等优秀传统剧目。晋剧则有《六月雪》《凤仪亭》《金沙滩》《上天台》《白蛇传》《铁弓缘》《百子图》《法门寺》《打金枝》《含嫣》《小宴》《杀宫》《算粮》等。北路梆子有《血手印》《火焰驹》《一捧雪》《李三娘》《八义图》《凤仪亭》《春秋配》《梵王宫》《百花公主》等。如果我们把当前青年戏曲演员所学、所演的剧目放在剧种发展史的大框架下来考察,不但会发现不同时期、不同年龄演员传承剧目的数量、水平情况,也会发现不足和问题。有昆曲老艺人在谈到昆曲剧目的传承时,曾指出一个非常令人忧虑的现象:昆曲剧目的代际传承,是以几何指数的速度递减的,师傅辈艺人能演百十出戏,传到徒弟身上只有五、六十出,到第三代弟子身上只会二、三十出了。而在现在,一个演员能演二、三十出戏已经非常了不起了。戏曲的代际传承不但在数量上递减,而且在质量上也有所下降,青出于蓝胜于蓝的情况更是少有。因此,戏曲艺术的传承、戏曲演员的培养,是一个非常艰巨的综合工程、系统工程。不过,江山代有人才出,每一届的戏曲演员评选活动,都会不断涌现出优秀的、天赋的、同时又痴迷于戏曲、愿意献身于戏曲艺术的青年人才,也正因如此,源远流长的戏曲艺术才能代代相传、枝繁叶茂。


蒲剧《精忠报国》
张雨 饰 岳飞


作者简介:



李小菊,中国艺术研究院戏曲研究所研究员、博导。


















往 期 回 顾


三十而立——中国戏曲表演学会成立三十周年纪念活动在京隆重举行

中国戏曲表演学会举办戏剧艺术系列讲座第八讲:戏曲表演中人物创造的几个问题

中国戏曲表演学会举办戏剧艺术系列讲座第七讲:感悟艺术大师的德与艺

中国戏曲表演学会举办戏剧艺术系列讲座第六讲:谈谈戏曲声乐

中国戏曲表演学会举办戏剧艺术系列讲座第五讲:国剧表演艺术浅谈

中国戏曲表演学会举办戏剧艺术系列讲座第四讲:戏曲演员如何创造人物形象

中国戏曲表演学会举办戏剧艺术系列讲座第三讲:戏曲美学和戏曲表演(二)

