讲述原平精彩故事 展示原平锦绣河山
介绍原平经典风物 弘扬原平菁华文化
邮箱:505569954@qq.com
微信:zhtixj 抖音:YPGS999
样板戏《杜鹃山》剧照,贾所兰饰柯湘
剧团有个好传统,无论是省内外哪里的文艺团体到原平演出,只要有求肯定必应。特别是团里的主要演员没有一点高人一等的架子。
经典戏曲剧目《朝阳沟》,原平县剧团已经上演,但太谷县剧团来原平演出期间,田素萍、贾所兰、韩润团、苏丽英等老师主动前去拜访、互相交流、不耻下问、取长补短,学习太谷县剧团的优点改进自已的缺点,使原平县剧团的剧目《朝阳沟》达到了久演不衰的效果。
更难能可贵的是剧团上至领导下到学员都有一颗责任心,那就是艺术致上的使命感!晋中地区晋剧团在红旗礼堂上演《海港》、《红嫂》等样板戏,两位山西名家张鸣琴、候玉兰老师的到来轰动了原平县城,团长让张补元老师把我团唯一一个录音机搬到现场,录制两位老师的经典唱段以便于借鉴到我们的剧中,老师们更是每场必到,学习名家的演技和中路邦子唱腔。
演员要做到德艺双馨,学员必须要孜孜以求。艺术的生命熠熠生辉,剧团的故事回味无穷。
每每忆起各位老师对戏曲事业一丝不苟的敬业精神,就会想到八大样板戏,老师们饰演的戏中角色,一次次让台下观众叫好倍感欣慰。这叫好声也包括对乐队的肯定,节奏感把握准确,锣鼓点层层递进,作曲的精心编排把唱段推向激昂的高潮,演到悲情伤感时台下观众泪流满面,演到精彩绝伦时台下百姓掌声不断。
我和县剧团71名演职人员朝夕相处的几年,那份纯朴至真的情谊此生难忘。王敏老师,他不仅是演唱名家还是作曲行家,很多唱腔的设计都是他跟导演李仲元和乐队主创樊双怀等讨论再到最终合成,各种乐器样样精通,称得上是戏曲全才精英。而郝灵巧老师不识字,念白唱词靠专人一词一句念给她听,几次下来就全部记住了,从来不会出差错,记台词的功底堪称是一绝。
我和郝老师还有尹玉香老师有个小秘密,从来没跟任何人讲过,估计她俩不说团里没人知道,今天我想说出来一个打脸和毛毛虫的故事。那是我刚进剧团五六天一个晚七点前的事。晚上部分人员有演出活动,郝老师住后排5号,我住3号,我从前院走来,郝老师化着妆问我:他们准备好了吗?我说:他们正在“打脸”呢。郝老师立马暴怒,用手指顶住我脑门说:这叫“化妆”,你给我记住了!我一脸委屈地说:农村人就是叫“打脸”,她怒吼道:打脸打脸你让谁打脸?给我滚!记……住……了……叫化妆!吓得我赶紧回宿舍,心慌乱,又尿急。同屋乐队的几人都演出去了,我把尿盆放在门后解开裤子就尿,嘭的一声门被推开,尿洒了一地,我一急裤子掉到了脚踝。尹老师一进门哈哈哈说:小毛毛虫……完了完了,我那个让她看见了。我急忙把裤子提起来,害羞地叫了声:尹老师好!她哈哈一笑说:小屁孩,郝老师把你吓着啦?记着咱剧团叫化妆,也叫画脸谱,是郝老师怕把你吓着,她让来看看你!没事,你接着尿吧……说完尹老师哈哈哈笑着走了。尹老师比我大不了几岁,性格开朗,个子高挑也很漂亮。第二天我看见尹老师转身就躲,但她好像专盯着我喊:过来,小毛毛虫!把其他人闹得莫名其妙,她也没说啥原因但一直乐,我只好低着头撒腿就跑。没多长时间尹老师调走了,记得是到了河南,尹老师走时对我说小屁孩好好学。至今一晃快50年没有她的消息了,偶尔想起来,就会想到一首歌《小芳》,也算是青春时期懵懂的暗恋吧。
工业学大庆,农业学大寨。跟着时代走,步步赶潮流。
县剧团演出古装戏剧照
江青在大寨和铁姑娘宣传队亲身体验农村生活的合影,刊登在了报纸的头版头条,文艺界立即上行下效。县剧团也一样,我们到大林公社下大林大队和百姓同吃同住同劳动,体验生活编小品演节目,随时随地到周边几个村的劳动现场演唱,群众喜欢我们的到来是一个原因,更主要是我们的到来给他们带来了休息时间。老百姓学大寨那个苦和累你是没法用语言描述的,从下地到收工,中间一直干活,你说累不累?
天阴沉,雪花飘。1975年初,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副总理、党中央书记处书记李富春同志去世的消息,在广播中一遍又一遍地播送。老百姓和我们一样一个个眉头紧锁,心中有一种说不出的滋味!文革以来国家功勋领导人物一个个离世,无名的忧伤压在心头,在那个年代说话要看刮的东风还是西风,不像现在言论自由。我们提前回到了县城,结束了体验生活的风潮!
铁打的营盘流水的兵,剧团也是人员更迭,养小不养老,你不是好演员那就早点换个工作还有发展前途,没多久,我也转行换了新单位。但我对剧团的挂念一刻也没有忘记,不管有没有天赋我都爱这个行业。
剧团称之为梨园行,唱念做打坤乱不当。
作者
简介