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投稿
讲述原平精彩故事 展示原平锦绣河山
介绍原平经典风物 弘扬原平菁华文化
邮箱:505569954@qq.com
微信:zhtixj 抖音:YPGS999
签约作者: 刘书华
阳婆热扑扑闯进家,占了半炕,牡丹簇拥着圆圆大福字的剪纸影子印在栽绒毯上。娘挨着墙根的被子垛躺着,打着均匀的小鼾声,进入了婴儿般的睡眠,金色的阳光护佑着她,偶尔还嘀咕,不知做什么梦呢。
墙上的挂钟嘀嗒嘀嗒走着,家里人已经习惯了它的声音,整点几点打几下,半点敲一下,不论白天黑夜,就这么响着,谁也不嫌它吵。这挂钟是我家经济向好的第一时间买的,陪伴我们四十多年,见证了我们的成长壮大。时间都去哪儿了,曾经如风的少年们,如今两鬓斑白;豁达能干的母亲,进入鲐背之年;为我们操碎了心的父亲,离开人世已经三十多年;大哥也与大嫂去天堂团圆;娘的孙辈老孙辈学业有成,成家立业。我们是人世间最平凡的人,时而坎坷,时而顺利,但都得面对。
那时,我家兔子卖得多,供销社奖励了五十元。当时的五十元,对我家来说是一笔巨款,就合计着买个物件。我的姥姥曾心心念念有个鸡啄米的小闹钟,嘀嗒嘀嗒,像有人做伴,可她的愿望终究没有实现,娘经常念叨。基于这个原因,决定买个大点的钟表。那年年底,哥哥背回这个挂钟,还有一台收录机,标志着家里开始有点闲钱。这是个机械表,每隔半月上一次发条,娘检点着,从没有忘记过。她能听出来,说表没劲了,打得有气无力的。这个挂钟不负娘对她的精心照顾,时刻忠实地陪伴着娘,守护着家。
当,当,当……时钟打了十一下,娘睡醒了,说又到十一点了,该做饭了。娘的耳朵有点背,但时间报得很准,她与钟表的默契度相当高。
外孙画笔下的姥娘
和闺蜜丽聊天,问我在哪里,我回答在村陪娘。她发了一些感慨,说:你娘慈悲,爱你们,不舍,才有你们的今天,有家回,有娘叫,爱有接收处,心有归属地,六七十岁的人了,有娘呵护,知足不?我答知足。丽接着说,我们一生都在忙忙碌碌,如今想想,什么最有意义,扶老携幼是责任,但扶老有时间限制,得有机会。俺妈很决绝,说走就走了,多少年我心里过不去,听不得别人说妈,与妈有关的事处处折磨我,不能过节日,原因是遗憾太多,根本没有机会,现在说起来心里空落落的。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待。佛说,你身边的每个人,都是来供你修行的,都应该感恩他们。丽又说,仔细想想,谁能这么多年,不离不弃,疼你爱你,这是多大的福分啊!你娘给你们提供这么宏大的道场,供你们修行,得加倍感恩!伺候陪护老人,了解老来身体原因的难,警示教育我们,对我们的未来做好心里准备,修慈心、爱心、耐心、责任心,身教言传,让下一代知道家的样子,知道生命的四季轮回。
是啊!父母的家永远是儿女的家,最近几年才理解了,闲暇时,想走走,去哪儿呢?去哪儿呢?不用预约,有人热扑扑的迎接,从心眼里欢喜,而你有自在放松,理直气壮的地方,有吗?没有。其实陪伴是相互奔赴的,双向的,父母的陪伴是终身的。
扶老携幼是并列的,但回报是不同的,为老的奉献一丁点,收到的感恩满满一大筐,心疼你所有微小的付出。而小的,就不是那么回事了。谁见过房檐水倒流呢,辈辈如此。
修行,修心。有时候做一些事情,看起来是为别人,实际上是为自己心安。比如打扫卫生,不打扫又如何,但打扫后感觉清爽,有成就感,自己心情好,而不是为了取悦别人,让别人看见。这样的打扫心甘情愿,达到了修心的目的。照顾身边的亲人也一样,感恩遇见,提供照见自己的机会,心念一转,就是另一个世界。
华大集团尹烨回忆:在他母亲去世后,父亲打电话告知出差在外的他。返回途中,他回忆与母亲相处的点点滴滴,慢慢嘴角微微上扬。在母亲能享受的时候,他身体力行,帮助母亲完成了她看世界的愿望,遗憾有,但不多。他说,生前多尽孝!胜过死后万堆灰。
幸福其实很简单,有家回,有饭吃,有人等,有娘唤,世间很美,美在生活的点点滴滴。
图片由作者提供
作者
简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