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工】传统陶瓷的具身性设计趋势

百科   2024-10-31 17:14   山西  

 点击上面“蓝字”关注我们!


西方哲学对世界的认知经历了从离身认知到具身认知的过程,技术哲学家唐·伊德在《技术中的身体》中探讨了人类与技术的关系,认为身体是与技术相互作用的媒介:一方面,人类通过身体感知技术;另一方面,技术也形塑了身体,人类通过技术具身介入外部世界。
传统陶瓷是以工匠运用身体技术,经过拉坯利坯成型、雕塑成型、泥条成型或模具泥坯成型等工艺,再经过雕刻划花、釉下或釉上彩绘等装饰工艺,最后入窑烧制获得的器物。这个过程往往是通过师徒之间“身授”的方式完成的,是身体式的技术习得过程,其工艺过程体现出“具身性”特点。也就是说,手工制瓷技艺需要借助身体作为知觉主体去获取个体的体验与感知,身体的存在是手工制瓷技艺作用于工匠身体的前提,技艺与身体之间形成了具身关系。
随着工业化与数字技术的发展,设计师可以借助电脑实现有别于传统身体技术的数字成型技术,但这种方法同样依靠身体对电脑进行操作得以实现,而且以构建“数字环境”为前提,为人类提供全面的、虚拟化的感官感,这种新的身体技术使虚拟数字世界与现存物质世界构成了一个创造性的交错,局部空间的二维图像或三维实体被映射于计算机构建成的虚拟空间中,当它们与制造设备相连时,便实现了数字化陶瓷设计与物理制造的逻辑闭环。这种新的陶瓷设计技术与传统意义上的身体技术不同,身体不断受到计算机辅助设计技术的规训,设计师不得不学习“机器语言”以实现陶瓷设计方案。此时身体技术逐渐从手工生产转变为操作现代化工具并借助机器设备完成生产。按照法国技术哲学家贝尔纳·斯蒂格勒提出的“广义器官学说”,这种外化于身体的“制瓷技术”是人类身体的技术广延。
实际上,在数字化设计过程中,设计主体从理性的人为主体,部分迁移至计算机,这就导致了数字化生成逻辑从身体观念的显现,坍缩为以功能、形式等众多因素为指征的复杂计算,这种理性的分析与设计过程关涉事物的感觉材料、特征、性质以及事物的各种本质。因此,陶瓷设计应重视具身性设计,重视设计创作过程中的身体体验呈现,追问设计的价值,以此实现传统手工技艺的传承永续。

    作者简介:张明春(1981—),男,汉族,辽宁抚顺人,博士,副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景德镇陶瓷大学工业设计系副主任,研究方向:设计哲学、工业设计理论研究、产品设计实践与教学。

编辑:司楠

《天工》杂志

际标准连续出版物号

ISSN2095-7556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物号

CN14-1374/J

2018年度中国最美期刊

RCCSE中国准核心学术期刊

CACJ中国应用型核心(扩展)期刊


  

地址:山西省太原市迎泽区并州北路31号

电话:0351-8362625

天工杂志
传播中华工艺美术文化,推广中华工艺美术技艺,挖掘传统工艺美术人才,助推工艺美术品牌打造。( CN14-1374/J)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