中国戏曲表演学会举办戏剧艺术系列讲座第二讲:戏曲美学和戏曲表演

中国戏曲表演学会举办戏剧艺术系列讲座第一讲:汤显祖与《牡丹亭》








中国戏曲表演学会赴安庆、潜山调研

中国戏曲表演学会高腔分会筹备会在江西省上饶市弋阳县召开

中国戏曲表演学会区县剧团分会筹备会在盐城召开

徐棻荣获“中国文联终身成就奖”庆祝活动暨徐棻新作《自在飞花——徐棻戏剧代表作》首发式在蓉举行

古老剧种唱响古城——2023第二届蒲剧艺术周在临汾市举办

多彩平城北梆情——张彩平从艺50周年演出暨北路梆子传承发展研讨系列活动在山西大同举行

2022首届蒲剧艺术周圆满结束

2022首届蒲剧艺术周在山西运城开幕

中国戏曲表演学会举办“我们在一起”元宵联谊会

“戏曲名家精品剧目演出系列活动”眉户戏名家潘国梁表演艺术研讨会在京召开

关羽的忠义——新编蒲剧历史剧《忠义千秋》研讨会在京召开

倪惠英从艺50周年表演艺术研讨会在穗举办

中国戏曲表演学会“戏曲名家精品剧目演出活动”之三——常德汉剧《我娘是片钥匙》 表演艺术研讨会在长沙举办

中国戏曲表演学会“戏曲名家精品剧目演出活动”之二 ---- 湖北花鼓戏《红荷》暨胡新中表演艺术研讨会在京举办

“戏曲名家精品剧目演出活动”拉开帷幕,秦腔《再续红梅缘》受邀进京演出








《中国演员》杂志2024年第一期目录

《中国演员》杂志2024年第二期目录

《中国演员》杂志2024年第三期目录

《中国演员》杂志2024年第四期目录

《中国演员》杂志2024年第五期目录

《中国演员》杂志2024年第六期目录

《中国演员》杂志2024年第七期目录

《中国演员》杂志2024年第八期目录


重磅:中国戏曲表演学会《中国演员》2023年总目录

重磅:中国戏曲表演学会《中国演员》2022年总目录

重磅:中国戏曲表演学会《中国演员》2021年总目录

重磅:中国戏曲表演学会《中国演员》2020年总目录

重磅:中国戏曲表演学会《中国演员》2019年总目录








中国戏曲表演学会梆子分会成立大会暨2022中国戏曲表演艺术年度人物、年度新秀专场演出在石家庄举行

中国戏曲表演学会在京召开第五届第二次常务理事会

姹紫嫣红四月天——中国戏曲表演学会第五次全国会员代表大会纪实

中国戏曲表演学会在京召开“学报告,悟精神,明方向,开新局——习近平总书记报告和二十大精神学习会”

崇德尚艺,实至名归——中国戏曲表演学会7名艺术家荣获“全国中青年德艺双馨文艺工作者”称号

中国戏曲表演学会在京召开"希望之光——学习习总书记在第十一届文代会、第十届作代会上的讲话座谈会"

用心用情办实事,群策群力开新局——中国戏曲表演学会2021年理事会在京召开

中国戏曲表演学会召开“学党史,悟思想,办实事,开新局——学习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座谈会”

中国戏曲表演学会召开 “明理,增信,崇德,力行——在京理事、会员党史学习座谈会” 

著名话剧导、表演艺术家蓝天野先生荣获七一勋章

“梅芳芬菲”传承梅派艺术大型京剧交响音乐会在京举办

中国戏曲表演学会拜望学会终身名誉顾问郭汉城先生

我会会员杨少彭、李晓旭、张璇、张燕获得第八届中国戏剧奖·梅花表演奖

中国戏曲表演学会“剧本与表演”系列活动拉开帷幕

川丑走好川剧路:五四三二一

【两会特辑】戏曲界代表的心声

献给母亲的爱











红娘西去,荀艺长荣——京剧表演艺术名家宋长荣先生逝世

“川剧四大名旦”全部谢世——沉痛悼念许倩云先生

苍天垂泪,原野含悲——沉痛悼念杰出表演艺术家蓝天野先生

帅旦今日去,天堂再领兵——豫剧大师马金凤先生今晨逝世

今日“离魂”去,何时“还魂”来?——昆曲表演艺术大家张继青先生逝世

梨园翘楚、京剧表演艺术家沈福存先生逝世

中国戏曲表演学会终身名誉顾问、一代学术宗师郭汉城先生辞世

越剧表演艺术家王文娟先生、京剧表演艺术家李鸣岩先生相继谢世

京剧表演艺术大家刘秀荣先生逝世

京剧表演艺术大家杜近芳先生逝世

剧坛泪别谭元寿,仙界恭迎郭建光

川剧泰斗,艺术大家——沉痛悼念李笑非先生

董生已去,节妇长吟——沉痛悼念杰出剧作家王仁杰先生












戏曲工作者在抗击疫情上能做什么(九)

戏曲工作者在抗击疫情上能做什么(八)

戏曲工作者在抗击疫情上能做什么(七)

戏曲工作者在抗击疫情上能做什么(六)

戏曲工作者在抗击疫情上能做什么(五)

戏曲工作者在抗击疫情上能做什么(四)

戏曲工作者在抗击疫情上能做什么(三)

戏曲工作者在抗击疫情上能做什么(二)

戏曲工作者在抗击疫情上能做什么?



END




中国戏曲表演学会
学会1993年由曹禺、张庚、郭汉城、阿甲、梅葆玖、张君秋、新凤霞、袁雪芬、常香玉、红线女、胡芝风等人发起成立,是文旅部主管、民政部注册的国家一级学术团体,由从事戏曲表演艺术研究、实践、传承、教育、传播的机构和个人组成,会刊《中国演员》。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